近日,最新的政府网站抽查成绩单亮相。2016年第二次全国政府网站抽查情况显示,大部分政府网站逐渐告别"僵尸…睡眠"等问题,总体抽查合格率达85%,高于第一季度的81.5%。其中,今年以来共关停6718家政府网站,县级以下占93%。(8月11日《人民日报》) 政府网站抽查合格率上升的背后,6000多家不合格网站的关停无疑起了重要作用。按照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说法,没有人力、财力保障的政府网站,要坚决予以关停。的确,由于缺乏人力物力后盾,一些政府网站更新不及时、信息不准确、互动不回应、服务不实用,被公众诟病为"僵尸网站"。像这样的"四不"网站,食而无味,何不弃之? 不过,"僵尸"政府网站绝不能一关了之。互联网时代,政府网站成为政府履职的一种方式,大量信息发布和服务功能都是通过政府网站完成的,百姓从中获得了方便和实惠。从责任政府的角度讲,办好政府网站是各级政府的必修课,为逃避检查而关闭网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基层政府网站是不合格网站的重灾区。关停的6000多家政府网站中,县级以下数目超九成。而此次抽查的746个政府网站中,发现不合格的112个,77.7%集中在县级以下。那么是基层政府网站没有存在价值吗?恰恰相反,基层政府部门身处服务群众的最前沿,是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主要力量。基层政府网站是群众了解党和政府的窗口,是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关键环节。其能否办活办好,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以及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形象。 基层政府网站之所以成为"老大难",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官念"所致。一些基层政府和部门建网站只是跟风随大流,领导干部内心缺乏对办好政府网站重要性的认识,甚至担心信息公开了,群众会给政府工作出难题、找差错,索性将网站束之高阁。其次,缺乏人力财力保障。长期以来,各级各部门的网站都是"分散投资,分头建设",建设运营成本较高,基层政府往往因资金紧张而缺乏动力。基层网站大都由部门的办公室兼管,没有专人负责,在维护时间、业务水平和技术能力等方面存在困难,"重建轻管"问题普遍。此外,内容资源匮乏也是重要因素。基层部门的职责比较单一,信息资源相对较少,影响了网站质量,对公众缺乏吸引力。抽查结果显示,一些基层政府网站使用率较低,日访问量仅个位数。这又反过来影响了有关部门对于网站更新维护的积极性,陷入恶性循环。 关停"僵尸"政府网站,必须做好"破"和"立"两篇文章。在加强宣传引导,完善制度规范,推动地方政府和部门重视网站建设的同时,还要通过资源整合,有效解决制约基层政府网站发展的瓶颈问题。合并同级政府部门现有的职能相近或相关的网站,或由上级政府职能部门自上而下建设统一的网站平台,推动政府网站由"一群网站"向"网站群"发展,从而提高网络资源使用效益,破除信息孤岛现象。在此基础上,网站的技术维护可以统一外包给专业机构,政府部门可以集中精力做好信息的发布工作,及时回应群众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