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梦媛 贾倩玉 曹渊 摘 要:很多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尚处于探索和启蒙的过程中,还有很多的问题有待解决。有鉴于此,有必要辨识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并探究大学所处的内外部制度环境要素。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需求 在本次调研中,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走访调查,并完成了研究报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我拙见。 一、创新创业教育背景研究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然而同率先迈入创新驱动的国家相比,我国大学生在创新创业上普遍存在着创新精神不够、创业意愿不足、实践能力较弱等问题。高校教育必须承担起它应有的历史责任,通过开展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来大规模地提高创新创业能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研究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载体和实现形式。 (1)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调整 (2)使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 (3)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总体竞争力 三、实际调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设计了相关问卷调查,以提供真实数据确立研究方向。 我们随机抽样调查了500位在校学生,主要针对大家对创新创业教育的了解程度、现有教育措施和未来发展建议几个方面进行主要调查。数据分析如下: 结论:1.对创新创业教育有所了解的人占多数,对于创业基础课的增加是一项肯定; 2.参加过比赛的人数仅有小部分,说明高校对于比赛的普及和学生的积极性还有所欠缺; 3.对于阻碍创业的原因,回答各式各样,但大多数模棱两可; 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国内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完善 创新创业教育在我国的起步较晚,导致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目标存在认知不清的问题。其次,有些高校在开设课程时仅限于传授理论,忽视实践,形成"纸上谈兵"的空洞理论。再者,很多高校未建立大学生与创新创业教育对应的课程体系,得不到老师和学生的重视。最后,教材的匮乏是其发展的严重阻力。 (二)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高校创新创业的师资队伍大多不是很健全,师资力量严重缺乏。在很多高校教课的老师多以兼课教师为主,虽然理论知识非常丰富,但创新就业的经验缺乏是不可弥补的。空口而来的理论学习,造就了创新创业理论和实践脱节的情况。 (三)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强 在校大学生由于还未完全和社会接轨,很多时候还对自己的未来充满迷惘。当代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传统绑架造成了对创新创业活动积极性的匮乏。 (四)创新创业教育过于形式化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实践是重中之重。很多高校除了开设相关课程以外,没有建设创新创业机遇实习的基地。比起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往往占更大的比重。 (五)社会上对创新创业的不重视 社会上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并不够认同,对有创新创业想法的大学生缺少理解与支持。需要更多经验丰富的人士,为他们提出宝贵的意见以及足够的支撑,然而现状并不乐观。 五、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一)高校应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高校应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和普及工作,不断适应社会和当代经济发展的要求,做到与时俱进。 (二)合理构建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高校需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体系建设。第一,在高校专门开设创新创业课程,以必修课的姿态强势进入视野,提高对课程的重视程度。第二,建立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使有激情的大学生,能在有指导和护航的情况下,体验正规的创业项目。 (三)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力量的建设 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必须拥有一支创业型的教师团队,通过引导大学生了解创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掌握创业的基本流程和方法,提高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正规性和主动性。 (四)加大和社会的衔接力度 加大创新创业教育的宣传力度和扩大其普及程度是决定课程效果的客观因素。通过广泛而持久的社会宣传,打破创业教育仅仅是学校工作的观念,推行大學生创新创业的资助,不要让资金缺乏成为限制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阻力。 六、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现状 (一)太原理工大学现代科技学院自2017年开始创建《创业基础》课程,启用受过专业创新创业培训的在职教师进行授课,由学院领导亲自督促完成了该门课程教材的编著,结合实际,结合时代,结合潮流。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相关大赛,做到不落不缺,将每次大赛的宣传做到极致。并且平时在校园内组织各种创新大赛,如网络设计大赛、海报设计大赛等,提高学生的创新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建设"产业孵化基地","孵化园"等创新创业基地,提供平台、场地和人力等的支持,做到有问必答,有惑必解,让学生在创新创业路上能更好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