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晚上,叶春和小华坐在开往合肥的127次列车上。本来叶春是跟小华打招呼,告别一下的,没想到小华也把工作辞了,非要跟她一起回家。 列车启动了,缓缓滑过站台,送别亲友的人们招着手,从车窗口消失了。 叶春趴在列车的茶几上,脑袋枕着胳膊,脸侧向窗外,一副沮丧的神情,看着窗外移动的楼房、街道、车辆,北京,过眼云烟般从她的视线中消失了。当初迈出家门时,怀着对未知世界的美好憧憬,曾让她多么激动啊!现在,回家,心疲神伤! "以后,我死也不来北京了!"小华赌咒发誓地说。 叶春没说话,她懒得说。她不知自己以后是否还来北京,但她隐隐地感到,以后会怎样,现在说不清。现在用话把以后说死,那是不现实的。 傍晚时分,叶春站在东边的山坡上。眼前就是她朝思暮想的家。叶春和小华在路口处分手了。 叶春在路边坐下。家就在眼前,不用着急了。她俯视着山洼里的村庄,她看见了自己家的房顶和门前的两棵大榆树。叶春觉得奇怪,家乡怎么还是她离开时的样子!她觉得自己好象走了很久很久似的。身在北京时,感觉家乡遥远得好象不在同一个地球上,是那样遥不可及!叶春只感到了自己身边看得见的存在,而遥远的家乡,好象一切都停滞了,不在生活了。看到眼前活生生的画面,叶春笑了。她这才明白,不管是北京,还是家乡,人们都在同一个日出和日落之间忙碌着,生活着。 这时,夕阳象个红色的气球,落在西边的山坡上。叶春看着"红色的气球",看着沉静的村庄里袅袅升起的炊烟,田埂路上,晚归的村民,牵着牛,悠然地往村里走。田间的早稻已收割,绿油油的晚稻秧苗已铺满稻田。叶春看着眼前的景象,出神发呆。她想象着,要是现在用手指点一下"红色的气球",它会飘起来的吧!太美了!她被眼前的村庄、田地、夕阳的恬静安详深深地感动了!这田园诗般的画面,这远离尘嚣的宁静和谐,让叶春的精神感到熨贴和温暖。她想,自己离家前怎么从来没发现它们是如此之美呢! 一个人没有在农村生活过,是感受不到那种人与自然溶为一体的满足的! 叶春目送着太阳静静地滑落到山的背后去了。山坡变得凝重起来。 叶春起身向村里走去。 叶春悄悄地跨进门,给全家人一个意外的惊喜!叶春妈正在房里叠衣服,听到叶春的声音,忙从房里跑出来,两手拉着叶春的两只手,在堂屋里欢跳地转了三圈。母亲笑着,看着,并不忙于说话。叶春从小到大,从没见过母亲对自己如此亲热、如此激动过。可见母亲在叶春离开家的这些日子里,是时时刻刻惦记着女儿的。看到女儿完好无损地回来,她有着说不出的高兴。 叶春说想喝稀饭,母亲赶紧去厨房。晚餐很简单:咸菜和稀饭。叶春家的家境在村上算是殷实之家了,偶尔晚上有盐炒饭,那是不敢明目张胆地端出去吃的,怕别人眼红嫉妒,那岂不是在过"地主"般的奢侈生活吗。 叶春坐在板凳上吃着晚饭,姐姐在旁边很好奇地问这问那,想了解叶春在北京的情况,但叶春轻描淡写地敷衍着。她不想提在北京的生活,那太没面子了。她这才明白,为什么回来的人,都只说好的一面,光彩的一面,绝不提在外的尴尬和挫折呢。 这时,有邻居经门口走过,看到叶春,打趣地说:"哟,叶春回来啦。北京是不是天堂啊?"叶春没答腔。说话的是村中的一个英俊的初中生,因家境贫困,不久前刚从人贩子那里买了一个老婆。叶春有些气恼家人,怎么把自己信上的内容,在村里广为传播呢。一时,邻里相闻,都聚到叶春家门口看热闹。从北京回来,这在进城打工还没形成潮流时,还是寥寥无几的时候,是令村里人感到新奇的。大家在叶春家门口七嘴八舌,议论着张三李四,某村谁走了,某村谁回来了。 叶春躲进了房里,她觉得自己很狼狈,没有什么可以在邻居们面前炫耀的。 家,真好!身心完全放松,就连放屁都是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