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背景 祝家甸村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处于昆山南部水乡区域,隶属锦溪镇,距离锦溪古镇旅游区仅5km,距离周庄仅8km,距同里20km,距上海、昆山、苏州均不到50km,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历史上,祝家甸村曾经是金砖的制作加工地,有着悠久的烧砖文化和历史。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不断地发展,村民大多不再烧砖,而是选择去周边城市或外地打工,有的晚上还回到村里,有的已经在城里定居,村庄日渐凋零。2014年初,笔者在调研走访祝家甸时,村庄中已经有不少空置和破落的房屋,人烟稀少,与周边人声鼎沸的周庄古镇、同里水乡形成较大的反差。 为了振兴和恢复村庄,使其继续传承原本的文化与风貌特色,崔愷院士及团队选择将村口废弃的旧砖厂——锦溪砖瓦二厂进行加固和改造。并利用有限的资金建设一座小的砖窑文化馆。用以传承和发扬祝家甸村烧砖的历史。希望通过砖窑文化馆这个小项目的植入,增加村子的凝聚力与文化脉络,启动村镇的文化与凝聚力的复兴。 工程概况 砖窑文化馆位于祝家甸村西头村子入口,北侧临水,西侧有新修道路,东侧有空地可做停车或临时小广场。窑体部分保持良好,上部及周边棚架比较破落。因此对上部棚架进行改造,并将窑体上部清理干净,以搭建后的地板完成面高度作为基准标高。 利用既有建筑作为基座,需对基座进行一定的加固。屋顶部分拆除,在其内部植入新的结构体系。该结构体系为轻钢结构,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且在结构体系的钢梁上铺回原来的瓦,同时加入与原来泥瓦形状大小完全一致的透明瓦,间隔布置,从而实现当初瓦面破落、光影斑驳的效果。 建筑功能亦很简单,三个大空间加一个亲水平台,从南向北依次为游客体验制砖工艺的手工作坊、古砖展示空间、咖啡休闲空间和户外观景平台。 业主:昆山锦鸿城乡一体化建设有限公司 建设地点:江苏省昆山市锦溪镇 建筑设计: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崔愷、郭海鞍 设计团队:张笛、沈一婷 建筑面积:1650.92m2 设计时间:2015.02 建成时间:2016.08 设计理念 保持乡情的记忆 对于砖窑外部,在村口、村子的方向基本保持原来的形象,不做调整,只是在入口、楼梯等位置做一些安全方面的加固和处理。整体依旧保持原来的材料,新加的材料尽量使用轻质、简洁或者透明的材质,使之能够很快地融入原来的设计当中。自然延续的生长 项目东北向的长白荡,风景秀美、气象万千,是项目周边最佳的景观资源。这边朝向的设计强调延伸和生长的态势,制造了伸向水岸的平台,提供亲水宜人的休闲空间,也成为室内咖啡厅的延续和拓展。 亲和生态的内部 建筑内部采用生态竹木、轻钢、土瓦等材料,在光斑陆离的屋内打造出放松、自然、宁静的室内氛围,使得整个场所让人能够静下来,慢慢地欣赏展陈,耐心地学习造砖文化,静静地品味咖啡香茗。三个空间简单贯通,细腻自然,充满了家一般的温馨。 简单平易的技术 建筑设计了地道风系统,利用原来窑体内冬暖夏凉的空气作为屋内的温度调节系统。采用南北通风、通透的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夏季室内温度。使用轻钢框架体系对围护结构进行加固和支撑,保护内部环境的安全稳定。 建设成果 2016年11月8日,改造后的锦溪砖瓦二厂作为砖窑文化馆正式开业,村民们纷纷闻讯而来,亲眼目睹了这场激动人心的乡村复兴启动仪式。在改造历经的两年期间,乡村居民已经逐步认识到祝家甸村的文化价值以及優越的地理位置、优美的自然环境,开始大量地翻建自家的房屋,或筹划一些民宿、餐饮项目。乡村中又热闹了起来,不断有年轻人返乡创业,沉寂的乡村再次发生了很多新的故事,吸引了很多熟悉的新面孔回来,他们将会用他们未来的生命和时间,在这个美丽的乡村里续写新的篇章。 实践小结 乡村建筑改造宜采用"微介入、轻设计"的方法,通过简单实用的处理方式,实现最佳的目的和效果。同时这些投入应该是开放式的、可持续的,通过使用与经营的反馈不断调整设计和工程量,从而使投资和工作量准确地落在最需要的环节。另一方面,乡村建筑改造要尊重原有的环境和肌理,不能过于强调自我或强势地植入,而应当以谦虚的姿态、平和的态度融入到现有乡村环境与生活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