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胡同里关于家与城市的思考


  AT:作为一名在北京已经生活了11年的日籍设计师,您有7年时间居住在老城区的胡同里,对胡同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和认知。请谈谈与现代商品化住宅区及日本居住模式相比,胡同里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哪些不同和有趣的地方?
  青山周平:胡同里的大杂院住宅面积往往非常小,甚至很多住宅连洗手间都没有,只有最小限度的功能空间。但是,在自家住宅的周边有菜市场、食堂、咖啡馆、酒吧,还有路边不知道谁放的椅子和沙发,附近的孩子和老人都在那里打发着各自惬意的时间。也就是说,菜市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附近居民的公用"冰箱",食堂成了餐厅,咖啡馆和酒吧成了书房,胡同就像客厅一样。即便作为法律上的财产的住宅面积很小,但自己实际能使用的空间和功能很多都分散存在于自家的周边。生活在胡同中的自己家里,能听到附近孩子的欢声、闻到饭菜的味道、看见邻居家院子的树叶等,由此并非家的各种功能要素都要"涌进"自己的生活空间。
  另外,胡同里的一棵树、一只猫与人的关系都和住在公寓或独栋房子里不一样。猫不属于任何一个人,但大家都喂它。一棵树虽然是他的,但也是我的。日本的独栋住宅区很明显地隔开了不同产权的房子,一个院子里的树叶落到另一个院子里,那个院子里的人就会叫拥有那棵树的邻居过来打扫,这是日本最典型的邻里矛盾。在日本的住宅区,人们的生活就是住宅边界划定出来的,家庭生活边界和住宅边界也是一致的,是和别人无关的。所以当一棵树破坏这个界限时,就出现了矛盾。但这在北京胡同里就不会出现,胡同里的猫、树和家具都是大家共有的,没有界线。这种物理空间制造了对家的感知和此种生活的合理性。
  因此,胡同居住环境的特征可以基本归纳为:自己生活空间的界限非常模糊,并且与附近人们的生活空间相互重叠在一起。以"房子"和"家"这两种概念作比较,就比较容易理解了。"房子"的意义是作为物理构造的生活空间,而"家"还包含了人的认识、感情、记忆这些非物理的因素,有着更加宽广的概念。在胡同里,"家"的范畴大大超越了"房子"的范畴,"家"不再是普通的、封闭的房子,而是城市空间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房子"很小,但"家"却很大。反过来说,在很多商品化住宅区的公寓里,每个住宅被坚固的墙壁隔开,各个家庭大多生活在各自的"房子"里,把"家"的范畴和"房子"的范畴无限一致化,因此是感觉不出"界限的模糊"和"生活的延展"概念的。
  AT:上述这些关于胡同的经历。让您重新思考了"家和城市"、"私密与公共"之间的关系。那么,这些关系的变化是由什么原因导致的?又将对"未来的家"产生什么影响?
  青山周平:总的来说,这些关系的变化是时代变化、社会发展的结果。以前的家庭都是很大的家庭,几代人一起生活,然而,后来这种情况慢慢变了,变成了爸爸、妈妈、一两个孩子组成的小家庭的标准模式了。近两年的情况又有大的变化,据统计现在上海、北京、东京这些大城市的家庭已经更多地变成了一个人的状态,最多的是一个人的家庭,其次是两个人的家庭,而所谓的四个人的标准家庭已经变成15%左右的很小的一部分。然而。目前现有的生活模式都是根据"标准家庭"建立的。现在开发商刚刚开始做的小户型,也是过去的"两室一厅"、"三室一厅"的缩小版,并没有在理念上做改变。所以,未来我们需要的是不一样的居住方式,需要找到适合个体时代的社会居住方式。
  其实,"家"需要"私密性"这样的概念是经过几十年商品化住宅的生活模式被洗脑出来的,而且这种居住模式是应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需要在政府的倡导之下产生的,不是人的本能需求。从生产方式上讲,我们经历了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变迁,工作从家庭劳动中分离出来,使得家不再是开放的场所。另外,住宅的商品化也在使用"私人空间"的概念给我们洗脑,慢慢地使人们相信我们需要更多的私人空间。我认为"未来的家"应该是开放的,家应该跟城市融合在一起。城市可以引入到家里面,家可以延伸到城市里面。家应该是跟自然有关,跟生活有关。
  如今,我们已经开始步入后工业社会,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的变迁,未来十年、二十年,社会环境会变化,新技术会出现,人们的"需求"也会有变化。地缘、血缘等传统的共同体都无法再获得了,城市里需要另一种新的"缘",比如兴趣爱好、生活方式等。因此,开放共享的社区将成为主流的居住模式。
  AT:您去年完成的南锣鼓巷大小户型改造项目因电视节目、互联网的传播,可谓是家喻户晓了。在此胡同大杂院的改造中,您做了哪些设计创意?这些创意是从何而来,又建立在哪些基本原则之上?
  青山周平:在设计之初,我首先在他们家实际生活了1天,体验并观察了他们对家的使用方法,以及实际的生活特征。我和他们的家庭一起做饭、一起吃饭、一起喝酒,和孩子一起玩,以及借用他们的淋浴,并借睡在平时老爷爷睡觉的地方。这一天对他们日常生活的亲身体验,成了我们设计时的重要基础,还从中得到了非常多的设计创意。
  这座三代五人居住的房子,原来除了前门外没其他的门。厕所原来有一扇玻璃门,但后来坏了就一直没修理,也就是说他们家的厨房、卫生间、淋浴间、卧室和客厅,都没有区隔,而是界限模糊地连在一起,如此五口之家亲密无间地生活在一起。此外,床本是睡觉的空间,但同时又是孩子们玩耍的"操场",并且有时还用来当客厅里的沙发;厨房在做饭时是当厨房使用,但当有人使用厕所的时候,那个空间又成为卫生间或淋浴房的一部分。也就是说,根据时间的改变,空间中的某一部分或者功能变成了各种其他的部分和功能。这样的空间的确是狭窄而又枯燥的,但在我看来,他们那种柔软而充满弹性的、随机应变的空间利用方式,却充满了魅力和合理性。
  这些观察和体验让我产生了基本的设计思路:家中不设隔断,产生模糊相连在一起的感觉;整体的空间或功能,根据时间的改变而变化成另外一种的空间和功能,并由此产生了相应的设计创意一一考虑到让他们一家人仍可保持原来的生活习惯,而不阻断他们家族之间亲密无间的情感联系,因此改造后的家尽量不设置门,而是用窗帘或者百叶等这种柔软的隔断把空间隔开。另外,采用可变化的家具,根据时间来改变整体空间以被作为各种不同功能使用。比如,餐桌平常被收在墙壁里,仅在晚上大家凑齐吃饭的时候才取出来使用;榻榻米的房间平时作为爷爷和奶奶的寝室使用,同时也是使用自动升降桌的地方,需要时可以作为8个人一起吃飯的大餐桌来使用。endprint
  AT:今年您又设计完成了灯市口胡同L形之家改造,请谈谈此项目改造的设计思路以及设计重点。
  青山周平:设计的概念源于对胡同生活的理解,对"城市公共空间"与"家"的关系的理解。有一次我在委托人家里做客时,邻居没有敲门直接从后门进到业主家里和我们坐在一起聊天,像来到自己的家一样。这样开放的状态就是胡同生活的状态——胡同里的家的面积不大,人们大部分活动都是在室外的胡同中进行的。这样,很多人的生活重叠在了一起。家的概念不等于房子,家也是城市空间的延伸。城市生活融入家中,家的概念也衍生到城市空间里。理想的家是开放的,也是和自然融合的。所以,这次设计从胡同的概念出发,改造后的家像是胡同街道的延续,是一个可以穿行的连续空间,室内和室外的界限是模糊和暧昧的。
  改造针对夹缝中房型的局限性,利用高度增加面积。首先将原先已变形腐烂的木结构拆除,使用压型钢板和现浇混凝土的工艺重新修建屋面,新的结构压缩了屋顶厚度,在不变动胡同院墙的情况下给室内空间增加了60cm的高度。在此基础上,局部新建夹层,创造一个loft的空间形式。一层空间容纳了客厅、餐厅、卫生间、厨房和两个卧室的功能,根据人在不同功能空间里活动所需要的高度,自然形成了几个高高低低的木头盒子。在保证每个家庭成员有着相对独立生活空间的同时,创造一个整体的、连续的开放空间,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的机会。
  通高的公共走廊部分不仅将室内各个空间连接起来,同时也与室外胡同相连,像是胡同街道的延伸。走廊上方的狭长天窗贯穿整个房屋,为室内引入充足的阳光。几处新增的电动天窗以及通透的玻璃立面也解决了原先房屋的通风问题。同时,面向室外庭院的立面可以作为一扇大门在正面打开。将庭院的风景引入室内,人们在家里的各个角落都看得到天空和大树。同时,人们的活动范围也从室内蔓延到了室外庭院,模糊了室内外的界限,家和自然融合在了一起。
  另一个设计重点是二层的儿童空间。儿童对空间是最敏感的,日后在家中生活时间最长的孩子们,需要的是开放的、自由的、充满阳光的成长环境。改造后的二层空间像是一个连续层叠的"立体胡同",形式多变的空间为孩子们在室内创造了一个可以像在户外一样无拘无束玩乐的游乐场。材料选择上,使用了柔软的白色编织网作为防护,一方面,保证孩子玩耍时的安全,另一方面,其通透的特性让孩子可以随时和楼下的大人有视线和声音上的交流和联系。
  AT:在上述两个胡同院落住宅的改造过程中,遇到哪些问题和难点?您又是如何处理的?
  青山周平:这其实涉及四个方面:1)老房子改造的各个尺寸在设计的时候没法确定,只能一边拆除,一边得到新的尺寸。而且,没法预测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设计就会随之改变。感受最深的是在改造南锣鼓巷大户型的孩子的房间时,当拆掉原来墙面后才发现邻居家的屋顶已经伸到房间里来了,因此我们就做了一个曲面的墙面把邻居家的屋顶隔开,然而现在看起来这面曲面墙却给了房间不同的感觉。所以面对这种施工过程中的意外状况,通过一些特殊的考虑也可以变成设计中的特色。2)因为胡同本身的生活空间特别密集,几个家庭的生活空间基本上都是有重叠的,所以在房子的改造过程中就直接影响邻居的生活,当有一些设计邻居不是很满意时,方案也会因此做改动。3)在设计时间上没有留给设计师很充裕的时间,所以需要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最好的方案,并找到解决现场施工意外状况的最好处理方法。4)在建筑施工方面,日本材料供应商是做得非常完善的,但是在中国,比如想找一些特殊的五金件还需要特别定制,而且要比预计的时间长,造成时间上的浪费和工程进度的迟缓。
  AT:最近在网络上曝出了很多节目中被改造房屋的使用现状,那些经建筑师精心设计的空间又变为了杂物问,有网友评论:"改造是设计师对大杂院关系的浪漫化想象"、"设计美学超越了旧屋居民的生活经验"、"胡同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生活"……也由此质疑,建筑师对胡同进行改造的意义何在?您对此有何看法?
  青山周平:很多人认为恢复到原来的样子,就说明建筑师的工作没有意义。但我觉得建筑师的设计至少达成了两个目的:第一个是解决委托人具体的问题;第二个是通过设计的空间,让理念像种子一样传播,这也是更重要的。比如,我表达的是如何解决老城区改造的问题、家和城市关系的问题、小空间利用的问题。很多人觉得胡同里的房子狭小破旧,跟不上现代生活,只能买大房子才能舒适地生活,其实通过好的改造,胡同也可以住得很舒适。我希望自己的改造能让大家看到设计的力量,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胡同的居住环境,让胡同變成更活跃的生活场所。同时也希望社会对居住的观念会慢慢改变。
  AT:最后,请谈谈您对复杂的北京旧城改造问题的一些看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青山周平:近两年,北京旧城区都在上演大规模的重建。许多工程都强调"灰砖"、"坡面屋顶"以及"瓦片"等表面符号,从外观上看,似乎再现了传统的胡同街景。但我觉得,改造设计的目的不是为了让房子变得漂亮,重要是居住其中的人们如何生活。实际上,很多重建项目都忽视了上面所述的"界限的模糊"和"生活的延展重叠性"等传统胡同最基本、最重要的价值。因而,以如此手法进行重建的地区,即便看上去似乎继承了传统的城市环境,但在本质上却失去了作为文化遗产的价值。我们的目标应该不是肤浅地复制符号来继承文化遗产,而是将通过对胡同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考察所获得的居住环境本质性的价值,运用建筑设计的手法来巧妙地嵌入到重建的空间里。
网站目录投稿:访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