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处在信息爆炸的时代, 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如何 迅速掌握信息核心,分辨真伪, 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已成为现 代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掌握思 考结构,有助于我们在理解信息 时将隐性思维显性化,拨开现象 迷雾,看透事物本质。 隐性思维不易理解和传承 中华美食历经数代流传至 今,却有数以千计的私房做法在 传承的过程中衰落以至消亡,其 原因与记录及传承手段的落后密 不可分。比如,说到人人爱吃的 小笼包,可能有很多人会立刻联 想到几个关键词:皮薄、汁多、 馅大、肉鲜。如果深入探讨,会 发现这几个维度很难量化,这些 关键词是非常隐性的。 相比之下,一个美国厨师用 16个月的时间,走访了上海52 家小笼包馆,用三样精细的工 具——电子秤、卡尺、剪刀,去 评价每家小笼包的标准,测量每 个小笼包的重量、汤汁的重量、 馅料的重量,以及皮的厚度,并 将数据分析整合,得出一份上海 小笼包索引。 我们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 验,才能摸索和总结出标准的含 义。然而,在长时期沉淀的过程 中,面对如此隐性化的思维,每 个人都加入了自己的意会,使得 最初的原貌变了形,可见隐性思 维很难传承。所以,为提高工作 效率,思考和表达不能"只可意 会,不可言传",必须相当清晰 明了。 结构思考识别概括技术三步骤 将思维显性化的方法叫做结 构思考的识别概括技术,即将一 段信息中的核心观点提炼出来, 该核心观点不仅能代表整段信息 的大意,且被有足够说服力的理 由支撑。结构思考识别概括的具 体做法分为三个步骤,可以较好 地找出个人与他人所传递的信息 结构或者思考结构。 步骤一:识别 识别,即识别信息中的事实 与个人观点或判断(包括理由和 结论),先找出所有文字片段里 的观点性语言,然后找出事实和 描述类的语言。 观点是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 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它是个人看法,区别于事实存在。 作为信息接收者,想知道对 方到底想要表达怎样的意思,须 明确其表达结论。结论在结构思 考力中也被称为中心思想,既是 个人观点,又能被别的观点、理 由或事实所支撑(见副栏1)。 理由也是一个观点,能解释 结论可以被认可的原因,以及为什 么可以相信此结论(见副栏2)。 步骤二:判断 事实支撑着不同的观点,只 有被事实支撑的观点才能称为结 论。因此,判断就是找出结论、 理由和事实的对应关系,并画出 结构图。 我们可运用结构思考力接收 信息,通过结论、理由、事实的 对应关系画出结构图,判断对方 结论的合理性,从侧面提高个人 独立思考的能力,而不是简单地 人云亦云。 步骤三:概括 第三步是概括,即用最精炼 的语言对得出的结构进行概括, 话中既包含观点,强调结论,也 涵盖支持观点的事实和理由。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篇文 章,得出如何运用以上三步骤。 文章写道: "电视广告机构的创 作手法自有一套,针对儿童的广 告往往做得与动画片相似,孩 子们看到动画角色使用某种产品 时,会爱屋及乌,将对角色的喜 爱转移到产品上。通常情况下, 这类广告都关于甜腻的零食或其 他食品,容易损害孩子的身体健 康,因此,以孩子为对象的广告 需要严加管制。" 首先,根据指示词和特殊位 置,找出两个观点句:第一句和 最后一句;第二步,通过判断对 应关系找到结论,文中分别从两 个方面证明以孩子为对象的广告 要加以管控;最后一句则是有事 实支撑的结论(见图表1)。 声明 "结构性思维"课程是华商基 业公司于2006年由王琳老师主导并 带领团队开发的经典版权课程。我 于2011年加入华商基业公司,并师 从王琳老师学习,讲授"结构性思 维"课程。2014年6月我离开华商 基业公司后,于同年9月出版《结 构思考力》一书,其中部分内容是 基于"结构性思维"课程内容及教 学过程形成。王琳老师是我入行的 领路人,在"结构性思维"课程教 学中,给了我很多帮助。由于个人 原因在最初出书时没有对此进行说 明,我对此深表歉意。特刊登说 明,对王琳老师及华商基业对我的 培养致以诚挚的感谢! 声明人:李忠秋 2015年9月 副栏1 确定结论的主要线索 线索1:寻找结论的指示词 通过关注重点的指示词判断,指示词包括:因此、由此可知、因此可以断 定、所以、表明、由此得出、显示出、告诉我们、我要说的重点是、证明、问 题的实质是等。当然,并不是对方所有的表达一定会应用这类词语 线索2:关注几个重要的位置 要格外关注几个重点位置,比如表达的开头与结尾,如果是文章,要格外 关注段落的开头及结尾处,这些地方都比较容易呈现结论。 线索3:问一问"所以呢" 尝试着问一问"所以呢",以便在没有明确提示线索的情况下归纳出结 论。 副栏2 确定支持理论理由的主要线索 线索1:寻找理由的指示词 对结论进行解释时,理由会经常藏在一些理由提示词后面。比如:由于、 因为这个事实、鉴于、有以下材料支撑、因为这个原因、因为证据是、调研显 示、第一、第二、第三等。 线索2:问一问"为什么" 找结论时,要常常问一问"所以呢"。结构思考力是从下往上找结论的过 程,而找理由的技巧与找结论正好相反,在已经确认结论的情况下找对应的理 由。 另外,还有一种"白帽子"的思考方式,即思考事实和数据。找事实的技 巧与找理由类似,事实用来支撑理由,就如同理由是用来支撑结论一样。事实 通常呈现为示例、数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