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顺应技术本质需求塑造最佳学习体验


  作为移动互联时代的课程开
  发技术,SAM已经得到越来越多
  人的关注及使用。美国教学技术
  教授卡尔·卡帕(Karl Kapp)大
  声呼吁:"迈克尔·艾伦(SAM
  创始人)非常专业地勾勒出一
  个强大的设计新蓝图,我强烈
  建议那些教授传统ADDIE模型
  的人停下来学习SAM。这会改
  变他们课程设计的方式,从各
  个方面提升学习者的工作与生
  活。"AutoNation公司的培训总监
  肯·格莱克森(Ken Gregson)也
  表示"SAM模型让人眼前一亮,
  更简单,更有效,更快捷"。
  澄清:
  SAM应"技术本质"而生
  著名技术思想家布莱恩·阿
  瑟(Brian Arthur)指出:"技术
  的本质是对现象进行有目的的编
  程,技术发明是需求和现象的
  链接。"移动互联时代的社会巨
  变,颠覆了课程开发技术的基
  因——当代人学习的现象、需
  求、目的。这种颠覆必然引起其
  技术的相应变化。SAM遵循时代
  需求,塑造出"最佳学习体验"
  的教学产品,可实现敏捷、迭
  代、体验的学习需求。
  "学以致用"是学习和
  课程开发的追求,3M——有
  意义(Meaningful)、好记
  忆(Memorable)、可激励
  (Motivational)是"最佳学习体
  验"的特征。为实现"学以致
  用",要聚焦行为关键点,并在
  情景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才
  能实现3M的"最佳学习体验"。
  SAM遵循四大理念,创新流程,
  深化要素,发明工具,从全局管
  控达成效果(见图表1)。
  树立:四理念引领新技术
  布莱恩·阿瑟也说过:"新
  技术是针对现有目的,而采用
  新的或不同的原理来实现的技
  术。"理念与原理是技术的指导
  思想,SAM遵循的理念与原理是
  "做到、敏捷迭代、团队共创、
  可控"。
  "知道"不如"做到"
  移动互联时代的学习追求高
  效。SAM推崇和实现的高效就是
  "做到",而ADDIE力争实现的
  似乎是"做到",结果却更倾
  向于"知道"。"做到"比"知
  道"更重要,"知道"是为了支
  持"做到",学以致用而不是学
  非所用。
  传统课程开发技术,大多数
  是为满足工业时代的社会学习需
  求——批量复制标准化合格人
  才。为了大规模复制,必须做好
  通用性和标准化,对学习内容进
  行提炼和萃取,有时甚至多层提
  炼和萃取,学员学到的内容常常
  是"去场景化"。要想应用好提
  炼后的学习内容,学员必须具备
  较高的学习内容应用场景还原能
  力,克服人为增加的学习迁移距
  离。这种"场景还原需求",传
  统课程开发技术常无暇顾及,或
  默认学习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意愿
  和能力完成,从而增加了"学以
  致用"的难度。
  在移动互联时代,对知识中
  "干货"的强调和对"做到"的
  追求,向传统课程设计基础提出
  了挑战。
  敏捷迭代:在快速行动中调整
  应对当前的风云变幻,唯快
  不破,"敏捷"顺理成章地成为
  了移动互联时代课程开发的核心
  理念。但在快速与高效之间如何
  平衡?
  时代的不确定性不断提醒我
  们,实践与想法不可分离,所以
  应该引入课程开发的迭代思维。
  "快速小步试错—行动中反思—
  反思中获取新认知—新认知指导
  下一步行动",这一系列快速行
  动中的调整才是迭代思维的精
  髓。如SAM的全称——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Model,逐步逼近
  目标、无限接近目标,在出错前
  修正、在偏离前调整。用迭代思
  维调和快速与高效之间的矛盾,
  可达成动态的极致结合。这也
  是SAM模型中译本意译书名的初
  衷。
  团队共创:众筹智慧
  传统课程开发技术主要靠专
  家支持和个人水平进行转化,
  SAM则采取分解技能以及众筹智
  慧模式。
  在人人时代,每个人都有独
  特的作用,发挥每个人的价值。
  SAM会激发利益相关方参与学习
  活动,充分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利
  益,通过持续的团队合作,共创
  完成课程开发,这是达到课程开
  发"敏捷迭代",达成"做到"
  的另一个理念变化。
  可控:权衡多方endprint
  任何课程开发工作,必然面
  临众多的约束条件。SAM可以在
  可控的范围内,运用可控的流程
  与工具,在时间、成本、效果、
  思路等方面,做出权衡控制,塑
  造出具有最佳学习体验的教学产
  品。
  重塑:流程从瀑布到迭代
  流程对于课程开发技术起
  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如迈克
  尔·艾伦所说:"当我们选择某
  一过程的时候,我们也选择了自
  己想要的产品类型。"人们使用
  技术时,通常是根据流程步骤开
  始逐步应用要素和工具。
  流程关系最重要的体现是实
  施时的主步骤和子步骤的前后顺
  序,而不仅是要素罗列。ADDLE
  模型是瀑布式的,其中五大步骤
  的顺序明确,与实际应用一致;
  然而,其子步骤的顺序展现的是
  线性、不可逆,与实际应用会调
  整、可逆和反复的情况不一致,
  这会阻碍学习者和使用者掌握其
  精髓。
  SAM提出三阶段、八步骤、
  七环节的流程模型,自始至终贯
  穿着"做到、敏捷迭代、团队共
  创、可控"四大理念。在贯彻
  "迭代"理念时,SAM将迭代设
  计和迭代开发深化到步骤环节
  中,直接用"开发、设计、评
  估"这一循环过程表达迭代思
  想。此外,SAM还将评估环节前
  置到准备阶段,实现了全阶段伴
  随式评估和一致性评估,并且用
  "样图技术"(prototype)不断推
  演实施时的可能性,落实迭代理
  念。这不仅是小环节迭代,更重
  要的是大阶段迭代,直接影响了
  技术使用者对流程层的认知及应
  用效果。
  再造:从单线独创到迭代共创
  目前,关于SAM和ADDIE的
  讨论中,最大争议是经典五要
  素——分析、设计、开发、实
  施、评价是沿用还是创新?支持沿
  用者坦言,万变不离五要素,有五
  要素在就仍然是ADDLE;拥护创新
  者强调,要素仅是技术组成的一
  部分,如果支持要素实现的子技
  WWW.TRAININGMAG.COM.CN 2015.10
  术、理念、工具、流程都发生了变
  化,同时要素也进行了深化,这就
  是一种创新,SAM核心理念、技术
  本质都发生了改变。
  例如,需求分析是ADDIE的
  主步骤第一步,通过单线观察沟
  通或小团体沟通征集意见,由专
  业人士独立完成提炼辨析,拟出
  个人理解的需求,然后进行下一
  轮沟通确认。
  而SAM会将分析融入准备阶
  段,并将准备阶段分为两步骤。
  在第一步骤中,提倡广泛收集资
  料但不要求得出精准结论;在第
  二步骤里,通过认知启动、迭代
  共创得出成果。认知启动使利益
  相关方,用样图、CCAF等技术
  共创共识(见图表2)。CCAF原
  则下的样图是直指"做到"的场
  景还原,启动会上利益相关方对
  内容做减法,去掉与应用无关的
  部分,用场景统一语言,减少讨
  论时信息传递偏差。SAM的准备
  阶段可实现对课程需求、课程目
  标、课程内容、开发计划等内容
  的同步完成。分析变为认知启动
  的子步骤,多个步骤同步完成,
  大量节约开发时间。
  SAM在分析环节从单线独创
  到迭代共创的创新,贴合时代需
  求。这种设计方法能实现在特定系
  统水平上进行协调互动、不同系统
  水平上的互相依赖以及设计的内在
  一致性,并且达成利益相关方共
  识。利益相关方不仅包括HR、专
  家、学员上级,更包括绩优学员和
  潜在学员。利益相关方一起通过具
  有实际意义的讨论而形成的设计才
  是真正的有效设计,避免了单线独
  创的个人主观性。SAM就是这种真
  正的有效教学设计。
  创新是为了衔接现象,更好
  地满足时代的需求。SAM尽管沿
  用了传统技术的元素框架,但从
  技术的构成看,SAM创新远远大
  于沿用,并在理念底层逻辑上进
  行了颠覆性的转换,成为了能实
  现移动互联时代课程开发目的的
  时代技术。
  在巨变的新时代,传统技术
  拥护者采用新技术可能意味着改
  变已有习惯和知识,成本过高;
  同时,这在潜在的新技术与安全
  的旧技术之间,制造出了一种认
  知失调以及情感上的不匹配。传统
  技术亦会做出适应性调整,但现象
  层面的短期适应挽救不了传统技术
  的宿命,只有从理念、流程、要
  素、工具等多层面与已经发生的和
  即将发生的现实匹配,才有可能适
  应正在生成的未来。国际系统研究
  所(International Systems Institute)
  所长贝拉·巴纳锡(Bela H.
  Banathy)说:"对现有系统
  的修正、改良或重构是无济于事
  的,我们必须跳出现有系统,去设
  想教育的新途径,并通过设计使
  梦想成真。"
网站目录投稿:冷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