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应用的三大优势


  躁动的培训圈今年颇不宁
  静,微课、M-Learning都在想尽办
  法吸引眼球、扩大版图,但专业
  圈内最具话题性的,则非ADDIE和
  SAM之争莫属。
  ADDIE与SAM两种课程开发方
  法论,到底孰优孰劣呢?我们作为
  企业方,应该采取什么样的视角观
  察这样的争论,并让之帮助我们擦
  亮双眼提升专业素养呢?显然,偏
  听偏信与事不关己都不可取,如曾
  国藩《挺经》所言,"必躬身入
  局"。当然,"入局"不是去凑热
  闹和膛浑水,而是理智观察、深刻
  反思。甲方站的是实用主义的立足
  点——不管黑猫白猫,抓到老鼠都
  是好猫。
  我自己对ADDIE非常熟悉,在
  企业实践的过程中应用ADDIE开发
  了不少精品课程,深感ADDIE的博
  大精深。同时,我在今年4月深圳
  参加了"SAM敏捷迭代课程开发"
  中国第一次公开课程工作坊,在
  5月的奥兰多ATD年会上及后续也
  跟美国一些同行交换了看法,对
  SAM也有了逐渐深入的认识。总体
  而言,在对一些观点进行梳理之
  后,我认为SAM作为培训领域新事
  物,可借鉴之处主要有三点。
  天然优势:以学员为中心
  在国内外都有很多人抨击
  SAM,其一条重磅理由就是"SAM
  源自于对e-Learning的总结和归
  纳,不适用于线下传统面授课
  程"。我对于前半句并无异议,但
  认为后半句大大值得商榷,因为这
  等于是说e-Learning赖以成功的要
  素与线下学习泾渭分明甚至毫不相
  干,可谓真正的混淆概念。
  企业学习的确是先有线下才
  有线上,但线上学习是否就没有任
  何可取之处,不值得线下学习借鉴
  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至少在一
  个异常重要的点上,e-Learning天
  生强于线下学习,那就是真正以学
  员为中心。
  线下学习不以学员为中心也
  许能蒙混过关,而线上则不然。学
  员在线上进行学习时,注意力集中
  时间更加短暂,耐心更加匮乏,因
  此对干货的需求程度远远高于线
  下,对在线学习设计与开发的挑剔
  程度和要求因此也高于线下。鲍
  勃·派克(Bob Pike)在其《重构
  学习体验一以学员为中心的创新
  性培训技术》一书中指出,人们在
  线下带着吸收力听讲的上限时间可
  能只有15~20分钟;而美国2012年
  的一项社交媒体研究发现,美国成
  年人平均每8~9分钟就会刷新一次
  社交媒体。拜微信强大绝伦的碎片
  化资讯推送能力所赐,中国人在
  线上的注意力持续时间应该不会比
  8~9分钟更长,或许也只有线下
  的一半时间甚至更短。
  这导致了线上课程的设计
  与开发必须要更加顺应学员的需
  求,否则学员很容易离开或者切换
  到其他更有吸引力的应用。而面授
  课程,因为有社会压力和相互的情
  绪影响,即便学员需求得不到满
  足,想要逃逸或表达自己真实的态
  度也没那么容易。于是,基于在线
  课程开发经验总结出的SAM,其对
  于"学员为中心"理念的落地方法
  很值得我们重视和借鉴。
  当然,ADDIE也可以做到以学
  员为中心,而一大堆在线课程,
  不管其开发方法论基于ADDIE还是
  SAM,也照样有可能或干瘪或臃
  肿。但是,从面授课程衍生出来
  的ADDLE是逐步进化到以学员为中
  心,而脱胎自e-Learning的SAM必
  须天生以学员为中心,在本质上仍
  有差别。
  淡化KSA界限:强调在任务
  场景下解决问题
  传统的课程设计需要做知识
  类别分析,即判别教授主题到底
  侧重知识(K)、技能(S)还是
  态度(A),但事实上很多时候
  并不容易区分这些主题,或者实
  际上教授主题是一个混合体。而
  SAM则强调淡化知识、技能、态
  度的切分,直面学员任务场景,
  助其解决问题即可。
  某企业要上市一个啤酒新
  品,需要为此开发一门面授课
  程,武装其一线销售人员,使其
  掌握这一新品的特征、卖点,从
  而有助于在市场上推广成功。如
  果按照传统的课程设计方法,则
  产品特征和卖点属于知识,要做
  知识梳理,学习卖进推广的技巧
  属于技能,要做工作任务分析。
  但不管怎么分析,一门典型的课
  程结构设计出来很有可能会如图
  表1一样,大致按照Why-What-endprint
  How或加上What if(遇到问题怎么
  办)的思路,看起来逻辑清晰,
  却让业务人员学了之后难以落
  地,症结在于没有对应其真实工
  作场景中的棘手问题。
  SAM当中有一个十分方便的
  互动学习事件设计工具——CCAF
  四要素工具表(见图表2),可以
  帮助解决此问题。基于该工具表
  来设计课程,将会激励和启发设
  计人员以学员在现实任务场景下
  面临的典型挑战为核心,聚焦于
  解决典型问题,开发出来的课程
  会更类似图表3,从而更容易获得
  务实、功利的销售人员的一致认
  可。
  有人会说,线下以ADDIE为
  指导的课程设计与开发现在也
  在强调情境化课程的设计。我
  个人认为这恰恰说明大家不谋
  而合,或者说此乃面授课程受
  到e-Learning和学员学习时间压
  缩双重冲击的自然反应。而在
  e-Learning背景下,几乎每一门
  精品在线学习课程都需要情境
  化、场景化,否则很难吸引挑剔
  的在线学员的眼球和持续关注。
  最近,著名课程开发导师李文德
  老师也在大力倡导情境微课(线
  上、线下均适用),他说:"培
  训机构或培训公司要研究和开发
  更加通用的方法论,而对企业来
  说,应该更多地研究各种知识的
  整合与情景结合应用的问题。"
  结合企业和学员真实任务情境来
  设计和开发课程是大势所趋,而
  以SAM为代表的e-Learning课程开
  发方法论在这个方面积累了大量
  经验,可供线下学习借鉴。
  有效响应动态多变的需求
  当培训需求稳定且易于
  描述时,瀑布式的开发流程
  (ADDIE)显得系统而高效;然
  而,随着VUCA时代的来临,业务
  环境越来越瞬息万变,培训需求
  也变得日益动态善变。即使在传
  统企业也会发现,有时连项目发
  起人都无法描述或解释清楚他想
  要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培训,或者
  他还需要找到远在异地的不止一
  位sponsor(培训资助人)澄清模
  糊的需求。这时,固然我们还可
  以增加更多的访谈,进行更好的
  解构和沉思,但最有效的思路莫
  过于小步迭代快跑,即以最快的
  速度先拿出一个成文的初稿让相
  关人员拍砖。在这方面,SAM提
  出了认知启动会和草图/样图的方
  法,特别是借鉴了软件开发的样
  图(Prototype)概念,十分具有
  推广价值。
  图表4是一个项目管理立项
  阶段需求结构化访谈课程的草
  图,通过锁定培训的情境(C)、
  挑战(C)、活动(A)、反馈
  (F),借助图文并茂的方式,我
  们得以很快地勾勒出一个该培训
  的骨架和核心要素。而且,有了
  简图的支撑,在表述给项目发起
  人和其他利益干系人时,会更加
  清晰,不仅提高了沟通效率,在
  早期就获取他们的必要反馈,还
  可以进行需求的澄清和内容的初
  步评估。SAM鼓励拿这种草图去
  跟项目发起人、业务方还有学员
  开展面对面的工作坊(即"认知
  启动会"),从而及早获取他们
  的反馈并尽快确认方向。
  2015 ATD年会上,著名培训
  及项目管理专家Lou Russell在主
  题演讲中提到,美国培训同行不
  但拿SAM来开发e-Learning,也
  有不少人在线下面授课程中应用
  SAM。演讲结束后,我跟她请教
  了什么时候该用SAM,她提到的
  一个核心点就是"当需求动态多
  变时,项目经理必须要能很快做
  出响应,这时SAM或者说迭代的
  理念几乎是当仁不让的选择"。
  其实,草图的概念是互联网
  时代的核心管理思想,我个人在给
  团队布置任务或自己作为项目经理
  时,几乎总是要求大家不要立即
  做PPT,而是先尝试在自己的笔
  记本或者白板上绘制一个草图,将
  想法表露在图上,然后拿给其他人
  拍砖和探讨,这样往往能够更快得
  到反馈、澄清共识,节省时间。
  SAM源自e-Learning,目前
  国内外对其认识、理解和应用都
  还在探索和建构过程中。我们作
  为甲方,对于新事物不能一棍打
  死,而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100
  年前,T型车颠覆了大行其道的马
  车;100年后,特斯拉正在试图颠
  覆整个汽车业。培训行业或许也
  走在相同的道路上。前车之鉴,
  我们似乎应该对来自互联网的新
  事物保持更多的好奇与宽容。
网站目录投稿:痴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