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建安五年(公元二00年),孙策为许贡门客所伤,临终时,把印绥佩带在弟弟孙权身上。孙权继为江东之主。 我说孙权的接任是临危受命,不仅指他是在其兄孙策临终时受命的,更指当时的形势,是受命于危难之局。 通常认为孙权接任之时,江东已成规模,可以守成或偏安。这是不正确的。当时的局面是待定而未定,可安亦可乱,因此说是危局。 当时的形势是:虽然已有会稽等六郡之地,但孙策占有的时间不长,许多偏远险要的地方都还没有完全归服,一些怀有野心的人则虎视耽耽,那些寄居江东的士人考虑着自己的前途准备离去,根本没有那种君臣之间的牢固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并没有一碗现成的安稳饭给孙权吃。局面是安是危,就要看这个十八岁的青年自己怎么干了。 当时的有利条件是,张昭、周瑜一文一武两个主要幕僚都委心服事他。但这仍然有赖于孙权自己的努力。孙策临终曾对张昭讲,"如果仲谋不能胜任,您可取而代之。"(《三国志·张昭传》注引《吴历》)这也许是故意说给张昭听的话,但就张昭在江东集团中的地位,孙策的"恩泽未洽",如果孙权果令众人失望,这也未必不是一种可能的选择。周瑜也是一代英才,若孙权庸碌无能,必不能安心于其下。 孙权继任后的所作所为,不负其兄所托,在不断的开拓中巩固和发展了江东局面。孙策九泉下有知,当深感欣慰。 他除了任用孙策的旧部属,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以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帅外,还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在实际行动上,他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 有两大行动巩固和发展了江东地盘,也显示了青年孙权的领袖才能,使其部下倾心服从于他。 一是伐李术。李术本来是孙策破刘勋后表为庐江太守,并给三千兵以守皖城。孙策死后,李术不肯服从孙权,反而招降纳叛。对于孙权索要叛者的书函,他的答复是,"有德者有人归,无德者有人叛,不应该把人还给你。"(《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这对于孙权的威胁太大了:如果都像这样,孙氏在江东的基业不就全垮了吗?于是孙权决心拿李术开刀。 孙权在进攻皖城前先给曹操写了封信,说明情况和理由,请他不要干预这件事。攻城时李术果然向曹操求救,被拒绝。于是孙权攻破皖城,砍了李术的头,俘虏了他的部曲三万余人。这是一场大胜仗。在对李术用兵的过程中,孙权先给曹操打招呼,以理服人,首次出马就显示了有勇有谋、外交与军事手段交互使用的雄才大略。 二是数伐黄祖,多有胜利,终于在建安十三年(公元二0八年)春攻克其城,追杀黄祖,虏其男女数万口。 这后一个胜利是孙权欲实现其纵横天下之志的关键一步。 深知孙权志向的鲁肃曾为他策划说,应先剿除黄祖,然后讨伐刘表,尽可能地占据整个长江流域,再建号帝王以图天下,就像汉高祖做的那样。这第一步是实现了,而且还报了杀父之仇。(其父孙坚是被黄祖的士兵用箭射死的。) 在攻杀黄祖的战役中新附将领甘宁起了重大作用。由于孙权待他同于旧臣,很重视他,使他有知遇之感。他向孙权献策,意思与鲁肃的大致相同,并对攻黄祖的有利条件作了具体分析。虽然张昭表示反对,认为内部事情很多,用兵会导致混乱,孙权还是采纳了甘宁的建议,并取得了成功。 孙权继任后还面临着一个重大抉择:新破袁绍的曹操兵威日盛,于建安七年(公元二0二年)写信给孙权,要他把儿子送去作人质。孙权召集群臣会议商量此事,张昭、秦松等犹豫不能作决断。孙权的意思是不送人质,于是单独把周瑜召到母亲跟前作决定。周瑜的意见也是不送。最后拒绝了曹操送人质的要求。(《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这也是关键性的决策。如果送了人质,就不得不受制、听命和依附于曹操,完全丧失了独立性。这跟孙权纵横天下、不听命于任何人的志向是根本矛盾的。 孙权作出这样的抉择,刚刚二十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