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灭黄祖后,还没来得及实施他进伐刘表的第二步战略,形势陡变。 这年八月刘表去世,曹操虎视眈眈,有南下之意。 孙权和鲁肃商量的结果是,让鲁肃以吊唁刘表为名去荆州看情况。若刘备同刘表旧部彼此协心,上下齐同,就与他们结盟共同对付曹操;若其内部相互离违,就再作别的打算。 结果鲁肃还未到荆州,曹操已临其境,刘表的儿子刘琮率众投降。刘备准备渡江南逃。鲁肃找到他,说明了孙权的意思。刘备听了很高兴,按鲁肃的建议进住夏口,并派诸葛亮去见孙权,共商抗曹大计。 此后是以周瑜的水军为主,双方联合共破曹军于赤壁。 细观赤壁抗曹的史实,我的结论是,孙权是最为关键的人物。没有他,就没有赤壁抗曹及其胜利,其他人的作用都不能同孙权相比。这样说并不过分。 当时的形势是,刘备对曹操毫无妥协的余地,非战即亡。而孙权却大不相同。他可战可降;若降,以江东之众顺从曹操,其待遇应在封侯之上。他若降了,刘备再无抵抗力,除了逃窜恐无它法。这样,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也许完全两样。 联合抗曹对刘备这一方来说不存在任何选择和风险;如果成功就更好,若不成功对他们也没有增加新的损失。他们没有别的选择。 小说《三国演义》把孙权写成一个犹豫不决、优柔寡断的人,不仅要受诸葛亮的激发,而且还要听了周瑜和鲁肃的一番言说才下决心抗曹。实际情况是,在刘表新亡、曹操尚未南下之时,孙权就同鲁肃商量好了在可能的情况下联合刘备、使抚刘表之众共同抗曹的计划。 接着刘琮降曹。曹操给孙权下战书,说"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于将军会猎于吴",踌躇满志,不可一世。孙权以书示群臣,莫不响震失色。(《三国志·吴主传》注引《江表传》)以张昭为首的大臣都劝孙权投降。惟有鲁肃劝孙权抗曹。孙权说:"这些人的议论,让我深感失望;你的意见正好跟我相同,这是老天爷把你赐给我的啊。"(《三国志·鲁肃传》) 至于周瑜,是鲁肃建议孙权从鄱阳招还的。周瑜也持坚决抗曹的态度,于是孙权让他作都督,领兵三万抗曹。但无论周瑜是什么态度,孙权抗曹的决心早已下定的。他对周瑜说,"你能对付得了曹操那就很好,万一不如意,把人马还给我,我当与曹孟德决一死战。"(《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小说演义中为了突出诸葛亮的形象,先是让他激周瑜,后又让周瑜去说孙权,然后孙权才下定决心──这是完全没有史实根据的。 其实投降也是一种选择。甚至连孙策也怀疑江东是否有力量同曹操相抗衡。他在临终时对张昭说:"如果不能成功,逐渐向西归降,也是可以的。"(《三国志·张昭传》注引《吴历》)所以张昭等大臣才敢于主张投降。即使为孙权考虑,这也不失为一条不冒风险的出路。而抵抗曹操,胜了固然是大好事,败了就是一败涂地,死路一条。所以,最冒风险、压力最大的的正是孙权本人。 而孙权的主意早已拿定了:坚决抗曹。他在群臣讨论时拔刀砍面前的奏案说:"诸将吏有再说应该投降曹操的,就跟这奏案一个样!"(《三国志·周瑜传》注引《江表传》) 赤壁抗曹是孙权的人生这本大书中最为精彩的一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一个人的抉择改变了整个中国历史。 赤壁之战后,还发生了一件使曹操非常震惊的事:孙权借荆州给刘备。 孙权对周瑜是十分信任和尊重的,但在软禁刘备和借荆州的问题上没有听他的。刘备投奔孙权时,曹操的众谋士都说:"孙权必杀刘备。"只有程昱认为:"刘备有英雄之名,关羽、张飞皆为万人之敌,孙权必定会资助他来对付我们。"(《三国志·程昱传》)事实果然如此。 在群雄割据的时代,地盘被看成是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割据者在有人来投时,为了延揽人才、博取敬贤下士之名,或许可以待之以礼,甚至给以优厚的待遇,但把已据为己有的战略要地授之以人,在孙权之前似乎还没有先例。没有博大的胸怀、总揽全局的眼光、对自己力量的充分自信,是作不出这种非常人所能有的决断的。 曹操得知这个消息,本来正在写东西,竟吃惊得把笔都掉到地上了。(《三国志·鲁肃传》)这正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恐怕原先孙权在曹操头脑中的印象,也就只是刘琮这样的角色,远远比不上他对刘备的重视。现在他不得不把孙权当作一个需要分外认真对待的敌手了。 如果我们设想另一幅图画:赤壁战后孙、刘两家即开始火并,孙权囚禁刘备,周瑜同关羽、张飞大打出手,……那局面该正是曹丞相所乐于见到的吧! 这一切的实现与否,都掌握在孙权手中。 孙权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