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浅谈教师权威的丧失


  摘要: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但是信仰、道德、礼教的缺失引发了严重的精神文化的危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国自古以来传承的尊师重道的道德传统已经气息奄奄、岌岌可危。
  关键词:教师的地位;体罚;重塑教师权威的措施;处罚学生的权利;职业幸福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从事教师这一行业已经是第七个年头,从最初的初出茅庐不怕虎,到现在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心中也是感慨颇多,前些日子,下班回家吃完饭后接到一个电话,是一位学生家长,上来就问:"樊老师吗?你放学留了XXX是吧,他到现在还没有回家。"语带质问与不满,我愣了一秒,继而松了一口气,因为我这段时间并没有在放学之后留学生。如实告诉家长之后,我又不禁暗叹,希望这个学生安全到家,不然不知道哪个老师要倒霉了。庆幸之余,不禁想到自己刚工作时的自己,我刚工作的时候对学生也极其严厉,怒其不争的时候也会失了分寸。但是现在却对于违纪学生、不完成作业和学习任务的学生、甚至是当面顶撞老师的学生采取视而不见,敢怒而不敢言的态度。想想过去,再看看现在,顿觉白云苍狗,前尘往事,不堪回首。
  一、古代教师的崇高地位与权威
  毕竟老师这一职业曾经是非常崇高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教育家孔子被人们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是几千年来人们最崇敬的人物之一。后来,历史上把老师称为"先生",一直流传到近代。《荀子》一书中更是提出了"天地君亲师"的思想,就是认为人在祭祀时应设"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或条幅供奉于中堂。体现了儒家敬天法祖、孝亲顺长、忠君爱国、尊师重教的价值观念取向[1]。
  古代的人们为了感恩老师的教育之恩,就"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说法,就是说要把老师当作父亲一样终生尊敬和爱戴,老师和学生之间在某种程度上有了亲情关系。古人在礼仪方面也表现出了对老师的充分尊敬,古代的学生入学时都要举行开蒙拜师礼,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第一次算是拜孔子,第二次算是拜先生。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这是拜师的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礼仪规范,如遇见老师,必作揖行礼;老师提问,必起立回答;老师坐着时,学生应该侍立一旁;老师站着,学生就不可以坐着;在路上遇见老师要主动上前问候并站在路边向老师行礼,等待老师远去后方能离去。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就是这样请教老师的:"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可见老师的地位崇高,受人尊敬。
  二、古代对体罚学生的态度及法理
  学生上课时不听话也会受到老师的处罚,在明代,一位叫黄佐的教育家就提出:"无故而逃学,一次罚诵书二百遍;二次,加扑挞(用鞭子打),罚纸十张;三次,挞罚如前,仍罚其父兄。"老师不仅可以"扑挞"学生,甚至可以处罚学生的家人。 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被称为戒尺,是最早的对学生进行体罚的工具。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老先生是一个博学而又极为严厉的人,在他的三味书屋里,有戒尺,还有罚跪的规则。
  可见处罚学生如果方法得当,会让学生牢记自己的错误,达到反省与改正的效果,教育本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处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树木在生长的过程中尚且要修修剪剪,砍掉那些旁逸斜出的部分,何况是人。对于一个世界观、人生观正在形成过程中的,对自己的行为都不负有完全刑事责任的中学生,没有必要而且有效的处罚制度是不合理的[2]。
  三、教师权威的丧失
  我国《教师法》的规定必然有一定的原因:我国教师能力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专业水平和师德水平良莠不齐,时有老师殴打辱骂学生的事情发生,为了保护未成年学生的合法权益,保护学生的身心不受伤害,所以制订了这一法条,是有其合理性与必然性的。但我们要注意的是现行的《教师法》是1993年10月31日修订,1994年1月1日开始实行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得到了极其迅速的发展,但是信仰、道德、礼教的缺失引发了严重的精神文化的危机。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国自古以来传承的尊师重道的道德传统已经气息奄奄、岌岌可危。
  2013年9月14日中午,江西临川二中一高三学生雷某带刀至办公室将其班主任杀害,案发原因竟是因为前一日,雷某在课堂玩手机被班主任收走,班主任要求雷某叫来家长,将手机直接交给家长,第二天,雷某并没有叫来家长,而是带来了尖刀。
  2015年12月4日,在湖南省邵东县创新学校高三数学老师滕老师毫无防备地挨了刀,旋即倒在血泊中,很快就没了呼吸,终年49岁。事件起因是在中午加课时间一位学生小龙没有到,滕老师就打电话叫了家长来,而小龙就当着他妈妈的面用水果刀刺死了滕老师,后来当地政府一名官员陪同记者来到看守所,见到正在被刑事拘留的小龙,问他为什么杀老师?小龙说,"因为他阻挡我看小说"。
  这两起案例是较为极端的,但是学生轻视老师,甚至仇视老师的现象确实是长期存在的,导致一些老师对学生的违纪行为不敢管、不想管、管不了。
  我想,每一位老师在走上教师岗位之初应当都是像我一样,怀着教化学生的理想,渴望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科学文化的传播者、人类文明的建设者,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但是为什么会随着就业时间的推移变成教育的旁观者,变得冷漠和麻木呢?我想,我自己就是一个教育者的缩影,我虽然只是沧海之一粟,但是一个身为一名师范生的我,一个曾经极其强调在学生面前权威的我,一个变成了自己鄙视的样子的我,也许就是千千万万个老师之一,会有一些参考意义[3]。
  《教师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之后开始有更多的大学生愿意走上教师这一岗位,但目前的现状仍是四十岁以上的教师基本上都是中师毕业,工作之后进修教师的,而这些教师仍将在岗位上工作十五年左右的时间,如果不能够重塑老师职业的权威,提升做老师的职业荣誉感和成就感,仅是一年一度标榜模范的"教师节"并不能吸引更多的、有才能的、高级知识分子走上教师的岗位,那么我国教育的未来谈何光明?谈何支撑民族的未来?
  参考文献
  [1] 杨燕.再读《师说》——浅谈我国教師权威的历史变迁[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0,(10):19-20.
  [2] 韦雁仙.浅谈教师权威与学生自由及其相互关系[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8,(05):92-93.
  [3] 沈荣生.浅谈教师权威[J].教育文汇,2017,(06):14-15.
网站目录投稿:乐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