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优胜劣汰的社会中,我们已经意识到只有更具竞争力,更强大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但同时我们也变得麻木不仁,自私自利。作家乔治•桑德斯为雪城大学的毕业生们提了一个小意见:与人为善。在这篇10分钟左右的演讲中,他阐述了自私自利是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的顽疾,并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 随时代变迁,毕业演讲已演化出一种传统范式,即:某个风光不再,一生铸成过各种大错的傻老头(正如我),心怀诚意地给一群风华正茂、精力旺盛、前途无限的年轻人一点建议(正如你们)。 我尊重这一传统。 可知,老人家对年轻人有一大益处,你可向他借钱花,或是请他表演他那个时代的舞步,与此同时你在旁边看得乐不可支;你还可以问他:"回首过去,你后悔什么?"这时,他定会给你答案。有时你不问,他也会给你说。有时你要求他不说,他还停不住口。 那我后悔什么呢?后悔时不时被贫穷所困?不是的。后悔做过低劣的工作?比如在屠宰场里给肉去骨?(千万别问工作程序)。不,我也不后悔干过这个。或者是,后悔曾在苏门答腊岛的河中的一次裸泳?我听到一阵吵闹声,举头一看,300来只猴子正坐在一条管道上往河里大便,我惊得张大了嘴,一丝不挂的呆在河里。 后来我因此身患重病,历时七个月才痊愈。我不怎么后悔这事儿。后悔曾让自己蒙羞吗?比如,我当着观众玩曲棍球,当时我很喜欢的女孩也在观众中,我一不留神摔倒,口中发出哇哇怪叫的同时,鬼使神差地把球打进了自家球门,球棒飞向观众险些砸中那个女孩。不,我也并没把这事太放心上。 我真正后悔的是这件事: 我上七年级时,班里转来了一个新同学。为了她的隐私,在这次演讲中我叫她艾伦。艾伦个子很小,还腼腆害羞。她戴蓝色猫眼眼镜,那时只有老太太才戴这种眼镜。她老是容易紧张,一旦紧张时,她就不由自主地把一绺头发含在嘴里,嚼来嚼去。 就这样,她来到了我们学校和小区。她常常被人遗忘,还时常遭受嘲笑(你的头发味道不错吧?)如此之类的。我感觉得到她心里很痛苦。我还记得她面对嘲笑侮辱时的神情:她先低头望向地面,似乎有点自责于刚刚才明白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又似乎想竭尽全力马上在别人面前消失。一会儿后,她挪步离开,嘴里依然含着一绺头发。我曾想,她放学回到家里,她妈妈会问:"宝贝儿,上学开心吗?"她会回答:"恩,很好啊。"她妈妈问她"今天交了朋友吗?"她会说:"对啊,交了好多朋友呢。" 有时,我看到她独自在自家前院里踱步,似乎害怕离开家去学校。 后来,她们搬家了。就这样,没有悲剧,也没有巨大的侮辱发生。 前一天她还来学校,第二天她就走了。 故事结束了。 既然如此,我到底后悔什么呢?为什么42年后我还对这件事念念不忘?相比其他大多数人,我对她算得上好的。我从没对她出言不逊。其实有几次我还稍微为她辩护过。 但这件事始终萦绕在我心头。 所以,我想有一件事是确保无疑的,虽然这听起来有点老生常谈,我也不知道如何来应付: 我一生中最后悔的是没有表达对他人的善意。 当我面对一个正遭受痛苦的同类时,我的回应却是理性克制的,沉默缄言的,无动于衷的。又或,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在你的记忆里,谁总对你关怀备至,对你给予不可否认的温情? 我敢说肯定是那些最善待你的人。 与人为善看似轻而易举,实施起来却困难重重。我觉得,如果把这作为人生的目标,不管你怎么努力,我们都还是远远不够善良。 重要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怎么了?为什么我们不够善良? 以下是我的个人观点: 打我们出生,我们脑中带着一些与生俱来的困惑,这大概和达尔文进化论紧密相关。我们困惑的是:(1)我们是宇宙中心(换句话说,我们觉得自己的故事是唯一的,最重要的,最精彩的);(2)我们超脱于宇宙(美国为一个等级,其他的万事万物都归入无用之物—狗、秋千、内布拉斯加州、低垂的云,当然,还有其它各国人民),(3)我们永生不死(是有死亡这么回事,不过,你可灭亡,我将不朽)。 如今,我们可能不再有这些困惑,因为我们的心智更加成熟了。然而,这些困惑却深深的烙印在我们心里,它们成为了我们的生存准则。尽管我们内心真正渴望的是少几分自私,多关注眼前的一切,拥有更开阔的心胸,等等。但因为这些困惑的影响,我们会时常把私己之利凌驾与他人的需求之上。 另一个重要的问题是:我们该怎样做?如何变得更善良,心胸更开阔?怎样才能少几分自私和幻想?怎样才能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多一些关注,等等? 这是个好问题。 很可惜,我只剩3分钟了。 让我这样来解释,方法是有的,其实你们已经知道方法。因为我们常常面对友善活跃阶段和友善低迷阶段,我们很清楚为什么我们会选择前者而远离后者。接受教育是好方法;全心全意投入艺术事业是好方法;祈祷也很好;冥想也可以;与好友坦诚交谈;或者给自己一个精神支撑。我们会明白,无数聪明人士也提出过同样的问题,并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答案。 这是因为,与人为善其实很困难—一旦我们开始伸出善意之手,面对的不只是美丽的彩虹,可爱的小狗,还囊括世间万物。 有一个事实对我们是有利的:随着年龄增加,我们会变得越来越善良。也许时间能够消磨掉自私:当我们逐渐年老,我们醒悟了自私自利是徒劳无益的—自私自利真的有悖于逻辑。 我们施爱与他人时,自我中心主义会受到反作用和纠正。人生多有不如意时,当别人为我们辩护,对我们伸出援手时,我们明白我们不是独立存的在,我们想融入集体。 当我们至亲至爱的人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我们慢慢相信也许有朝一日我们也会死去(但那一天离现在还很遥远)。大多数人都是越年老越善良。我觉得很正确。锡拉丘兹著名诗人海登·卡鲁斯在人生尽头时,在一首诗中说他现在"心里装着满满的爱"。 所以我对你们充满了热切的期望,我预计随着你们逐渐成熟起来,你们会更无私,更善良,自我会满满转化为对他人的爱。如果你有了小孩,自我消逝的过程会更快更明显。只要能让孩子受益,你毫不畏惧任何困难。你的父母现在如此的自豪和快乐,原因就在于此。他们的最大梦想得以实现;你们学会了战胜困难且学有所获。成功让你们更加成熟。你们未来的生活将充满阳光。 顺便祝贺你们! 年轻时,我们容易焦虑,因为我们怀疑自己做成一件事的能力。这情有可原。我们能否成功?我们能否创造一个有保障的生活?但你们…尤其是你们这一代可能发现了一个问题:人的野心周而复始,无穷无尽。你高中学业优秀想进一所好大学;你大学学业突出想找个好工作;你工作业绩出色想… 有野心并不是坏事,前提是在这个过程中你要懂得与人为善,严于律己,不管你是实干家,功成名就者,还是梦想家。无论如何,为了做最出色的自己,我们必须学会与人为善。 然而,功名是靠不住的。对于成功,人人各有定义,但成功不易总待更上一层楼(追求成功犹如攀登一座不断上升的大山)。而真正危险的是,你的生活完全被成功占据,而人生巨大的疑问却未得到解答。 在演讲结束前,我给大家一个快捷的方法:我觉得,既然人生是一个不断变善良的过程:那就调快节奏,加快善良的步伐。现在就着手:虽然我们带着困惑,身患自私自利这种顽疾。但这是有方可治的。我们作为病人要善良起来,积极主动起来。为了找到灵方妙药,我们甚至可以不顾一切,孜孜不倦,追寻一生。 同时,勇于尝试,追逐你的梦想——旅游各地;大把赚钱;成为名人;创造财富也可失去了财富也罢;在丛林河中裸泳(建议提前检查对猴子粪便的免疫能力)。尽管你竭尽全力让自己变善良,犯错也在所难免。我们要把更多精力投入到解决人生中的大问题上,如果只是专注于无聊琐事,最后只会变得碌碌无为。 如果你愿意为善良而战,你闪光的灵魂将超脱于个性缺点的束缚。正如莎士比亚、甘地、特蕾莎修女的灵魂一样熠熠闪光。越过一切阻挠,到达神圣光明的地方。信仰它的存在,了解它,认识它,滋养它,坚持不懈的与人分享它的果实。 80年后的某一天,当你们100岁,我134岁时,当我们善良得都让人觉得受不了时,请给我写封信,讲讲你们的生活。我希望听到你们说:生活真美好。 2013届的学子,再次祝贺你们! 我希望大家快乐幸运常伴,度过一个美好的夏天。 附:演讲视频 原文标题:George Saunders" Commencement Speech at 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