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学生要分是投机心态在作怪


  近年来,要分已不再是差生怕"挂科"的"投机取巧"行为,很多"高高在上"的"学霸"也加入到这个队伍中,其中为出国而奔走的不在少数。在网络上,很多过来人频频支招:他们将"说自己要出国"作为破解"高冷"老师的"终极攻略"。(4月11日中国青年报)
  2013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398人进行了一项调查,该调查显示,有71.1%的受访者坦言自己上大学时身边有过学生向老师要分的现象,41.1%的受访者感觉答应给学生加分的老师很多。
  早期学生跟老师要分一般是为了避免挂科和拿到毕业证书,多为"地下活动",这些学生的成绩本身就落后于其他学生,其要分行为只是为了满足在大学里最基本的"生存条件"。现在,以"说自己要出国"为理由向老师要分,"高明之处"在于拿自己的前途让老师妥协,尽管老师们反感这种浮躁的直白诉求,也明晰其不妥所在,但出于为学生前途着想,大多会给予"原则上的方便"。老师确实是出于好心,但忽略了自己的宽松给教育公平带来的挑战。
  老师给予方便的同时又会让要分乱象进一步蔓延,助长学生的功利心和投机心。试想,同样是准备出国深造,一些学生靠要分使自己比其他靠实力的学生更具优势,岂不是对教育公平的最大讽刺?
  打着出国的旗号去要分,实际上就是投机心态在作怪,因为分数不仅对出国有用,还直接影响着评奖、评优、保研、转专业、做交换生、参加夏令营等机会。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要分成功,自己的成绩提高了,其他学生的排名就会受影响、绩点也会相对走低,可能丧失一些求学、求职机会。那些只凭实力为自己谋机会的老实学生,会对大学的评判体系失望。
  其实,要分乱象实质上是在用所谓的合理人情来破坏规则。为了维护教育公平,学校应规范并严格执行评分制度,对学生的学习成绩进行精细管理,用制度让老师敢于对学生的请求说"不",肃清人情分。
网站目录投稿:秋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