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量集中采购虽然不是新话题,但确实是让社会和公众都十分关注的话题。所谓"天价采购","豪华采购"的字眼,让人对政府采购的操作过程浮想联翩。其实,这是政府采购中的协议供货方式所出现的问题。而批量集中采购是政府采购实践探索的产物,是与协议供货相对应的采购模式。批量集中采购则较好地解决了协议供货中存在的高价格问题,实现了真正的集中。但是在各种阻力和困难面前,批量集中采购发展得并不是那么顺畅。那么,如何为批量集中采购找到一个新支点,能够从目前久拖难解的局面中走出来,并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结果?记者就此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于安和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徐焕东,请他们来献言献计。 找个新支点 《新理财》:批量集中采购在中央单位已经开展两年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此项制度仍然十分困难,您觉得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于安:协议供货发展的几年来,各个部门自由裁量权比较大,和供应商之间都形成了各自的特殊关系和路径。而批量采购是把这些路子给堵住了,把部门的利益链条给切断了。怎么可能不遭到部门的反对? 徐焕东:说到底就是部门对品牌喜好的问题。有的部门或领导就是喜欢好品牌,虽然好品牌价格高,但是不在乎,因为是政府出钱。协议供货就有这个便利条件,部门可以自己选购品牌。但是批量采购就不行了,因为这个制度就是把部门的采购权集中起来,形成约束机制。 另外,由于批量集中采购增加了开放度和透明度,买什么品牌外界都会看得到,所以批量集中采购在支持国产品牌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导向性。因此,在批量集中采购的制度下,部门就不明目张敢选择价格高的国外品牌。这也是部门拒绝接受批量集中采购的一个重要理由。 《新理财》:地方在做批量集中采购的工作时,大多情况是踌躇不前。但去年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厉行节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这项重要措施似乎为批量集中采购打了一针强心剂,那么,能否把这项措施看作批量集中采购发展的新契机呢? 于安:确实如此,批量集中采购需要一个新的政策为其增添新动力。我们现在是一个反腐力度很强的时代,政府部门在做廉政建设。而且现在又是一个大数据时代,政府也需要做好信息现代化建设。批量集中采购在这两者的结合方面,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契机。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需要公开,需要通过技术手段来提高行政效率。因为政务电子化、信息化、技术化成为改进政府工作的方向,所以政府设备的购置,就会涉及到政府采购的问题。由此类推,政府工作装备的配置,会涉及到奢侈化还是便利化的关系问题。遇到这样问题的时候,恐怕就不仅要考虑工作的需求,还要考虑财政的供给能力,还要考虑到社会的接受能力等因素。在党中央和国务院倡导厉行节约,促进党风廉政建设的大环境下,奢侈化配置就成了敏感话题。 政府的行为必须要考虑到社会接受度和政治底线,而不仅仅是从效率性上考虑。如果在这个问题上,大家能有更好的认识,批量集中采购制度的推进就比较好解决了。因为我们反对奢侈,换言之,就是反对追求高端。政府还要更多的从便利化的角度和社会接受程度来考虑问题。这就为批量集中采购找到了新的支点,因为反腐败工作需要制度化,制度化的一个原则就是非奢侈化。 观念上的转换 《新理财》:批量集中采购制度的推行,在有些地方裹足不前或是无疾而终,主要原因是部门阻力比较大,部门在品牌的接受程度上有好恶。就算财政资金省下来,对部门来讲也没有什么意义,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徐焕东:这主要反映出两个问题,一个是某部门人员在购买货品时,不从纳税人和国家的利益角度来考虑,只是考虑自己是否喜欢。但是政府采购的实质不是为部门购买的,而是为纳税人购买的。政府为什么要购买物品?不是部门要用,而是社会需要,因此不应该以采购人的喜好来决定。可是现在的情况恰恰相反,这说明采购人不站在公共立场上考虑问题;另一个是政府管理软弱,否则部门是左右不了这个制度的推行。政府要对部门有约束机制,如果有部门不愿意接受这项制度,那么机制就要发挥作用。 我们做过系统调查,在调查中我们一共列出9项选择,部门在购买产品时候,第一注重什么,往后依次类推。我们统计答案时候发现,部门第一注重品牌,最后一项才是看价格。道理很简单,商品是部门自己用,钱是国家付,节省资金对部门来讲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节省的钱是国家的钱,而不是他自己的钱,这本身就是意识观念上存在的问题。其实,这就是一种腐败。 批量集中采购制度是为国家省钱,所以这件事就难推行。目前状况是,整个体制没有协调好,如果机制各方面足够完善,这个工作推起来就容易了。 有所作为 《新理财》:要怎样才能有所作为?如何解决批量集中采购发展道路上的阻碍? 于安:首先要分析一个问题,做批量集中采购的基本立足点是把通用类的货物作为主要对象,在这个定义中,实际是把特殊需求拿出去。由此可见,讨论这个问题,还是要从通用类产品和特殊需求产品分开的角度谈起。两者之间是否分得很科学,是否分得很清楚,这个工作还要细做。 在选择配置中,采购人在描述工作需求方面会存在一个灰色地带(即几种不同的需求描述会有重叠),不能说出哪个绝对的好或者绝对的差。因为部门的需求有多方面,这个多方面怎么描述,还是一个问题,也是批量集中采购工作推不下去的一个原因。因此我们在制度建设上还要做调整和精细化,以适应实际情况。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能够把灰色地带清理掉。虽然不一定在整体上一步到位,但可以一部分一部分的厘清,哪些是属于通用类产品,哪些属于特殊需求产品。 现在对批量集中采购的解释,主要从考虑规模效益和强化竞争角度讲,但是这种大道理可能对指导工作起到一个基础作用,但它不一定能够解决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就给大家提这个建议,通过各个省出来把这种通用类产品和特殊需求逐步厘清。如果能把这种需求描述得更清楚,把这个描述的依据写得更清楚,把通用类产品和特殊需求区分的关系能处理好,那么反对批量集中采购的人就无话可说了。并在这方面进一步制度化,这才有可能让批量集中采购持续下去。 另外还需要对批量集中采购工作做绩效考评,列出一些绩效指标,比如说它的竞争度能提高多少,所产生的资金节省率能够达到多少,还有购置产品实际应用率达到多少等等。在绩效考评中可以发现以前做得还不够的地方,并为以后的制度建设提供经验基础。 最后还要和政府预算管理相结合。把预算管理纳入到民主管理当中,拿到人民代表大会进行细化,引入了社会监督,这样预算和消费标准就会受到社会的制约。只要引入社会监督,批量采购就有了用武之地。因为批量采购就是压制奢侈的一个路径,因为只要是批量就不可能走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