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科学告诉我们什么? 思维导图背后的理论依据是"可视化思维"(Visible Thinking)。1967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成立"零点计划",志在把教育上一些近乎空白的领域填补上来,其中就包括了对思维方式的研究,一个明星项目"可视化思维"。研究表明,孩子只要掌握一系列可视化思考方法(Visible Thinking Routines),就能培养出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考能力。 可视化思维,顾名思义,就是让思维呈现出来,让它被"看得见"。为什么需要呈现出来呢? 首先,思维是隐形的,不容易被感知和发现。因此传递和学习的难度非常大,想象下舞蹈课上如果老师只给我们用语言描述舞蹈动作,没有比划也没有示范,那么无论老师讲的有多详细, 学生单靠脑补动作的细节是怎么也学不会的。思维也一样,靠文字表达或语言传授,有看不见摸不着的神秘感,而如果我们能够把思维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自然就能更好地理解、记忆与运用了。 而且,更重要的是,脑科学告诉我们,人类对视觉信息具有天生的敏感度。人类的大脑超过50%用来处理视觉信息,70% 的感觉接收器都集中在眼睛里,每 1/10 秒就可以理解一个视觉信息,比消化和理解一段文字要快捷的多。 这种认知经历了很长的过程。曾经科学家们以为视觉功能很简单。20世纪50年代的科学家们聚在一起谈论人工智能时认为,教计算机下棋会非常困难,但教计算机去"看"则很容易。因为国际象棋对人类来说很难,只有经过大量训练才可以精通。但"看"对我们很容易,即使是什么都没学过的小婴儿也能"看到"。 后来大家也都知道了,别说国际象棋,就连变化更多的围棋,计算机也能轻松的完胜人类,但仿真人类视觉的技术却还在探索完善中。我们的视觉不仅像照相机那样能"看到"眼前的画面,还能像解释一门语言那样去理解这个画面。这种理解比文字、语言来得高效和深刻,就像我们常常说的"一见钟情",就是通过视觉传递人的第一印象和情感,深入到大脑思维中去;我们平时在网上购物,也总会先被漂亮的、颜值高的商品图片所吸引,然后才会去仔细研究细节;路上的很多行驶标志,也是以图标来展示的…… 英文里有句谚语"A picture is worth ten thousand words(一图胜万字)",表明人的大脑对图形化、可视化的接收和理解都是非常高效和深刻的。 在可视化的基础上,有模式的可视化则是更高效的大脑思考方式。想想为什么我们平时几乎不用思考就能从家里开车到公司上班?哪里需要直行,哪里需要左转右转,哪里容易堵车需要绕行,这些信息在我们大脑里的处理非常快速,就像根本不用动脑子一样,这主要是因为我们每天都开同一条路,在脑海里已经形成了"思维模式"。脑科学研究表明,当我们的大脑神经元长期反复进行交流时,它们之间就能形成连线,这些连在一起的神经元在大脑中形成"模式",让我们的思考迅速且高效。 思维导图,就是让孩子不断地使用相同的视觉模式来练习特定的思考过程。长期使用形成思维模式后,他们在阅读、讨论、写作、分析问题等等的学习过程中就能自动识别这些思维过程,轻松地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这个过程就像我们开车上班一样自然,达到一种"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状态,或者即使手头没有纸和笔,也能在脑海里"浮现"出清晰、有条理的思维导图,在此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分析、思考,让学习变得更有效更高效,使孩子成为独立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