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世界遗产之墨西哥篇个


  Mexico
  1圣卡安 (1987)
  2瓦哈卡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 (1987)
  3墨西哥城与赫霍奇米尔科历史中心 (1987)
  4帕伦克古城和国家公园 (1987)
  5普埃布拉历史中心 (1987)
  6特奥蒂瓦坎 (1987)
  7奇琴伊察古城 (1988)
  8瓜纳托历史名城及周围矿藏 (1988)
  9莫雷利亚城历史中心 (1991)
  10埃尔塔津古城 (1992)
  11圣弗兰西斯科山脉岩画 (1993)
  12埃尔比斯开诺鲸鱼禁渔区 (1993)
  13萨卡特卡斯历史中心 (1993)
  14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坡上最早的16世纪修道院(1994)
  15乌斯马尔古镇 (1996)
  16克雷塔罗历史遗迹区 (1996)
  17瓜达拉哈拉的卡瓦尼亚斯救济所 (1997)
  18大卡萨斯的帕魁姆考古区 (1998)
  19塔拉科塔潘历史遗迹区 (1998)
  20坎佩切历史要塞城 (1999)
  21霍齐卡尔科的历史纪念区 (1999)
  22玛雅古城和卡拉克穆尔热带保护森林(2002, 2014)
  23克雷塔罗的谢拉戈达圣方济会修道院 (2003)
  24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 (2004)
  25加利福尼亚湾群岛及保护区 (2005)
  26龙舌兰景观和特基拉的古代工业设施 (2006)
  27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学城的核心校区 (2007)
  28黑脉金斑蝶生态保护区(2008)
  29圣米格尔的卫城镇和阿他托尼科的拿撒勒人耶稣圣殿(2008)
  30瓦哈卡州中央谷地的亚古尔与米特拉史前洞穴 (2010)
  31皇家内陆大干线 (2010)
  32厄尔比那喀提和德阿尔塔大沙漠生物圈保护区(2013)
  33 腾布里克神父水道桥水利设施 (2015)
  34 雷维亚希赫多群岛(2016)
  35特瓦坎·奎卡特兰山谷:中部美洲的原始栖息地(2018)
  1 墨西哥圣卡安 (1987)
  Sian Ka"an
  圣卡安也译作锡安卡恩,在玛雅语中的意思是"天之源"。圣卡安位于墨西哥金塔纳罗澳洲尤卡坦半岛东部的图卢姆市,周围有加勒比海环绕,东部有一条深50米的暗礁作为天然屏障。东南部是沼泽和半长青树的交结地带,南部是切图马尔湾和圣埃斯皮里湾汇合而成的积水盆地。该地区海拔约10米左右,占地面积约582,000公顷,其中408,000公顷位于陆地,120,000公顷位于海滨。圣卡安生物圈保护区成立于1986年,被划入保护区的主体部分包括两块陆地区,一块滨海区,与南部乌美尔保护区接壤。列入世界遗产范围的面积为 528,000公顷。
  圣卡安位于部分浮现出海面的石灰岩平原上,并形成了沿美洲中部东海岸的堡礁。保护区大部分形成于更新世(洪积世),现仍在处于变化之中。该区众多的地陷(或称为天然井)是尤卡坦和佛罗里达半岛共有的特色之一。该区水文比较复杂,水床接近地表,一般不超过8米,这样即使在干旱季节,20%的贮水区仍然贮满了水。水极容易从黑色石灰石和粒状土层中渗透下去,通常也很清澈。泥土不适合耕种。圣卡安气候为热带气候,夏天雨水较多,有时有飓风,12月份平均气温为22,5月份可达27.8。
  圣卡安生物圈保护区是涵盖北美热带生物物种的生态圈。保护区地势低洼,沼泽遍布,气侯温和潮湿,夏天雨水较多,十分适宜树木生长,所以这里也有茂盛的热带森林和红树林。茂盛的森林为其他生物的发展提供的舒适的条件,再加上淡水、咸水沼泽地,这里简直就是动植物的天堂,人们在北美热带能够看见的动植物这里几乎都有。
  保护区内除了成片的热带森林和红树林外,还有许多珍稀树种,主要有:红木,桃花心木,金鸡纳树,鸡冠云实树等热带珍贵树种。其中的一颗大树,树围有10多米,树龄350年,枝繁叶茂,被当地印第安人奉为"圣树"。另据不完全调查统计,保护区内已经确认有超过850种维管植物,其中包括120种木本维管植物。
  圣卡安生物圈保护区内含丰富的生物物种,主要包括懒吼猴(又名红面吼猴)、黄眼先亚马逊鹦鹉、大蓝鹭、黑掌蜘蛛猴、美洲鳄、危地马拉鳄(又名墨西哥鳄)、黑刺尾鬣蜥、驼鼠、中美毛臀刺鼠、狐鼬、丽色军舰鸟、裸颈鹳、虎猫(又名美洲豹猫)、长尾虎猫、眼斑吐绶鸡(又名眼斑火鸡)、林鹳、白鼻浣熊、美洲豹、褐鹈鹕、斑翅鸬鹚、美洲红鹳、蜜熊、美洲狮、细腰猫、彩虹巨嘴鸟、王鹫(又名国王秃鹫)、小食蚁兽、中美貘、白唇西猯等。在103种哺乳动物中,有包括美洲虎、虎猫和美洲狮在内的五种猫科动物。目前已被记录的大约有330种鸟类。在森林深处,有一口古代玛雅人开凿直径50米,深9米的井,井水清澈,成为附近森林动物主要的饮用水源之一。
  古代玛雅人曾在这个地区居住过。这一生物保护区位于尤卡坦半岛东岸,内有热带森林、红树林和沼泽地,还有被礁石分割开的海产区。这个自然保护区为大量的动物和植物提供了生活场所,其中包括300多种鸟类,以及大量当地特有的陆地脊椎动物,这些动物在这个多样性的环境里共同生活,形成了一个复杂的水文学系统。
  2 墨西哥瓦哈卡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 (1987)
  Historic Centreof Oaxaca and Archaeological Site of Monte Albán
  瓦哈卡历史中心与阿尔班山考古遗址在1500多年的历史中,曾先后有多个民族在赫奥尔巴山居住过,他们包括奥尔梅克人、萨巴特克人和米斯泰克人。在阿尔班山考古遗址有许多梯田、水坝、运河、金字塔以及人造山,这些都是在山上开挖修建出来的,是神圣地形学的标志。在阿尔班山考古遗址附近的瓦哈卡市采用的是纵横交错的城市格局,展示了西班牙殖民时期城镇规划的一种范例。城市中的建筑结构非常坚固,说明这是为了适应当地地震多发的情况而设计建造的。
  瓦哈卡城坐落在墨西哥南部特万特佩克地峡之南的南马德雷山麓,海拔约1500米的瓦哈卡山谷中。它建于1526年,当时是西班牙殖民时期环绕印第安古城而建的城市,现为墨西哥瓦哈卡州的首府。列入遗产范围的瓦哈卡历史中心核心区面积3.75平方千米,缓冲区面积1.21平方千米。整座城市设计合理,布局井然有序,分为172个整齐的街区,每个街区长宽各为84米。城中街道、花园和广场等的布局充分体现了历史古城的风格。为了表明阳光照射的时间,古城的格栅状结构主要依照四个基本点的指向。瓦哈卡城从16世纪到19世纪初曾屡次遭受地震毁坏,但城内现在仍保存着1200多座富有印第安和西班牙风格的教堂、寺庙、殿堂和民居。位于城市心脏地区的佐卡罗广场恰好在贯穿古城的两条河流之间。圣多明戈大教堂以建筑华丽和装饰考究而闻名于世,教堂始建于1570年,竣工于1600年。大教堂两座35米高的钟楼是瓦哈卡城最漂亮的建筑之一。1619年,根据教皇保罗五世的谕旨,教堂兼负艺术和理论教学的使命,因而又具有学院性质。从1659年开始动工修建钟楼和装饰教堂穹隆顶。用金叶饰贴祭台,在穹隆顶和周围拱廊上嵌以彩色浮雕和各种图案。教堂现改做人类历史研究院的地区博物馆,珍藏着从蒙特阿尔班7座古墓中出土的大量金银制品和其他文物。瓦哈卡市内另有2座博物馆收藏着西班牙殖民之前的土著人艺术精品。其他的著名古建筑包括圣母大教堂、圣约翰教堂和其前身的修道院、现代艺术博物馆、圣菲利普·奈瑞教堂,法雷斯居住过的地方——总统之家、科尔蒂斯居住过的地方——征服者之家,以及建于1901年的马克多尼亚·德阿尔卡拉剧场等。瓦哈卡具有小殖民地城镇的风貌。它的建筑雄伟壮观,很多具有防御功能,是为了防范地震的威胁。受到良好保护的巴洛克彩色外观和小圆屋顶的教堂是宗教和市民建筑的主要特点。
  阿尔班山考古遗址是中美洲印第安人文化古典时期重要遗址,位于墨西哥瓦尔卡城西南10公里的山丘上,列入遗产范围的面积为40平方千米。公元前7世纪,古印第安人奥尔梅卡族就在这里建城作为祭祀场所。后来,这里修建了坟墓、金字塔状神殿等宏伟建筑。米斯特克族征服瓦哈卡溪谷后,将这里作为他们的墓地。阿兹特克人又征服了这一地区,一直到公元15世纪末被西班牙人征服。公元5~10世纪它成为米斯特克文化中心,15世纪后衰落。发掘整理后的阿尔班考古遗址面积4平方千米,以一座东西长约300米,南北宽200米的长方形广场为中心,这是当年萨巴特克印第安人的圣殿遗址。两座巨大的平台雄踞广场南北,神庙、球场和被认为是天文观象台的20多座平台依坡势而建,错落有序,和谐平衡。这里出土的大量陶制塑像和金银玉石制品及绚丽的壁画反映了全盛时期的萨巴特克文化的高度发达,也体现了蒙特阿尔班作为印第安文明古典期的文化和艺术中心之一的繁荣盛况。考古区内最富特征的遗迹是已发现的100多座古墓,多建于萨巴特克时期。此外,考古区内还发现了印第安前古典期的建筑,如位于广场西端的"舞蹈者庙",据说建于公元前7世纪—前3世纪,这里出土的浮雕和由点划组成的数字石刻则体现了受前古典期晚期奥尔梅克文化影响的痕迹。阿尔班山的城市布局恢弘,建筑物大多气势雄伟,几乎超出了人类力所能及的水平。阿尔班山是现今墨西哥中部地区在前哥伦布时期仪式中心的杰出典范,受到来自北方的特奥蒂瓦坎和阿兹特克人,以及来自南部玛雅文明的影响。阿尔班山为前经古典期和古典期占据该地区的历史文明提供了独特的见证。
  3 墨西哥城与赫霍奇米尔科历史中心 (1987)
  Historic Centreof Mexico City and Xochimilco
  墨西哥城建于公元16世纪,当时西班牙人在特诺奇蒂特兰的废墟上建造了古阿兹特克首都。墨西哥城今天仍然是世界上最大、人口最稠密的城市之一。除了5座阿兹特克庙宇之外,这里还有拉丁美洲最大的教堂,以及19世纪和20世纪建造的许多公共建筑,精美艺术品宫殿就是其中的代表。赫霍奇米尔科城位于墨西哥城南28公里处,那里密集的运河和人造岛屿展示了一幅阿兹特克人通过不懈努力在艰苦环境中建立起居所的画面。当地建于公元16世纪和殖民时期的典型城市和乡村建筑都被完好地保留了下来。
  墨西哥城最早是土著的阿兹特克人的首都特诺奇特兰,16世纪西班牙人在此遗迹上建立了墨西哥城。现存古旧建筑有5座阿兹特克寺庙、1座天主教堂和19至20世纪的一些主要建筑。城南的霍奇米尔科的建筑遗迹是阿兹特克人独特建筑的证明。
  墨西哥城,现墨西哥首都,高原城市,位于中央高原墨西哥谷地,海拔2230 米,面积 15000平方公里,人口1700万,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市区呈长方形,街巷公路纵横交错,密如蛛网,不同时期的建筑物风格迥异,比肩而立。虽地处北纬19度25分,但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墨西哥城是美洲著名古城之一。
  墨西哥城的历史可分为3个时期:
  第一期为特诺奇特兰墨西哥城(1325~1521年)。墨西哥城所处地区最早为印第安人阿兹特克部族聚居地。名字的意思是"特诺奇祭司所在地"。1325年,特诺恰人和阿兹特克人按照传说中"神鸟"的启示,在特斯科科湖中心小岛上建城,即特诺奇特兰城,随后该城成为疆土辽阔的阿兹特克帝国的首都和经济、军事和宗教中心。在西班牙人入侵以前,是西半球最大的城市。这一时期的建筑物目前仅存一些遗址。墨西哥城中心的阿兹特克人大神庙发现于1978年,神庙的主殿坐东朝西,建在一个巨大的平台上,基座由四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分别通往两个殿堂的两道阶梯。南边殿堂供奉战争保护神维特兹洛波奇特利,北边的殿堂则供奉雨、水和丰产之神特拉洛克。围湖造田是这一时期对农业生产的重大贡献。
  第二期为新西班牙墨西哥城(1521~1810年)。墨西哥城被科尔斯特为首的西班牙人占领,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其后,科尔斯克在阿兹特克人中心祭坛的废墟上建立起教堂和广场(现在是东城区的宪法广场)。1535年被定为新西班牙总督辖区的首府。由于湖面逐渐缩小和防洪水利工程的建造,昔日的水乡泽国景象消退,城市面积扩大,墨西哥城成为包括圣多明各、危地马拉、瓜达拉哈拉和菲律宾群岛的马尼拉在内的辽阔地域的中心。许多寺庙、教堂、修道院、学校、医院平地而起,较著名的建筑如圣弗朗西斯科、圣奥古斯汀、圣弗利普修道院、圣地亚哥加利马亚宫(现为城市博物馆)和圣伊德丰索学院等都体现了西班牙建筑风格。
  第三期为独立后的墨西哥城(1810年起)。1821年,墨西哥城正式成为国都。依照改革法令,教会土地和财产收归国有,取缔修道院。环绕殖民时期的城市建造了大量的公共和私人住房。1910 年民主革命后,许多重要建筑物如民族宫、美术馆、公共教育部大楼和其他一些大型建筑都装饰上出自名家巨匠之手的大幅壁画。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来,城市规模急剧膨胀,大量的现代建筑和新修的公路将古城中心和市郊连成一片,仅霍奇米尔科少数地区还保留着过去的自然风貌和历史文化传统。
  城内名胜古迹众多,建筑布局为西班牙风格。阿兹特克文化遗址有太阳金字塔,特诺奇蒂特兰城孪生古城特拉特洛尔科等,此外还有宪法广场、三代文化广场、查普特佩克公园、索切米尔科水上花园、国家宫、艺术宫、国家人类学和考古学博物馆,瓜达卢佩贞女教堂等历代和现代建筑,主要街口均有街心花园和壮美的纪念碑。建筑物多壁画,有"壁画之都"之誉。拉美塔高44层,为全城最高建筑物。
  墨西哥城在历史上屡遭洪水和地震的破坏,现存古迹多为殖民地时期的建筑。进入本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突飞猛进,城市人口急剧增加,污染日益严重,古迹保护面临巨大困难。为解决古迹保护与城市化的矛盾,市政当局1931年颁布了有关法令,划定了古迹保护区、但收效甚微。1980年,有关部门以1931年保护区为基础再度确定古迹保护范围和等级。古迹保护分为A、B两级。A级包括新西班牙前后的遗址;B级包括自国家独立到19世纪末的建筑。保护区面积9平方公里,含668片建筑群,其中包括67座宗教建筑、按照1971年联邦法令确定的671座古建筑、731处重点建筑、111处民居、17处名人故居、78处广场和花园、13座博物馆和画廊、12座装饰有巨幅壁画的建筑和6座新修的寺庙。
  由于墨西哥城曾在历史上起到重大影响,是独特的印第安文化和西班牙殖民地文化的特殊证明,是历史时期的典范,是难于保存的特殊例证,1987年,它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赫霍奇米尔科城位于墨西哥城南28公里处,被称为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的"水乡泽国"。这里保存的大量古建筑、密集的河道和岛屿展现了阿兹特克人当年的生活风貌,再现了古印第安人为生存而不懈努力改造环境的历史。霍奇米尔科河上的游船和沿岸风景一样引人注目。这种木船秉承了墨西哥民间艺术色彩鲜艳浓烈的风格。彩色船篷,红色支柱,蓝色甲板,舱内桌椅则以黄色为主。每一条船都有一个独特的名字,用白漆写在船头,如"玛利亚""胡安""圣女"等好听的名字,赋予游船以性格和生命。"霍奇米尔科"在古印第安语中的意思是"播种鲜花的土地"。传说阿兹特克人历尽磨难来到墨西哥中央谷地,14世纪在特斯科科湖区建造了庞大宏伟的都城特诺奇蒂特兰,这就是后来的墨西哥城。然而,在建城初期,这片土质松软、湖泊众多的土地并不适合居住,阿兹特克人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沼泽上挖河,填土造田,修堤筑路,利用一道道堤坝把岛屿连接起来,使其成了一座河道纵横、堤坝相连的水上城市。16世纪,西班牙人到来并占领特诺奇蒂特兰后,因不善管理,湖水经常倒灌入城,便在围绕城市的四周山体上开洞,把城中的水放走。此后,墨西哥城成了干涸的山城。原来四处碧波荡漾的壮观景象,如今只能通过墨西哥城国民宫里的大型壁画去追思领略了。今天,只有南郊的霍奇米尔科保留了当年古城一角的风貌。
  4 墨西哥帕伦克古城和国家公园 (1987)
  Pre-HispanicCity and National Park of Palenque
  帕伦克城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玛雅人的圣地,其鼎盛时期大约在公元500年到700年之间,对整个乌苏马辛塔河盆地都具有广泛影响力。该遗址中典雅精致的建筑和体现玛雅人神话主题的浮雕都证明了他们是创造文明的天才。
  帕伦克是墨西哥历史文化名城、玛雅古国城市遗址,位于墨西哥东南沿海平原,坐落在恰帕斯州北部,是古希腊罗马时期玛雅人的圣地,典型的玛雅文明遗址。古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城市发展的顶峰时期是公元500年至700年间,迄今保存下来的古老建筑多是在这一时期修造的,素有"美洲的雅典"之称。
  帕伦克一带居住着印第安人的一支——玛雅人,他们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上称为玛雅文化,在人类发展史上书写了辉煌的一页。有关史学家推断,如果玛雅文化能够继续得到发展,完全有可能超过高度文明的欧洲。然而不幸的是,公元9世纪时,拥有10多万居民的玛雅民族消失了,为什么消失得那样突然?是强大的异族斩尽杀绝了他们?是集体死于流行的瘟疫?还是由于某种原因而迁徙他方隐居下来?迄今仍是无法解开的谜。今天,帕伦克古城遗址上那华丽的宫殿、高雅的庙堂、精巧的石碑、神秘的铭文、壮观的金字塔以及大量的象形文字、绘画、雕塑等,为人们研究玛雅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人们渴望有一天能解开玛雅民族从人类大家庭中消失的谜团。
  至2005年,帕伦克被发掘完毕的区域约到2.5 平方千米,但这不足其总体面积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的结构仍然被雨林所覆盖。经考证,帕伦克是一个规模中等的古城,比其它著名玛雅文明古城蒂卡尔(危地马拉)、奇琴伊察(墨西哥)和科潘(洪都拉斯)规模都小,但它却发现了玛雅文明中最好的建筑。帕伦克的大部分历史都是通过阅读许多古迹上的象形文字铭文而重建的。
  帕伦克古城遗址处在崇山峻岭之中的一个山坡上,环绕四周的是密不透风的原始森林。古城自东向西沿河谷地带平缓地延伸11公里多,奥托罗姆河从市中心缓缓流过。城内的神庙、宫殿、广场、民舍等依坡而建,错落有序,形成雄伟壮观的古代建筑群。包括古城在内的帕伦克国家公园列入世界遗产范围的占地面积为1772公顷。帕伦克的主要建筑是一座宫殿和5座神庙,人们把这些建筑称为帕伦克宫、铭文神庙、太阳神庙、圣树神庙群、狮子神庙和玉米神庙,这些都是现代考古学家所取的名字。事实上,古代玛雅人的思想、信仰和古老的记忆,其中大部分已经遗失,再也无法挽回。
  古代繁华的帕伦克与世隔绝了9个多世纪。1830年,一群西班牙殖民者沿奥托罗姆河考察,经过帕伦克一带时,发现丛林野草中高耸的古堡,他们继续探索,陆续发现一处又一处古迹遗址,一座繁华的古城遗址呈现在探索者面前。随后,一批又一批考古工作者来到这里,沉睡了近千年的地方开始热闹起来,附近及远处的人家陆续迁到这里定居,于是在古城遗址上又形成了一座城镇,这就是今天的帕伦克城,并逐渐发展成为今天墨西哥的旅游中心。为了更好地保护玛雅文明遗址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1981年墨西哥政府将帕伦克古城及其周围地区辟为帕伦克国家公园。
  铭文神庙:从帕伦克的正门进去不远,就可看到著名的帕伦克标志建筑——有五个方门的铭文神庙了。完工于692年的铭文神庙,是一座为了纪念帕克王而建的神庙。铭文神庙分九层,共有69阶台阶,代表帕伦克王执政了69年。铭文神庙虽然只有25米高,但由于建在一个小山坡上,显得十分高大雄伟。在神殿的五门之间的四块墙上,刻有国王家族的浮雕画像。而神殿内的三块石板,刻有617个象形文字,排列得十分整齐,如同棋盘上的一颗颗棋子。讲述着帕伦克的几百年历史,该神庙正是因为这些铭文而得名的。
  帕伦克宫:铭文神庙的对面,就是壮观的帕伦克宫。它高高耸立在一个梯形平台上,平台底边长100米,宽80米,四周有4座庭院环绕,拥有许多回廊和宫室。王宫外墙用岩石垒砌,内部装饰华丽,四壁有壁画、浮雕和各类雕刻,做工精细,技艺高超。在宫殿的建筑群中,最醒目的就数一座高达15米的亚洲式方塔。方塔的上面三层分别代表玛雅的天界、人界和地界。方塔是王室的观象台。每年冬至,只要站在高塔上,就能看到太阳正好从铭文神庙上落下。值得关注的是,帕伦克宫殿的建筑技术有很大的突破,宫室和宫门都比其它玛雅遗址的宽大。此外,主庭院的四周还刻有十分精致的浮雕。由于岁月的侵蚀,浮雕已失去了往日的色泽。不过,石刻上的君王形像仍然栩栩如生。
  圣树神庙群:主景区的最后一组神庙,就是帕克王的长子虎龙王当政时期,修建的圣树神庙群。该神庙群由三个主庙和几个辅庙组成。最高大的主庙叫做十字圣树神庙,是个登高远眺的好去处。沿着亚洲庙式的台阶爬上庙台,可以清楚地看到对面的太阳神庙。圣树神庙因庙殿内刻有十字形的玛雅圣树而得名。玛雅祭司在观测星象时,认为天上的银河系就像一个跨越星空的十字,于是就用玛雅圣树代表银河系。银河系在玛雅人心中的地位十分重要。他们认为,人们死亡的过程,就是离开这个世界,穿越圣树般的银河,到达另一个世界。最后,又在地狱之神的协助下,重返人间,得到重生的过程就是完成了一个生命的轮回。
  太阳神庙:圣树神庙对面的太阳神庙,其庙冠保存得最好,很气派。太阳神庙里除了供奉太阳神和地狱神,据说还供奉着一条中国龙。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前来拜祭。
  玉米神庙:就是因为供奉玉米神而得名。不过,当年的玉米神庙还有可能用来举行神圣的玛雅放血仪式。
  帕克王墓室:帕克王墓室位于铭文神庙内,现在已不对外开放。每年冬至,阳光会射入墓室,照亮里面墓室内的壁画。从帕克王墓出土的尸体、石棺、玉面具和雕塑头像,现保存在墨西哥城的国家人类博物馆。在帕伦克的博物馆展出的是一些复制品。据考证,巴加尔从公元615年到公元683年是帕伦克的统治者。他的墓室长9.14米,高7米,拱形屋顶用石柱支撑,四周的墙壁装饰着浮雕,描绘的是高视阔步的"九神"——统治黑夜的九位玛雅神。墓室中央,在"九神"的俯瞰下,是具巨大的石棺。巴加尔石棺的长方形盖子是一块重达5吨的巨大石板,石板长3.8米、宽2.2米,上面刻有无与伦比的浮雕。石棺中躺着一副高大的骨骸,脸上罩着用200块玉片镶嵌的翡翠面具,身上堆满各种珍贵的玉器,还戴着无数的护符和手镯。墓室中最让人惊讶不已却又琢磨不透的是棺盖浮雕上的穿着宇航服的人像。浮雕上的国王身穿紧身的宇航服,头戴头罩,上面插着管子和天线,国王利用仪表盘操纵着航天器。尖头的航天器,尾部喷着火,正穿过银河系的黑洞隧道,驶向天堂世界。难怪许多人都认为玛雅是天外来客,来自银河系的另一端,或者是与外星人有着某种联系,不过一般严肃的历史学家仍然认为那只是个普通的神话图案。
  在众多的历史遗迹中,最大的考古发现当属帕克王巴加尔的陵墓和巴加尔本人的遗骸。它是由墨西哥考古学家阿尔维托·鲁兹于1952年发现的。鲁兹在铭文神庙底部墓室的石板下发现一条塞满沙石的楼梯,他们花了三年时间将瓦砾全部清除,发掘到塞满沙石的楼梯井底。鲁兹在这里发现了一个石盒,里边装着陶碗、满是颜料的贝壳、玉耳环、玉珠和一颗珍珠。在这些物品的旁边放着另一个箱子,箱子里边有6个人类的骨架。考察队员又发现了被一块三角形厚石板堵住的入口。把这块厚石板移开一条刚够一人通过的缝隙,他看见了一扇敞开的大门,大门通往神庙中轴线下的一个密室。这是一间拱顶密室,密室内陈放着巴加尔的石棺,石棺被架在6根石柱之上。可以说,这是玛雅考古史上最令人震惊的发现。他们发现了帕伦克国王巴加尔的墓室,这也是在中美洲发现的第一座类似古埃及王陵的陵墓。连接帕伦克碑铭神庙和巴加尔墓室那条以承材支撑的拱形楼梯,其阶梯井共有67级台阶,在墓门封好后,当初建造这座墓室的玛雅工匠,为了不让外人干扰这位国王的长眠,在完工之后,特意用数以吨计的沙石将其填塞的。许多年来一直认为玛雅的金字塔是用作神庙,与埃及用作陵墓的金字塔不同,巴加尔墓的发现,使这种观点发生了变化。
  5 墨西哥普埃布拉历史中心 (1987)
  Historic Centreof Puebla
  普埃布拉全称"普埃布拉德萨拉戈萨" (Puebla de Zaragoza),墨西哥中部著名古城,位于马林切火山西南,阿托亚克河和圣弗朗西斯科河汇流处,西北距墨西哥城100公里,海拔2060米。普埃布拉是墨西哥普埃布拉州首府,是该州中部地区商业、工业和农业中心。
  列入世界遗产的普埃布拉历史中心面积6.90平方公里,市内多殖民时期建筑,为文化古城和典型的西班牙式城市。普埃布拉城建于公元1531年,1532年成为宗教中心。因地处墨西哥城和墨西哥湾港口韦拉克鲁斯的通道上,成为军事重镇。1862年伊娜西欧·萨拉戈萨将军( Ignacio Zaragoza)以少胜多击败法军,为纪念解放这座城市的萨拉戈萨将军而改为现名。在此之前,这里被叫做"普埃布拉·德·洛斯·安吉利斯"(Puebla de los Ángeles),意为"天使之城"改为现名。
  普埃布拉城建于1531年,位于墨西哥城东约100公里的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山脚下。那里保留着许多重要的宗教建筑,包括公元16世纪至17世纪修建的大教堂、古老的大主教宫殿和许多用瓷砖(上光花砖)装饰的房屋。这些新的美学理念来源于欧洲风格、美洲风格与当地特色的融合,这一点可以从普埃布拉地区的巴洛克风格中很好地看出来。
  普埃布拉的殖民地区在新西班牙和墨西哥的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城市设计确定的年代为公元16世纪,并且从文艺复兴文化中汲取灵感,普埃布拉的城市设计影响了新世界其他城市的发展。 1539年,普埃布拉成为主教管辖区,经历了快速发展时期。到了17世纪,它的地位被距离12公里远的乔鲁拉所取代。1847年普埃布拉城被美国军队占领,1863年曾被法国军队占领,成为历史上的战略重镇。享受了18世纪的经济繁荣之后,普埃布拉在19世纪成为一系列重大事件发生的地区。这些重大事件涉及到墨西哥的独立运动和1910年的革命运动。
  普埃布拉城拥有建筑宏伟的教堂达60座之多,因此又被称为"教堂之城"。著名的教堂包括建于16世纪的双塔大教堂(天主堂)、圣莫尼卡隐修院、圣多明戈教堂、圣弗朗西斯科教堂和耶稣会教堂等。许多教堂拥有彩釉瓷砖的圆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风采迷人。这些教堂有机地融合了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和印第安的艺术特色,看上去美观大方,别具一格。普埃布拉的殖民地建筑因它的色彩和釉面而闻名。这种原料通常用于教堂的小圆屋顶和寓所的墙壁上,它保证了建筑风格的和谐统一。在完整的都市棋盘式布局内,历史中心主要由宗教建筑、宫殿和众多由"azulejo" 装饰墙面的住宅组成。圣塔罗萨博物馆收藏有16世纪珍贵的艺术瓷砖,砖上有五彩图案和人像,被称为塔拉韦拉瓷砖。城东有建于1790年的美洲最古老的剧院普林西帕尔剧院和建于1537年的普埃布拉大学。
  天主堂:双塔式钟楼并立的天主堂,建于16世纪,教堂内部以大理石铺地,四周围墙饰以木雕,并以金叶镶嵌,门框上下饰以石雕和图案。从顶楼上可俯眺全城景色以及东北方带有雪冠的火山。关于这座大教堂,在墨西哥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传说。据说在建造大教堂之初,不知什么原因,刚砌好的墙壁第二天早上就会倒塌,这样反复多次,致使工程无法继续进行。后来,两位天使闻讯降临,每天晚上守卫着教堂,使工人砌好的墙壁再未倒塌,宏伟的大教堂终于落成。人们为了感谢两位天使,便把普埃布拉称为"天使之城"。
  巴洛克教堂:巴洛克风格的教堂与众不同,它的细节、风格和效果,就像一个的精神王国。教堂建筑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天国耶路撒冷的模型。欧洲许多教堂的礼拜者和参观者熟悉这个思想,作为总体的歌特式大教堂象征着地上的天国。当礼拜者行走在教堂时,永恒的生命和上帝的天国作为符号显现出来,天国、天使和所有被救的灵魂好像要穿透和占据这个世界。教堂作为天国的象征不仅仅指另一个现实,而是浸染在天国的氛围中的,所以在隐喻但是强有力的意义上,当人投足教堂时,就已经进入了天国。对于歌特式大教堂适用的道理,同样适用与巴洛克教堂。但有一点不同——特别是在罗马,对于欧洲和西班牙在新世界(美洲)的省份也一样——巴洛克的精神体现了天主教的胜利。
  拉孔帕尼亚教堂:拉孔帕尼亚教堂更是一座引人注目的耶稣会教堂,教堂内埋葬着一位中国公主,在圣器收藏室里悬挂的一块匾上记载了她曲折的经历。这位少女不幸被海盗劫持到墨西哥,她在这块陌生的土地上生活下来,渐渐和当地人民建立起亲密的友谊。公主心灵手巧,她亲手做的色彩协调、红绿相衬的衣服,深受墨西哥人民的喜爱,从此这种服装便流行开来,成为那里的地方服装。这位少女与墨西哥人民的情谊,成为中墨友好关系史上的一段佳话。
  普埃布拉的其它教堂也都有自己的特色。圣玛丽亚·德·托南特辛特拉教堂以出自印第安人之手的栩栩如生的雕塑、线条明朗的人物与神像闻名。而弗朗西斯科·德·阿卡特佩克教堂则以印第安人高超的彩绘著称。
  6 墨西哥特奥蒂瓦坎 (1987)
  Pre-HispanicCity of Teotihuacan
  圣城特奥蒂瓦坎("众神诞生之地")位于墨西哥城东北部50公里处,该城建于公元1世纪至7世纪,其建筑物按照几何图形和象征意义布局,以建筑物(特别是羽蛇神庙、月亮金字塔和太阳金字塔)的庞大气势而闻名于世。作为中美洲最重要的文化中心之一,特奥蒂瓦坎的文化影响力和艺术影响力遍及整个地区,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越了地域界限。
  特奥蒂瓦坎古城,是印第安文明的重要遗址,是公元1世纪至7世纪建造的圣城,有着"众神之城"的美称。古城以几何图形和象征性排列的建筑遗址及其庞大规模闻名于世。特奥蒂瓦坎古城遗址坐落在墨西哥波波卡特佩尔火山和依斯塔西瓦特尔火山山坡谷底之间,面积250公顷。据留存的建筑遗址和出土的文物判断,在公元5世纪的全盛时期,特奥蒂瓦坎是墨西哥的圣城,是西半球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也是当时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大城市之一。公元6~7世纪,该城居民可能多达20万左右,他们创造了光芒四射、辉煌灿烂的文化。高耸的金字塔、华丽的宫殿、宏大的建筑、排列整齐的宽阔的街道和高度发达的文化。举世闻名的太阳神金字塔和月亮神金字塔,更是对当地后来的建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原来的名字已经无从知晓了。公元12世纪时,阿兹特克人到达这里,发现它已是一座空城。他们把这片广阔的废墟叫做特奥蒂瓦坎。在印第安语中,这里是"众神信徒得道之地",或者说是"众神之城",在他们的神话传说中,只有神才能建造如此雄伟的城市,而诸神就在这里升起了第五个太阳,世界就是在这里被创造出来的。如今游客们看到的遗迹,也只不过是特奥蒂瓦坎当年壮丽面貌的一小部分。其实,整个城市的十分之九仍然埋在泥土之中。特奥蒂瓦坎的电脑复原图,即使与当代最先进的大都市设计图相比也毫不逊色,以至于领导该城发掘多年的女考古学家劳瑞特·泽约涅也不禁惊叹:这非凡的智慧从何而来,何以完成如此伟大的规划?而且,对考古学家来说,他们有待发掘的,不仅仅是一个特奥蒂瓦坎,因为在这个"众神之城"的建造过程中,其建筑物每当经过大约100年左右,当时的居民们便重新建造一次。自1905年墨西哥政府开始组织发掘工作以来,差不多花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耗以巨额资金,才将古城遗址的多姿多彩的风貌展现出来。到目前为止,4层废墟已经掘出3层,从挖掘层可以看出,其建筑物都是层复一层地叠建上去的。令人迷惑的是,在公元650~750年左右,特奥蒂瓦坎的文明突然中断,此后全是一片衰落的景象。这座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突然被废弃。不知是由于什么原因,"众神之城"的居民和它的文化好像都一下子消失了。公元1000年,托尔特克人占据了城市部分地区。当随后的阿兹特克文化在美洲中部高原兴起时,特奥蒂瓦坎古城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特奥蒂瓦坎神秘毁灭的800年后,当16世纪西班牙人来到这里时,他们见到的,是仍然生活在石器时代的阿兹特克人。特奥蒂瓦坎突然衰落,事情来得既突然又神秘。街道人迹全无,神庙倒塌,居民们都走光了。考古学家经过了100年的研究,至今还并不了解特奥蒂瓦坎人使用的是什么语言。在整个中美洲,没有人能说清究竟是谁建造了这座众神之城,也不能确定它是如何建造的。人们不知道特奥蒂瓦坎人从哪里来,又去了什么地方。至今,人们对特奥蒂瓦坎古城的居民种族来源还是找不到一点线索。19世纪,当考古学家发掘出了这座古城遗迹的一小部分时,把它当做托尔特克人的城市。不过,后来的研究结果显示,托尔特克人的历史始于公元10世纪后半期,而那时的特奥蒂瓦坎早已成了废墟,而且托尔特克人的首府在更北的图拉地方。我们不仅不知道这个"众神之城"到底是谁建造的,甚至也无法说清,这座古城到底是在什么年代建造的。一般学者认为,埃及的吉萨大金字塔大约是在4500年前兴建的,对于特奥蒂瓦坎城建立的年代,学者却没有一致的看法。大多认为,这座城市兴盛于公元前100年到公元600年之间;在考古学家利用碳-14对古城内的灰烬和木块进行测定的过程中,有人认为整座古城的历史年代,应比断定的还要早几百年;也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城的崛起,时间应该更早,约在公元前1500年到前1000年之间。还有的学者根据地质资料,将特奥蒂瓦坎建城日期推到公元前4000年之前。特奥蒂瓦坎建筑的宏伟、巨大和它建造年代的久远,都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像。而它莫名其妙的衰亡,更是令人不可理解。这座神秘的"众神之城"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巨大的问号。
  天路标识:阿兹特克人把特奥蒂瓦坎的建造者称为"伟大的工匠"。根据阿兹特克人文字记载的一种解释,这些"伟大的工匠"建立"众神之城"是为了纪念"第五个太阳",或者说是纪念世界的第五次复兴。阿兹特克人说,这个太阳从特奥蒂瓦坎升起,徐徐升到宇宙的中心。而那座屹立城中心的太阳金字塔就是通往新世界的天路标识。通过100多年的发掘,考古学家把特奥蒂瓦坎崛起、兴盛以至衰亡的过程大致分为6个时期。公元前800年左右,这一地区即有人类聚居。公元前200年,在特奥蒂瓦坎的山谷里大概只有些小村落,他们分布在各自独立的村落里。公元200年左右,特奥蒂瓦坎已经有居民5万多人,他们建造了中美洲第一座城市。这一时期的主要建筑有太阳金字塔、黄泉大道及其两侧的20余座建筑,并开始了第一座月亮金字塔的建造。此后,又修造了"奎扎科特尔庙",太阳金字塔大庙、月亮金字塔的塔前附属建筑。公元五六世纪,为特奥蒂瓦坎的巅峰时期,人口增加到20万左右,城市发展达到鼎盛,公元650~750年,这座城市突然衰落并被放弃。我们都知道,许多的古代城市大都是自然形成的,即使是像罗马或长安那样举世闻名的大都市,也处处可以看见杂乱无章与城市布局不合理之处,然而特奥蒂瓦坎的建筑却处处经过精心设计,全城采取网格布局,构成一个巨大的几何形图案,整座城市气势磅礴、规模巨大、中心突出。该城的布局特点是,主要建筑沿城市轴线黄泉大道布置;各建筑群内部对称;形体简单的建筑立于台基上;以57米为城市的统一模数;居住建筑内部有庭院采光通风。特奥蒂瓦坎建筑的主要代表是太阳神金字塔建筑群,包括月神庙金字塔、羽蛇神庙、太阳神金字塔,都保留至今。中心广场上两条大道垂直相交,3公里长、40米宽的黄泉大道纵贯南北,两旁的建筑错落有致,街道的坡度巧妙地设定为30米,在3公里的街道,每隔若干米建六级台阶和一处平台。这样,从北向南望去,台阶隐没在坡度差之中看上去是一条笔直的街道;而从南向北望去,街道上的台阶与三公里外月亮金字塔的台阶融为一体,没有尽头,给人以直逼云天之感。这里,从设计到施工每一处台阶、平台的尺寸和间隔都要经过精确的计算,不能有任何偏差,即使是使用了先进仪器的现代城市建设也很难做到这一点,那么,还处在石器时代的特奥蒂瓦坎的建设者又是怎样做到的呢?需要说明的是,"黄泉大道"这个名字也是阿兹特克人起的,他们以为街道两旁的建筑是诸神的坟墓,其实并非如此。"黄泉大道"东面是太阳金字塔,塔高65米,底部面积为222x265米,与埃及胡夫金字塔底部面积相近,体积要小很多(胡夫金字塔塔高现高136.5米,体积258万立方米,太阳金字塔体积为100万立方米)。更令人惊讶的是,它的底边周长与塔的高度之比为4π,三角形斜面倾角为43.5度,而埃及大金字塔的底边周长与塔高之比为2π,倾角为52度。这里π的使用,不仅表现了其建造者高深的数学智慧,而且使人想到这两座远古时代伟大建筑设计者的某种相通之处。它们是来自于同一种远古智慧的传承吗?塔的设计采取了古代印第安人视为神圣符号的五点形,即在正方形四角各置放一点,而把第五点放在代表生命的中心,使所有相互对立的力量在此合而为一。因此有人认为,太阳金字塔的建造是代表宇宙中心的。在阿兹特克人的传记中,也有"太阳从特奥蒂瓦坎升起,徐徐升到宇宙的中心"的说法。每年的5月19日中午和7月25日中午,太阳就会在你的头顶上;同时,金字塔的西面也会准确地朝向日落的位置。而每当春分和秋分时节(3月21日和9月22日)这两天,阳光从南往北移动,在中午时金字塔西南的最下一层会出现一道笔直的逐渐扩散的阴影。从完全的阴暗到阳光普照,所花的时间不多不少总是66.6秒。有人曾在春分那一天,在太阳金字塔顶上向南眺望,太阳在一块标有记号的石头下坠入地平线,分毫不差。太阳金字塔和月亮金字塔都用沙石泥土垒砌而成,表面覆盖石板,再画上繁复艳丽的壁画。经考古学家鉴定,太阳金字塔大约完成于公元2世纪,其总体积约为100多万立方米。但它始建于什么年代,却无人知晓。可以说,特奥蒂瓦坎所有的建筑物,包括宫殿和民房,都与太阳金字塔的方向严格一致,坐东朝南,表示太阳在天上的运行轨迹。它告诉我们,这座城市的建造者拥有丰富的天文学、数学和测量学知识,并应用于建造金字塔。月亮金字塔位于黄泉大道北端,与太阳金字塔形状相似,但规模较小,塔基长150米,宽120米,塔高43米,是祭祀月亮神的地方。据记载,当时这两座金字塔金碧辉煌,塔内分别供奉着太阳神和月亮神,当太阳从东方升起照在镶嵌着金银饰片的神像上时,便放射出神圣的光辉。在太阳金字塔不远处,人们发现了一处地窖。地窖内有许多石头房子,在这些房子的房顶和墙壁上,都铺设着一层15厘米厚的云母,不难发现,这些云母是被细心地、有意地铺设的。当初的兴建者,显然对云母有着特别的需求。专家们对这些云母层的作用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为了起绝缘作用,有人则认为是阳光反射器。地质学家们鉴定后确认,特奥蒂瓦坎的这些云母竟来自莫斯科(当然那时还没有这个城市)。古代的特奥蒂瓦坎人是怎样知道云母的性能和产地,而且又是怎样千里迢迢跑到遥远的东欧把它们运到这里来的呢?
  名城衰落:也有人把特奥蒂瓦坎称为"陶工之都"。特奥蒂瓦坎古城的主要经济活动是手工业,其手工艺品美观大方,富有超凡的想像力。鼎盛时期的特奥蒂瓦坎城,已不仅是个宗教首府,同时也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制陶工业中心,出产大量陶罐、火盆等各种各类陶器,以品质纯美、花样繁多著称。此外又用模子制造成千上万的小塑像,使用浮雕、直接上色和类似景泰蓝的珐琅彩釉等不同的制作方法。特奥蒂瓦坎最具特色的产品是鼎状陶罐,有三只扁足,罐口有盖,他们的这种陶器手工业,使中美洲各地的贸易广泛发展起来。同时,该城的农业也有相当水平,能修筑梯田,挖渠灌溉,种植玉米、番茄、南瓜、可可、棉花和烟草等作物。由于城市日益繁荣,商业也随之发展起来。外地的棉花、纺织品、玉石、朱砂和黑曜石等商品在市场上随处可以买到。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垄断了黑曜石制品的生产和买卖。黑曜石是一种火山岩石,很像绿色或黑色的玻璃,硬度很高,可以作为武器使用。对当时的中美洲人来说,黑曜石就像现代人的钢铁。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生气勃勃、繁荣富足的名城,为什么惨遭废弃,为什么就突然衰亡了呢?千年时光的流逝,并未能驱散笼罩在特奥蒂瓦坎的神秘和悬念,面对着重重迷雾,最简单的一种说法是遭到了外敌入侵。但是,特奥蒂瓦坎的社会发展水平,诸如组织能力、科学技术、经济实力等方面,远远领先于当时美洲的其他所有民族。如果说这样一种文明会被某些尚未开化的原始民族入侵而死亡,那无异于像是说今天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美国会在一夜之间被某个美洲或非洲的土人部落消灭一样,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另一些考古学家勘察了一些遗迹后认为,特奥蒂瓦坎后期曾发生过大火灾,有些大火好像还有人为施放的痕迹。他们相信,火灾就是这座古城衰落的原因。那么,纵火者是谁?为什么?是敌对的入侵者,还是特奥蒂瓦坎人自己?还有人认为,特奥蒂瓦坎的衰亡是内部斗争引起的。但是从内乱到崩溃、衰亡,总要先引起整个社会内部的巨变和阵痛,总要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时间和过程,绝没有一下子就消亡的道理。还有,特奥蒂瓦坎衰亡后,它那么多卓越非凡的智者、精英、能工巧匠以及几十万的居民都到哪里去了呢?如果说他们融合在周围的其他民族中了,那他们掌握的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怎么也随之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呢?随着特奥蒂瓦坎发掘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考古学家们陷入更多的谜团,变得越来越迷茫。其中众多的证据,都可以使人得出互相矛盾的结论。倒是最先见到特奥蒂瓦坎遗址的阿兹特克人说得最简明而又清楚:——神建造了特奥蒂瓦坎,又离开了特奥蒂瓦坎。
  7 墨西哥奇琴伊察古城 (1988)
  Pre-HispanicCity of Chichen-Itza
  奇琴伊察古城遗址是尤卡坦半岛最重要的玛雅文明中心之一。在近1000年的历史中,许多民族都在此生活过,并留下了他们的印记,从当地的石制遗迹和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玛雅人、托尔特克人和阿兹特克人的世界观和宇宙观。玛雅人的建筑技巧和来自墨西哥中部地区的新元素融合在一起,使得奇琴伊察古城成为展示尤卡坦半岛玛雅-托尔特克文明最主要的地方之一。该遗址中有几个建筑被保留下来,其中包括勇士庙、城堡和被称为"蜗牛"的圆形天文台。
  尤卡坦半岛没有多少地面河流,因此奇琴伊察当地三个终年提供充足水源的溶井(cenote)使之成为了天然的人口中心。其中两个溶井至今存在,其中一个就是著名的具有传奇色彩的"献祭之井"(Cenoteof Sacrifice)。玛雅雨神恰克(Chaac)的信奉者将其视为圣地,并将玉、陶器和熏香被投入圣井中作为对恰克的献祭,在大旱的时候偶尔还会使用活人献祭。(然而某些导游所讲述的大量美丽年轻的处女被定期作为祭品抛入井中的可怕故事却并没有在古代文献或是对溶井的考古打捞中得到证实。还有故事称少男,而非少女,才是圣井的祭品。)圣井很久以来就是尤卡坦地区的朝圣地。奇琴伊察在公元600年左右即玛雅古典时期中期是当地的重要城市,但其最大的发展和影响力巅峰则出现在中部低地和南部玛雅城市衰落之后。公元约987年,托尔特克国王Quetzalcoatl(即羽蛇神之意)带领军队从中部墨西哥来到这里,并(与本地玛雅盟友一起)将奇琴伊察作为了自己的首都,及第二个图拉(Tula)。这一时期的艺术和建筑因此呈现有趣的玛雅和托尔特克混合风格。玛雅史料记载1221年发生了大规模的起义和内战,考古学证据也显示市场和武士神庙的木制屋顶在大约这一时间被烧毁。奇琴伊察随着尤卡坦的统治中心移往玛雅潘而开始衰落。奇琴伊察虽然未被完全放弃,但城市的人口减少了,也没有再兴建新的大型建筑。然而神圣的溶井还是保持了朝圣地的地位。1531年,西班牙的征服者弗朗西斯科·德·蒙泰乔宣布对奇琴伊察拥有主权并打算将其作为西班牙尤卡坦的首都,但几个月后当地玛雅人的起义把蒙泰乔逐出了该地。
  卡斯蒂略金字塔(El Castillo,又称羽蛇神金字塔,城堡,玛雅金字塔,或墨西哥金字塔),23米高,雄居奇琴伊察的正中,是为羽蛇神而建的神庙。金字塔的地基呈方形,四边依阶梯上升,直至顶端的庙宇。在春季和秋季的昼夜平分点,日出日落时,建筑的拐角在金字塔北面的阶梯上投下羽蛇状的阴影,并随着太阳的位置在北面滑行下降。古代中美洲城市中,在旧金字塔之上加盖更大更雄伟的金字塔是一种惯例,卡斯蒂略金字塔正是其实例之一。考古学家在金字塔北面阶梯上发现的一个入口通往一个隧道,人们在隧道内可以沿着掩盖在金字塔内部的老金字塔的台阶向上攀登,直到顶端,并能见到刻在石头中,漆成红色镶着玉点的羽蛇神王的美洲虎王冠。内部老金字塔的设计据说是按照月亮历而来,而外面的新金字塔则是太阳历。
  奇琴伊察的"武士神庙"明显是按照托尔特克首都图拉的B神庙而建,并由于玛雅建筑师的技巧而比其原型更加宏伟。武士神庙是一个阶梯状金字塔顶的石头建筑(最初用木头和灰泥做屋顶),内部的支柱被刻成武士的形状。金字塔阶梯顶端通往神庙入口处有查克莫天使(Chac Mool)的祭坛雕像。
  在奇琴伊察一共有7个中美洲蹴球球场,其中金字塔西北150米左右的球场最为引人注目。这是古代中美洲最大的球场,有166米长68米宽。球场内部两侧排列着雕刻着球员形象的石板。奇琴伊察的球赛是一种宗教仪式.,祭司会先算上一卦, 卦上可能是说,如果甲队赢,当年就会风调雨顺, 否则就是个灾年。双方队员都闷在鼓里, 不知道卦上的内容. 只管拼了个你死我活。最后,可能乙队赢了。祭司揭开卦的内容,可怜的甲队和乙队的队长都要献上他们的人头,以平熄神怒。这种场景,可以从球场上的一幅队长断头图上看到。球场的一面外墙上建有美洲虎神庙,上面有另一个美洲虎王冠。因为在地下掩埋了一千年,上面的红漆以及镶的玉点都已经消磨不见了。球场旁边是一个露天平台,侧面装饰着骷髅浮雕(穿在木架上的石刻头骨)。
  修女院:奇琴伊察最令人注目的古典时期建筑之一是一组精美的普克(Puuc)风格建筑群。虽然被西班牙人起了"修女院"("LasMonjas","The Nunnery")的绰号,这组建筑实际上是城市在古典时期的政府宫殿。东边不远是一座不大的庙宇,绰号"教堂"("La Iglesia","The Church"),装饰有精美的雨神面具。
  在"修女院"北面是一个方形大平台上的圆形建筑——"椭圆形天文台"("El Caracol"),又名"蜗牛",得名于圆形建筑内部螺旋状的石头阶梯。天文台是为掌管风和学习的羽蛇神而设,门设在可以观察春季昼夜平分点、月亮最大南北倾斜及其他天文现象的位置。玛雅人用太阳照射在门上在屋内形成的阴影来判断夏至与冬至的到来。在建筑的边缘放着很大的石头杯子,玛雅人在里面装上水并通过反射来观察星宿,以确定他们相当复杂且极为精确的日历系统。
  "老奇琴"是位于城市中心以南的一组建筑,包括最初系列组神庙(Initial Series Group)、阳,外两头两棵可能刚种植不久,显得略矮。它们的棕叶聚生于顶,发散得近乎松弛。内侧两棵绿色棕树之间是灰色偏暗的楼道具崇拜神庙(Phallic Temple)、巨龟平台(Platform of the Great Turtle)、猫头鹰神庙(Temple of the Owls)和猴神庙(Temple of the Monkeys)。
  8 墨西哥瓜纳托历史名城及周围矿藏 (1988)
  Historic Town ofGuanajuato and Adjacent Mines
  瓜纳华托(也译作瓜纳托)历史名城及周围矿藏位于墨西哥中部的瓜纳华托州,位于墨西哥城西北约270公里的西谢拉马德雷盆地,处于瓜纳华托山的环抱之中,是世界上最早的银矿开采中心之一,现保留了一些有价值的西班牙殖民时期建筑。由于城市所在山脉地形外观像是一只青蛙,瓜纳华托也因此被称为"青蛙城",在当地的宗教里,青蛙代表上帝的智慧。
  瓜纳华托建立于公元1548年(一说1554年建立),并于1741年设立为城市。历史上以采矿业为主,现为华纳托州的首府,于1529年被西班牙的统治。西班牙人分别在四处地方发现了银矿—迈菲尔、特佩塔帕、圣安娜和塞罗德尔华托之后,立即在各个银矿周围修建了防御工事,这四个银矿区组成的城市就是今天的瓜纳华托。18世纪,瓜纳华托进入了它的繁荣期。瓜纳华托是世界上第一个银矿中心,富有的银矿主将这里的教堂点缀得华丽绚烂。直到19世纪末,瓜纳华托一直由于银矿业而繁荣昌盛。19世纪的墨西哥始终脱离不了内战和外战的困绕。1808年以后,西班牙在墨西哥的殖民统治已经变得摇摇欲坠。1810年,墨西哥爆发了民族革命,驱除西班牙殖民者的第一枪就是在瓜纳华托打响的,因此瓜纳华托被誉为"墨西哥独立的摇篮",这座城市是独立战争时期重要的根据地。1821年墨西哥赢得独立,瓜纳华托回到了墨西哥人民的手中。
  瓜纳华托海拔2000米,是从最初的四个银矿中心发展起来的,这四个彼此分离的中心是通过狭谷中弯曲迂回的公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瓜纳华托城市布局风格的迥异。与西班牙的其他美洲殖民地城市不同,瓜纳华托没有采用棋盘式城市布局。古城区沿瓜纳华托河而建,街道斗折蛇行,小路狭窄,房屋鳞次栉比,户户紧挨。圆石子铺就的街道和淡色街灯点缀着两旁的被粉刷得色彩亮丽的房屋。全城仅占地1.9平方公里,分成175块住宅区。
  在瓜纳华托的历史中心,可以感受到浓郁的殖民风格,到处可以看到以鹅卵石铺成高低起伏不同的街道。绿树成荫的广场上可以看到露天咖啡、博物馆、剧院、市场和历史古迹。城市内的殖民时期建筑,体现了典型的新古典主义和巴洛克风格。瓜纳华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建筑,其中大部分是宗教建筑,或是巴洛克风格(如圣母玛利亚教堂和圣方济大教堂),或是西班牙巴洛克风格(或译作丘里格拉风格,如18世纪的戈恩帕拉教堂)。瓜纳华托城的教堂结构精巧,装饰华丽,卡塔教堂、瓜达卢佩教堂、圣塞瓦斯蒂安教堂以及瓦伦西亚纳教堂等都体现了这一特点。方济会的圣地亚哥教堂和耶稣会自1747年起始建,历时20年建成的孔帕尼亚教堂,均有极其精美的门廊。1696年建造的圣玛利亚瓜纳华托教堂的门廊,具有典型巴洛克风格,而且还供奉有西班牙菲利普二世国王赠与的、传为7世纪制作的圣母像。瓜纳华托一些财大气粗的银矿主的府第建筑也极豪华富丽。
  建有皮皮拉纪念碑(El Pípila)的小山顶观景台是俯瞰全城的绝佳地点,上山的缆车站(FunicularPanorámico Pípila)就位于华雷斯剧院(Teatro Juárez)后面西南侧。山顶小广场中央建有一尊巨大的塑像。1810年9月墨西哥独立战争在瓜纳华托州的多洛雷斯爆发,革命军攻入瓜纳华托市后,西班牙人躲进了一座石墙砌成的谷仓(Alhóndiga de Granaditas)内。矿工皮皮拉(真名Juan José de los Reyes Martínez)身背大石扳手拿火炬,奋不顾身地炸开了仓库的大门。这尊高举火炬的雕像,便是纪念这位墨西哥独立战争的英雄。站在山顶俯瞰这座充满历史的老城,五颜六色的民居和色彩斑斓的教堂点缀其中,甚是漂亮。绿白色的瓜纳华托大学犹如背景,衬托着圣母教堂艳丽的黄色,大学右侧可以清晰地看到整座城市最为漂亮的两座巴洛克风格的建筑之一:孔帕尼亚教堂(Templo de la Compañía)。左前方,则可以看到方方正正火柴盒般的石墙谷仓。
  从观景台左右两侧的山路均可以步行下山到老城中心。沿着右侧小径拾阶而下,除了靓丽的瓜城,就连阶梯一侧的墙壁上也涂满了色彩各异的壁画。下山来到Sopena街右转,就是建于1728年的粉色圣方济教堂(Iglesia de San Francisco)。瓜城不少教堂用粉色砖石砌成,除了圣方济,还有大名鼎鼎的瓦伦西亚教堂(Templo de San Cayetano o de la Valenciana)和孔帕尼亚教堂。
  雷斯剧院是一座优雅的建筑,始建于1872(或1873年)至1903年间,体现了浓郁的多立和新古典主义风格。1903年10月27日,剧院正式落成,第一场歌剧《阿伊达》便在此上演。剧院的另一侧,坐落着圣地亚哥教堂(Templo de San Diego)。这座建于1756至1784年间的建筑,同样有着精美的巴洛克风格的浮雕。继续前行,就到了圣母大教堂。这座宏伟的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始建于1671年并于1696年完工,教堂内供奉着1557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一世赠送给瓜纳华托的圣母像,教堂内还珍藏着许多殖民时期的宗教艺术作品。
  从教堂另一侧的Ponciano Aguilar街往前走,另一栋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忽然呈现在眼前:孔帕尼亚耶稣圣堂。孔帕尼亚教堂建于1747至1765年间,由粉红色的石头砌成,是瓜城最漂亮最宏伟的曲里格风格的建筑之一。教堂外的墙上满是对称的巴洛克风格浮雕,教堂内则珍藏有许多殖民时期的绘画作品。顺着小巷慢慢往前走,又来到了圣母大教堂前的拉巴斯广场(Plaza de la Paz),或称作和平广场。三角形的广场中央矗立着一座青铜纪念像,用以纪念墨西哥独立战争的结束以及象征和平。走过广场,右前方矗立着立法宫(Palacio Legislativo)。立法宫始建于1753年,最初为圣克莱蒙特侯爵和瓦伦西亚公爵所有,19世纪末卖给了州政府。1897年原建筑被拆除并在原址上建造新的立法院,1900年10年30日立法宫最终落成。顺着华雷斯街往前走,很快到了拐角处的天使广场(Plazade los Ángeles)。从广场边的小巷走一会,就到了著名的接吻巷(Callejóndel Beso)。巷子最窄处的两侧阳台仅隔68公分,据说在此深情接吻的恋人们可以保证7年的幸福。
  瓜纳华托大学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1732年最初作为桑蒂西莫-特立尼达耶稣会传教区所在,12年后成为学校并开始招生,是全国第一个教育机构。此后学校多次更名并于1828年成为国有学校,随后被命名为国立瓜纳华托学院。1945年学院升级为大学并最后命名为瓜纳华托大学。瓜纳华托大学以绿色石头建造,正门外有113层台阶,整个建筑洋溢着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这儿也是塞万提斯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地。
  基督国王神社像(Cristo Rey del Cubilete)是墨西哥一个重要的纪念碑,并是墨西哥中心的标记。 65英尺的基督国王神社像的顶部,是每年的1月份当地人民为了庆祝主显节而进行的朝圣之行的目的地。成千上万的朝圣者几乎全部选择骑马的方式前去。
  瓜纳华托作为墨西哥北部的一座具有450多年历史的古镇,这里不仅盛产银矿,而且还有一种与人有关系的"宝藏"——瓜纳华托木乃伊。
  城市西部的潘塔翁(Panteón)地下墓穴是当地一个非常有名的墓地,它以一种特殊的的方式制造出极为自然的木乃伊。19世纪末,当地对死者的家属收取"掩埋税",当一些较为贫困的家庭无力支付税务时,他的亲属将被放置在一个专门建造的博物馆内。在墨西哥中部干燥而矿物质丰富的特殊地质条件下,这些尸体仅用了100多年就形成了独特的瓜纳华托木乃伊。博物馆现有在111具静止在天鹅绒枕头上的尸体。
  瓜纳华托瓜地下道路别具特色。瓜纳华托建有一套完整的地下隧道系统,大部分的交通运输工具通使用这个地下隧道系统通行,大大减少了路上交通、许多历史景点和狭窄街道拥挤的情形。这个通畅无阻的交通地下隧道系统采用鹅卵石铺成,甚至设有人行道供游客行走。这个地下道路网络至今仍服务于城市大多数汽车的行驶,这也是这个城市的一个最大的特点之一。
  瓜纳托城由西班牙人在16世纪初期建立,到18世纪时,它发展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银矿开采中心。这段历史可以从其现存的"地下街"和"地狱之口"得到证实,"地狱之口"指的是当地的一口矿井,其深度竟然达到了600米。瓜纳托城矿山鼎盛时期建造了许多巴洛克风格和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这对于整个墨西哥中部的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那里的两座教堂——拉科姆帕尼阿教堂和拉巴伦宪阿教堂,被认为是中美洲和南美洲地区最漂亮的巴洛克式建筑。瓜纳托城同时也见证了改变墨西哥历史的许多重大事件。
  9 墨西哥莫雷利亚城历史中心 (1991)
  Historic Centreof Morelia
  莫雷利亚古城(Historic Center of Morelia )位于墨西哥中部的米却肯州,距首都墨西哥城以西约240千米,坐落在马德雷山脉西麓海拔1950米的山丘上,临近莫雷利亚一克雷恩达罗农业河谷。莫雷利亚古城建于1541年,是城市规划的突出典范。城市建筑融合了中世纪精神和不拘一格的文艺复兴式,巴洛克式和新古典主义元素。莫雷利亚历史上是文化和政治中心,现为米却肯州的首府,古城以其丰富的历史遗迹而蜚声海内外。
  莫雷利亚是在建于1531年的一所圣方济修道院周围发展起来的,是经西班牙国王菲里普二世(1556-1598)的授权,由新西班牙总督正式设立的,当时的名称为"巴来多利(或译作巴利亚多利德)"。巴来多利于1547年获得城市的地位。1580 年,最初建于原首府帕茨夸罗的米却肯主教的宅邸,以及建于1540年的圣尼古拉斯奥比斯堡学院都迁移到了巴来多利,但结果是旧首府帕茨夸罗与新首府巴来多利之间互有对抗。该城市居住着富有的财产所有人,其周围形成了印地安人居住区。17世纪和18世纪期间是巴来多利经济文化繁荣时期,许多巨大的建筑物建造起来。在19世纪初,导致1821年独立的民族运动在巴来多利得到巩固,因该城市既有智力资源又有资本来源。该城以其独立之子和独立英雄乔斯·马里亚·莫雷洛斯的名字而重新命名,称为"莫雷利亚"。在莫雷利亚经历过一段政治动荡和混乱时期后,1867年恢复了共和制以后,经济得到重建,文化得到发展。
  莫雷利亚垂直的棋盘式布局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下半期,同时它很好的适应了山形延长的地势,并较好的保存下来。其主要中轴线、众多的城市广场包括长方形的供游人散步用的大道,以及其花园,在四周小山的壮观的透视角度下,产生了一种开放的轻快的整体效果。莫雷利亚以粉红色的石块建成,丰富了众多宗教建筑物包括圣玫瑰教堂、拉斯·蒙哈教堂和瓜达卢佩圣母教堂等大教堂的巴洛克正面的冷静的景色。莫雷利亚的二百四十九个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物大部分是用粉红色的石头建造的,使之成为莫雷利亚的最大特色之一。古城的大部分纪念物建于17、18世纪,但早期和后期的风格(中世纪、文艺复兴和新古典主义)与"巴洛克莫雷利亚诺"风格相结合产生了一种融洽统一。众多的拱廊更加强调了这一点。壮观的塔楼和圆屋顶支配了建筑的整体效果。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影响下,经过精心规划建设起来的城市,这里的街道、广场、宫殿、教堂、修道院、学校等各种建筑和谐地结合成一个整体。直到现在,漫步在莫雷利亚市中心的街头,仍可感觉到浓郁的西班牙殖民时代的情调。
  虽历经几个世纪的沧桑,古城基本保持了古朴的原貌。市区中包括佐卡罗广场在内的为数众多的广场和花园,共同营建出一个开放、优美的环境。从山顶环顾四周,全城景致尽收眼底。老城西南,散落着无数殖民时代的建筑,包括莫雷利亚大教堂以东3个街区,马德罗大道以南1个街区的巴利亚多利德广场(Plaza Valladolid)。4个多世纪前的莫雷利亚,便是以此为中心拔地而起。
  在巴利亚多利德广场的东侧,坐落着整座城市最古老的宗教建筑——圣方济修道院(La Iglesia y 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1531年,圣方济教士们来到此地,建起了第一座土坯的礼拜堂。5年后新的教堂开建并于17世纪初完工,之后又增建了塔楼。修道院曾经用于印第安人的宗教学校,南侧的建筑1972年改为了工艺品之家博物馆。圣方济修道院的立面属于典型的银匠式风格,而南部建筑又融合了银匠与文艺复兴的元素。
  莫雷利亚大教堂始建于1660年,直到1744年才建成,共耗时84年。莫雷利亚大教堂是莫雷利亚市中心最高大、最醒目的建筑。教堂为粉红色的外墙,融合了巴罗克风格和丘里格拉风格,非常壮观,使其成为墨西哥最经典的殖民建筑之一。教堂内部是新古典样式,里面有纯银的洗礼盘和1903年德国制造的风,更引人注目的是用甘蔗粉制作的基督像,雕像头上的皇冠是用纯金制作而成,是当年西班牙国王菲利二世赠送的,十分精美。大教堂的管风琴有4600个音管,也堪称一绝。
  圣弗朗西斯大教堂建于1546年,教堂内部采用当时流行的一种纤细而又复杂的装饰技法。
  瓜达卢佩圣母教堂是墨西哥最大的宗教圣地,被罗马教皇认定为天主教三大奇迹教堂之一。位于墨西哥城东北郊外,距离市中心4千米。教堂采用现代化体育馆采用的圆形建筑结构,远远望去像是一把撑开的蓝色巨伞。"伞面"用漂亮的方形巨柱支撑,底下的外围是能停放一千多辆汽车的停车场。教堂大厅内没有一根柱子,从各个角度都能清楚地看到大理石砌成的大祭台。祭台外观像一个现代化会议厅的主席台。大厅中央悬挂着160盏六角形大吊灯。该教堂中最珍贵的物品是挂在祭台正中墙壁上的瓜达卢佩圣母像以及圣像上立着的那顶王冠。瓜达卢佩圣母是墨西哥人民的地方守护神,具有与印第安人和梅斯蒂索人相似的褐色皮肤。
  克拉维赫罗宫位于市中心西部,也是莫雷利亚最重要的古建筑之一。这是17世纪建造的一座庞大的巴罗克式建筑。初建时为圣弗朗西斯科·哈维尔学院。1824年成为米却肯州议会所在地,现在还有州政府一些办公室设在这里。它的一侧原为圣弗朗西斯科·哈维尔教堂,现在是米却肯州立大学公共图书馆。
  莫雷利亚高架水渠位于市中心东侧,是墨西哥现存的少数几个古代拱桥高架水道之一,也称为"渡槽",是莫雷利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水道是18世纪末为了给城市供水而建,为连拱结构,用粉红色石块砌成。它像一条巨龙蜿蜒在莫雷利亚市区,显得十分壮观。1785年,莫雷利亚为减轻旱情修建了这条长达5公里的拱桥高架水道,后因水量不足,于19世纪末停用。如今,它成了莫雷利亚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变成了一笔旅游资源。
  莫雷利亚城建造于公元16世纪,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风格与中美洲特色相结合产生的城市规划设计范例。城市设计很好地适应了当地的山坡地形,最初设计的街道布局一直保留到了现在。城中的200多座建筑都是用粉红色石头建造的,颇有当地的地方特色,这些建筑向世人展示着莫雷利亚城将中世纪文艺复兴特色、巴洛克风格和新古典主义理念完美融合后产生的建筑历史。此外,莫雷利亚城还是数位墨西哥独立之父的诞生地,所以在墨西哥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10 墨西哥埃尔塔津古城 (1992)
  El Tajin,Pre-Hispanic City
  埃尔塔津古城,位于墨西哥中部的韦拉克鲁斯州,距首都墨西哥城东北约200千米。埃尔塔津古城是玛雅文明存世不多的建筑群,对于想要了解古玛雅建筑的人来说这座古城是不能错过的,古城由装饰豪华的公众广场和金字塔组成,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作"壁龛金字塔"的遗迹。
  埃尔塔津古城位于维拉克鲁斯省境内,它的鼎盛时期从公元9世纪初开始,一直延续到公元13世纪初期。在特奥蒂瓦坎帝国衰败以后,这里成为中美洲东北部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它的文化影响力沿着墨西哥湾一直到达玛雅地区和墨西哥中部高原。埃尔塔津古城中的建筑以精美的圆柱浮雕和中楣浮雕著称,在中美洲地区是独一无二的。著名的"壁龛金字塔"遗迹体现了古代墨西哥和美洲的建筑特色,展示了其重要的天文学意义和象征含义。埃尔塔津古城遗址证明了墨西哥古美洲文化的伟大和重要性。
  埃尔塔津古城是一座历史悠久的玛雅古城,作为维拉克鲁斯地区的最大和最重要的城市,埃尔塔津古城曾经在公元600-1000年间盛极一时,它是当时宗教、艺术、建筑和工程等方面的中心,埃尔塔津古城的艺术与一种叫做胡埃戈回力球的球类运动仪式紧密相关,这种野蛮而又充满血腥的运动曾经在中美洲的每一个角落上演了至少2000年。
  1785年,西班牙人路易斯在韦拉克鲁斯州东部墨西哥湾沿岸的热带丛林中,发现了被植物掩盖了500多年的埃尔塔津神殿遗址。后来,考古学家又陆续在这里发现了埃尔塔津古城的其他遗址。考古学家推断,埃尔塔津是由与古印第安玛雅人有血缘关系的瓦斯特克人建造的,建城时间在公元800年—1200年之间。公元13世纪初,埃尔塔津遭到破坏,后来被遗弃。在印第安语中,埃尔塔津是雷电或暴风之意,是为祭祀支配"闪电"、"飓风"的诸神而建立的宗教城市。埃尔塔津遗址被分成三处,即"小城市"、"大城市",以及被称做"圆柱馆"的神殿金字塔所代表的"塔欣奇克"。"小城市"里,球类游戏场散布在各处,埃尔塔津在当时是举行盛大球类游戏活动的地方,而这种球类游戏是一种神圣的祭祀仪式。在目前发掘出的17个球场中,最大最美的是"南球场"。
  埃尔塔津古城的建筑以其独具特色的斜坡以及带檐口的建筑群成为中美洲建筑史上的纪念碑。这座城市中大约50%建筑被挖掘出土,在2英里见方的土地上发现了一系列广场、宫殿和行政建筑。研究表明,这座城市起源于公元1世纪,在公元300到600年已经初具规模,在公元600到900年它迅速扩张,但到了最后的阶段,也就是公元900到1100年之间,最大的建筑落成随即又被毁于一旦。
  壁龛金字塔:在这个古城里有"新世界"中最为独特和庄重的建筑之一:"壁龛金字塔"。1804年,一位耶稣教派的学者用这座金字塔作为基础,来比较中美洲的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之间的区别。"壁龛金字塔"是古城的重要部分,它的名字起源于365幅雕刻的场景画,这些画被人们认为是于一年中的365天有关。这种历法的发达程度当之无愧地被人们视为人类科技史上的辉煌乐章。壁龛金字塔,又叫神龛金字塔。塔基呈方形,每边长约27米,高约18米,共为6层,最上层已经毁损。金字塔正面有一条宽大的阶梯通至塔顶。金字塔各层被布置得像楼房的走廊,上边是宽厚的飞檐,下边是凹进去的神龛,飞檐突出在凹进去的神龛上,产生出不可思议的明暗对比效果。各层神龛的总数是365个。365这个数字是太阳历中一年的天数,据推断,神龛金字塔具有祭祀和历法意义。在神龛金字塔上还可以看到残留的红、蓝、黑彩色痕迹,这里的许多金字塔大多曾经都抹有这样一层色彩艳丽的灰泥。
  石壁浮雕:南球场石壁上的浮雕十分独特。浮雕绘制的内容是一个祭司正在用刀剖开一个人的胸膛,场面残酷怪诞。祭司的头饰固案十分复杂,身边堆满了奇形怪状的羽毛,锦带和璎珞。在埃尔塔津城北边,有一座由数十座金字塔和宫室组成的建筑群。其中有一座金字塔高达45米,塔前立着几根直径达1米以上的石柱,石柱上刻有表现埃尔塔津人丰活场景的浮雕。埃尔塔津古城出土的雕像面部表情生动、有趣,注重细节刻画,在玛雅雕刻中十分少见,被称作"微笑的雕像"。
  埃尔塔津人与其他早期的人类一样,原先信奉萨满教,崇拜自然神,尤其崇拜太阳神,称其为伊查纳。但玛雅宗教是不断发展的,后来在宗教中注入了原始的哲学和理想化的思想。埃尔塔津人的理想化的思想是认为在天上有一个美满的世界。主宰世界的神叫伊斯塔,他是一个非常善良、公正无私和充满爱心的神,在他的主导下天堂里充满了欢乐,没有疾病、没有忧愁、没有痛苦,有的是充足美味的食物、宽敞的房屋、华丽的衣服。埃尔塔津人对人生的哲学是:一个人活着的时候做好事,死了就可以进天堂,反之就要下地狱,由死神清算在人世间所造的孽。他们把地狱称之为米特纳尔,地狱由死神弘豪统治着,他用饥饿、严寒、无休止的苦役和精神上的虐待等非常残酷的方式折磨罪人。人进天堂或下地狱完全要看人生在世时的作为。埃尔塔津古城属于中美印第安人。根据居住环境,可分为高地人与低地人两部分,文化类型也相应地有所不同。他们务农,主要种植玉蜀黍、南瓜。低地托托纳克人也养蜂以及饲养家禽和猪,并种植各种经济作物。高地托托纳克人饲养家禽和一些家畜;在农闲时也从事小贩和雇工劳动,以补充农业生产之不足。每户都耕种自己的土地或附带经商。高地人通常到低地当季节工。高地人和低地人都需要参加在农村公地上的集体劳动。
  11 墨西哥圣弗兰西斯科山脉岩画 (1993)
  Rock Paintingsof the Sierra de San Francisco
  圣弗兰西斯科山脉岩画位于墨西哥南部的下加利福尼亚州北部,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岩画之一,是保存完好的岩画经典。圣弗朗西斯科山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的中部,这里大部分是险峻的岩石山地和荒凉的沙漠地带,常年干燥高温。正因为有这样的自然环境,这里留下了古老的岩画群,数量多,规模大,而且保存完好。岩画被绘制在大山洞窟的岩壁或洞顶上,这里地势险峻,人迹罕至。作品形成于公元前100年—公元1300年。岩画画面大部分描绘的是人与动物,有些画大小与实物相等。在岩画中经常可以看见携带武器的人,据推测,描绘的可能是战斗或狩猎场景。动物中有美洲狮、大山猫、鹿、龟、鱼等,有好几种动物早就在下加利福尼亚半岛销声匿迹。这些有岩画的洞窟不仅是居所,也是祭祀场所,有的还是捕获动物的陷阱,堪称岩画经典。
  岩画具有的突出特点,这些画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在两个方面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方面是浓烈的色彩完好的保存下来,另一方面是这些画都放在不能触及的地方。有人推测这些高于地面9米处的岩画是利用脚手架完成的。这些岩画通常比实际的尺寸要大得多,其中的动物画面往往处于一种栩栩如生的运动状态,而人物则往往处于呆板的静止状态。尽管这里是荒凉的地区,但在岩画中却记录了非常之多的动物种类,其中有驼鹿、大角羊、叉角羚、美洲狮和野兔等。还有鸟类和海洋动物,诸如鱼、海龟和黄貂鱼等。岩画颜料来自于当地的矿物资源,主要色彩有红、黑、白、黄(极少)。图案通常由白色画边框,其内或者填满色彩或是画上彩色的条纹,许多人或动物的身上都带着箭或者矛。
  18世纪的西班牙传教士注意到了圣弗兰西斯科山脉岩画。他们的记载说画中人类和动物形象描绘粗糙,但是独特生动,使用的颜料显然是取自当地火山土壤所含的矿物质。他们问过当地土著人,传说是以前一个来自北方的巨人族留下了这些画。19世纪末期,一个为矿业公司工作的法国化学家再次"发现"了这些岩画,还写了一篇文章。
  1962年的春天,美国探险作家厄尔·加德纳就出钱组织了一次考察活动,邀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人类学家克莱门特·米汉参加。他们一行探访了4个岩画地点,又乘坐直升机拍摄了另外5个。次年,加德纳在《生活》杂志上发表了岩画的彩色照片。 1966年,米汉发表了学术文章,介绍那些岩画。
  这些远古作品真正引起世界的瞩目,还是哈里·克罗斯比的忽忽悠悠骡背之旅以后。他的《下加利福尼亚的洞穴绘画》把为人所知的岩画地点从30个一下子扩展到200多个。那以后,另外一些岩画地点也陆续披露了出来,分布地区也扩大了,游客越来越多,岩画的保护也成了一个研究课题。
  对岩洞的观察表明,岩画中的绘画正表现出令人担忧的迹象,这些岩洞是由原来水或者峰的侵蚀作用形成的浅的冲沟发展起来的,有时大块的火山角砾岩在下部侵蚀地层不能支撑,他们可能会垮落下来,换言之,形成这些岩洞的过程同时也是毁灭这些岩洞的过程。现代的保护者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测定岩洞恶化的速度并采取办法减缓这一过程。
  以前岩画所在处任由人们攀爬。现在墨西哥当局已经采取了一些管理和限制措施,减少游客对这些岩画的损害。现在人们知道,瓜达卢佩山区也有很多岩画。学者们呼吁把圣弗朗西斯科山区世界遗产的边界向南扩展,将瓜达卢佩山区也包括进去。
  大约在公元前100年到公元1300年间,曾有一个民族居住在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埃尔比斯开诺保护区内的圣弗兰西斯科山中,尽管这个民族现在已经消亡了,但他们却给我们留下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岩画之一。由于当地气候干燥,而且地理位置几乎与世隔绝,所以这些岩画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这些岩画上描绘着人类和许多种动物,展示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这些作品显示出当时这个民族已经拥有了高度发达的文化。这些岩画的内容、大小、准确的轮廓和丰富的色彩,特别是岩画的数量,都使得该遗址成为这个独一无二传统的最好见证。
  12 墨西哥埃尔比斯开诺鲸鱼禁渔区 (1993)
  Whale Sanctuaryof El Vizcaino
  埃尔比斯开诺鲸鱼禁渔区位于埃尔比斯开诺保护区位于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中部地区,那里有许多重要的生态系统。地处奥霍德列夫雷和圣伊格纳西奥的沿海环礁湖,是灰鲸、港湾海豹、加利福尼亚海狮、北方海象以及蓝鲸的重要繁殖地及越冬地。环礁湖还为四种濒于灭亡的海龟提供栖身之地。
  埃尔比斯开诺鲸鱼禁渔区处于干旱-半湿润气候区,年均气温在18-22° C之间,该地区的蒸发率高达98%,而年均降水量仅在0-200毫米间。位于北太平洋北部边界的红树林的主要品种在该地区均有发现,保护区为野生动植物和迁徙鸟类,以及鲸鱼和腓类的繁殖、孕育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起着重要的作用。埃尔比斯开诺鲸鱼禁渔区占地面积为 370,950公顷:其中奥霍-德列夫雷占地227,994公顷;圣伊格纳西奥占地142,956公顷。在奥霍-德列夫雷湖周围的沿海小沙丘中,形成了不稳定的植物群落,但目前主要的植物种属有:美花莉属,枸杞和拉里亚属。
  埃尔比斯开诺鲸鱼禁渔区所在地,下加利福尼亚半岛是灰鲸和鸟类的重要栖居地,也是世界上七种海龟中的三种的重要筑巢地带,灰鲸动物群和海豹都是这里有名的海洋哺乳动物。宽吻海豚、加利福尼亚海狮、海驴在圣伊格纳西奥泻湖都有发现。保护区内还可以见到许多鸟类,如鱼鹰和猎鹰等。埃尔比斯开诺鲸鱼禁渔区还发现了绿毛龟、玳瑁海龟和鳞龟。
  灰鲸:体短粗,头长约为体长的1/5。无背鳍,但在尾部沿脊上有10个左右的瘤状隆起,第一个最大。鳍肢较小,略呈椭圆形。尾鳍宽大外缘呈波状。腹部平滑无褶沟,仅在喉部有1-2米长的纵沟2-5条。体为暗灰色,腹部稍淡,体上具有不规则的白色斑点,系寄生虫遗留的伤痕。鲸须每侧130-180片,长40-50厘米,须毛短粗,皆黄白色。成体体长11-15米,最大可达16米,雌鲸略大于雄鲸,最大体重35吨。趋于近海水域或浅海湾栖游的特性,通常2-3头一起栖游,游泳速度很慢,呼吸时喷起的雾柱短粗,高3-4米,大潜水时尾鳍露出水面以上。每年进行有规律的南北洄游。性成熟体长平均雄鲸11米,雌鲸11.7米。每2-3年产仔1次,妊娠期3个月,每产1胎,初生仔鲸体长4.5-5米,哺乳期约7个月,离乳时体长约8米。主要食饵为底栖生物,磷虾和小型鱼类。
  海豹:体粗圆呈纺锤形,体重20-30千克。全身被短毛,背部蓝灰色,腹部乳黄色,带有蓝黑色斑点。头近圆形,眼大而圆,无外耳廓,吻短而宽,上唇触须长而粗硬,呈念珠状。四肢均具5趾,趾间有蹼,形成鳍状肢,具锋利爪。后鳍肢大,向后延伸,尾短小而扁平。毛色随年龄变化:幼兽色深,成兽色浅。海豹大部分时间栖息在海中,脱毛、繁殖时才到陆地或冰块上生活。海豹分布于全世界,在寒冷的两极海域特别多,食物以鱼和贝类为主。海狮、海象是海豹的近亲,它们有耳壳,后肢能转向前方来支持身体。
  蓝鲸:蓝鲸和其他种类的鲸不同,其他种类显得矮壮,而蓝鲸则身体长椎状,看起来像被拉长。头平呈U型,从上嘴唇到背部气孔有明显的脊型突起,嘴巴前端鲸须板密集,大约300个鲸须板(大概1米长)悬于上颚,深入口中约半米。60-90个凹槽(称为腹褶)沿喉部平行于身体。这些皱褶用于大量吞食后排出海水。蓝鲸不但是最大的鲸类,而且比地球上曾经生活的最大的恐龙震龙还要大,是人们所知道的自古至今所有动物中体型最大的,一般体长为2400-3400厘米,体重为150,000-200,1000千克,它的体重相当于25只以上的非洲象,或者2000-3000个人的重量的总和。
  13 墨西哥萨卡特卡斯历史中心 (1993)
  Historic Centreof Zacatecas
  萨卡特卡斯历史中心,位于墨西哥中部的萨卡特卡斯州,距首都墨西哥城西北约530千米,坐落在塞罗-德拉布法山脚下的一条狭谷中,海拔2,400米。萨卡特卡斯建立于公元1546年,历史上作为采矿业和宗教中心,是萨卡特斯卡州的首府。
  萨卡特卡斯城建于1546年,因为当时在这里发现了一个储量丰富的银矿。该城在16世纪至17世纪达到了繁荣顶点。萨卡特卡斯城建造在一个狭窄河谷的陡坡上,周围环境景色怡人,城中保留有许多古老的宗教建筑和民居建筑。建于1730年到1760年间的大教堂占据了城镇的中心位置,它以其和谐的设计以及教堂正面的巴洛克风格而闻名,来自欧洲的装饰品和当地的饰物被安放在一起,体现出别具特色的美。
  萨卡特斯卡的兴起,是因为该城是利用当地处于富矿山区的自然条件而兴建的。它是欧洲人在美洲建立的殖民城市的典型代表。萨卡特卡斯州座落在墨西哥中部的高原上,平均海拔2350公尺,除了西面的西马德里山脉外,中间尚有若干孤丘。萨卡特卡斯历史中心的大部分地区属温带和亚热带气候,由于降水较少,缺少可灌溉的河流,对农业发展不利。谷地温和而山区凉爽,对健康有利。山区为松树与冬青栎混交林,草原和谷地以牧草树、梨果仙人掌、列姬龙舌兰、银胶菊。动物方面,山区有野猪、白尾鹿及兔;草原与谷地有郊狼、獾、鹌鹑和鸭。农产品有谷物、糖及龙舌兰:由于气候条件的原因,粮食经常失收;甘蔗在低种植,依赖灌溉;龙舌兰在含碳酸钙的土壤、干燥的气候及水源较浅的地方生长得最好。当地的桃、杏和酿酒用葡萄产量也很可观。畜牧业方面,以绵羊、山羊和猪为重点,牛较不受重视。当地的特产为银胶菊,一种可以采收橡胶的灌木。546年胡安·德托洛萨(JuandeTolosa)在萨卡特卡斯一带发现银矿矿脉,这个银矿加上附近其他一些矿藏吸引大量人口前来定居,该区更成为墨西哥其中一个主要的采矿中心。1588年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授予萨卡特卡斯市徽。方济各会于1616年在当地建立了一所学院。萨卡特卡斯和玻利维亚波托西采得的银曾被用以制成硬币,由西班牙珍宝船队和马尼拉大帆船运送到世界各地。西班牙帝国曾以这些银币支付战争的支出。1914年墨西哥革命时期,维多利亚诺·韦尔塔和弗朗西斯科·比利亚的军队为争夺萨卡特卡斯而展开激战。比利亚的胜利标致著韦尔塔时代的终结。
  因为萨卡特卡斯的矿藏,墨西哥曾经是世上最大的银生产国,但是制造业不发达,仅有冶炼、橡胶、制糖、酿酒(包括兰姆酒、龙舌兰酒、梅斯卡尔酒与普逵酒)、纺织,及少量资本工业。有墨西哥中央铁路及墨西哥国铁经过。约85%属麦士蒂索人,白人占15%。印地安人的比例是全国最低—只有0.3%,数目亦只比阿瓜斯卡连特斯州(分前是4,039和3,472人多。多年来人口增长率为6%远低于全国平均的20%。据估计该州半数居民并不在本州居住,在美国有500,000州民,是该州在海外最大的族群。萨卡特卡斯是墨西哥从西班牙殖民地时代迄今为止最重要的银矿加工中心。城市的建筑和设计折射出了当地经济的重要性以及文化的繁荣,其响远至中美和北美。1546年建立的萨卡特斯卡是和当地丰富银矿脉的发现密切相关的,随后,人们在同一山体又发现了三个新的银矿床。到1550年,这里已经出现了34个银矿,萨卡特斯卡城镇在山谷中逐渐发展起来。1554年,华纳托古城也发现了矿床。人们修筑了275公里长的公路,将华纳托与萨卡特斯卡与和都城联接起来。新西班牙出口的银产品绝大部分是华纳托和萨卡特斯卡生产制造的。像波多西城一样,这两个城市在促进欧洲经济腾飞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16世纪和17世纪,萨卡特斯卡的采矿业蓬勃发展,势头强劲超过了华纳托。矿业的发展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附近出现了不少城镇和村庄,农业潜力得到挖掘。萨卡特斯卡为北部殖民地的定居和宗教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尽管后来华纳托奋起直追,锐气直逼萨卡特斯卡,但萨卡特斯卡繁荣不减当年。20世纪上半叶, 采矿业的衰退在加剧。采矿业已不再是萨卡特卡斯历史中心重要的经济活动,当地最大的采矿场已被改造为旅游景点,该市也成为墨西哥其中一个流行的旅游点。
  萨卡特卡斯建造在一个狭窄河谷的陡坡上,景色非凡,保留了许多古老的建筑,为宗教和市政服务。大量的十七到十八世纪的巴洛克式宗教建筑构成了这座小城中最美丽的风景线,许多教堂、戏院等建筑上都布满了华丽的浮雕和花纹,它们既有欧洲风格,又有墨西哥独特的味道。建于1730年到1760年之间的大教堂占据了城的中心,它以其设计以及它的外部形状而著名,那些装饰既有欧洲风格,又不乏本土气息。萨卡特斯卡城充分借助当地复杂的地形建造而成,整座城市布局严整,坐南朝北,一条重要公路向南延伸,使萨卡特斯卡同首都联接起来。城市中主要街道是沿着谷底河流的流向修建的城里的许多教堂和博物馆是游客们的必到之处。城南还保留了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古老水渠和斗牛场,现在斗牛场已经成了小城中最好的一家饭店的后花园,游客们可以自由地到酒店里参观,因为在那里才能看到古老水渠和斗牛场的完美结合,也让人深深体会到岁月的变迁。
  14 墨西哥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坡上最早的16世纪修道院 (1994)
  Earliest16th-Century Monasteries on the Slopes of Popocatepetl
  墨西哥城东南约70公里处矗立着两座雄伟的山峰,它们是波波卡特佩特火山和伊斯塔西瓦特尔火山,在阿兹特克语中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意思是"冒烟的山",这座高5452米的火山正处于休眠状态,经常会喷发出大量的烟云。而伊斯塔西瓦特尔火山的意思是"睡美人"或"白衣少女",这是一座熄灭的火山,高为5286米。在波波卡特佩特火山的坡地上建有大量16世纪的天主教修道院和相关的宗教建筑。
  修道院是墨西哥早期传福音历史的一部分。西班牙人占领墨西哥后不久,圣方济各会的传教士们就建立起一系列的修道院和教区,以此来改变当地人的宗教信仰。第一座修道院是由方济各会于1524年建造的。
  修道院的建筑结构代表了一种崭新的建筑概念,重新定义了建筑空间和开放空间之间的关系,重点是建有宽阔的前院或中庭,前院或中庭独立的位置和开放的小教堂为各种规模的宗教活动提供了可能。这14座修道院都符合一个建筑模式,这一建筑模式在该地区迅速传播。这种风格的影响贯穿了整个墨西哥,甚至影响到境外的其他地区。这种新型修道院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建筑要素:中庭(通常是长方形),小教堂(通常规划简单但尺寸大,有一个中殿)和修道院。修道院通常位于教堂的南部,围绕着一个小庭院或庭院。宽敞的中庭是开放空间,环绕着圣殿的整个周边(在某些情况下大部分都是这样)。另一个重要元素是开放式的小教堂。一些修道院还建有输水设施,从山的高处引水供社区使用。
  修道院是西班牙人在殖民时期早期建立和重建的城镇的基石,修道院建立在密集的原住民居住区,原住民人口在其周围定居或重新安置。修道院还作为食品疏散地,并建有医院、学校和输水设施,于是修道院便成为了城市的中心,这一功能至今仍然存在。
  修道院的精美壁画也格外引人注目,尤其是一些素描式笔画,尤为罕见和珍贵,壁画内容包括圣经故事、教会历史和宗教祭祀场景。一些修道院的雕像雕刻地精美绝伦,美丽的镀金涂层和彩绘艺术令人眼花缭乱。这些修道院在建筑、艺术方面的高超水平使之成为墨西哥宗教建筑的杰出典范。
  这些修道院至今保存完好,它们展示着首批修道士弗朗西斯科、多米尼科和奥古斯廷诺时的风格,他们于16世纪初期到当地传教,使原住民开始信仰基督教。
  15 墨西哥乌斯马尔古镇 (1996)
  Pre-HispanicTown of Uxmal
  乌斯马尔古镇位于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北部,是商业与政治的重地。在现存的玛雅文明遗迹中,乌斯马尔以其建筑艺术的严谨布局、高度技巧、宏大气势和精美细节,成为代表古玛雅文明的三大文化中心之一。位于尤卡坦的乌斯马尔玛雅城建于公元700年左右,当时约有人口25 000人。城中的建筑都可以追溯到公元700年至1000年间,从当地的城镇布局中我们找到古代天文学思想在其中的体现。西班牙人所称的"占卜者金字塔"是进行宗教仪式的中心,那里有许多设计精巧的房屋,这些房屋都装饰有描写雨神查克的图案和雕刻。乌斯马尔、卡卜、拉巴那以及萨伊尔这些宗教仪式的遗址都代表了玛雅人艺术和建筑的顶峰。
  乌斯马尔古镇是公元600年——900年玛雅文化鼎盛时期的代表性城市,乌斯马尔古镇的建筑物是该文化的杰作之一,主要建筑所在区域约为一个东西600米,南北1000米的长方形,顺南北方向的中轴线依次排开,布局十分讲究,魔法师金字塔、省长宫、四方修道院、乌龟宫、鸽子宫、球场等都是按此布局分布的,这些建筑雄伟而富于变化。在玛雅语中,"乌斯马尔"意即"重建三次之地"。其实,乌斯马尔重建不止3次。据考证,乌斯马尔的主要建筑"占卜金字塔"至少被覆盖、重建了5次。"占卜金字塔"高48米,东、西两面有石阶,南、北面的坡呈椭圆形。东面即正面的石阶比较陡峭,共有121级,一直通到顶端平台。西面即背面虽然也同样陡峭,但是阶梯分成了3段,每段有一个稍宽的平台缓冲。在塔顶上有一座寺庙,寺庙有三间房,中间一个朝西。祭司们在祈祷时必须注视着天空中的星星,根据星相学来进行占卜、预言等。根据生动的神话传说故事,一位由上帝亲自指派的魔术师伊兹木那,在一夜之间神奇般的建造了这座金字塔。然而,考古学研究中,从其出土文物来考察,该金字塔是建于五个双重阶段,神话中将金字塔于魔术师联系在一起,只是暗示了建筑物的结构风格。的确,整个乌斯马尔城建筑群的神圣部分,无论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始终担负着神秘的学校和举行庆典仪式中心的功能。令人意味尤深且兴趣盎然的是,整座城市与当时所知道的行星位置休戚相关,并且神奇的金字塔具有导向功能,逢值夏至时分,其西侧的楼梯正对着落日的太阳。古代的祭司们在这高高的塔顶庙里占卜星象福祸,预测未来,举行各种大小祭祀仪式。一位名叫科格鲁杜的西班牙传教土曾留下关于乌斯马尔祭祀仪式的记载:主祭司手拿一把又宽又大的隧石刀,另外四名祭司抓住活人祭品的四肢,主祭司熟练地把刀插进活人肚子,然后迅速地划开肚皮,用手掏出心脏,然后,他把尸体踢下台阶,尸体一直滚到金字塔的底部……"占卜金字塔"西北面是一个四方的庭院。中间是广场,四面高高的平台上是4座长长的复合建筑,总共有88个房间,环绕成一个长方形的院落。西班牙殖民者初到这里,觉得很像修道院,因此称之为"四方修道院"。关于这些建筑当时究竟作何用途,说法不一。有的说是供祭司和贵族居住的宅邸,有的说是一座玛雅人的学府。省长宫位于"占卜金字塔"以北,是乌斯马尔甚至整个现存玛雅文明遗迹中最为宏大精美的建筑。省长宫大约建于10世纪或11世纪,以打磨过的石灰石为主要材料。省长宫长98米,宽12米,下层的高台中央有宽阔的台阶可进入宫内。省长宫外墙以雕有图案的石块拼成的羽蛇神面具和其他面具做装饰,这些重复出现150多次的面具未差丝毫,令人惊叹。省长宫前俯卧的双头美洲豹石雕是曾经的祭坛遗留下来的仅存遗迹。
  16 墨西哥克雷塔罗历史遗迹区 (1996)
  HistoricMonuments Zone of Querétaro
  克雷塔罗是墨西哥历史上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位于墨西哥城西北213公里,是墨西哥中部克雷塔罗州的首府。城市发源要追搠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之前。从1446年的奇奇麦卡村开始,直到1531年7月25日成为西班牙属下的一个美洲城镇。城市的创建者是当地的一位印第安人,名叫科尼,印地安语意为"吵闹",接受基督教洗礼后,改名费尔南多·德·塔皮亚。克雷塔罗所在的州全命为克雷塔罗·德·阿特亚加州,为表示对解放运动将领约瑟·马利亚·阿特亚加的崇敬。克雷塔罗是该州的首府,全名称作圣地亚哥·德·克雷塔罗。这一名称是建城时所起,在1996年又被重新使用。克雷塔罗市徽上有一个十字、红色太阳和两颗星星,左边为天主教传教士圣詹姆士像,右边是果实累累的葡萄藤和麦穗,代表新西班牙地区这一重要的粮食产地。
  作为罗马天主教地区,克雷塔罗直到1586年之前都归米却肯主教管区管辖(米却肯是墨西哥的一个州——中国大山注)。从这一年起,克雷塔罗归属墨西哥大主教管区管理。1864年成立了克雷塔罗主教管区。1656年,阿尔布克尔克总督公爵授予该城崇高忠诚克雷塔罗称号,1712年国王菲利普五世予以确认。18世纪时,克雷塔罗被公认为王国的第三大城,社会,文化,艺术诸方面取得了最辉煌的业绩。克雷塔罗孕育了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诸多出类拔萃的艺术家。住房和纪念建筑方面,伊格纳西奥·马里亚诺·德·拉斯·卡苏斯及其他建筑师留下了许多超巴洛克式建筑杰作。克雷塔罗还是耶稣会的理想研究中心。坚韧不拔的方济各教会传教士在第一传教士学院毕业后,从克雷塔罗出发,目的地是北起德克萨斯和上加利福尼亚,南到中美洲的新西班牙广袤地区。他们要将基督教的教义和圣十字神迹传遍这些地方。克雷塔罗人经历了墨西哥历史上最重要时刻:弋达山第一伯爵何塞·埃斯坎东在新桑坦德,即现在的塔毛利帕斯州推行的殖民化运动;1810年的独立运动;1836年德克萨斯不平等战争,1848年,联邦政府搬到了克雷塔罗;1862年忠于克雷塔罗的部队在普埃布拉打响了反抗法国入侵者的战斗,他们为墨西哥军队的光荣战史谱写了新篇章;在普罗菲利奥·狄亚斯独裁统治时期,英勇的克雷塔罗工人积极参加社会运动,如"赫克留斯"工厂的运动;1910年革命爆发时,克雷塔罗人成为运动的积极分子;1917年,克雷塔罗再次成为首都,在美术学院和共和国剧院讨论通过并颁布了政治宪法。现在这块土地上的人民在墨西哥发展中保持着自尊、乐观、团结。总之,圣地亚哥·德·克雷塔罗是一本生动叙述过去与现在,鼓舞人们创造未来的教科书。历史轨迹在此交织在一起。
  世界遗产克雷塔罗历史古迹区是克雷塔罗的老城区,位于城市的中心,是西班牙殖民城镇的一个典型范例。列入遗产范围的核心区面积285.30公顷,缓冲区面积141.67公顷。克雷塔罗历史古迹区保存了许多完好的民用和宗教建筑,尤其是17世纪和18世纪的建筑,具有独特的建筑和装饰的表现形式。克雷塔罗历史古迹区的布局与其当年多民族人口构成息息相关,遗产不同寻常之处在于西班牙征服者聚集区整齐的几何型街道与印第安人聚集区狭窄弯曲的小巷在城市中并存。城镇的规划从一开始就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部分:一部分是直线型的,用于西班牙定居者;另一部分是由土著居民居住区,由狭窄蜿蜒的街道组成。奥提米人(Otomi)、塔拉斯科人(Tarasco),奇奇米卡人(Chichimeca)和西班牙人共同住在古镇上,这里有许多华丽的巴洛克风格民间和宗教建筑,小镇的天际线自16世纪就被定义。这种城市布局在美洲的西班牙殖民城镇中是独一无二的。遗产范围共涵盖了203个街区,1400座各式建筑,其中包括20座宗教性建筑,15座公共服务型建筑。在克雷塔罗的许多非宗教建筑中,大部分都是巴洛克式建筑,在建筑设计和样式上并不具有创新性或特殊性。但这些建筑的特殊之处在于设计并建造各种多层拱门,而且只有在房屋和宫殿的内部才能找到,这使得克雷塔罗的巴洛克式建筑具有独特的原始特色。另一特别之处在于这些建筑中很多使用了粉红色石头,这一特色在城市的其他城区的建筑中也很容易寻见。今天,克雷塔罗仍然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历史城市中心。克雷塔罗这个古老的殖民城,很好地保留了分别由印第安土著人和西班牙占领者所修建的城市街道和建筑,弯弯曲曲的印第安人街道与几何图形般方方正正的西班牙道路形成了鲜明对照。欧多米人、塔拉斯克人、齐齐美卡人和西班牙人在城里和平相处,克雷塔罗城于公元17世纪到18世纪到达了它的黄金时代,现在我们还能看到许多修建于那个时期的奢华的巴洛克式民居建筑和宗教建筑。
  遗产区主要的建筑包括:
  城市输水道(The City Aqueduct):是克雷塔罗最著名的建筑物之一,是传统的古罗马式输水道(也译作渡槽)。输水道共有74个桥拱,宽20米,长1.28千米,平均高度23米,由胡安·安东尼奥·德·乌鲁蒂亚·阿拉纳侯爵在1726年至1738年之间应圣克拉拉女修道院修女的要求建造。
  圣方济各教堂和前修道院(the Church of San Francisco):于18世纪初建成,自建成起直至20世纪一直作为城市的主教教堂,是一座典型的巴洛克式建筑。教堂和附属的修道院组成一个大型建筑综合体,还包括几个小教堂和一个延伸到东部和南部街区的果园。
  地区博物馆(Regional Museum):建于1660-1698年,原先是圣方济各教堂的修道院,是该市的第一座修道院,由圣方济各会建造,用于向当地居民传播福音。该建筑代表了圣方济各会风格,线条简洁,装饰简洁。该博物馆展出了该地区历史上前西班牙时代,殖民地和独立后的文物。
  宪法广场(Plaza de la Constitución)和乔丹·泽内广场(Jardin Zenea Plaza):乔丹·泽内广场是以州长Benito Zenea的名字命名,两个广场是圣方济各教堂和修道院中庭的一部分。广场上每天晚上和周日全天都很热闹,经常有乐队的演出。
  独立广场(Plaza de Independencia):也称为武器广场(Plaza de Armas),是这座城市最古老的部分,种满了印第安月桂树,周围环绕着户外餐厅和殖民地时期的豪宅。这里的街道由鹅卵石铺成,广场的中央是一个喷泉,用以纪念胡安·安东尼奥·德·乌鲁蒂亚·阿拉纳侯爵,他修建造了那条大型输水道,为城市带来了水。
  考莱基朵拉宫(The Palacio de la Corregidora):最初的名称是"皇家宫殿和监狱",今天它是克雷塔罗州政府的所在地。
  圣菲利普·内里教堂和前修道院(The Church and ex-monastery of San Felipe Neri):建于1786年至1805年。1921年,被教皇本笃十五世宣布为克雷塔罗主教大教堂(Cathedralof Querétaro)。修道院常被称为科内宫(The Palace of Conín),
  圣罗萨·德·维特博教堂和前修道院(The Church and ex-convent of Santa Rosa de Viterbo):于1752年完工,教堂有两个入口,与修道院教堂相通。修道院于1727年成为圣罗萨皇家学院。修道院于1861年关闭,随后约100年被用作医院。今天,修道院部分是墨西哥 - 意大利文化艺术中心的所在地。
  圣桑塔·克鲁兹教堂和修道院(The church and monastery of La Santa Cruz):位于桑利摩尔(Sangremal)山,据说城市建立时圣雅各(耶稣的十二名门徒之一—中国大山注)曾经显现。教堂和修道院都是由圣方济各会修建,也是墨西哥少数几座目前仍在使用的修道院之一。这里也是在美洲建立的第一所传教学校Colegio de l aPropagación de la Fe的所在地。历史上教堂曾被毁坏,先已经完全修复,其主要景点是16世纪在这座山上建立的粉红色石头十字架。教堂的祭坛也是粉红色的石头,是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的混合物。
  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Art):位于前圣奥古斯丁修道院(Templo de San Agustín)内。该建筑被认为是墨西哥主要的巴洛克艺术品之一,建于18世纪,是美洲最好的巴洛克式修道院之一。该博物馆收藏了殖民时代最重要的艺术品,另外还收藏一些欧洲绘画作品,主要是一些著名的新西班牙的画家。
  城市博物馆(City Museum):位于前圣克拉拉皇家修道院(Royal Convent of Santa Clara),博物馆主要致力于收藏当代艺术作品。圣克拉拉教堂保持其宗教功能。里面有六个巴洛克式的祭坛和一个唱诗班合唱的阁楼。
  共和国歌剧院(Theatre of the Republic):建于1845年至1852年,原称为伊特拜德歌剧院。剧院现主要用于州、国家和国际层面的演出和仪式,例如州长的宣誓就职。
  侯爵夫人之家(Marquesa House):原是一座豪华的私人住宅,在克雷塔罗成为墨西哥首都期间曾为外交部所在地,现作为一个酒店。庭院采用穆德哈尔或西班牙摩尔风格,拥有摩尔人式拱门和图案墙。
  17 墨西哥瓜达拉哈拉的卡瓦尼亚斯救济所 (1997)
  HospicioCabañas, Guadalajara
  19世纪初期,在瓜达拉哈拉修建起了卡瓦尼亚斯救济所,用来照顾和庇护那些生活有困难的人们,如孤儿、老人、残疾人以及慢性病患者。这个救济所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一个,它的设计包含了许多特殊的考虑,以满足那些生活困难人群的特殊要求。这个救济所还因为室内外空间的和谐、简约的设计和它的规模而举世闻名。在20世纪初期,这里的小教堂内装饰有许多精美的壁画,很多现在被认为是墨西哥艺术中的杰作,它们出自当时最著名的墨西哥壁画画家何塞·克莱门蒂·奥罗斯科之手。
  瓜达拉哈拉市(Guadalajara)是墨西哥哈利斯科州的首府,也是瓜达拉哈拉大都市区的首府、墨西哥第二大城市。瓜达拉哈拉市地处墨西哥西太平洋区,在哈里斯科州的中心,建立于1542年,面积187.91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560米。瓜达拉哈拉是墨西哥的文化、工业和经济重镇,市内设有轻轨系统。因其传统、文化休闲的魅力和烹饪而闻名于世。大街上富有殖民时期传统特色的建筑也显现出城市四个半世纪的文化底蕴。墨西哥是世界上唯一酿造龙舌兰酒(tequila,因出产该酒的小镇而得名)的国家,而龙舌兰酒原产地即为哈里斯科州,目前该酒原产地权由墨西哥政府持有。
  18 墨西哥大卡萨斯的帕魁姆考古区 (1998)
  ArchaeologicalZone of Paquimé,Casas Grandes
  帕魁姆考古区位于奇华华州西北方约350公里处,距奇华华州的大卡萨斯只有半公里。帕魁姆是一个史前人类聚集区,一直濒及西马德雷山脉的西北一带、齐华华州西面的大部分地区以及索诺达、阿迪索那和新墨西哥州的一些地区。据研究者们推测,3500多人曾在此居住,但对于其语言和民族的归属问题却一直难下定论。大卡萨斯帕魁姆考古带在北美洲的文化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表现在西班牙征服之前,北墨西哥的村镇文化与中美洲的先进文明之间的的贸易和文化联系方面。
  大卡萨斯的帕魁姆考古区是大卡萨斯的帕魁姆在公元14世纪至15世纪达到了鼎盛时期,它当时作为贸易和文化纽带连接着现在美国西南部地区和墨西哥北部地区,以及中美洲其他一些高度文明的民族。该遗址拥有大量文物,尽管只有一部分被挖掘了出来,但仍然足以证明当时该地区文化的活力,并且显示出这一文化与当地的地理经济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但是,这一文明在西班牙征服时期突然消失了。
  帕魁姆以其土坯建筑和T型门而闻名,为北美洲的土坯建筑的发展提供了证据。但在整个考古带中,被挖掘的仅仅是一小部分。它的楼群建筑风格具有美洲绿洲文明的特点,展示了史前建筑师娴熟高超的技艺。在这个城市的西面有一系列建筑,大概是用外面涂着花色石灰的石子建成的,这儿曾是举行各种宗教仪式的中心。一些研究者认为帕魁姆是美洲绿洲萨拉多文明的一支;而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它是中墨西哥一支先进文明部落征服后的结果,正因如此帕魁姆才发展成为一个出产赤鸟羽毛、与外地进行贝壳、瓷器、铜等商品交换的地方。
  大卡萨斯的帕魁姆考古区在北美洲的文化演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西班牙之前的贸易和文化联系方面。大量的大卡萨斯的帕魁姆考古带的考古遗迹,为北美洲的土坯建筑的发展提供了少有的证据,特别是和中美洲较先进的技术的结合。
  19 墨西哥塔拉科塔潘历史遗迹区 (1998)
  HistoricMonuments Zone of Tlacotalpan
  塔拉科塔潘历史遗迹区位于墨西哥韦中东部的韦拉克鲁斯州的塔拉科塔潘城。塔拉科塔潘城是一座在16世纪中期的时候修建的城池,是西班牙殖民者建立的一个内河港口城市。塔拉科塔潘城的建立者是西班牙人,因为靠近港口,所以当时被用来作为交通运输。该城古老的城市建筑得到了很好保护,我们今天仍然可以看到那里有宽阔的街道、风格色彩各异的带柱廓房屋以及公共场地和私人庭院中的参天古树。
  该地区最初是由托托纳克人居住的,12世纪被托尔特克人取代,1461年,阿兹特克人在这里开始了扩张的第一次尝试。1518年,有记载西班牙人佩德罗·德·阿尔瓦拉多(Pedro de Alvarado)带领一支探险队在帕帕洛阿潘(Papaloapan)地区航行。1521年墨西哥被征服之后,阿方索罗梅罗(Alfonso Romero)被任命为地方行政官接收了该地区,并建立包括该地区在内的一个大的行政区管理部门。赫尔南·科尔特斯(HernánCortés)于1532年在墨西哥建立了第一家甘蔗厂。但在16世纪,该地区的殖民化进程缓慢。17世纪,成为周围的庄园的商业中心,导致其西班牙人口的快速增长。1714年,被洪水淹没。并迫使城市迁移到现在的位置。塔拉科塔潘在1698年,1788年和1790年塔拉科塔潘遭受了三次大火,重建过程中,确立了城镇房屋建造的共同风格,包括庭院、瓦式屋顶和拱形通道,大多数最古老的建筑都可以追溯到这个时期。塔拉科塔潘历史遗迹区的边界基本是在18世纪末确定的。19世纪,塔拉科塔潘成为一个港口城市。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塔拉科塔潘成为从瓦哈卡、普埃布拉到韦拉克鲁斯以及国外的新奥尔良、哈瓦那和波尔多的重要商品装运港。在本世纪初,法国,德国和意大利移民来到该地区种植棉花,开展纺织业,并将产品销售至英国市场。直至20世纪上半叶,塔拉科塔潘一直是一个重要的港口。但随着Ferrocarril del Istmo铁路的建设,其重要性开始下降,城市的经济发展和建设也随之减慢。
  塔拉科塔潘在拉丁美洲的大多数城市定居点中都是独一无二的,城市布局和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世纪。历史遗迹区覆盖了面积为75公顷的153个街区,被分为两个部分:西部的"西班牙"部分和东部的面积较小的"原生"部分,由公共区域隔开,公共区域建有商业和官方建筑以及一些公共空间。城镇的西班牙部分的特点是宽阔的街道与帕帕洛阿潘河平行,街道由狭窄的小巷相连。这个区域,有公园和参天树木遮盖的公共空间,这一区域建筑的特点是一层和两层柱廊的房屋、安达卢西亚风格的内部庭院,加勒比风格的拱门,红瓦屋顶和色彩缤纷的外墙。
  在市中心,有一个由当地雕塑家设计的19世纪的亭子。稍远的河边是主广场,叫做萨拉戈萨广场(Plaza Zaragoza)。广场铺有白色大理石,四周点缀着棕榈树。广场的主要地标是北侧的圣母圣殿(NuestraSeñoradela Candelaria)。这座教堂建于18世纪晚期(始于1770年),教堂内藏有圣母玛利亚的画象。每逢塔拉科塔潘的年度庆典,教堂用蜡烛和鲜花填满教堂来进行装饰。
  广场上的另一座教堂是圣克里斯托瓦尔教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49年。它是新古典主义风格,并融合了一些摩尔人的风格,其塔楼中的大钟据说是在两个世纪前由英格兰运至此地。教堂内部的主要祭坛是用木头雕刻而成,其中包含著名的瓜达卢佩圣母像。在主祭坛区旁边的小教堂里还有敬拜耶稣的祭坛。
  镇上最古老的教堂是位于马德里广场(Plaza de las Madres)的圣米圭利图教堂(San Miguelito),它建于1785年,墨西哥盛行巴洛克风格的时期。萨拉戈萨广场的最后一个主要建筑是市政宫,它建于1849年,保存了萨尔瓦多·费兰多(Salvador Ferrando)的各种油画以及殖民时期的文件档案。
  圣殿以东是一个名为Plazuela Agustín Lara的小广场,以著名的作曲家命名,广场上树立着他的雕像。 Casa Artesanal Rafaela Murillo de Barbero酒店位于这个广场的南侧,这里曾经是市政监狱。萨尔瓦多·费兰多(SalvadorFerrando)博物馆位于广场东侧,这位著名的画家曾致力于保护韦拉克鲁斯文化遗产,博物馆收藏了他和其他画家的作品以及他那个时期的古董。
  塔拉科塔潘城市布局和建筑风格体现了西班牙文化和加勒比传统文化的结合。这里虽然是西班牙人修建的,但是并不是单纯的西班牙风格,其中掺杂着一些加勒比传统文化的色彩。这一特点充分体现在城市的房屋和布局上。房屋的样式不是非常的漂亮,而且看起来有些低矮,但是颜色非常的鲜艳,像是彩虹一样,赤橙红绿青蓝紫各种颜色充斥着这座城市,像是画家使用的调色盘。房屋连成片看,就真的是非常的漂亮了,也给人一种愉快的感觉。这些漂亮的建筑一行行,一排排,组成了很有轮廓的格子状。这些色彩各异的房屋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等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来此欣赏。
  20 墨西哥坎佩切历史要塞城 (1999)
  HistoricFortified Town of Campeche
  坎佩切(西班牙语:San Francisco de Campeche)是墨西哥坎佩切州的州府,位于墨西哥东南尤卡坦半岛西岸的坎佩切湾。坎佩切在西班牙语的意思是墨水树,由西班牙征服者在1540年建立。不过,这里早在玛雅文明时期就是一个名为阿·金·佩奇(Ah Kim Pech)的部落,当时有3000多座建筑物和一些纪念碑,其中的一部分遗址至今依然可见。
  1686年以前,坎佩切常常受到海盗和掠夺者的攻击。1686年由于城市政府要修建防御工事,委托法国工程师路易斯·布沙尔设计了一座环绕城市的护城墙。这座城墙俯看呈不规则的六边形,厚2.5米,高6-8米,周长2560多米,角落处有8个防御用的碉堡。整个防御工事的建设,从1686年一直持续到1704年。在其完工后,来自海上的威胁得到相当程度的缓解。它不止成功阻挡了海盗,也将外来者与原住民隔离开来,使得掌控着坎佩切政治经济命脉的西班牙人占据了城内的土地,土著人则被赶到城外居住。
  坎佩切城是西班牙殖民者征服新世界时期的典型港口城市,该历史要塞保留了其外墙和防御体系,这些防御工事是这个加勒比海港口为抵御海上袭击而修建的。坎佩切历史要塞城是17-18世纪人类一个杰出的防御建筑系统,历史可以追溯到1517年,该市最早是一个名为阿·金·佩奇(Ah Kim Pech)的玛雅人村落。在17世纪时,建立起了环绕城市的护城墙,用以对付海盗。至今尚有两处堡垒、七个碉楼和三个炮台可见。不过城墙已有不少断口,而四处城门也只剩下"海门"和"地门"两个。当地所保留的方济各大教堂、古玛雅遗址、旧城墙和堡垒等景点吸引很多游客,有些建筑则被辟为博物馆。而西班牙殖民者建造的巴洛克式建筑,则成了坎佩切老城区的标志性符号。
  21 墨西哥霍齐卡尔科的历史纪念区 (1999)
  ArchaeologicalMonuments Zone of Xochicalco
  霍奇卡尔科的历史纪念区是前哥伦布时期的一座城市遗址,位于墨西哥莫雷洛斯州的西部。该遗址位于该州首府库埃纳瓦卡西南38公里处,距墨西哥城76公里。
  霍奇卡尔科遗址位于莫雷洛斯的一个山顶,早在公元前200年就有人类的活动,但直到史诗时期(Epiclassic Period ,公元700 - 900年)才发展成为一个城市中心。遗址几乎所有的建筑都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鼎的盛时期,这座城市可能拥有多达2万人口。
  遗址众多的防护墙呈阶梯状分布在山坡上,显示出战争和衰落后广泛的文化影响的痕迹。从遗址顶端,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具有防御功能官邸。从远处,可以看到一个曾经为霍奇卡尔科城提供饮用水的湖。古代的时候,湖离城更近一些,但运送水的路程还是相当长的。
  与山顶上的遗迹遥相呼应的是一系列的寺庙,其中较大的一座寺庙被称为大金字塔,它依山势的自然坡度而建,以增加其高度及气势。在这座寺庙前立面有一个刻有碑文的小石碑。沿着一段防护墙,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祭祀用彩绘长方形的房间,长凳上的彩色已模糊不清。房间之所以声名显赫是因其非常庞大的两个圆形天井,一个叫北圆形天井,另一个叫南圆形天井,二者都具有大写的"I"型结构和凹陷的许多标记。
  在霍奇卡尔科,许多地下隧道也依山势而建,有三个进入人工隧道的洞口。左边的洞口引导人们进入一个叫做"天文台"的地下室,在这里,一缕阳光在一年中某特定的时间直射进来,考古学家因此认为,这种方法在当时被用作太阳的历法。霍奇卡尔科遗址的明信片上印有这种建筑结构的图案,它不仅仅是带有雕饰画面的遗迹,而且在研究文化融合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公元 650-900年期间,因大量的人口迁徙,当地文化发生了非常明显的相互影响。霍奇卡尔科遗址的设计和结构不同于墨西哥中部的建筑遗址,文化方面与玛雅文化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别,这为当时中美洲不同地区的文化的融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特别引人注目的还包括一些建筑物侧面的雕刻浮雕。羽蛇神庙(Temple of the FeatheredSerpent)风格精美,明显受到特奥蒂瓦坎艺术和玛雅艺术的影响。 羽蛇神庙高耸的底部立面带有浮雕雕刻,描绘了向霍奇卡尔科致敬的城镇以及几个看起来像玛雅人的人物雕像。据推测,霍奇卡尔科很可能还是一个来自中美洲其他地区的艺术家聚集的社区。
  遗址的其他古迹包括其他几个阶梯金字塔寺庙、宫殿、三个球场、蒸汽浴室、一排不同寻常的圆形祭坛,以及一个雕刻有台阶的洞穴。该遗址还有一些独立的雕刻石碑;,已从原来的位置移至现在在墨西哥城的INAH博物馆和霍奇卡尔科博物馆展出。
  霍奇卡尔科博物馆绝对令人出乎意外,收藏了丰富的遗址出土文物和雕刻,向人们展示了遗址本身具有的独特风采。众多精致典雅的人工制品上的红色的颜料色彩鲜艳,精巧的船只(雕刻的圆形天井的模型)以及金字塔的微型模型都是珍藏在博物馆里非常有趣的人工制品。
  大约在公元900年左右的某个时候,霍奇卡尔科市被烧毁了。 许多被挖掘的房屋和寺庙都有层层被燃烧的迹象,并因此破坏,该城被摧毁并迅速被遗弃。 然而,一小部分残余人口仍居住在山脚下的较低斜坡上。 后来,大约在公元1200年,该遗址被讲纳瓦特尔语的特拉赫韦卡(Tlahuica)人重新居用,他们是现代莫雷洛斯州纳瓦特尔人的祖先。
  霍齐卡尔科是一例至今仍然保存完好的政治、宗教以及商业的中心。当年,许多中美洲国家,如特奥蒂瓦坎、蒙特阿班、帕伦克和蒂卡尔的崩溃,带来了公元650—900年时期的动荡。霍齐卡尔科兴起于特奥蒂瓦坎没落之后,推测该城在特奥蒂瓦坎没落之后在特奥蒂瓦坎帝国中扮演了重要角色。霍奇卡尔科以其古老的文化渊源,向世人展示了一幅绚丽的古老艺术的画卷,为考古学家提供了大量确凿、具有很高价值的考古资料。
  该遗址每周上午10点至下午5点对游客开放,但只允许在中午之后进入天文台。
  22 墨西哥坎佩切卡拉科姆鲁玛雅城 (2002, 2014)
  Ancient MayaCity and Protected Tropical Forests of Calakmul, Campeche
  卡拉科姆鲁,建立在墨西哥南部的铁拉斯巴扎斯的热带森林深处的一个重要的玛雅遗址,在这个地区十二个多世纪的历史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雄伟的建筑结构及其独特的整体布局保存得非常完好,给世人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古玛雅首都的生活画面。
  卡拉科姆鲁玛雅遗址,位于南坎佩切森林中心,离危地马拉边界只有30公里。它是最大的玛雅遗址之一,也是古玛雅帝国最大最繁华的城邦。它始建于公元514年,占地大约70平方公里,在鼎盛时期拥有50,000人口。卡拉科姆鲁市中心的北方有坚固的城墙,大概是最重要的政治防御建筑。考古学家还发现这个遗址被运河和小河等大约22平方公里的水貌包围着。遗址主要古迹有:千柱广场,它曾支撑巨大的穹窿形房顶,可见此建筑物之大。武士庙及庙前的斜倚的两神石像,9层高30米的呈阶梯形的库库尔坎金字塔,以及圣井(石灰岩竖洞)和筑在高台上呈蜗形的玛雅人古天文观象台,称"蜗台"。
  23 墨西哥克雷塔罗的谢拉戈达圣方济会修道院 (2003)
  FranciscanMissions in the Sierra Gorda of Querétaro
  克雷塔罗市(全称"克雷塔罗—圣地亚哥市") [1] 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西北220公里处,克雷塔罗州首府,为墨西哥的地理中心。全市总面积783平方公里,总人口75万;其中市区人口59万,占全州人口的44.7%,是克雷塔罗州最大的城市。
  五座谢拉戈达圣方济会修道院是十八世纪中期墨西哥国内的基督徒皈依的最后阶段建造的,而且成为了加里弗尼亚州,阿利桑纳州和田纳西州基督教连续发展的资料。教堂装饰华丽的外观展示了传教士与当地人非凡的想象力,教堂地处乡村的环境也使它保留了其本身的特色。修道院展示了在墨西哥中北部及美国西部的基督教会重要的传道过程,见证了欧洲传教机构与墨西哥中部的游牧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也成为北美基督教发展第二阶段的极有价值的史料。通向谢拉戈达圣方济会修道院的路蜿蜒在奎雷特罗州云雾弥漫的美丽的远山上,盘旋的小径令人望而生畏。教堂装饰华丽的外观展示了传教士与当地人非凡的创造力,教堂周围的乡村聚居地则保留着它们本身的地方特色。当五座外观呈现出18世纪西班牙巴洛克式的螺旋,天主教的圣像和精美的钟楼时,那份惊喜将让人觉得不虚此行。五座小小的珠宝盒一般的教堂闪耀在谢拉戈达高山上的阳光下,展示了18世纪西班牙巴洛克式的螺旋,天主教的圣象和钟楼的精美。
  克雷塔罗市是墨西哥的著名旅游胜地之一。该市三面环山,一面是平原,海拔1800米,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以其美丽的西班牙式建筑和幽静的风景区驰名于世。城中布满了殖民时期的西班牙风格建筑和大大小小的教堂、广场。游客漫步在古朴的石路上,感受着十八世纪的历史气息,沿着具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宏伟的红砖水渠缓缓而行,领略这座享有世界自然历史遗产美誉的城市的风情万种。克雷塔罗为墨西哥发展最迅速的城市之一,由于古城区被列为世界遗产,游客众多,都想亲自观赏历史上那些伟大的杰作。克雷塔罗的大部分景点位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历史遗迹区,遍布殖民时期的建筑,值得细细品味的是那些建于十七到十八世纪黄金年代里的,奢华的市政和宗教的巴洛罗式建筑。在克雷塔罗的市中心矗立有旧金山教堂,建造于18世纪早期,之后便一直是这座城市最重要的宗教胜地,是耳熟能详的旅游景地。独立广场是为克雷塔罗最古老的部分,种植有革质榄仁木,被户外餐馆和殖民大宅包围,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24 墨西哥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 (2004)
  Luis Barragán House and Studio
  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于1948年在墨西哥城郊建造,设计师是路易斯·巴拉干,它是二战后建筑创意工作的杰出代表。这幢混凝土结构的建筑面积共有1161平方米,有一个底层外加两层楼,还有一个私人小花园。巴拉干将现代艺术与传统艺术、本国与流行结合起来,形成了一种全新的风格。这种风格具有极大的影响力,在当代花园、广场以及风景设计方面尤其如此。
  路易斯·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于1902年出生在墨西哥的瓜达拉哈拉的乡村,从小在父亲的农场里长大。在1924年拿到工程学士学位后,他在父亲的资助下用两年的时间遍游了欧洲。这段时间他参观了很多城市,虽然没有在什么机构学习,但是依然受益非浅。1927年路易斯·巴拉干开始了在墨西哥的建筑实践。在1976年前他几乎不为人知。而1976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展出了其作品的图片,轰动了世界建筑界。而后1980年他获得了普利策建筑奖。他所设计的一些建筑被认为是与巴塞罗那博览会德国馆一样20世纪最伟大的建筑之一。1988年11月逝去。主要作品:1947年设计的自宅;1957年设计的墨西哥城苏塔德·塞特莱特塔楼建筑群;1961年设计的拉斯·阿帕莱达斯居住区总体规划和社区中心;1968年设计的圣·克瑞斯托拜尔庄园府邸和马厩等。
  路易斯·巴拉干住宅被认为是当地传统建筑艺术与现代建筑技术相结合的典范,对现代建筑、花园、广场和景观的设计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路易斯·巴拉干主张要将建筑与景观相融合,将建筑与景观一体设计。他曾说:"我们很有必要去意识到,在世界上一部分有着特定的区域、特定的气候条件下,园林能够为人们提供一个四季常驻的起居室,在那里我们可以休憩、进餐、与邻居们聚会。所以建造园林和建造建筑物一样的重要。"他还说"建筑师设计的环境应该像他设计的建筑一样被使用,并使其更具艺术和精神的价值,建筑师的工作如果没有表达出一种意境,则是不妥的。"路易斯·巴拉干的园林与建筑有着明显的极少主义倾向,一堵白墙,一条巨型溢水池,或是一处落水,一棵大树,就能创造出极其宜人的环境。他所用的都是最平常的几何形态,没有刻意的雕饰,却宁静致远,另人心旷神怡。同时这些极其简单的形体使用的是地方性的材料和丰富的色彩,使得他们又没有现在很多极少主义作品中的冰冷感,而是温暖而近人。
  路易斯·巴拉干故居和工作室的设计改革,集中反映了路易斯·巴拉干对于空间和形式的不断探索。故居采用墨西哥传统的内向式庭院,只是把环绕庭院的房间换成了彩色的墙壁。住宅的主体部分高二层,起居室和书房为通高的空间。建筑内部采用高低不同的隔断划分空间,形成良好的光影变化效果。所有的房间面向花园开巨窗,墙面有拉毛的质感,与轻巧出挑的木质楼梯形成强烈的反差。路易斯·巴拉干利用色调的变化表现不同的环境气氛和心情。主入口处有一狭窄的走廊,墙面采用简朴的木版装饰,下放一张木质的长凳,隔断墙上方设置一个黄色的点光源,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气氛。门厅的楼梯处采用黄色和白色,给人轻快活泼的感觉。窗口上方设置一幅金箔装饰,把日光反射成温暖的金黄色。而楼梯井下方的一处洋红色墙面,又使整个房间的色调微微泛红。书房和工作室采用黄色的地板,餐厅又变成洋红色,整个房间就是一个光与色的容器,大胆而不杂乱,给人以美的享受。墙体形态和色彩的变化,使得住宅好像有了一种自发的生长性。
  25 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群岛及保护区 (2005)
  Islands andProtected Areas of the Gulf of California
  加利福尼亚湾群岛及保护区位于墨西哥东北部的加里福尼亚群岛,包括244个岛屿、小岛和海岸区。科斯特海和它的岛屿被称为研究物种形成的自然实验室,而且,为几乎全部的海洋领域的海洋科学家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研究场所。加利福尼亚湾群岛及保护区由悬崖和沙地海滩构成的给人深刻印象的自然美环境,与绿水环绕和沙漠形成强烈对比。这里是695个动植物物种的产地,它比世界遗产列表中任何的海生和海岛物产都要多。同样,还有891种鱼类,其中90种是地方特有的。不仅如此,这里还包含世界海生哺乳动物总数的39%和世界上鲸种类的1/3。
  加利福尼亚湾,又译为哥得斯海,是太平洋深入北美大陆的狭长边缘海,位于墨西哥西北部大陆和下加利福尼亚半岛之间,呈西北-东南走向,北窄南宽形似喇叭状。海域长约1207千米,宽度90~210千米,平均宽153千米,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
  加利福尼亚湾里的加利福尼亚群岛,海岛众多,包括244个岛屿、小岛和海岸区。加利福尼亚湾海域被安赫尔德—拉瓜尔达岛和蒂布龙岛两大岛的地峡分成两部分,平均深度800米。北部水浅,北部顶端为科罗拉多河冲积的三角洲;南部水深在2500米以上,最深处达3218米。地峡地段有波涛汹涌的海潮,形成险恶的萨尔西普埃德斯区,非常不利于航行。加利福尼亚湾海底谷地向北延伸到陆地上,形成索尔顿湖盆地,湖岸低于海面75米。海中多火山。风浪大,红色藻类浮游生物繁衍,海水呈红色,因而也有红海之称。盐度35‰左右。加利福尼亚湾海湾接纳科罗拉多、富埃尔特、马约、锡那罗亚、索诺拉和亚基等河。瓜伊马斯、拉巴斯为加利福尼亚湾主要港口。西南岸有珍珠养殖,东岸有深海捕鱼。拉巴斯与马萨特兰之间有轮渡。墨西哥实行200海里海权,加利福尼亚湾均为其内海。
  加利福尼亚湾是海底活火山的聚居地。美国加州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的探险队曾利用装备了声纳探测装置的机器人潜艇,于加利福尼亚湾发现了十座海底活火山,这也是近些年来科学家首次在加州湾海底发现有火山口存在。有于海底多火山,加利福尼亚湾地区成为墨西哥地震频发地之一,其中:2010年10月22日1时53分(北京时间)在加利福尼亚湾(北纬24.8,西经109.2)发生7.0级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2012年4月12日中午12时15分(当地时间),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发生里氏6.9级地震,震中据墨西哥格雷罗内洛罗市143公里,震源深度10.3公里。美国西海岸和阿拉斯加海啸预警中心发布通告,预计地震不会在加州、俄勒冈州、华盛顿州、不列颠哥伦比亚及阿拉斯加海岸引发海啸。
  26 墨西哥龙舌兰景观和特基拉的古代工业设施 (2006)
  Agave Landscapeand Ancient Industrial Facilities of Tequila
  "龙舌兰景观和特基拉的古代工业设施"这一遗产位于墨西哥中西部哈利斯科州特基拉火山的小山丘与里约格兰德河的深谷之间,因其著名的龙舌兰文化,2006年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特基拉(Tequila)是当地土著语言,意思是劳作之地。它是墨西哥中西部哈利斯科州的一个镇,位于瓜达拉哈拉(Guadalajara)和特皮克(Tepic)之间。特基拉作为墨西哥的一座小城,以盛产墨西哥最具特色的植物龙舌兰著称。早在远古时代,墨西哥人就发现了龙舌兰肥厚多汁的特性。用龙舌兰根茎中的汁液所酿造的龙舌兰酒,又名特基拉酒,口味干烈,是墨西哥的国酒,也是世界上最受欢迎的烈性酒之一。墨西哥的主要外销龙舌兰酒和酿造这种酒的"蓝色龙舌兰"的拉丁种名,都是以这个镇的名字——特基拉命名的。作为龙舌兰和龙舌兰酒的主要生产地,特基拉全城6万人口中的绝大多数从事的都是与龙舌兰有关的行业。遗产串联起蓝色龙舌兰酒景观及特基拉镇、阿雷纳、阿玛阿提坦这几个产地。列入遗产的部分包含了农田、酿酒厂、已经废弃或是还在使用的工厂、私酒作坊(西班牙法律认为不合法的酿酒厂)、城镇以及塔希兰(Teuchitlán)考古遗址。还有为数众多的种植园及庄园也被涵盖在遗产范围内,其中有些建筑的建造日期可以回朔到18世纪。工厂和农庄都是石砖和土砖结构,墙上涂有赭色石灰,建筑内有石拱、榫子和窗上装饰物,以及设计整齐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品。这些建筑反映了前西班牙统治时期酿制龙舌兰酒的传统与欧洲提取工艺的融合,以及当地技术与从欧洲和美国引进的技术的融合。该遗产还包括见证塔希兰文化的考古遗址。从公元200年到900年,特基拉地区就因塔希兰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修造梯田以促进农业发展,建造房屋、庙宇和用于纪念仪式的土墩及球场。
  龙舌兰酒既有悠久的历史,也不乏生动的神话传说。在古印第安文明中,龙舌兰被视为神树,神赐的礼物,它是女神马雅秀的化身。据考证,龙舌兰酒的酿造史可追溯到公元2到3世纪。当时,居住在中美洲地区的阿兹特克人已掌握了发酵酿酒的技术,多汁而含糖丰富的龙舌兰自然而然成为酿酒的原料。阿兹特克人用树枝戳开龙舌兰的茎,然后把收集来的汁液放入容器中,让其自然发酵,这种发酵酒就是普利克酒。在宗教活动中,不论老少都喝这种酒精度与啤酒差不多的龙舌兰酒。西班牙征服者到来后,也将蒸馏的技术带到这里。为了弥补葡萄酒或其他欧洲烈酒的不足,他们开始在当地寻找酿酒原料,于是看上了奇特植物香味的普利克,但又嫌这种发酵酒不够劲,便通过蒸馏提升普利克的酒精度,用龙舌兰酿造的蒸馏酒就此产生。由于这种"新酒"是用来替代葡萄酒的,所以称其为梅斯卡尔葡萄酒,或直接称为梅斯卡尔酒。梅斯卡尔(Mezcal)是所有龙舌兰为原料酿造的蒸馏酒的总称。它是古印第安人及西班牙人文化的结晶,加之是阿拉伯人教会西班牙人酿酒,所以龙舌兰酒是三种文化的结晶。
  在特基拉火山脚和格兰德河河谷间有一个面积34 658公顷的遗址,它是广袤的蓝色龙舌兰生长地的一部分。这里因龙舌兰的种植而发生改变。自16世纪以来,人们就用这种植物生产龙舌兰酒。在过去的两千多年里,人们用它酿造各种饮料,并用来织布。该景观内有很多酿酒厂仍在生产,反映了19世纪和20世纪全世界龙舌兰酒消费量上升的趋势。现在种植龙舌兰已经成为墨西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该遗址拥有一大片生机盎然的龙舌兰种植地,同时也是特基拉、阿雷纳和阿玛提坦城的城市聚落。很多大型酿酒厂在这里酿制和提取龙舌兰"菠萝"。列入《名录》的遗产包括龙舌兰种植地、酿酒厂、工厂(包括仍然开展生产的和已经停产的)、酒坊(西班牙统治时期的非法酿酒厂)、小镇和塔木西兰考古遗址。遗产中还有很多农庄,即不动产,有些可以追溯到18世纪。工厂和农庄都是石砖和土砖结构,墙上涂有赭色石灰,建筑内有石拱、榫子和窗上装饰物,以及设计整齐的新古典主义风格或巴洛克风格的装饰品。这些建筑反映了前西班牙统治时期酿制龙舌兰酒的传统与欧洲提取工艺的融合,以及当地技术与从欧洲和美国引进的技术的融合。该遗产还包括见证塔栖兰文化的考古遗址。从公元200年到900年,特基拉地区就因塔栖兰文化的影响而发生了改变,主要表现在修造梯田以促进农业发展,建造房屋、庙宇和用于纪念仪式的土墩及球场。
  27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学城的核心校区 (2007)
  CentralUniversity City Campus of the Universidad Nacional Autónoma de México (UNAM)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大学城的核心校区位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是拉丁美洲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核心校区集中了校舍、体育设施和开阔地,建于1949年至1952年。60多名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参与了这项工程。核心校区体现出独特的20世纪现代风格,融合了城市化、建筑、工程、景观设计和艺术,同时借鉴了当地传统,特别是前西班牙殖民统治时期的历史沿革。校园具备突出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获得广泛赞许。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UNAM,以下简称墨国大)是墨西哥的一所公立研究型大学,创建于1551年,是墨西哥和拉丁美洲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大学,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学府之一。该大学还是墨西哥最大的公立大学,属于世界顶尖大学之一。它能提供从学士学位到博士学位的上百种课程,有30万名学生,25000名教师。
  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前身是墨西哥皇家和天主教大学,于1551年9月21日根据代表西部国王查理五世的西班牙王储腓力二世签署的旨令而建 ,至1865年被墨西哥马西米连诺一世关闭。现代意义上的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由当时波费里奥·迪亚斯政府中的教育部长胡斯托·谢拉(Justo Sierra)创建于1910年9月22日,是对其前身"墨西哥皇家和天主教大学"旧体制所作的全面自由化改造。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最初整合了艺术、商业、政治、法学、工程、医学类及师范学校和公立预科学校,第一任校长是华金·埃圭亚·伊·利斯(Joaquin Eguí Y LIS)。1929年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获得政府所授予的课程设置和预算管理自主权,从而对校的学术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它的学术自由性和独立性。1949年,为了把"墨国大"分散在首都各处的多所院校集中起来,"墨国大"核心校区——加拉加斯大学城破土动工。新的大学城位于城南圣安格儿区(San Ángel)。首先奠基的是科学学院,大学城的第一幢建筑。大学城的工程改造了墨西哥城南部山谷火山熔岩的面貌。60余名建筑师、工程师和艺术家,用三年时间,联手完成了700万平方米新校园的设计建造。至1970年,又增加了两座新城,分别用于自然科学和人类学的研究。
  "大学城"(Ciudad Universitaria)是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的主校区,由建筑师马里奥·帕尼(Mario Pani)、恩里克·德尔·莫拉尔(Enrique del Moral)、多明戈·加西亚·拉莫斯(Domingo García Ramos)、欧内斯托·戈麦斯·加利亚(Ernesto Gómez Gallardo)及其他多为设计师设计,它环大学奥林匹克体育场而建,大约有40所学校和学院、文化中心、生态保护区、中央图书馆和一些博物馆。
  利用对空间功能的合理规划,墨西哥建筑师对火山岩浆掩埋的荒凉之地做了全新的解读。立方块和玻璃棱柱体的大面积使用,体现出吸取了墨西哥传统精髓的现代性。与此同时,本土的人文传统被巧妙地融入了校园的装饰设计。作为墨西哥最高学府,世界级壁画大师迭戈·里维拉(Diego Rivera,1886-1957)、斯奎罗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1896-1974)和奥罗斯科(JoséClemente Orozco,1883-1949)(这三位壁画家合称为"墨西哥壁画三杰")把艺术创作搬进了墨大,朴拙的印第安艺术风格,炫目的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使建筑外墙上的巨幅壁画气势磅礴,异彩纷呈,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而大量古典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雕塑作品,与现代建筑交相呼应,也为墨大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气息。而集中体现上述设计理念和建筑特色的,当属其中的校长楼、中心图书馆和大学奥林匹克体育场,堪称为拉丁美洲现代建筑的扛鼎之作。
  奥林匹克体育场同大学城里的其他建筑不同的是,采用了西特尔熔岩岩石作为建筑材料。墨西哥著名壁画艺术家里维拉(Diego Rivera)用五彩缤纷的马赛克浮雕修饰外墙,象征国家、和平、大学和体育。作为主会场在这所体育场里举办过1968年奥运会的开闭幕式和田径比赛,后来还举办过1986年足球世界杯的比赛。
  作为象征性建筑的校长楼又名里维拉(也译作,韦华拉)塔楼,以双头鹰徽章(墨西哥鹰和安第斯大兀鹰)和格言"以我的后代传达精神"而闻名于世,这座塔楼再一次证明,在墨西哥,艺术和建筑融为一体。塔楼的正面采用墨西哥壁画艺术家斯奎罗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的三幅壁画作品作为装饰,主题分别是"大学中的人们,人民中的大学"、"墨西哥历史大事记"和"大学新象征"。
  中心图书馆4000平方米的墙面装饰出自画家和建筑师胡安·敖戈曼(Juan O"Gorman,1905-1982)的手笔。在艺术家的帮助下,这座10层大楼用采自全国各地的五彩石头装修,讲述了前西班牙时期的墨西哥历史,突出了生与死的永恒。
  "墨国大"核心校区是20世纪建筑、工业设计、土地规划和现代艺术的独特典范,体现出吸取了墨西哥传统精髓的现代性。
  28 墨西哥黑脉金斑蝶生态保护区 (2008)
  MonarchButterfly Biosphere Reserve
  黑脉金斑蝶生态保护区,位于墨西哥城西北部约100公里处密林丛生的崎岖山区。每当秋季来临,数以百万甚或数以千万计的黑脉金斑蝶从北美的广大区域返回该地,聚集在这一森林保护区的小块林地上,它们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把树木点缀成了橘黄色,树枝都被这些蝴蝶的重量压弯了。春季到来时,这些蝴蝶又开始为期8个月的迁徙,飞往加拿大东部然后再返回,在此期间有四代蝴蝶出生和死亡。它们如何找到返回越冬地的道路仍然是一个谜。
  黑脉金斑蝶是蝶类物种中最大的蝴蝶之一,俗称"帝王蝶"。前足相当退化,短小无爪。前翅脉5条,常共柄。卵呈奶白色,期后会转变为淡黄色,呈半球形。幼虫头上有突起,体节上有枝刺,腹足趾钩1至3序中列式,蛹为垂蛹,翅膀上有显眼的橙色及黑色斑纹。生活史包括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期,幼虫一般群集生活,幼虫以有毒植物马利筋为食,是一种食毒以防身的特殊物种。
  黑脉金斑蝶的生活习性:喜欢日间活动,飞翔敏捷,和其他鳞翅目昆虫一样,也是完全变态。黑脉金斑蝶有迁徙的习性,是地球上唯一的迁徙性蝴蝶。生活在北美洲的黑脉金斑蝶它们在墨西哥度冬,在美东与加拿大繁殖,每年百万成群迁徙往返于相隔千里的栖地之间。帝王蝶身上带有橘黑斑纹,秋天返回墨西哥中部后,只会选择栖息在12个森林山区,各自形成族群,当它们在树枝树干上歇息时,会聚集成小团,总数高达数百万,场面相当壮观。
  黑脉金斑蝶是通过什么机制指引如此大规模、远距离迁徙的?大多数人此前都认为它们的导向机制存在于大脑中。2009年9月,科学家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弄清楚了指引它们迁徙的生物钟竟然是存在于触须上。
  黑脉金斑蝶以乳草属植物为食,而此类植物含有一种高浓度的化学物质——强心苷(也叫卡烯内酯),使得黑脉金斑蝶体内也聚积了这种有毒物质,这对黑脉金斑蝶起到了保护作用,避免某些掠食者的侵袭。另外,黑脉金斑蝶斑斓的色彩也有警告捕食者的作用。
  在墨西哥,蝴蝶谷这个美丽的名字,指的是米乔坎州中部的一片山区——黑脉金斑蝶生态保护区。每年11月初至第二年的3月,这片海拔3200多米、温暖如春的山岭,就成为成千上万只黑脉金斑蝶越冬栖息和繁衍后代的家园,成为世界八大自然奇观中的绝妙一景。每年的秋季,王蝶都要从加拿大和美国飞行约5000公里来到墨西哥境内的这片山谷。一只王蝶一般只有9个月的寿命,其中至少有5个月飞行在漫漫的旅途上。这就意味着,没有一只王蝶能够完成回来的旅程。迁徙全过程序要经历两代王蝶的生与死,第二代才能回到北方的家乡。然而,它们在北方住不了多久就又必须再次出发,长途飞行到墨西哥来越冬。最令人惊奇的是,他们回到蝴蝶谷后一定会栖身在父母曾经停留过的同一棵树上。无数的黑脉金斑蝶会陆续飞抵"蝴蝶谷"栖息。在这里,它们通常都是成群集结在丛林深处的枝干上,或是枝头,形成黑压压的一团团。天气暖和时,不少蝴蝶也会在栖息地四周飞舞。由于蝴蝶为数众多,人们能清晰地听到蝴蝶扇动翅膀时的轻微哗哗声。为了这片王蝶的栖身之地,墨西哥政府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开放的蝴蝶谷仅是一万多公顷王蝶栖息地的一隅。政府颁布法规,严禁捕捉蝴蝶,即便是已经死亡的蝴蝶,也不能带出保护区或者制作标本。四月份王蝶飞走后,旅游景区也将封闭以使自然环境"休养生息"
  29 墨西哥圣米格尔的卫城镇和阿他托尼科的拿撒勒人耶稣圣殿 (2008)
  Protective townof San Miguel and the Sanctuary of Jesús Nazareno de Atotonilco
  圣米格尔·德·阿连德(西班牙语:San Miguel de Allende)位于墨西哥中部瓜纳华托州的最东部,距离首都墨西哥城274公里,始建于1541年。这座城市的名字来源于两个人:16世纪修道士胡安·德·圣米格尔(Juan de San Miguel);墨西哥独立英雄伊格纳西奥·阿连德(Ignacio Allende),他出生在面向城市中央广场的一所房子里。
  圣米格尔的卫城镇最早建于16世纪,设有防御工事,目的是保护内陆的皇家道路。在18世纪时达到了鼎盛时期,圣米格尔的特定宗教和特殊建筑使得它成为一个墨西哥式巴洛克风格。当时修建了许多具有明显的墨西哥巴洛克风格的宗教建筑和民居,其中一些建筑是从巴洛克风格向新古典主义风格过渡时期的杰作。老城中心仍保持着250年前的状态,城市中心的布局大多为直线网格,由于地形的原因,许多道路都不平坦。老城中心估计有两千扇门,其后至少有两千个大小各异的庭院[。其中许多已经恢复到以前殖民地的状态,带有拱石的立面,橙色和黄色的外墙,手工制作的铁制品框起来的门窗和镂刻的木制门。
  圣米格尔的卫城的主要知名建筑:
  圣米格尔教区教堂(La Parroquia de San Miguel Arcángel)始建于17世纪,在墨西哥和该镇的象征中是独一无二的。它是墨西哥最有名的教堂之一,从城镇的大部分地方都可以看到其新哥特式外观的两座高塔。教堂前是阿连德广场(JardínAllende),也被当地人称作主花园。广场采用法式风格设计,配有锻铁长凳和印度月桂树。阿连德广场是该镇的主要广场,是举办音乐会和其他文化活动的场所,是圣米格尔的社交活动中心。
  伊格纳西奥·拉米雷斯文化中心(The Centro Cultural Ignacio Ramirez),也被称为美术学院( the Escuela de Bellas Artes),坐落在原先的康塞普西翁修女修道院(Hermanas dela Concepción)中。修道院和毗连的教堂于1775年建立。今天的文化中心是国家美术学院(INBA,Instituto Nacional de BellasArtes)的组成部分。这是一座两层楼的修道院,四周环绕着一个非常大的庭院,中间有大街道和大喷泉。它设有艺术品展览厅和素描、油画、雕塑,石版印刷、纺织品、陶瓷、戏剧艺术、芭蕾舞、地方舞蹈、钢琴和吉他的教室。
  文化中心旁边是圣母无染原罪教堂(the Inmaculada Concepcion Church),当地人称为Las Monjas(英语:The Nuns)。它最初是作为修道院的一部分而建造的,这座教堂建于1755年至1842年之间。
  阿连德故居博物馆是伊格纳西奥·阿连德(Ignacio Allende)的故居,他是墨西哥独立战争初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故居建于1759年,带有巴洛克和新古典主义元素,位于圣米格尔教区教堂旁边。博物馆的正式称为圣米格尔·德·历史博物馆,
  运河伯爵之家(Casa del Mayorazgo de la Canal)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在殖民后期,这座房子是最重要的世俗建筑,是新西班牙最富有的富豪之一德拉运河伯爵家族的住所。原始建筑的灵感来自16至18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宫殿,外墙是新古典主义的,带有家族的徽章。建筑内的巴纳克斯文化中心(Casa de Cultura de Banamex)里面收藏着历史绘画作品。
  阿连德广场的北侧是市政厅,始建于1736年,但此建筑多次遭到严重破坏,几乎没有保留原始结构。当前建筑物有两层,是墨西哥独立战争开始后成立的第一个"独立"或现代市政政府的所在地。市政厅前建有墨西哥独立战争领导人米格尔·伊达尔戈(Miguel Hidalgo),伊格纳西奥·阿连德(Ignacio Allende)的雕像。
  公民广场(Plaza Civic)最初建于1555年,应该是该镇最早期的中心。广场上矗立着伊格纳西奥·阿连德(Ignacio Allende)骑马的雕像。它毗邻的索莱达(Soledad)广场是城镇的主要市场之一。广场附近还有塞努拉·德拉萨鲁德圣母教堂(Nuestra Señora de la Salud)和圣菲利佩内里圣母教堂(Oratorios deSan Felipe Neri churches)。
  圣方济各教堂(The San Francisco Church)始建于1778年,二十多年后教堂才完工,过程中教堂的建筑风格也发生了变化。外墙是纯丘里格拉风格(Churrigueresque,晚期的巴洛克风格——编者中国大山注),有石像和精美的圆柱,而后建的钟楼于1799年以新古典主义风格建造。
  公共图书馆(The Biblioteca Pública)由加拿大人海伦·沃尔(Helen Wale)建立,是墨西哥最大的私人资助的,可供公众访问的图书馆,拥有第二大英语书籍收藏。
  老城中心的最南端是华雷斯公园(Parque Juárez),该公园建于20世纪初,位于法式风格的河岸上,设有喷泉,装饰水池,锻铁长椅,旧桥和人行道。公园有一个儿童游乐场和篮球场。花园区到处都是当地特有的植物和树木,包括南美释迦、各种浆果树和核桃属。水中生活有大量的苍鹭,公园附近的喷泉是为纪念伊格纳西奥·阿连德而建。
  审判官之家( Casa de Inquisidor)位于埃尔南德斯·马西亚斯(Hernandez Macias)和胡斯皮奥(Hospicio)街道之间。它建于1780年,带有精美的法国式立面,是18世纪后期宗教法庭的所在地。
  安吉拉·佩拉尔塔剧院(Angela Peralta Theatre)最初旨在歌剧演出用。它于1873年开幕,当时是墨西哥最杰出的女高音演奏家安吉拉·佩拉尔塔(Angela Peralta)的表演。现在还会举办各种音乐活动,例如爵士音乐节和室内音乐节。
  其他文化场所包括斗牛场、墨西哥的另一面博物馆(Otra Cara de Mexico)、旧火车站、贾拉尔·德·贝里奥侯爵之家(Casa de Marquésde Jaral de Berrio)、洛哈伯爵之家(Casa de los Loja Counts)和独立消防互动博物馆(Museo Interactivo Fragua de la Independencia)、角落博物馆(Museo de la Esquina)等。角落博物馆收藏来自墨西哥共和国各地的传统玩具,已有50多年的历史。墨西哥的另一面博物馆是由比尔·列瓦瑟罗(BillLevasseuro)赞助的小型私人博物馆,里面藏有大量来自墨西哥传统文化的面具。斗牛场建在娱乐街上,是建于19世纪末的斗牛场。旧火车站是墨西哥国家铁路的墨西哥城-拉雷多(Tamaulipas)线的一部分,这条线建于1880年代,服务始于1888年。侯爵之家和伯爵之家均建于17世纪末。
  基督圣殿距离这座小镇14公里远,也修建于18世纪,是巴洛克艺术和新西班牙建筑的极品之一。圣殿中包括一座大教堂和几座较小的礼拜堂,都装饰有当时知名画家的油画和绘制的壁画。由于地理位置特殊,阿连德的蒙圣米格尔保护小镇成为了西班牙人、克里奥尔人以及美洲印度安人进行文化交流的场所,而阿他托尼科的拿撒勒人耶稣圣殿也成为欧洲文化和拉丁美洲文化相互交流的杰出典范,其建筑和内部装饰均体现了圣依纳爵·罗耀拉学说的影响。由于特定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圣米格尔·德·阿连德成为西班牙人、克里奥尔人与印地安人文化交互影响的大熔炉,而阿托托尼尔科拿撒勒人耶稣圣堂,成为欧洲与拉丁美洲文化交汇的特殊例证。它的建筑和室内装饰,尤其是壁画,受到依纳爵·罗耀拉(西班牙语:Saint Ignacio de Loyola,也译作圣伊格纳西奥·德·洛约拉,西班牙人,罗马公教圣人之一,耶稣会创始人。——编者中国大山注)教义的启发和影响,使圣殿成为墨西哥巴洛克风格建筑的杰作。城镇和圣殿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墨西哥独立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在整个拉丁美洲都产生了影响。
  30 墨西哥瓦哈卡州中央谷地的亚古尔与米特拉史前洞穴 (2010)
  PrehistoricCaves of Yagul and Mitla in the Central Valley of Oaxaca
  坐落在亚热带气候的瓦哈卡州特拉科卢拉山谷中,此一遗产由两处西班牙统治前的考古遗址,以及一系列史前洞穴和人类居住的岩石庇护所组成。在一些庇护所中发现的考古证据与岩刻艺术,见证了史前人类从游牧式的打猎采集者向定居农业人口的转变进程。在吉拉纳蒂兹洞穴中发现的一万年前的葫芦种子,被认为是美洲大陆上最早进行植物栽培的证据,而同一洞穴发现的玉米穗残粒则被看作是最早的人工栽培玉米的证据。亚古尔与米特拉洞穴的文化景观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纽带,这一纽带不仅导致了北美洲人工种植的产生,并且推动了中美洲文明的发展。
  瓦哈卡州是墨西哥玉米的发源地。该州在每年7月最后一个星期(玉米收获期),要欢度盛大的玉米节,全州各地都举行盛大的狂欢活动,载歌载舞,欢庆玉米丰收。节日里,玉米食品随处可见,有玉米卷饼、玉米馅饼、炸玉米合、煎玉米饺等,还有别具一格的玉米粽子、玉米冰淇淋、玉米酿造的美酒等。
  瓦哈卡拥有丰富的历史与文化,是一个结合古代文明、殖民时期建筑、传统生活文化的迷人景点。这座城市建于1529年的新西班牙时期,这个区域是札波堤克文明的发源地,史前时期也有人民定居于此。瓦哈卡目前仍维持殖民时期的样貌。在街上散步时可以想象当时殖民时期生活的情景。这里的主广场(墨西哥人称这里为索卡洛广场),两侧设有16世纪时期建造的大教堂,曾经过精心修复。目前在这里也设有旅馆、餐厅、画廊和博物馆。
  在墨西哥的瓦哈卡州中的特拉科卢拉山谷中,有着闻名于世的亚古尔与米特拉史前洞穴,并且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人类居住的史前洞穴,另一部分是十五世纪前的考古遗址。此史前洞穴的考古遗址,对于人类研究史前文明具有非常大的作用。有科学证明是人类由打猎式不定居住方式向定居的居住方式转变的代表,进入其中,可以观看到史前人类的生活地点,还有他们制作的一些石器,器皿等珍贵的历史文物。而且展现于墙壁上的一些壁画,可以推测出当时人类的一些活动内容,不仅对科学家的研究内容有所帮助,还能让人们也去观赏,细细品味当初人类的生活状态。此考古遗址,代表了中美洲人类的史前活动内容,远处观看洞穴时,会发现它的高度在山谷两侧的中间位置。进入后,可以观察到远处的风景,便于史前人类防止野兽带来的危害,极大地保护了他们的生活。科学家在洞穴中发现了葫芦种子,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类种植植物的证据。在特拉科卢拉山谷中,也有着代表墨西哥特色的仙人掌等植物。从洞里向外面观看,能看到北美特色荒漠草原的风景。飞扬的尘土中,点点绿色点缀其中,有原来西部牛仔那种电影中场景的感觉,让人有一种想去策马奔腾的豪迈感觉,这种独特的景观不容错过,值得来游玩一趟。
  亚古尔(Yagul)考古遗址是萨波特克文化的城邦遗址,位于瓦哈卡市和米特拉市之间的190号高速公路旁,距前者约36公里。亚古尔(Yagul)来自萨波特克语,由ya(树)和gul(老)组成,因此意思是"老树"。亚古尔在公元前500-100年开始有人居住,大约在公元500-700年,该地建造了了许多的住宅、市政设施和祭祀建筑。在约公元800年萨波特克人放弃阿尔班山后,该地区的居民在兰比蒂科(Lambityeco)、米特拉和亚古尔等多个小规模的中心定居。目前大多数保存的遗迹可追溯到公元1250-1521年,当时该遗址是后古典时期城邦的首府。在西班牙殖民时期,该地的居民被转移到附近的现代小镇特拉科卢拉(Tlacolula),他们的后代今天仍然生活在这里。亚古尔是瓦哈卡谷地研究最多的考古遗址之一。该遗址坐落在丘陵附近,可分为三个主要区域:堡垒,祭祀中心和居住区。亚古尔的建筑石主要是由玄武岩等火山岩形成的河卵石。该遗址人类活动的遗迹——库瓦·布兰卡(Cueva Blanca)的悬崖岩画,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000年。亚古尔共发现了大约30个墓穴,在挖掘的古典时代前期精美的墓葬中,发掘出了陪葬的陶瓷雕像船。在古典时代后期,即西班牙征服之前,亚古尔的人口超过6000人。堡垒位于遗址东北部的悬崖顶上,并受到自然和人造墙的保护,在整个特拉科卢拉山谷中拥有绝佳的地理位置。堡垒具有多个监视点,其中一个监视点必须通过狭窄的桥梁才可到达。居住区尚未开挖,位于山南坡东西两边的梯田上。前古典时期的住所位于已挖掘的祭祀中心西北部,而时间较晚的后古典时期住所则推断可能位于遗址核心区的四周。祭祀中心由多座建筑和天井组成,这些建筑以纪念性建筑为边界,还包括了一个球场和一处精致的住宅建筑群(六天井宫殿)。复原的球场呈东西向,是瓦哈卡山谷中已发现最大的球场。现在,在瓦哈卡州地区博物馆中陈列的一条雕刻的蛇头,原来是固定在球场南墙的顶部。球场建于公元500年至700年的古典时期,然后在700年至900年之间扩大。它的总长为47米,中心场长为30米,宽6米。六天井宫殿是一个迷宫般的建筑,由错综复杂的通道和许多房间组成。它由三个精致的建筑群组成,宫殿建筑群还包括了一座寺庙。每个建筑群都有两个被房间环绕的天井。在每对天井中,北边的一个可能是住所,南边可能是行政区域。每个天井都发现有一个坟墓入口。在附近的米特拉遗址发现了相同的布局,尽管这两个遗址是独立的。1号天井是一个大型的开放区域,紧邻宫殿的东南方。除南侧外,所有侧都有房间。在1号露台的正南就是寺庙。4号天井位于球场的东南部,是寺庙—天井—祭坛建筑群的一部分,该建筑群还包括围绕中央祭坛的四个土墩。6号天井与其它的天井有些不同,通过它可以通向球场和地势较低的其它天井建筑综合体,并且具有更多的公共功能。30号墓位于4号天井下方,由三个带有装饰面板的小房间组成,主室的外墙装饰有两个刻在石头上的人头。通往坟墓的门是一块石板,两侧均带有象形文字。
  装饰的街道是一条狭窄的"街道",沿东西方向延伸,在北部的六天井宫殿和南部的会议厅之间。它的南墙长40多米,并装饰有类似于米特拉(Mitla)的几何石马赛克。会议厅是一个狭长的狭窄的房间,东西向,位于狭窄的"街道"的南部。它曾经是用石材马赛克装饰的,然后从紧邻南部的1号露台进入。入口由两个2米宽的支柱分为3个部分。由于其非住宅性质且,因此该房间被认为具有行政功能。U型楼建在遗址北部的人工平台上,其地面下有一座坟墓。可以通过楼梯到U型楼,在楼上可以看到大部分遗址的景色。
  米特拉(Mitla)是墨西哥瓦哈卡州第二重要的考古遗址,仅次于阿尔班山(Monte Albán),也是最重要的萨波特克(Zapotec)文化遗址。该遗址距离瓦哈卡市44公里,位于特拉科卢拉(Tlacolula)山谷的上端。当年阿尔班山是最重要的政治中心,米特拉是主要的宗教中心。米特拉代表了中美洲的信念,即死亡是出生后生命中最重要的部分,它被建为活人世界与死者世界之间的门户。米特拉在中美洲地区的独特之处是其精致而复杂的马赛克花格和几何设计,马赛克花格覆盖了陵墓、建筑立面、饰条甚至整个墙壁。这些马赛克是由细小的,经过精细切割和抛光的石材制成的,这些石材无需使用砂浆即可装配在一起,这在墨西哥的其它遗址中从未被发现过。米特拉是瓦哈卡山谷许多保存完好的考古遗址之一,那里的干旱气候保护了长达10,000年的遗址。米特拉或许早在公元前900年就已居住,最初是山谷外边缘的一个坚固村庄,后来发展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宗教中心。到西班牙人到达时,萨波特克地区的人口已超过500,000,拥有先进的建筑技术、书写系统、两套日历系统以及包括种植玉米、豆类、南瓜和辣椒在内的农作物,并通过灌溉和梯田进行种植。城市中心的面积为1至2平方公里(0.39至0.77平方英里),周围是郊区。在农村地区,集约农业面积超过20平方公里(7.7平方英里),以养活城市。米特拉是起源于古典时期(公元前1000-650年)的少数几个遗址之一,由5组建筑群组成:南部建筑群、土砖建筑群、阿罗约建筑群,圆柱或宫殿建筑群和教堂建筑群(或称为北部建筑群)。该遗址代表了萨波特克文化最发达的建筑,是米斯特克文化(Mixtec)和萨波特克文化建筑设计特征融合的产物,该特征在公元1200年达到顶峰。遗址的天主教教堂中也可以看到这种融合,例如位于遗址北部建筑群的圣佩德罗教堂和位于土砖建筑群的卡尔瓦里教堂。西班牙殖民早期,由于米特拉对该地区具有重大的政治和宗教意义,因此大多数建筑物遭到破坏、拆除,只有少数建筑物幸免,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群可追溯到公元450年至700年。圣佩德罗教堂(Church of San Pedro):教堂或北部建筑群位于遗址的入口。教堂前是一个大庭院,入口两侧有两根大柱子,通向前厅。前厅曾经有屋顶,由六根柱子支撑,但现今仅保留了柱子和墙壁。前厅之外是主室,祭司在这里烧香,献祭并举行其他仪式。主室的后面是祭司的住所。教堂建筑物的各处墙壁都精美而繁杂的马赛克花饰和壁画所覆盖,这些壁画描绘了神话般的场景和人物。另外教堂的一些建筑物下建有坟墓。教堂建筑群的南边是园柱建筑群,其主要建筑称为宫殿。这一组朝南的建筑外部有两个入口。入口房间包含支撑屋顶的巨大柱子。主建筑称为宫殿或圆柱大殿,它的尺寸为120 x 21英尺(36.6 x 6.4 m),并排有六列支撑屋顶的火山石。通过一个小走廊后,可以进入庭院,该庭院以马赛克花格和几何设计进行了精美地装饰。该建筑群的北部和东部建筑物建有精美的坟墓,大祭司和萨波特克的统治者埋葬于此。
  31 墨西哥皇家内陆大干线 (2010)
  Camino Real deTierra Adentro
  "皇家内陆大干线",又以"白银大道"而著称。这一遗产包括55处遗址,此外,它还包括5处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度达1400公里的的遗址。总长 2600公里的大干线,从墨西哥北部一直延伸到美国得克萨斯州和新墨西哥州境内。16至19世纪时,这条道路主要用于运输萨卡特卡斯、瓜纳华托和圣路易斯波托西等地出产的白银及从欧洲进口的水银。尽管建设及加固这条道路主要是为了满足采矿业的需要,但实际上它也促进了各地之间,特别是西班牙与美洲之间社会、文化与宗教的联系。
  32 墨西哥厄尔比那喀提和德阿尔塔大沙漠生物圈保护区(2013)
  El Pinacate andGran Desierto de Altar Biosphere Reserve
  此处面积达714566公顷的遗址包含明显不同的两个部分:东边有休眠火山"比那喀提黑盾"、红色岩浆流以及沙漠砾石表层,而西边则是德阿尔塔大沙漠,该沙漠里的沙丘千变万化,能达到200米的高度。此处景观对比强烈,具有显著的线性特征。星球与圆屋顶状的沙丘和数座光秃秃的花岗岩山丘(其中一些能有650米高),就像沙海里的岛屿那样,为独特且高度多样化的野生动植物提供庇护所。受益的野生动植物包括本地独有的淡水鱼类和索诺兰沙漠麋鹿,而这种麋鹿只有在索诺兰省西北部以及美国亚利桑那州西南部才有。十个又大又深、几乎完美的圆形火山口被认为是由火山喷发和崩塌综合形成的,并且造就了该处遗址无与伦比的美,其特殊的综合特征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该地区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物圈保护区。
  33 墨西哥腾布里克神父水道桥水利设施 (2015)
  Aqueduct ofPadre Tembleque Hydraulic System
  腾布里克神父水道桥这座十六世纪的水道桥位于墨西哥中部高原的墨西哥州和伊达戈之间,这个传统灌溉水系包括一个储水区,山泉、运河,分水槽,和带拱廊的水道桥。这里有现存水道桥上最高的单层拱廊。在圣方济各教派腾布里克神父的倡议下,当地社区合力修建了这些水道桥。这座水利设施体现了欧洲罗马水利工程建设传统和传统中美洲建筑技巧的融合,例如土砖的应用。
  腾布里克神父水道桥以建造者弗朗西斯科·德·腾布里克(Francisco de Tembleque)神父的名字命名,建于1555年至1572年之间。水道桥始于墨西哥州(Zempoala)镇以东的特卡赫特(Tecajete)火山,终止于奥通巴(Otumba)镇,中间连接了伊达尔戈(Hidalgo)镇。这段水道总长38公里,还有一个10公里的分支,向扎库阿拉镇(Zacuala)和赞波拉(Zempoala)镇供水。遗产的水利系统包括一个储水区、水泉、主要的和次级的输水道、分水槽、拱形的水道桥、水库和其它的辅助设施。输水道的全长距离为48.22公里。在中美洲的建筑传统中,水道桥的结构是用粘土烧制的土砖支撑而建造的,但同时也参考了罗马时代采用的欧洲输水模式。
  该水利系统是美洲输水建筑的杰出典范,是美洲大陆新西班牙州总督期间建造的最重要的水利工程工程,目的是将水引到当地人居住的社区。这项工作是由方济各会的修道士弗朗西斯科·德·腾布里克(Francisco de Tembleque)神父计划和指导的,他是西班牙托莱多省人,他于1542年在到达新西班牙,前往奥图巴镇,对该地区水源短缺深有感触,教会决定着手建造一项水利工程,将水引入该地区的原住民社区。
  48公里长的输水道,主要建在地面上,但也有部分进入了地下,并跨越沟壑和山谷。其建筑结构令人印象深刻,沿线共建有三段拱廊:第一段有46个拱门,第二个有13个拱门,第三个有67个拱门。跨越特佩亚胡科峡谷的主拱形输水道,共有46个拱门,总高度为39.65m,中央拱门高度为33.84m。拱廊跨度最高的是跨越帕帕罗特峡谷的部分,共有67拱门,最高的拱门高达38.75米。
  该水利系统是由圣方济各会修道士在当地社区的支持下建造的,因此是中美洲和欧洲建筑传统巧妙融合的独特代表,是麦士蒂索人(当地印第安人和白种人的混血后代)建筑传统与罗马水利建筑传统相结合的产物。作为输水道和辅助设施的完整组合,该系统保存得非常完好,直到今天,其中的一个分支仍在使用。
  34 墨西哥雷维亚希赫多群岛 (2016)
  Revillagigedo
  雷维亚希赫多群岛位于太平洋东部,距墨西哥大陆约595公里(370哩),属墨西哥科利马(Colima)州。由四座岛屿及其周边水域组成:圣贝内迪克托、索科罗、罗卡帕蒂达和克拉里翁岛。群岛是海底山脉的组成部分,露出水面的海底火山顶就是岛屿。群岛为海鸟等许多野生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岛屿周边水域中生活着巨型鬼蝠鲼、鲸鱼、海豚和鲨鱼等丰富多样的大型浅水物种。
  35 墨西哥特瓦坎·奎卡特兰山谷:中部美洲的原始栖息地 (2018)
  Tehuacán-Cuicatlán Valley: originary habitat ofMesoamerica
  特瓦坎-奎卡特兰山谷位于中部美洲地区,是北美(含中部美洲)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干旱或半干旱地区。遗产地由3个部分组成,是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严重濒危状态的仙人掌科植物的主要多样化中心之一。山谷拥有世界上最密集的柱状仙人掌森林,其中还有龙舌兰、丝兰和橡树,这些植物共同构成独特的景观。考古遗迹证明了这里的技术发展水平和农作物早期驯化状况。山谷有由运河、水井、取水点和大坝组成的该大陆最古老的水利系统,为农业定居点的出现提供了支撑。
网站目录投稿:曼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