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拼多多前两天发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那么它是如何做到


  拼多多前两天发布了第三季度的财报,营业收入增长了近700%,活跃用户数3.86亿,超过了JD的3.05亿。发布财报之后,资本市场引起了双方观点的激辩,引发了投资界最热烈的讨论。
  事情缘起于一家海外的机构发布了一份做空报告,质疑拼多多的财务数据(GMV:平台成交额)有水分:把那些点击了购买,但是还没有付款的订单,也计算为平台成交,这是否有夸大数据的嫌疑呢?认为这家公司根本不应该值目前260亿美元的市值,可是在财报和做空报告发布之后的两天里,拼多多的市值又继续提高了近20%,你到底应该相信谁?
  拼多多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搭一个平台,撮合供需双方交易,不收佣金,也不收竞价排名费、目前只依靠广告变现。作为一个平台,你首先需要有大量的用户。这个用户哪里来的呢?宇宙至今最难的未解之谜就是那个最初的第一推动力。对于生意也一样,这个重要的第一推动力,腾讯推了一把,而且还是免费给的流量。
  那么有了用户,想要保持活跃和继续增长怎么办呢?你就需要不断为用户创造价值。什么叫创造价值呢?对于零售生意来说,四个关键字足以概括:多、快、好、省。(更多的产品、更快的物流、更好的质量、更低的价格)而对于大多数用户来讲,第四个字,也就是省,是最能够拉动增长的,这完全复合经济学那条简洁优雅的需求曲线,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那么它是如何做到低价格的呢?它自己也不否认,确实对于假货和山寨问题需要配合监管部门整改。一家公司想要长期发展,它显然不能持续依靠山寨,它必须得做对一些事情,要符合基本的商业规律。
  这个规律是什么呢?那就是最重要的一个经济规律,规模效应。将近4亿用户,找到他们的最大公约数之后,如果能同时击中这4亿人身上每个人都共同拥有的一个相同的点,那就可以用极低的成本来批量制造同一个产品。而这个规律,你发现恰恰是中国制造在过去30年取得成功的最大原因。
  那你会问,那别的电商,也有3亿用户呢,为什么不能用同样的打法呢?其他那些目标定位于一线白领用户的电商,可能也有3亿用户,但问题在于,这部分人群是强调个性化、差异化、强调存在感和自我体验的,假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独特主张,都要求你给我来进行定制生产,那不是做不到,而是要付出巨大代价的。
  "
  统计数据显示,BABA和JD的客单价从2016年开始至今,持续在提高,到了2017年,客单价同比增幅已经达到了16%以上。什么叫客单价提高?通俗来讲就是你购物车里那些东西的平均价格(两个可能性:要么你东西提价变贵了,要么就是用户购物车里的东西更多了)可是大家都知道整个网络零售增速从2015年44%的增速一直在下降,至今大概是20-30%的增速。
  "
  所以很可能不是大家东西买多了,而是东西定价变贵了,这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个性化的代价就是成本的提高和更贵的价格。此外,流量的成本越来越贵,网上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网上开店也是有"房租"的,这种成本的抬升,也在让传统电商,不得不提高价格。
  这种一边提价,一边降价的现象,是否正在打破现在的电商格局和动态平衡?是否高价正在对原有的电商,造成挤出效应?
  顺带提一下JD,当年投资人说你不要让我投3000万,要投就投3亿美元!可是少有人知道,为什么非要投这么多钱,这钱究竟干什么去了?其实JD拿着这笔钱,进行了海量的资本支出,它自建了物流体系,尤其是不停新建了巨大的仓库。公开数据显示,三季度末,JD的仓库总面积近1200万平,比去年末增长了近20%,可是扩建仓库的同时,仓库里的存货反而在减少(17年报、18中报、18三季报:64亿、66亿、58亿)是因为销量太好,存货都卖出去了吗?可是从营收同比的增速变化中,似乎并不支持这种猜测:
  (JD 存货)
  (JD营收同比)
  假如存货的数据,无法和仓库的面积,保持大体同比例的增长,那就说明JD的资本开支的效率在降低。(通俗说就是花钱盖仓库白盖了!)我们此前说过,企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会花钱,投出去的资本,不能产生相应的效益,那么这就是我们需要持续追踪的信号。
  最后总结一下,零售生意是一个没有护城河的行业,这个行业非常难以判断最后的赢家,因为这一行里全是公开的秘密:你在做什么,对手完全能够看得见,想要模仿总能找到办法,最多是个时间问题。而消费者的偏好和口味,每天都在发生变化,企业一步错就会步步错,因此,在这一行业,你总是能够看到划过天际的彗星,而很难看到持续燃烧的恒星。
  可能这场激辩,真正给我们带来的启示是,巨大的中国,可能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都仍然具有巨大的潜在机会和可能性。不要去试图预测恒星,也不要去追逐什么风口,而是去发掘那些就在我们身边,可是却被人们视而不见、熟视无睹的机会:有数以亿计的消费者,竟然完全没有被关注到,他们可能是那些无法在网上发出声音的老人,可能是远离大都市的人群,他们持续被忽略,我们真的用心去倾听过他们的需求吗?失去了本来可以去创造更大价值的可能性才是真正遗憾的事情。商业的本质很简单,就是去为他人创造价值。
  有没有那样的一些人,一直就在你身边,但是却一直默默被忽略?
网站目录投稿:书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