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丰富和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更加合理才能成为


  丰富和完善自己,让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更加合理,才能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我们对事物的判断和决策并不像我们所认为的那么准确,也就是说传统的理性人假设就好比是牛顿第一定律,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就好比是发现了摩擦力的存在。行为经济学没有对理性人做出颠覆,只是将心理学的因素引入到了理性人的模型,让它看起来更加真实,能够描述实际的情况。行为经济学在经济学的语境当中不是一个最主流的方向,但是毫无疑问,它是最有趣,也是最吸引人的方向。
  人们对损失的这个敏感度会远高于收益,而且大家会认为自己拥有的东西更值钱。你会想想在生活当中你是不是会有这样的一些例子?就是我很怕损失,虽然可能我会得到一些好处,但是相比我的损失来看,这些好处可能我还看不到,我会更加看重我自己要损失的那个部分。为什么会这样?是因为我们对一个事物的态度会受到初始状态的影响。这个初始状态的不同,我们的参照物就不同,对事物的评价也会完全不一样。
  有这样一个测试,就是有一种严重的疾病,正在威胁着600名居民的生命安全。现在把它们分成两个小组,得到的选择是这样的。A小组听到的是这样,就是现在有两个措施,措施一可以保证拯救200个人,措施二有1/3的机会可以救出600个人,那么有2/3的机会,一个都救不了。那么就问他们这个小组你们会怎么选择?B小组就给他另外一个版本是这么说的,同样有两个措施,措施一会有400人死亡,措施二有2/3的风险会全部死亡,有1/3的机会没有人死亡,你会怎么选择?
  我们一眼就可以看出来,A小组和B小组面临的选择是一模一样的。措施一都是救出200个人,400个人死亡,措施二都是有1/3的机会全部生还,那么2/3的概率全部死亡。我们期望的结果就是这两个小组他做出来的措施一和措施二的比例,我们认为应该大体上是相似的。也就是说如果A小组有80%他会选择措施二,那么B小组按理来说也应该有80%的人会选择措施一。那最后结果是什么?A小组的人不出意外,大部分人都选择了措施一,但是在B小组当中,大部分人却选择了措施二。
  这是什么原因?这就是因为AB小组他们的初始状态不同。对A小组来说,两个措施都是获得的框架,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更会倾向于保守,也就是选择这种落袋为安的策略。但是对于B小组来说,两个措施都是损失的框架,这个时候人们对损失的厌恶就体现出来了。人们宁可冒更大的风险,也不愿意白白看着损失发生。也就是说我们在接受到一个损失框架的时候,我们下意识的反应是倾向于冒险,哪怕这个冒险的结果可能是更严重的,我们也不愿意白白的损失。
  这就是著名的框架效应,那么同样的事情用不同的方法表现出来,传递给对方不同的框架所带来的效果就可能完全不同。打个比方,我们把下岗说成待业,把减少说成负增长,看起来就没那么直白了。再比如说我们这个季度的营收要达到2000万,目标还差26%,和说我们这个季度的营收要达到2000万,还比增长了21%,那是不是感觉就不一样?居于这种框架,理查得就提出了著名的理论叫心理账户。
  什么是心理账户?我们来讲一个案例,假设说你花了一百块钱买了一张电影票,走到电影院的门口,你发现票丢了,你会再花一百块钱再买一张票吗?大多数人的选择是不会,他们会觉得这相当于在电影票上花了200块钱。但是假如你打算到电影院买票,出门前你发现你丢了一百块钱的现金,你会不会继续去看电影?大多数人的选择还是会,因为自己丢了这一百块钱,跟我看不看电影好像没什么关系!但是你想这两种情况本质上都是一样的,无论是你丢了价值一百块钱的电影票,还是丢了一百块钱的现金,对你来说其实都是损失了一百块钱的价值。
  那按照传统的精简假设,人在这两种情况下,做出来的决定应该是一样的。如果你在第一种情况下,应该选择回家,在第二种情况下,你应该选择放弃电影。但是实际的情况跟假设为什么恰好相反,让他们认为这就是因为在人们的心中存在着一个无形的心理账户,我们并不是统一的平等的来对待所有的收入和支出,而是在心里设定了很多不同的账户,把每一笔收入和支出分门别类的放到里面,这就是框架对我们的影响。由于框架的不同,我们对每一笔收入和支出的判断也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呢?那就是虽然我们的人是非理性的,与生俱来根深蒂固的,但是我们正在一步步的认识我们自己的思考,解开它运行的机制,尽可能地觉察到自己的非理性,尽可能地丰富和完善自己,尽可能地克服各种本能,让自己的决策和行为更加合理,也就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必经之路。
网站目录投稿: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