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系空虚和不与人同在


  作者:麦基卓 黄焕祥
  翻译:易之新
  同在表示注意和投入当时的情境,与人同在时,就会呈现出自己。空虚则是放弃自我,空虚时,就没有真诚对待自己的真实本质。人可以同在而不空虚,或是同在却空虚,也可以不与人同在而不空虚,或是不与人同在而且空虚。表一叙述这些情形。
  艺妓(照顾者)虽然同在,却是空虚的,他们想讨好别人,无法为自己负责。这种情形也可见于"母亲症候群":为人母者放弃自己的兴趣,以讨好和照顾家庭。重点在于放弃自我以讨好周围的人。艺妓的顺从姿态常常是害怕被抛弃。
  战士就像艺妓(照顾者)一样,同在却空虚,他们为了和敌人搏斗而丧失自我。战士的姿态是拒绝如实接受情境,为了"更崇高"的政治目的而放弃自我。他们是斗士,但其攻击姿态的背后,其实是害怕生气或破坏的冲动。
  歇斯底里即不同在,又是空虚的,这样的人已失去自我,常有潜在的恐惧,害怕而不愿体验热情。他们害怕体验身体中的情欲冲动,借由让自己空虚而放弃自我。着迷和成瘾则是以其他方式放弃身体的感官,成为麻木的人。这些情形都是既不同在而又空虚的状态。
  成功者是充满能量的人,这样的人虽然真实,却无法与人亲密。他们并非真正与人同在的,但没有放弃自己的价值感或道德感。他们全心投入活动,表示内心深处害怕失败、无法接纳自己。许多企业的经理人、执行长即属于这种感觉类型,他们隐藏真实的自己,但还没有完全放弃自己的价值感。
  真实的人是与人同在的,可以与人亲密。他们没有放弃自己的原则,所以能与人有真诚的对话。
  在关系中,人会倾向寻找某种类型的对象,也就是他们的"缩影"(microdot)。例如,一个不同在也不空虚的人可能与歇斯底里的人建立关系。
  各种组合都有可能,从互动的位置中产生各种不同的关系。在此需要注意,亲密关系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双方都同在而不空虚,所有其他组合都会产生控制和隐瞒,而限制了亲密。
  内容来自《懂得爱——在亲密关系中成长》
  版权说明:原文的版权都属于原作者。转载请注明来自微信公众号@林紫心理堂(LINZI-1998)
网站目录投稿:新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