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关于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通知解读


  于洋 霍素彦
  摘 要:2018年4月26日,农业农村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通知》,对如何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深入领会通知的精神实质,对下一阶段推动农村地区就业创业工作的开展乃至促进我国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均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阐述了充分认识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精确把握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整体要求,论述了进一步明确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具体目标任务,并提出了切实强化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几项保障举措。
  关键词: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
  为了更好地贯彻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三农"思想,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所做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决策部署,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实现提质与增效,推动农村地区持续繁荣与稳定,增加农民群众的就业水平,加大培养农村地区发展所具有的新动能,农业农村部于2018年4月宣布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通知。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对该通知内容加以解读。
  一、充分认识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重要意义
  就业可以说是维护民生之本,而创业是促进发展之源。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各地的农业农村部门均在认真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就业和创业的各项政策举措,并且提出了大众创业与万众创新的重点战略,全力支持广大农民工、高等学校毕业生、退役士兵、科技工作者、留学归国者、工商企业负责人以及乡村能人等回乡人员进行实现就业或者创业,已经得到了非常显著的效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此过程中依然存在部分难以解决的困难与问题,部分地方落实相关政策不够到位,就业与创业的环境不够浓郁;部分地方就业与创业服务体系建设匮乏,而且公共服务方面的能力相当薄弱;一些地区农村的就业与创业特色不够明显,农村地区的第一产业与第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度不够高等。通过执行乡村就业与创业促进行动,能够更好地促进相关政策的落地生根,并且还能搭建起公共服务相关平台,引入与培养更加多的创业与创新人才主体,创建更加优秀的农村人才团队;能够更好地培育乡村新产业与新业态,进一步发展我国乡村的优势性与特色化产业,推动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全面融合性发展;促进城乡之间相关要素实现双向化流动,做到人才、资源与产业往乡村加以汇聚,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型发展机制。也就是说,通过开展乡村就业与创业促进行动,对促进我国乡村地区的产业、人才、生态以及文化振兴,更好地实现我国农业产业与农村地区的现代化,达到让农业产业强起来、让农村地区美起来、让农民群众富起来的目标,均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
  二、精确把握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整体要求
  落实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必须要以习主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的乡村振兴战略为根本抓手,以促进我国农业产业的供给侧改革为基本主线,依据由政府部门搭建平台,通过平台集聚重要资源,运用资源服务于就业与创业的整体要求,积极动员相关各方的力量,全面整合各类有用的资源,推进有关措施的落地,立足于发展壮大相关产业、积极培育就业创新主体、全面搭建工作平台,大力支持与鼓励更加多的回乡人员实现就业与创业,积极建立起用创新来促进创业、用创业来促进就业、用就业来促进增收的新格局。
  落实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必须要始终坚持自主性就业与创业,大力支持相关主体自主性决定自身的就业与创业行业与形式。政府部门应当重点提供相关的公共服务、改进外部环境,并且强化农业产业的引导。要始终坚持优先培育人才的原则,将人才视为就业与创业的关键因素,大力鼓励相关人才在乡村广阔天地中施展自身的才华,显示自己的身手。要始终坚持特色化产业带动原则,依据乡村的自身特点,对于产粮优势村、文化特色村、城市郊区村、工业商贸村、农业生态村等具备不同资源要素的村庄,分别实施差异化的就业创业政策,发挥其所长。在适合于农作物耕作的村庄,促进农业领域就业与创业;在适合于商业贸易的村庄,促进商业领域的就业与创业;在适合于发展休闲旅游业的村庄,促进生态旅游领域的就业与创业。大力支持本地寓外人才返乡创业,并且实施所在城市市民的下乡就业创业行动。要始终坚持各大产业的融合性发展,依据基础在农业、实惠在农村、利益在农民之安排,让广大农民群众也能够分享到就业与创业的红利,进而健全利益链,让就业创业往向乡镇、园区甚至城市加以集聚。
  三、进一步明确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進行动的具体目标任务
  农业农村部提出,从现在起到2020年,力争培训农村地区的创业与创新人才40万人,其中包括培育农村地区就业创业带头人1万人;培养国家级、省级、市级及以下农村创业导师的人数分别为100人、1000人和10000人;要创建至少300家国家级农村创业基地、100家国家级农村创业培训基地。创建起乡村就业创业领域的相关政策机制、工作机制以及服务机制,推动我国乡村地区的就业与创业水平实现质的提升。
  (一)要立足培育主体推动就业与创业
  要按照返乡创业培训五年行动、新型农民培育体系、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大学生村官计划、贫困村创业带头人规划等相关项目,有目标、有针对性地实施就业与创业人才的培训。实施好乡村创业创新带头人培育计划以及百万农村人才培训规划,以农村地区的合作社、家庭农场以及种粮大户、农产品企业与职业户等人员为重心,努力培养出一大批新型农产品经营主体以及新型农民;要以科技工作者、企业家以及经营管理人才等为工作主体,致力于培育一大批乡村地区的复合型人才;要以农村地区的创业创新带头人、科技人才、企业家以及创业辅导人才等为工作重点,大力培育农村地区创业创新导师人才团队。要通过开展乡村就业创业项目竞赛、乡村就业创业成果展示活动等形式,致力于推选出一大批优秀项目以及高素质创业者,进而激发出其就业与创业的热情。
  (二)要立足打造园区推动就业与创业
  要动态化地跟踪全国各地的农村创业创新基地运行状况,依据实际状况及时更新基地名单,加快速度创建一大批区域特点较为显著、基础设施比较完善、政策舉措相互配套、技术创新条件较为健全、服务能力良好的国家级乡村就业创业基地。要强化各类就业创业基地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创建共享与共赢体系。
  (三)要立足开发特色产业推动就业与创业
  大力支持农产品初加工、农产品深加工、乡村休闲旅游以及农村电商等特色化产业,大力支持开发特色农产品行业、传统民族工艺品行业、乡村特色化制造业、乡村养生业、农产品科普教育行业以及农村服务业行业等特色化产业,大力支持在乡村设立生态型、环保型企业,推动农村地区实现多元化就业与创业。
  (四)要立足加快产业融合推动就业与创业
  要致力于实施农产品行业内部相互融合、农村各产业之间的延伸融合、各类新技术之间的融合、产城之间的融合等诸多融合发展方式,指导开发循环型与智慧型农产品发展新业态,推动智能化生产、物流行业终端以及产业联盟共享等新型农产品开发方式;积极指导农业产业和乡村地区制造业、文化产业、教育产业、科技产业、旅游产业以及生态产业等实现深度化融合,积极指导各大园区全力创建产业联结体系、利益共享体系等相关内容,努力打造出一大批农村地区第一、二、三产业相互融合发展的示范性园区与先导区,从而为农村地区的就业与创业提供更多的机会。
  四、切实强化大力实施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的保障举措
  (一)要抓好组织领导
  我国各级农业主管部门均应将落实好乡村就业与创业促进行动列入到自身重点工作体系之中,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来抓,作为长期性、系统新的重点任务来落实。要积极研究当地乡村就业与创业促进行动的具体实施方案,全面明确各项工作任务的分工以及进度安排,创建良好的保障体系、督查体系以及激励制约体系,并在2018年6月底前把报送方案。要更加主动地发挥出自身的牵头作用,推动创建农村就业创业协调体系,全面履行规划、管理以及服务等各项职能。要推动市、县一级农业主管部门更好地明确具体行动任务、职责分工以及保障举措,保障各项行动得到实实在在的成效。要定期实施监督检查,通过上下联动与一起发力,努力形成各方协同管理的新格局。
  (二)要抓好政策执行
  各地农业部门应当依据国务院办公厅支持回乡人员创业创新的相关指导意见精神,尽快拟定本地的具体实施意见,持续推进各类就业与创业政策的细化与落地。要运用政府购置服务、以奖代补或者先建后补等多种形式,大力支持农村就业与创业项目建设;运用股份合作或者利润返还等相关方式,让广大农民群众合理合法地分享本产业链增值所带来的效益。要积极出台全新的金融、水电、人才等相关配套性政策,形成推进乡村就业创业的一条龙优惠政策机制。
  (三)要抓好公共服务
  要依据乡村就业与创业所牵涉的相关产业、优惠政策以及配套服务等各项内容,全力督导各相关市县加快速度创建乡村就业与创业平台,不断提升就业与创业工作的精确性。进一步强化对就业与创业领域的人才培训,提高就业与创业能力。要强化对农村地区就业创业工作的调查,快速掌握乡村就业创业的新动向;主动争取金融等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健全乡村就业与创业协同体系。
  (四)抓好典型示范
  要主动运用各类场合与平台,采取座谈会、现场交流等相关活动,以农村地区就业创业带头人与农村企业家创业经历等为基础,述说乡村就业与创业领域故事,分享先进经验,在提高农村就业与创业人才素质的基础上,激励更多的回乡人员脚踏实地投入到就业和创业之中,建设一支不仅留得住,而且还能用得上的高素质乡村就业与创业人才团队。
  (五)抓好宣传教育
  运用电视、报纸以及网络、微信、宣传栏等多种方式,全力宣传推动农村地区就业与创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要致力宣传乡村就业与创业过程中的具体活动,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推动乡村就业与创业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作者简介:
  于 洋(1982-),男,汉族,河北省沧州市,河北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本科,硕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
  霍素彦(1982-),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农业大学,助理研究员,本科,硕士。研究方向:创新创业教育、教学管理。
网站目录投稿: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