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心理案例从台湾到上海花心男的恋母情结


  【心理咨询师 顾歌】从台湾到上海 花心男的恋母情结
  2014/9/26 11:46:00 编辑:心灵花园
  引言:他为什么徜徉在女人之中?是天性风流还是……
  风花雪月的遭遇,在家杰看来是生命中如影随形的事。"我也许生来就有女人缘。"家杰随手搅弄着咖啡杯里细密的奶泡。"我已经数不清交往过多少个女人了,也许二三十个。"
  和许许多多寻找生机的商人一样,十年前家杰把家从台湾搬到了上海。将近四十的他看上去比实际年龄年轻。
  家杰在家中排行老大,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在家杰的印象中父亲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经常没来由地暴打母亲。父亲那只高高举起打向母亲的手、母亲绝望的眼神和他们兄妹三个抱在一起蜷缩在角落里哭泣的场景,成为家杰记忆中永远也抹不去的梦魇。家杰十三岁的时候,父亲和一个在酒吧唱歌的女人跑了。母亲独自抚养三个孩子,虽然日子清苦,但不再有眼泪和恐惧。父亲的离开,在家杰看来是美好生活的开始,他深信母亲也是这样想的。
  母亲是个勤劳又能干的女人。家杰是大哥,义不容辞地扛起帮助母亲照顾弟妹的责任。家杰和母亲一起在街边卖过鱼丸,摆过地摊,后来还开了个小杂货铺。"我在上海交往过很多女孩子,她们什么都不会,而我会做饭、会烫衣服、会弄头发,这些都来自于我的母亲为了谋生而赐于我的经历。"家杰啜着咖啡淡淡地说。
  上国中时候,家杰爱上了比他高二年的学姐。那女孩长得并不漂亮,但浑身散发着一种说不出的气息吸引着家杰。这是他的初恋。服兵役的时候,通过朋友介绍家杰认识了一个女孩子,长得有点像刘嘉玲,长长的头发,长长的腿,但是后来因为她的未婚夫威胁割腕自杀而恋情告终。以后的几次恋情,都很短命。服完兵役工作后,家杰爱上了一个比自己大七岁的有夫之妇,当她决定要和丈夫离婚时,家杰忽然发现自己不爱那个女人了,于是把家搬到了上海。
  在上海的恋爱经历和在台湾的时候相比更加令人疲惫。有朋友介绍的,有MSN和QQ上认识的女孩子,也有酒吧里邂逅的女人。约会和工作几乎在家杰的生活中交替并行。"每次我都很认真地投入,可是每次到最后我总是无法爱下去。别人都不相信我,觉得我是个情场玩家,连我的朋友也是这样想。其实真的不是,我很想找个人结婚好好过一辈子,可好像总也找不到。" 家杰幽幽地说。
  心理SPA充电坊——恋母情结与个体成长
  弗洛伊德认为恋母情结是自我的核心,是最基本的人际关系,也是最早发生的人际关系。长大以后的各种人际关系都不同程度地受恋母/恋父情结的影响。
  此外,恋母情结还具有普遍性。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虽然同意欧洲人有恋母情结,但不承认恋母情结的普遍性,原因是太平洋诸岛上的原始人没有恋母情结。但是,他错误的将恋母情结的对象界定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父母身上。实际上,恋母情结并非说是对真实的母亲的爱恋,而是针对心理意义上的父母。
  可以说,后来的各种人际关系都是恋母情结的变形。其演化过程大致如下:
  第一阶段:童年期出现的恋母情结是最为原始基本的情况。
  第二阶段:青春期。此时的恋母情结的对象不再是自己的亲生父母,而是父母的替代者,可能是父母的朋友,也可能是老师、权威、历史名人或当红的明星。青少年与替代父母认同,模仿他们,学习他们,崇拜他们,甚至爱恋他们。
  这个阶段发展不顺利,则容易出现"身世幻想",即想象或怀疑自己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而是从小被领养的,"亲生"父母比现在的父母更好。身世幻想与英雄神话关系密切。于是告别养父母,踏上寻找亲生父母的征途,摆脱父母,为自己寻找父母的替代者是青春期的普遍心理。这种心理如果过分强烈,就会被导致"非血统妄想",既毫无根据地认定自己不是现在的父母所生。
  第三阶段:成年期。表现为对同龄段同性或异性的爱恋。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友情和爱情。但是,此时父母的意象依然影响着人们的选择。特别是在婚恋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依据"爸爸模板"和"妈妈模板"来选择。
  第四阶段:等到婚后有了孩子,父母意象就被孩子取代了,恋母变成了"恋女",恋女情结也称"李尔王情结"。父亲偏爱女儿,母亲偏爱儿子,是普遍现象。不难看出,第四阶段的恋母情结与第一阶段恋母情结是相呼应的。儿子恋母仿父,而母亲恋子。跟第一阶段恋母情结一样,第四阶段的恋母情结也可能涉及性和暴力的成份。特别是当孩子已经进入青春期,父亲面对亭亭玉立的女儿,也许会不知无措,而身强力壮的儿子不再对父亲畏惧,父子之间经常会发生一些小摩擦。对母亲来说,情况也是如此,女儿成了竞争对手,儿子则成了诱惑。
  第五阶段:子女之外的年轻人取代了亲生儿女。有些老人钟爱学生,有些老人喜欢认干儿子,还有一些老人溺爱孙辈,还经常为此跟儿女闹矛盾。
  案例分析与案例结局
  在古希腊神话里,俄狄浦斯是一个杀父娶母的悲剧人物,弗洛伊德用之来描述恋母情结。每个男孩在童年时都经历过俄狄浦斯情结,即恋母仇父。幼小的孩子幻想和母亲结合,排斥父亲,这一冲突到了青春期,会转变为对父亲的认同而得以解决。
  有的人在心理发展过程中会固着于这一阶段,恋母情结的残余可以保持到成年,从男人选择性爱的对象上得以表现。就如家杰,身边始终有女人,仔细分析会发现这些女人都有某些共同特性:第一她们都是有所属的,不是有男友就是有了丈夫或者未婚夫;第二,与纯朴简单的女孩比,家杰更青睐那些有情场经验或者举止轻佻的女性,似乎只有这类女性才能挑起家杰强烈的爱意。
  在家杰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幼小的家杰对母亲充满了爱恋,而对父亲的认同始终无法完成。青春期之后,母亲的特性渗透到了家杰所选择的女性身上:"有所属"正是母亲的特点、母亲是属于父亲的;需要轻佻的女性是因为会让家杰体会到强烈的嫉妒,这一嫉妒是重演幼童时对父亲独占母亲的愤怒情感。
  家杰的每一次热恋都是认真而执着的,但每一次都会以失败告终。这种情爱方式几乎是强迫性的,是幼小男孩情感经验的不断重复和翻版。家杰想从女性身上找到与"母亲"相似的情感影子,但始终不可能找到和"母亲"完全相同的情感替代,因而这种追求变得似乎永无终止。
  这样的男人生活中并不少见,看似花心的情欲世界的背后有着精神动力因素。帮助他们看清自己是如何用固执地延用童年时的爱恋模式来进行成年人的感情生活,这将是引导他们走出痛苦泥沼的重要途径。
  心理学基本概念
  恋母情结:弗洛伊德用来描述男孩在儿童期对母亲的迷恋和对父亲的仇视的心理发展阶段。又称为俄狄浦斯情结,是因为古希腊神话人物俄狄浦斯在成年后杀父娶母神话故事,弗洛伊德因此借用它来描述恋母情结。幼小的孩子幻想和母亲结合,排斥父亲,这一冲突到了青春期,会转变为对父亲的认同而得以解决。
网站目录投稿:向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