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杭州市教育局、发改委、财政局、人社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小学生放学后校内托管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意见指出,10月1日起,小学生学后托管升级,推行"1+X"服务新模式。所谓"1+X"模式,"1"是指学校提供看护性质基础性托管服务,小学生在教师管理下,自主完成作业、预习、复习、阅读等;"X"是指学校安排体育、艺术等方面的社团活动,供参加托管的小学生选择。学校为参加基础性托管服务(即前述"1")的学生免费提供服务。对选择参加体育、艺术等方面社团活动(即前述"X")的学生,可适当收取学后托管服务费,托管服务费具体标准,由区、县(市)发改(价格)部门会同教育、财政部门根据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提出意见,报当地政府确定,向社会公布,并报市发改委、教育局备查。(9月3日 都市快报微信公号) 2017年2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各地充分发挥中小学校主渠道作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不断完善经费保障机制,按照学生家长自愿原则,普遍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杭州市推行"1+X"学校托管服务,是吸收各界意见建议后对课后托管服务的"扩容升级",是破解"三点半"难题、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实事、好经。可以预见,"1+X"课后服务模式将成为广大城乡学校课后服务的基本模式。 但是,"1+X"课后托管服务是政府、学校、教师、家长、学生教育权益的再次调整,还牵动着校外有关机构等市场主体的利益,把好经念好、实事做实,考验着利益相关方的教育智慧与教育情怀。 笔者认为,在政府强力支持下,学校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守住"三条线",才能把"1+X"课后托管服务这个好经念好。 一是质量生命线。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课后托管服务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服务,虽然不具有义务教育性质,但其本质上还是教育行为,服务质量同样不容忽视。同时,在学校提供了课后托管服务以后,家长很有可能不再选择其他校外培训,对学校课后托管服务的质量要求可能会更高。加之"1+X"课后托管服务,涉及多学科、多门类、多种类型的教育服务,管理难度加大。学校要发挥学校质量管理的优势,并有效借鉴校外托管服务机构、培训机构的质量管理经验,制定课后托管服务的质量标准,建立课后托管服务常规和任务清单,守住课后托管服务质量生命线。 二是安全保障线。参与"1+X"课后托管服务的不光有学校教师,还会有校外培训机构等人员,涉及人员相对复杂;师生在校时间延长,管理难度加大;课后服务涉及门类、学科过多,学生活动空间相对分散等等,都会给课后服务的安全管理带来新的挑战。学校要建立课后服务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主体,坚决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安全管理不漏人、无漏点、无盲时、无盲区。要严格学校领导跟值班、安全员巡检巡逻制度,确保一旦出现安全问题能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理,最大程度保障学生生命安全。 三是收费高压线。实际上,不是所有地方政府都如杭州市那样"不差钱",能够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为课后服务兜底。因为收费问题,把课后服务好经念歪的地方、学校不在少数。基于此,学校应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在教育、物价等相关部门指导下,建立课后服务收费听证、公示制度。要坚持课后服务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严格按照核准的收费标准收取课后服务费。同时,要把收费规矩挺在前面,严防一些教师及有关人员搭车收费、隐形收费、变相收费,或者给校外培训机构做广告、拉生源获取不当利益。地方教育部门要对触碰收费高压线的行为"零容忍",采取严惩措施。另外,学校要合理支付参与课后服务的相关人员报酬,公开经费去向,保证收取的每一分钱都能用到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