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乡村人口不断迁入城镇,虽然各级政府大力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力促城乡教育一体化,但还是难以改变乡村学校生源渐减、城镇学校生源递增的格局,难以满足乡村学生及家长享受优质教育的需求,同时,还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办学资源浪费。那么,在这种趋势下,乡村学校该如何办学? 首先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摸清乡村常住人口实底,按需办学。目前,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城镇化进程加快,乡村人口不断移居城镇,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学校生源渐减、城镇学校生源递增,这是一个社会的自然发展规律,也是一个发展趋势。同时,学生及其家长所需的优质教育不仅只是表现在办学条件上,还表现在师资上的优质,在办学规模、学习环境、学习伙伴上有优势。乡村学校只有顺应这一规律,满足学生及其家长的需求,根据乡村常住人口渐减这一趋势,规划好近期及长远的办学思路,在保证正常教育教学需求的前提下,不盲目扩建,特别是对于近年内因生源渐减即将自然消失的学校不盲目进行提质改造,确保不出现今年花钱改造好、明年就无人来就读的现象,把有限的办学资金用在刀刃上、用在急需的地方。 其次要正确认识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办好相对集中地的学校。要使乡村现有所有学校都能像城市优质学校一样均衡发展是不现实的,只有相对集中办学方可满足学生及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一个地方在确定好办学规划后,要根据当地长远办学规划,集中财力物力人力办好相对集中地的学校,在办学条件、办学规模、师资水平等方面能与城市优质学校媲美,让学生及家长能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进而通过加大校车营运力度、发放校车补贴等办法,解决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难题,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让边远地区学生能相对就近进入到优质学校就读。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真正的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让学生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又不浪费办学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