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昌市洪都中学一份"22条班规(暂行条例)"在网上传播并引发讨论。其中,不少规定堪称苛刻,甚至奇葩。网友表示,这规定太严了,令人窒息。针对网传班规,校方回应称只是某班制定的讨论稿,学校已经责令修改,并没有通过,"出发点是为了班级,但违背规律,违反法律法规的东西必须改"。 看到这份报道,笔者想到了班主任的职责。班主任不仅是班级的管理者,更应该是班级的教育者。而现实则恰恰相反,班主任在班级中扮演的角色更多是管理者。 班主任接手一个班级,首要任务就是制定各种规章制度。而制定规章制度的出发点,大多是便于班主任管理。面对学生时,班主任想的更多的是如何管理好学生,如何让学生不违反纪律、不迟到、上课认真听讲等。很少有班主任从学生发展的角度考虑制度的可行性。 学生违反纪律,管理者的第一反应就是如何尽快解决问题,且让问题的负面效应越小越好。为了解决问题,有的班主任有时会采取违背常规的方式。作为管理者,班主任更多考虑的是为学校负责、为家长负责,却很少考虑为学生负责。奇葩班规频现,原因也在于此。 学校对班级有纪律考核要求。为了让学生不触犯学校的规定,有些班主任便制定了奇葩班规。实际上,奇葩班规并不能解决问题,只会掩藏问题,让问题更加隐蔽,更加难以解决。 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管理者,不仅需要约束学生的行为,更需要为他们的未来发展考虑。判断一项规定是否合适,首先要看其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没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