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中,有些让人获得满足、让人感到安逸的东西,往往也伴随着"温柔的陷阱",使人安于现状,或者是失去了更多维度的思考,比如安稳的工作,比如对现在生活状态的满足。每个人的人生不是只有一条线,在尝试更多的可能性时,也许会找到自己更大的价值所在。 作者:Juno本人 来源:孤岛(ID:gu_dao2015) 前两天,跟一个自媒体人聊天,她是新闻专业出身,后来成为了一名记者。 之后她注册了一个公众号,工作之余,就在公众号上更新内容。 没过多久,她的公众号就聚集了一批忠实的读者,陆陆续续有商务找上门来谈合作。 后来她发现,自己的公众号接一条广告就能拿到7000-8000多元,而自己的本职工作呢,辛辛苦苦做了一个月,也只有6000元。 那一刻,她就意识到,自己的时间被贱卖了,其实她可以值更多钱。 所以她下定决心辞职,开始成为自由职业者,全职做公众号。 经过了2年的坚持和努力,如今,她每个月收入能够达到20k-60k,这些收入分别来自广告、社群和约稿。 而这个数字,是她之前工资的3-10倍。 我们现在的工资,对于高升的房价来说,只是杯水车薪。 如果想在大城市买一套房,不得不掏空父母多年的积蓄,而自己,也不得不踏上努力工作-还房贷的循环。 等到房贷还得差不多了,以为可以享福了,又得为孩子操心买房的事情。 但在听完了她的故事后,我才意识到一件事,那就是: 千万别让老板耽误了你赚钱! 1:
别让你的死工资限制了你想象力 老读者应该都记得,我曾经讲过一个故事,几年前,我和一个大号的创始人见过一面,听了一些他做公众号的历程。 他的公众号一开始也是兼职运营的,白天,他就在公司上班,晚上回到家,已经8、9点了。 他并没有把这些时间用来追剧、打游戏,而是用来找适合转载的文章、申请授权、排版推送。 每天推送完文章以后,就已经到了凌晨1、2点了。 虽然很疲倦,但他的号依然坚持日更,从无间断。 那个时候,公众号正处在红利期,只要你的公众号内容好,更新快,就很容易涨粉。 当公众号粉丝数量突破了6位数的时候,他做了一个决定,辞职创业。 如今,他的公众号成为TOP500的大号之一,拥有350万粉丝,除此以外,还建立了公众号矩阵。 他跟我说了一个观念,如果你上班的8个小时敷衍了事,那么你的时间就只值那么点儿钱。 每个人的青春就那么点儿时间,你应该用来修炼自己,而不是想着怎么应付过去。 如果老板每个月只需花几千块钱,就能买到你一个月的青春,那你的青春也太廉价了吧。 年轻的时候,一个人的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资产,老板眼中"廉价的劳动力",绝不是你的终点。 你努力工作,不是为了对得起老板几千块的薪水,而是为了对得起自己。 所以别让你的死工资限制了你的想象力,你的未来可以更值钱。 2:
别让老板成为你的天花板 《高级零工》一书的作者村上敦伺,是一名自由职业者。 在辞职之前,他曾在埃森哲做了6年的企业咨询。 成为自由职业者之后,他开启了6个月工作,6个月旅行的生活模式。 有人可能会好奇,这样赚得到钱吗? 当然,甚至比工作时还要赚得多。 虽然工作的时间变短了,但是赚到的钱却比以往多了,他的时薪是上班时的3倍。 原因很简单,甲方付了很多钱给咨询公司,但公司会从中抽取大部分利润,而剩下的才是员工的收入。 但当你成为了自由职业者之后,甲方直接和你签订合同,没有了中间商赚差价之后,你拿到的自然比以前的多。 所以每次村上敦伺在咨询业看到一些很优秀的咨询师时,都替他们感到遗憾: 这个人的配置明明就可以自己创业,为什么他还要做公司职员,继续被公司压榨呢?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老板才是一个人的天花板。 他们用稳定的收入、不长不短的带薪假给你筑了一个铁笼。 在这个笼子里,你感到安全而舒适,没有外敌的偷袭,每天还有人给你喂食。 然而作为代价,你必须终身待在这个笼子里,无法舒展翅膀,也无法在天空翱翔。 而自由职业者呢,就像笼子外面的鸟儿。 虽然终日要忙于捕捉食物,躲避天敌,但他们想飞多高就飞多高,想在哪里停留就在哪里停留。 但是这个笼子是不是可以打破的呢? 其实是可以的,只是有的人习惯了这种稳定和安全,放弃了努力和成长。 这让我想起《肖申克的救赎》中的一句话: 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地,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生存。 但是这些墙也好,笼子也好,真的安全么? 我觉得也未必。 退潮之后,才知道谁在裸泳。 大环境好的时候,你在公司里不做事也能混口饭吃,但当大环境不好的时候,这种人最有可能第一批被裁掉的对象。 因为没有突出的职业技能,所以很难找到下家,提前遭遇职场中年危机。 所以千万别让老板耽误你赚钱,你值多少钱,不是老板说了算,而是自己说了算。 3:
你的可能性,由你自己定义 前段时间,看到一个90后姑娘在朋友圈里说,自己在北京全款买了一套房。 肯定很多人第一反应是,不是靠父母就是靠男人。 不鸡汤不煽情,她能在20多岁全款买房,真的全靠自己。 因为她是一个大号的创始人,一条广告的价格,可能就是普通上班族一年的收入。 朋友圈里,她经常分享出去旅行的美照,家里还养了一只萌化了的猫和一只高颜值的狗,绝对的人生赢家无疑了。 试想一下,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的上班族,可能需要花10年甚至20年的时间,才能攒齐首付款,在北京贷款买一套房。 如今,她每天起床努力码字的动力,就是甲方爸爸的一句:你确定了,我就现在给你打钱。 没有老板的大饼,也没有用心熬制的鸡汤,比男朋友买买买更让人心动的,就是甲方爸爸的转账记录。 她在20多岁的年纪,活成了所有人想要成为的样子。 出国旅行,养猫养狗,花一个上午烹饪食物,然后一颗米饭都不浪费地全部吃掉。 对比之下,我们的人生似乎太过贫瘠,996换来的是人生冒险地图上的大片空白。 我们真的有理由去好好思考,其实人生的可能性,不只是996和还房贷,你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定义。 那么成为自由职业有哪些准备呢? ➤ 充足的资金 我一个开书店的朋友,投入了数十万在房租、装修、进货上,刚开始开店的时候,书店的营业额其实并不乐观,而且每个月她还有房贷要还。 但因为她和老公在辞职之前,攒了足够的钱,所以心态还是比较好的,熬过了半年以后,书店就开始盈利了。 成为自由职业者,并不是一辞职就立马有合作找上门来。 你需要做好未来半年到一年内,可能都没有稳定的收入的心理准备。 为了保证心态不崩,你需要准备至少够自己生活一年的费用。 ➤ 专业的技能 很多人对自由职业有个误区,就是他们是靠自己的爱好赚钱的。 但其实,真正能够赚钱的,是一个人擅长的,而并非是他喜欢的。 村上敦伺用了10年时间验证过这一观点。 他一直热衷于足球和旅游的,10年来,一直利用工作中赚到的钱,去世界各地旅行、观看足球比赛。 他通过发布情报赚取稿费和媒体出场费,但是得到的报酬并不足以支撑日常开支。 村上敦伺列举了四种自由职业者的赚钱方法。 第一种:创业建立组织架构,通过别人的钱赚钱,譬如开饭店、做电商,然而这种创业方法难度很高,风险也高。 第二种:成为创作者,通过作品赚钱,譬如作家、艺术家,而这种方法难度也不小,因为你必须拥有足够的才能和天赋成为金字塔顶端5%的人,才能赚到足够多的钱。 第三种:不劳动即可获得收入,即通过资本赚钱,例如成为投资人,然而前提是你得拥有一大笔钱,难度自然不用说。 第四种:在上班族的"延长线"上创业,即通过自己赚钱,例如作者通过在工作中学到的咨询和分析技能来谋生,这种方式难度相较于其他三种来说更低。 所以对于普通人来说,最可行的方式,就是第四种方式,即通过在上班族的延长线上创业。 这对于上班族来说,其实是一个好消息,因为你可以利用工作时间,精进自己的技能,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 ➤ 自律 文章开头提到的那位自媒体作者,通常每天早上5-6点起床,然后开始一天的工作。 不仅要更新自己的小号、大号,还要提供社群的内容,以及正在合作的课程内容,所以每天都要写几千到一万字。 她每天会在清单上写5个任务,并利用番茄工作法管理自己的时间,这样,就能保证高效地完成手上的工作。 自由职业者并不意味着无限的自由,而是更加的自律,你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执行。 如何规划自己的路线呢? 其实,大多数自由职业者,都遵循以下两种路线。 ➤ 专家路线 即利用工作时间,精进自己的技能。 要成为某一领域的专家,至少需要3-5年的打磨。 例如之前提到过的村上敦伺,在咨询行业沉淀了6年,才得以成为自由职业者的。 ➤ 斜杠路线 所谓的斜杠路线,就是指在本职工作以外,利用闲暇时间,投资自己的爱好。 譬如《流浪地球》的作者刘慈欣,在成名之前,其实是一名电力工程师,因为在体制内工作,所以常常利用工作闲暇和下班时间进行写作。 很多自媒体作者,走的其实也是第二种路线,他们的本职工作,其实并不是做新媒体。 斜杠路线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保证自己每个月有稳定的收入,另一方面,工作之外的尝试很有可能带来比本职工作还要高的收入。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每个人都应该辞职去做自由职业者,只是想指出,每个人都有机会,拥有不一样的人生。 在《斜杠青年》一书上看到这么一句话:人这一辈子,最可怕的不是死亡,而是当死亡来临时,你突然发现自己从未用自己想要的方式活过。 这个社会的节奏太快了,让处在旋涡里的我们以为,囫囵吃完一段饭,加班到晚上9点,才是正常的。 为了适应他人的节奏,我们不得不按照他人的"鼓点"前进,却很少认真地思考:我到底喜欢什么?我到底想要拥有怎样的人生? 你的人生应该由自己定义,别被他人牵着鼻子走。(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