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改革开放的总路线下,中国做对了三件事:第一是中国坚持"市场化"的道路,享受了市场化的红利,中国选择市场经济这种迄今为止在资源配置方面最好的方式,是中国经济能够取得惊人成就的第一原因;第二是中国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享受了全球化的红利,特别是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中国成为过去10多年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和推动者;第三,中国的"工业化"道路非常成功,中国选择了适合自身国情的工业化战略,在改革开放30周年的时候,即2008年成功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从全球经济过去200年的历程看,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是成为全球第一经济大国的前提。当年英国超过中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美国超过英国成为第一制造业大国,都基本遵循了这个逻辑。制造业的崛起,是中国奇迹的最集中体现,而中国在过去40年的历程中确立的制造业立国战略,也是中国经济能够取得今天巨大成就的关键。 改革开放之初到1992年小平南巡讲话之前,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远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占世界制造业的比重不到5%。小平南巡中国正式确立市场经济的道路之后,中国制造业走上了一条快车道,制造业增加值先后在2006年和2009年突破1万亿美元和2万亿美元,在1993年超过法国、英国,2006年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制造业大国,2008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把美国赶下了自1895年以来一直保持在世界制造业规模第一的宝座。这是在中国失去第一制造业第一大国的地位150年之后又重新回到这个位置。目前,中国制造业产出占世界制造业产出的比重早已超过了20%,连续8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国地位。在500余种主要工业产品中,中国有220多种产量位居世界第一,甚至可以这么说,在制造业任何一个领域,中国在规模上是全球第一正常,不是全球第一反而让人惊讶。 在起步之初,由于中国汽车产业的落后,中国选择了与国外汽车产业合资的道路,1983年,北京汽车制造厂和美国汽车公司签订了合资协议,中国第一家整车合资企业将在首都诞生,汽车产业结束了闭门造车的历史。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调整汽车产业布局,通过技术换市场,大力发展乘用车。1992年,中国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万辆;2000年,"十五"计划将汽车私人消费列入国家规划,汽车产业由此迎来井喷发展,同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了200万辆。但是,由于对国外技术的过度依赖,导致中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严重不足,核心技术长期不在自己手里,市场换技术的结果是让出了市场,并没有得到技术。中国汽车产业开始反思发展战略,增强自主品牌意识,提高研发能力,自主品牌开始开始涌現。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贸,汽车产业再次迎来新的高速发展,到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为1379.10万辆和1364.48万辆,一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汽车产销大国,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与此同时,中国的自主品牌迅速崛起,自主品牌生产的高端乘用车品牌开始向合资品牌发起强有力的冲击,自主品牌只在低端抢占市场的历史逐渐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