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菁校园曾经是"圣洁殿堂",是清净的场所,是远离世俗喧嚣的象牙塔。然而,在各种利益的驱使下,教育也无奈地步入追名逐利、失魂落魄的轨道。从引人注目的宣传横幅到学校华丽的荣誉墙,从忙碌于名目繁多的检查考评到形式翻新的各种活动,从今日奥数到明日经典诵读,整个校园看不到悠闲的人,领导忙,教师累,学生苦。入保险、打防疫针、查视力、拒烧秸秆、订校服,等等,学校成了什么都需要做好什么都会做的"万金油"。嘈杂,喧哗……难以享有片刻的"宁静"。当下教育其忙碌和喧闹的程度可想而知,这样的环境怎么能让校长安心办学、教师静心教书、学生专心学习? 这种"随名利而舞"所带来的恶果,一是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学校的一切工作本该有计划性的,一个学期的重点工作有几项,每周的活动有哪些,明天做什么,都应该有条不紊地进行。然而,看一看现在的学校,哪一周没有突发的工作要十万火急地去完成。很多时候,仿佛一切工作就是为迎验、迎查,学期初的工作计划只好成了摆设,忙、乱、累,成了常态。二是学校发展陷入表面繁荣误区。教育教学"应该是什么样的"和"为什么会这样"都没有搞清楚,一味地标新立异,搞这样那样的活动,无非是一些学校想整出点动静,想为自己的学校声誉加点砝码,或为教育发展添点风采,给上级领导看看,热闹热闹而已。这种无视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的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存在,严重侵蚀着教育的健康发展。三是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埋下隐患。校园应该是一片学习的净土,只有在这种相对纯净的教育环境中,学生们才能锻造出完整的人格。然而,社会上的一些不正之风,污染了圣洁的校园,校园变成追名逐利的场所,这不仅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也将误导他们趋利化。 如何让学校从忙、乱、累的怪态走向新常态?教书育人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作为政府部门就要出台硬性规定,保障学校安静办学。早在2009年金秋开学之际,河南省偃师市委、市政府在该市各级各类学校中实行周一至周五为"学校安静教学日"。这是该市为有效维护教育教学秩序,营造学校良好外部环境出台的"铁腕"政策。2015年4月24日,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意见》。意见透露了一个重要的信号,北京市将推进"管办评"分离,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变以往以分数衡量区县的政绩观,让校长教师静下心来办学。在这样的环境下,学校紧紧围绕一个"实"字,一个"静"字,不折腾,不作秀,安安静静、扎扎实实地为师生的成长服务,为学校的发展谋划。 这样的环境,能够积极为师生创设可以解放心灵、放松自我的清净空间,使他们慢下来,静下来,雅起来;能够让校长抽身独处,不追风,不攀比,静心思考符合本校实际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战略;能够令教师潜心育人,以自然、淡雅、从容姿态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用书香涵养学生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