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冲突本是婚姻生活中不可避免的现象,许多人认为,偶尔的绊嘴或吵架,是婚姻生活的调剂品。能作为调剂品的东西,人们喜欢甚至离不开,因此那样的冲突是有味道、令人接受的伪冲突。但有一种冲突令人痛苦不堪,那就是夫妻之间充满火药味的绵绵不断,散不了又和不好,弃之可惜而食之无味,交战时淋漓畅快,休战时郁闷难耐的持久性冲突。 这样的冲突很像一种战争,挑战和迎战双方都有他们充分而特定的理由。夫妻争斗,不止因错误而产生,更多是因为太正确而征战不休。就像太美丽(或太善良)本不是错,但它有时给人的伤害胜过所谓错误的东西。夫妻冲突的成因和类型很多,在此我想对带有攻击性的争斗与冲突作以下分析。 夫妻冲突的起源: 有一个故事讲到:一个小男孩好奇地问父亲:"爸爸,什么叫战争?"父亲饶有兴致地回答:"哦,战争啊,就是双方打仗。比如几年前,美国因为制裁伊拉克搞核武器而大规模地轰炸伊拉克……"着急的母亲插话:"你胡说什么?有你这样给孩子讲的吗?那场战争明明是美国想要控制伊拉克的石油、想称霸世界才发起的。""喝,你真行!你也懂世界政治?""你什么话!别以为你什么都懂,这么大的战争谁是谁非你都不清楚,还去教育孩子。""你错,我的认为肯定是对的。""你才错!你们男人总那么自以为是!""嗨,你怎么总是爱打击一片?""因为你总以为自己对对对,别人错错错。""这话,说你倒是适合"……夫妻脸红脖子粗地继续对峙着。这时,孩子忽然向他们说:"哦,爸爸,我知道什么是战争了。" 这个故事引出的思考是: 第一、因差异而争斗的夫妻冲突关系,体现了攻击性连接。不管性质怎样的"战争",程度多大的争斗,它都是一种相互攻击行为。按精神动力学理解,攻击性是人的本能,是人最原始的本能,它是人与人之间一切情感关系的基础。没有攻击性就不存在关系冲突,比如树与树,它们只有平静与孤独的它与它。 所有人际关系中,为什么夫妻关系显得那么脆弱?其实并非是通常所理解的爱得不深或不真,而是具备长时性、固定性、狭窄性的夫妻关系,注定成为了人的本能攻击性释放的主要载体。加之人的社会性,也造成了人将他在社会关系里的情绪挫折与攻击性压抑,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婚姻关系里释放。所以,攻击倾向成为了维系夫妻关系的一大特点,只是这样的形式下,感性的东西压抑了,感情的味道躲避了。 第二、因正确而争斗。夫妻冲突都因差异而起,最常见的是性格、思维模式、价值观和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随着婚龄的增长容易形成纷争与冲突。从表象分析,夫妻纷争是一种"对与错"的较量。纷争本质上说明,夫妻双方都是极端愤怒对方的无理或错误。但如果要说错,错在双方都因为没有错。真正有错就对了,双方就冲突不起来。因为,一方若真的有错,首先本人就会因错而自觉理亏,理亏的心理是心虚和胆怯,不会有反击冲动。其次,有错方的态度本身就会让另一方感觉赢了,那么争斗便失去了对等的泄恨动机,冲突便形成不了。 大多数夫妻很明白争斗因差异而起,不存在谁对谁错,但战争并不因明白道理而平息;他们也能体会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冲突很累很痛,但并没有因这份累痛而改变关系。这是否已经说明,夫妻冲突有着并不为夫妻所意识的动因?冲突的背后存在和谐呢? 争斗,是在以攻击形式表达自己所受的委屈和存在的道理。为真理或道理而斗,似乎是人基本的生活形式。每个人从2-3岁开始就在他的环境接受各种道理的教化,"讲理"素质早已铸入一个人的个性结构。两个不同血缘关系,不同个性特征,不同价值取向的异性进入婚姻朝夕共处,自然有了太多起冲突的基础与机遇。惧怕非理,几乎是中国人的集体无意识情结,因为中国悠久的文化灌输给人最多的是做人的道理。人们深知道义、律令的重要,遵守与维护它意味你是正确,违犯意味你犯错,必然要受到犯错的惩罚。其实,一切所要求人服从的东西,都是文化造就的道理,包括各种法律法规、权威人物、权威意识等,都代表了"道理"。一个孩子,只有在遵从各种道理下他才是正确、安全的,他才会躲避指责、惩处、抛弃等危险。夫妻冲突也代表了人际关系的众多冲突,其深层动因是渴求正确、渴望关系人物视自己"很对"而接纳自己。 在许多人际环境,你不难发现人们总是在为正确而争斗。有一对朋友,热衷心理学,为一个专业问题在网上展开了激烈的争斗。朋友A说:躁郁症不是精神病,而是情感性精神障碍;朋友B说:躁郁症肯定是精神病,不然患躁郁症的人为什么要送到精神病院去治疗?因两人很执着,又那么坚定认为自己的观点正确而对方错了,以捍卫心理学理论正确性的强烈冲动与热情,不惜用最尖锐刻薄犀利的语言,猛烈攻击对方的不是。 如果我们站在AB两人的高度,会发现两个为真理而冲突的人,其实都是对的,只是他们对躁郁症的理解不完全,因为躁郁症属于精神病中的情感性精神障碍。但我们能进一步看出,人与人之间争斗的显著特点(动力)是:真理的不可亵渎!正确性的不可歪曲! 第三、夫妻冲突对孩子的影响。冲突若是为正确而争斗,除了说明他们本身都是正确的,且正确受打击以外,也透视了他们的过去存在因"非正确"而遭致的否定、责难等经历,存在不被接纳的伤感性体验,他们的内心早已埋下对理解与认同的强烈渴望。这样的人,在成年后的人际关系里特别敏感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也特容易争执或叫真。 夫妻连绵不断的争斗,最受负面影响的是孩子。个性发育处于关键期的童年孩子,他不仅领会了什么是"战争",糟糕的是他还可能会曲解关系里爱的表达含义,或者说,孩子根本就学不到什么是尊重与恩爱的表达。 争斗的环境是一个用伤害性方式充分讲理的环境,而太多理论道理的语言环境,对孩子内心世界是具抑制的。中国父母特别理性,特别擅长对孩子讲"应该与不应该"的种种道理。可理性对于孩子,象征了一种暴虐,它带着善意、正确无误、帮助人的面具,长期慢性地吞噬着孩子内心丰富的想象力,创造性思维和对自然的感受力,尤其是伤害到孩子独立、自主性的个性发展。 "孩子是用感觉去认识这个世界的,不是理性,对孩子的情绪体验和感觉体验易于形成牢固的记忆与心理印象,只有无数的获益体验才能让孩子没有内心冲突地、愿意接受需要付出代价的成长方式。"我们可以想象,在一个缺乏情感交流、理性膨胀、执着正确和纠错的婚姻关系里,一个孩子的未来,可能是下一个他父母的翻版。 第四、理性与感性的分裂。夫妻冲突下去,可以呈现一条循环路线:因差异而争斗——因正确而执着争斗——因争斗而扩大差异——为更大的"错"而争斗——进入扩大差异下的冲突轮回。 所谓恶性循环,意味夫妻冲突的内容有质的恶变,比如出现暴力、婚外情、报复性伤害等,善意的关系越走越远,敌对攻击的关系越缠越紧。只要陷入因争斗而扩大了差异的循环,婚姻所具有的感情、温情等成分会无影无踪,剩下的只有满腹委屈和道理,并誓用超强的理性,为讨还公道、索回付出、报复对方的罪过而不懈努力的争斗。 爱与恨,都是连接和吸引关系的动力所在。一个不能解散的夫妻冲突关系里,其关系背后的吸引力是对自己"正确"遭逢创伤的报复渴望(这里的正确,不仅指对或有道理,它包括一个人自己视为合理的各种愿望和要求),各自的潜意识在告诉对方:我的创伤,离不开你也必须是你来治疗。而且,各自身上也许存在对方无意识深深依恋的情感特质。否则,夫妻不可能那么冲突和痛苦还愿意让自己留在婚姻里。当然不排除有些夫妻因现实原因或个性懦弱等缺陷,不能面对离婚现实而只能无奈在婚姻里。 夫妻冲突的协调: 1、接受差异。有冲突存在,也有协调冲突的办法在,你对冲突的看法本身就是解决冲突的办法,如对吵闹或争执,你让它存在,视它为生活本身,它就不构成是一个影响你们关系的冲突。 如果冲突因差异而产生,那么接受差异便是解决冲突的根本办法。怎样接受差异,能否做到接受差异,涉及到夫妻的认知和修养水平。这需要夫妻双方或单方能够意识到,差异是存在之必然,是各自的本真,改变它意味失去人的真实,接受它,意味尊重人的自然属性;能够感知自己的真实与需要,也能感知对方的真实与需要;能够认为"差异"的含义:自己是正确的,对方也是正确的;能够坦然地接受差异,不要去改变它,让差异和平共处。 也可以协商哪些差异可以缩小?哪些差异可以改变?这需要双方有平和与协商的态度,人与心都能够坐下来,协商就存在。 2、理解与认同。关于理解,是一个古老而平常的话题,它看似简单,实际很奥妙。人们需要理解,就像需要吃饭那样普通常见,但人们对理解的获得或满足,又像山珍野味一样,是那样稀少难遇。人际关系的冲突与争斗,说到底是不被理解的中伤,是人的理解这一基本需要受挫的结果。 而夫妻关系,是建立在情感需要基础上的联接,在差异方面有着其他任何关系都不具有的差异性,那就是内心深处的情感取向和情感情结的不同。这是各自在原生家庭早就形成的,它们直接影响着人今后的情感关系和夫妻生活。比如夫妻有些冲突很难解决,其实并非是他们不能理解对方,也并非不明白冲突是双方都有错,而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和对方存在内心深层的情结需要。 如果夫妻存在自己不能解决的冲突,因此很痛苦,也很想走出痛苦,可以接受婚姻情感的心理咨询帮助双方意识到各自的情结所在。只有理解了自己和对方的内心世界的冲突和需要,认同自己和认同对方才有可能,接纳双方的"所是"才有可能。 夫妻战争,象征打官司求公道的喊冤。当理解真正出现,呼喊便没有必要。 3、增加感性的交流模式。夫妻关系是特殊的人际关系,特殊在是太多相异素质的集合,特殊在它既牢固又脆弱。夫妻在婚姻里是否有幸福感,取决于是否存在富有感性的情感交流。比如: ——吃饭时可以听着音乐说些轻松的话,而不是端着碗就大谈工作或讲道理; ——对方有负面情绪时,可以温柔地问候"看来你情绪不好,有什么不愉快吗?"而不是一瓢冷水"你又怎么了嘛!"; ——对方做完一件也许不太完善的事,首先是了解原由再论理,而不是出口就批驳; ——在对方有困惑或困难时,默默地陪伴他(她)而不是用道理教育他(她),是用心帮助到底而不是忽视; ——在对方为你做得很好,或在他(她)事业领域取得成绩时,给予他(她)微笑、赞美、拥抱,而不是说"人嘛,该有点追求""都老夫老妻了,讲究那么多干嘛"之类; ——能共同享受重要的节日、纪念日; ——知道对方情感需要的内容,给予认同和尽量满足。而不是像有些丈夫斥责妻子的抱怨:"我赚钱回来,你享受就可以了,还有啥不满的?!" 一个人感觉的良好,绝对是在温馨、仁慈、充满爱意的感性环境,绝对是在被理解被认同被呵护的状态之下。 夫妻冲突,因为共情缺失,协调冲突,需要少些理性对抗,多些感性交流的生活模式。 四川成都熊玲心理咨询机构熊玲 网址:http://www.lantian99.com.cn/teacher/ 熊玲相关文章: 总希望有人窥探的心理正常吗? 已婚男人惹的祸 未婚的婚姻 单身女孩的疑惑 感情路在何方 可以原谅他吗 要婚姻还是要孩子 情感取向谁做主 我怕被老公发现 不一定是性爱梦 不婚主义者,你要改变什么? 做情绪的主人 恋人之战的背后 试论女孩化的男孩心 叹,情不自主 拿什么来拯救婚姻的不幸? 婚姻里的性格神经症 美丽的痛苦 婚姻躁郁症 为了孩子保留婚姻好吗 "读不懂他"的困惑与诱惑 当美玉有瑕疵时 夫妻冲突错在"正确" 爱恋乳房的梦幻 回复女人敏感的情感话题 放过他,还是放过自己 让爱走出梦 对"相爱容易相处难"的反思 想离婚,还是想你爱我? 借着控制,你觉察了什么 心愿会伤人吗 你在婚姻里寻找什么 为何害怕"同性恋"念头 欲爱不能的背后 女友曾被猥亵 任性的性欲 面对他,我很纠结 我被处女情结纠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