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到香港望族,许氏家族必然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早在上个世纪,许家就与何鸿燊一家并列为香港四大家族。 今天就来看看许氏家族创始人---许爱周,当年在商界如何叱咤风云,如何成为香港第一代船王? 1
广东湛江,中国大陆最南端的雷州半岛上,旧时称作"广州湾",近百年来育就无数商业英杰,许爱周便是其中的佼佼者。1881年,许爱周出生在湛江坡头博立村一户农民家中。 彼时,广州湾正被法国强行租用,但也因此形成以广州湾为中心、辐射云贵、两广等区域的西南航运中心、货物远销港口。一时间,这个西南角的小渔村,摇身变成繁华的商海。 在工商业社会的冲击之下,不少当地人开始弃农从商,其中便包括亲眼目睹这场巨变的青年农民许爱周。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民族资产主义进入初期发展阶段。正是那会儿,许爱周在村里经营起一家杂货店"福泰号",专营花生油等粮油副食。 白手起家的创业路,就从这里开始。 2
当时,口袋里并没有太多本钱的许爱周,只能自己做些小生意。但勤奋扎实、头脑灵光的许爱周,从来往的货船中找到了商机:汽油代理。 很快,许爱周赚得第一桶金。以此发家,他先后在赤坎、吴川、霞山等周边区域先后创立了"仁和号"、"广宏泰"、"天元号"等多家分号,搞杂货批发。他手里的货物,远销国内外。 不出几年,他又接连做起水产经营、榨油厂等多方业务。依靠发达的航运,他的优质花生油还卖到了美国。没过多久,他便走出广州湾,到香港做进出口生意。一单单的合同、一笔笔进账下来,让许爱周成了名副其实的富商。 不过,这位富商仍与"船王"的称号还没有一丝关系。真正让他名声大噪的,当属那年他向法国人申请到了填海权,拿下广州湾赤坎区海滩工程。 当时,许爱周投入巨资,在海边街一带大规模填海造陆、兴建楼宇。几年时间,他将原先荒芜的海滩,建成具有住宅区、酒店、商铺、街道的繁华商业区。如今的民主路、民权路、民生路等大片商业用地皆出自于他的手上。 那会儿,事业鼎盛、财运兴旺的许爱周,不过三十而立。 3
20世纪30年代,本可"称霸一方"的许爱周,却偏偏想做航运。 事实上,这不是一时冲动,而是受到了现实的刺激。鸦片战争后,英国"太古"、"怡和"两家公司几乎垄断了中国沿海与长江的航运业。 许爱周不甘心,国家的沿海控制权,怎能让外人插手?为了打破外强的垄断、摆脱他人的操控,许爱周从旗下各商号中抽调资金,投入巨额创办"顺昌航业公司",与人合伙经营"太平洋航业公司"、"大安航业公司等数家公司,再购进数十艘货轮,正式在中国沿海及内河运输业中,扬帆起航。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广州湾非但没有遭到战争的破坏,反而因特殊的地理位置而受到畸形发展、空前繁荣,这也意外推动了许爱周的航运事业。 四十年代初,受战争的影响,许爱周位于香港的物业损失惨重。战争胜利后,他回到香港卷土重来,步入发展高峰期。 解放前后,许爱周家族移居香港。1957年,他创建中建企业有限公司;不久后,香港著名地产发展商之一的亚细亚行成立,官塘、深水埗、旺角、元朗等各区均有其地皮。 1959年,顺昌航业公司已然成为坐拥数十艘轮船,航行在华中华北以及东南亚、日本等海域的船业巨头。而许爱周,成为实至名归的"香港第一代船王"。 4
除了在商海中创造辉煌,许爱周的情系家国、乐善好施、福荫桑梓的事迹,同样为人所津津乐道。 在父亲的熏陶下,许爱周从小培养了乐善好施的品质,并立志振兴中华、实业救国。 百年前的广州湾时常出现天灾,许爱周主动从东南亚收购大米,多数用于赈济灾民; 为了让更多人接受教育,他出资请教师,在自己的"周兴书室"中为乡中子弟免费提供读书机会,并先后创立育才小学、坡头中学等; 面对民不聊生的战争时代,许爱周常常慷慨解囊、出资救助;目睹烟赌泛滥的殖民时期,许爱周毫不畏惧地找到法国当局,要求禁烟禁赌;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面临沦陷。当时许爱周的航运事业以遍及香港,为了不让属于自己的产业落入敌手,许爱周断然凿沉数艘货轮,转道广西采矿,实业援国; 新中国成立之初,他亲手打造属于中国人的船队,打破外人的垄断,为近现代航运事业作出了贡献。 1966年,许爱周先生与世长辞。他的基业、他的精神,仍由他的子孙持续传递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