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心部 一、心的生理 原文:心藏神,为君火。包络为相火,代君行令。主血,主言,主汗,主笑。 语释: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体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神,是指整个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反映。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与五脏有关,而主要由心来主宰,故称"心藏神。"《灵枢·邪客篇》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神之所舍也。" 心居膈上阳位,属火,又心为君主之官故心火为君火。 心包络,心包是心的外膜,附有络脉,是通行气血的通路,故称心包络。为心的外卫,有保护心的作用,能代心受邪。同时还有执行心主命令的作用,因此,《素问·灵兰秘典论》曰:"膻中者,心主之官城也"的记载。《灵枢·邪客篇》又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主包络。"心为君主,心包能相其君以行令也,故为相。心为君火,则心包络为相火也。 主血:即指"心主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诸血者皆属于心",《素问·痿论》亦说:"心主身之血脉。"血脉是指血液和脉管的总称。血液是运行于脉管中赤色的液体,是维持生命和营养人体的主要物质,脉即脉管,是裹存和运行血液的隧道。心主血脉,是指心脏具有主管和推动血液在脉管中运行的功能。心的这一功能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作用来完成。 主言:心主语言,言为心声。言语是表达思维意识的一种重要形式,受着心神的主宰和控制。又心与舌关系密切,"心开窍于舌",心的别络上系舌本,心的气血上通于舌,以保证舌的正常,令舌体柔软灵活,语言清晰。若心有病变,则舌体出现异常变化,如热入心包或痰迷心窍时,则舌体强硬,语言不利。 主汗:汗为津液所化生,是津液被阳气蒸腾气化后,发散于体表的液体。血也是津液所化,故有"汗血同源"之说。血为心所主,故心又主汗,亦称"汗为心之液"。 主笑:心志为喜,喜甚为笑,故心主笑。 二、心所主病证 原文:本病:诸热瞀瘈,惊惑谵妄烦乱,啼笑骂詈,怔忡,健忘,诸痛痒疮。 语释:本病,即心本身的病变。瞀,神识之昏瞀,即昏蒙,昏迷之义。瘈,手足之瘈疭。瘈,筋脉拘急而缩;疭,筋脉缓疭而伸。手足伸缩交替,抽动不已,称为瘈疭,又按抽搐、搐搦、抽风。《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热瞀瘈,皆属于火。"火盛则热,热甚则神明昏乱而筋脉瘈疭。心为火脏,故凡热病而现昏瞀瘈疭症状者,都属心病,为心火亢盛之证。 惊,有触而心动也。惑,迷乱也。心藏神,平素心虚之人,由于突受惊恐,或耳闻巨响,目睹异物,或遇险临危,使心惕惕然不能自主,而为惊悸惑乱。 谵妄,谵言妄语,胡言乱语也。为患者辨认及反应能力减退,并伴有幻觉、错觉、呓语、躁动不宁等症状时称为谵妄。烦乱,心烦神乱也。啼笑骂詈为精神障碍,哭笑无常,或大哭大笑,大喊大叫,胡乱骂人。产生以上症状的原因很多,或因情志刺激,五志化火;或因外感温热之邪,化火入心,均可导致心火亢盛,火热扰心,则见心烦,烦躁不安,甚至胡言乱语,狂躁妄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有邪害心火,民病谵妄的记载。若因思虑郁怒日久,气郁化火,灼津成痰;或素体痰盛,复加外感邪热,痰火互结,内扰心神,使心神不宁,痰火极盛,气机逆乱,以致神志昏蒙,可见哭笑无常,谵言妄语,狂躁妄动,不避亲疏,打人骂人等症。 怔忡,属心悸范围,为心下惕惕然跳,筑筑然动,本无所惊而心动不宁,无时而作。与因惊而悸的惊悸不同,一般认为惊悸病情较轻,怔忡较重,惊悸日久不已,可发展为怔忡。怔忡的发病原因多由阴血不足,心失所养;水不济火、虚火扰心;阳虚水饮凌心;阳虚气弱不能温养心脉;或淫邪犯心,心脉痹阻等。临床以虚证为多见。 健忘,记忆力减退,遇事善忘的一种病证。亦称"善忘"、"喜忘"、"好忘"。产生的原因多由思虑过度,暗耗心血,心血不足,不能濡养心神所致。亦有由久病损伤精血,年迈气血亏损,肾阴不足,心火独亢,心肾不交而引起。 自汗,凡不因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白昼时时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明医指掌·自汗盗汗心汗证》:"夫自汗者,朝夕汗自出也。"《素问·宣明五气篇》说:"五藏化液,心为汗。"《医宗必读·汗》进一步明确汗与心的关系,指出:"心之所藏,在内者为血,在外者为汗,汗者心之液也。"若心气虚,气虚不固;或心血虚,血不养心,心液不藏而外泄,均可引起自汗。 诸痛痒疮,《素问·至真要大论》:"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多种疼瘙痛痒的疮疡类病证,大都与心有关,心属火而主血脉,心火炽盛,入归营血,火郁肌肉营血之中,使热壅血瘀,进而坏血腐肉,而生疮疡。热甚则疼痛,热微则瘙痒。本节指阳性疮疡的病机,至于因于湿、因于痰、因于寒、因于风引起的痛痒疮疡,以及辨证属于虚证、寒证者,另当别论。 原文:标病:肌热,畏寒战栗,舌不能言,面赤,目黄,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腰背肩胛肘臂。 语释:标病,指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之病。肌热,即肌肤发热。肌肤发热的原因很多,这里指心阴不足,阴不制阳,虚火内生,而见肌肤干热,甚则骨蒸潮热。 畏寒战栗,畏寒即怕冷;战栗又称振寒、寒战。自觉寒冷,且躯体颤振。畏寒有因外感引起者,如感冒、伤寒、温病、疟疾等;有因内伤引起者,如阴虚、痰饮、郁火等。战栗也有因疟疾、里热炽盛和阳虚的不同。畏寒战栗这里指心阳虚衰引起,因阳主温煦,心阳虚则不能温养肢体,故见畏寒,甚则战栗。 舌不能言,《素问·脉要精微论》:"心脉搏坚而长,当病舌卷不能言。"《灵枢·经脉篇》记载:手少阴心之脉,其支者,从心系上挟咽,系目系。故目黄属于心之经络为病,多因经络中湿热浸淫而致。心主血脉,其体在面,若心火上炎,则见面赤。 手心、胸胁、肘臂均为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所过部位。《灵枢·经脉篇》:"心手少阴之脉……其直者,复从心系却上肺,……下肘内,循臂内后廉,抵掌后锐骨之端,入掌内后廉,循小指之内,出其端"。"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起于胸中,……其支者,循胸出胁,……入肘中,下臂循两筋之间,入掌中。"以上两经络气逆乱、阻滞,以致气郁化热,心血郁滞,而见手心烦热,胸胁满,痛引肘臂等症。至于腰背肩胛与本经经络循行无关,乃与肘臂连类言之也。 三、心病用药 原文:火实泻之。 语释:火实,指心气实。心属火,邪气有余则为火实。引起心邪气实的原因很多,常见心火亢盛、血分实热、痰迷心窍、痰火扰心、心血瘀阻等。邪气实则选用泻法治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实者,散而泻之。"张洁古选用泻法有四:泻子、泻气分热、凉血、镇惊。 原文:泻子:黄连、大黄。 语释:泻子,脾、胃为心之子,泻子即泻脾胃之热也。古人利用五行生克规律,创立了"实则泻其子"的治疗方法。母子相生,息息相关。心火亢盛,脾承其燥,故泻脾之热,即所以清心之火。常用药物有黄连和大黄。 黄连,苦寒,入心、肝、胆、胃、大肠经。有清热燥湿,清心除烦,泻火解毒之功效。黄连本身即入心,能清心火;又入胃,通过清脾胃之热,而达到清心火之目的。《珍珠囊》记载,黄连"其功有六:泻心脏火,一也;去中焦湿热,二也;……。"《本草衍义补遗》更明确指出:"去中焦湿热而泻心火"。仲景《伤寒论》泻心肠,以黄连为主药,名虽泻心,实则治在中焦,心脾胃之火也。 大黄,苦寒,入脾、胃、大肠、心、肝经。有攻积导滞,清热泻火,凉血解毒,活血化瘀等功效。用于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燥结,腹满腹痛。若心火炽盛,症见高热,狂躁不安,神昏谵语,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燥,可用大黄,清泻脾胃之实热,使热退神清,达到清心火之目的,即"实则泻其子"也。《本草纲目》记载,本品治疗"实热燥结,潮热谵语"。 实则泻其子,除黄连、大黄之外,还可选用栀子、黄芩、知母、淡竹叶等。 原文:气,甘草、人参、赤茯苓、木通、黄柏。 语释:气,指气分,与前文连读,指泻心经气分之火。 甘草,甘平,入十二经。生用气平偏凉,善泻火毒,用于热毒蕴结所致乳痈,疮疡肿毒,红肿热痛,或伴有发热,心烦不适等症。初起症轻者可单独使用,如《伤寒论》治少阴病咽痛;《仁斋直指方》治乳痈初起;《外科精义》治痈肿发热等。毒热较重者可与银花、公英、地丁、连翘等清热解毒药同用。另外,生用还有润肺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等功用。本品炙用则药性温润,善益气补虚,滋润脏燥。具有益气健脾之功。 洁古用甘草泻心经气分之火,当专指生甘草而言,而非炙甘草。《本草述钩元》也称:"生用泻心火及诸火热。"甘草梢,洁古用于"治胸中积热,茎中痛",也与泻心火相关。 人参,味甘微苦,性微温,入脾肺两经,本品禀中和之气,甘温喜补,能补脾肺之气,又能大补元气,阳气旺则津液充足,故又有生津止渴的作用。 泻心经气分之火,选用甘温大补,人参,实属南辕北辙。虽然人参甘温能退大热,本为虚热而言,而非可泻之实火。张山雷在《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中:"疑洁古本书,文字最简,此条参甘(指人参、甘草)二物,必是传写之讹,与其随文涂附。"但查张洁古《医学启源·脏气法时补泻法》:"心欲软,急食咸以软之,芒硝。以咸补之,泽泻。以甘泻之,黄芪、甘草、人参。"其论述是一致的,非传写之讹。 赤茯苓,味微甘而淡,性平,色赤入心与小肠二经。泻心、小肠湿热,利窍行水,破结气。用于小便短赤,或淋漓不畅,尿道灼热疼痛等症。 洁古将赤苓列入泻气分药中,即心中气火可随下流通导作用,而泻出于外。 木通,苦寒,入心、肺、小肠、膀胱经。具有清心降火,利尿导热下行之功能,治疗心火亢盛,口疮,心烦不眠,小便黄赤,淋漓不尽,尿道涩痛等症。王孟英体会:"凡心经蕴热用犀角、黄连等药,必兼木通,其效乃捷,以能引心经之热,从小肠出也。"泻心经实火常与生地、竹叶、栀子同用。 黄柏,苦寒,入肾、膀胱、大肠经。具有清热,泻火,燥湿之功能,治疗湿热引起的黄疸、痢疾、带下、热淋等证。黄柏气味俱厚,沉而降,泻有余之热。 原文:血,丹参、丹皮、生地黄、玄参。 语释:血,指血分,泻心经血分之火者,即凉血之品也。 丹参,苦微寒,入心、肝二经。本品味苦能降泄,微寒能清热,专行血分,既能清心凉肝,又能活血祛瘀,清心热而除烦安神,清血热而消肿止痛。大凡温热之邪传入营分,可用此以清热凉营。《重庆堂随笔》明确指出:"心藏神而主血,心火大动则神不安,丹参清血中之火,故能安神定志。" 丹皮:辛苦微寒,入心、肝、肾经,为心、肝两经血分药。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能。用于热入血分引起的吐血、衄血、尿血、皮下紫斑及瘀血引起的经闭、痛经、外伤红肿青紫疼痛等症。《本草纲目》云:"凉血:治血中伏火,除烦热。"《本经疏证》云:"通血脉中壅滞,与桂枝颇同。特桂枝气温,故所通者血脉中寒滞;牡丹气寒,故所通者血脉中结热。"临床清心凉血常与生地、犀角、玄参等配伍应用。 生地黄,《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云:"古之所谓生地,即今之所用鲜生地。大寒清热,直入血分。"鲜生地甘苦寒,入心、肝、肾经。具有清热凉血生津之功效。用于热病热入营分引起的高热烦渴,躁扰不安;热入血分引起的吐血、衄血、咳血等症。《本草求真》云"生地黄性未蒸焙,掘起即用,甘苦大寒……专清热泻火,凉血消瘀,故凡吐血、咯血、衄血、蓄血、溺血、崩中带下,审其证果因于热成者,无不用此调治。"证之临床,本品专于清心凉血,常与丹皮、玄参、犀角、栀子、黄连等同用。 玄参,味苦、甘、咸、性寒。入肺、胃、肾三经。具有凉血解毒,滋阴降火之功效,临床用于温热病,血分热毒炽盛所致的血热发斑发疹,以及热盛伤阴、阴虚火旺所致的烦热口渴,咽喉红肿疼痛,声音嘶哑,骨蒸劳嗽等症。清热凉血常与犀角、丹皮、赤芍、生地等药同用。玄参虽能凉血解毒,但不入心经,洁古老人有其独特见解,将其列入泻心经血分火邪之列,其《医学启源·用药备旨》记载:"玄参,气寒味苦,治心中懊憹,烦而不能眠,心神颠倒欲绝,血滞,小便不利。"所治均为心经火盛、血热、血滞之证。通过清热凉血以泻心火,除上述四味外,其他如栀子、犀角、紫草、大蓟、紫参等,也可选用。 原文:镇惊,朱砂,牛黄,紫石英。 语释:心主神明,心的气血旺盛,则精神充沛,神志清晰,不至产生惊悸,即所谓"心安神定"。若心火亢盛,痰火扰心,震撼心君,令心神不定,而见心烦心悸,急躁失眠,甚则语无伦次,哭笑无常,狂躁妄动,打人骂人,严重的还可出现昏倒于地,不省人事等症。治疗当以清心涤痰,兼以重坠镇摄之品,以泄其浊垢,而心神乃静。洁古以镇惊一条,列于火实泻之之类,其意即在于此。 朱砂,味甘性寒,质重,入心经。寒能清热,重可镇怯。故本品具有清降心经之火热而镇心安神的作用,临床用于心火亢盛引起的惊悸、失眠、癫痫、狂乱等症。洁古老人在其《医学启源·用药备旨》中强调:"心热非此不除"。《本草从新》曰:"泻心经邪热,镇心定惊。"实为治心之实证、热证的常用药物。 牛黄,味苦、甘,性凉,入心、肝两经。具有清心,豁痰,熄风,定惊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热入心包,壮热神昏,谵语,惊厥抽搐,以及中风痰厥等证。常与犀角、黄连、栀子、钩藤、朱砂、天竺黄等品同用。本品清心有余,重坠下降不足,其镇惊之功是通过其清心凉肝之功而达到的。 紫石英,甘温,入心、肺、肾经,质重而能下达。李时珍说:"手少阴、足厥阴血分药也。上能镇心,重以去怯也;……。"本品见有镇心定惊之功,治疗心悸、怔忡、易惊等证。 原文:神虚补之。 语释:《医学指归》注:"心藏神,正气不足,则神虚,故用补。"心主神明,神虚即心虚,虚则补之。补法洁古老人分三法,即补母、补气,补血也。 原文:补母,细辛、乌梅、酸枣仁、生姜、陈皮。 语释:补母,即补肝。肝木为心火之母,木生火,肝虚则无以生火,故补心必先补肝。 细辛,辛温,入心、肺、肝、肾四经。具有解表散寒,温肺化饮、祛风止痛之功,临床主要治疗外感风寒表证,寒饮犯肺的咳喘及感受风寒或风温所致的头痛、牙痛、身痛等症。《别录》记载,细辛能"安五脏,益肝胆",王好古体会本品具有"润肝燥"的作用。由于细辛辛温行气,可用于助肝阳,补心阳。但现代临床很少用于补肝,更难用于补心,因本品味厚气雄,温散力强,易耗气伤正,非神虚之病所宜。 乌梅,味酸性平。入肝、脾、肺、大肠四经。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生津止渴,和胃安蛔之功,临床主要治疗久泻久痢、烦热口渴、胃酸缺乏、食欲不振、虚咳久疟、虫积腹痛诸证。《本经》记载,乌梅能"安心"。《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乌梅大酸,能敛肝阳而养肝阴。心气耗损之证,故以酸收为宜。" 酸枣仁,味甘酸性平,入心、肝、脾、胆四经。具有养肝宁心,安神敛汗等功效。适用于心、肝血虚,心烦不眠,惊悸怔忡等证。《本草备要》认为本品"专补肝胆"又能"敛汗宁心"。《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枣仁微酸,固是补养肝阴主药,然诸仁皆果实之中心,多含有养心功用,枣仁尤其坚凝,却是补心正将。" 生姜,味辛性微温,入肺、脾、胃三经。具有发汗解表,温肺止咳,温中止呕等功效。临床用于感冒风寒,风寒犯肺引起的咳嗽,以及寒邪犯胃引起的呕吐清水等症。生姜既不入肝,也不入心,辛能宣散,温能散寒,非补益之品,更非"神虚补之"之品。 陈皮,味辛苦,性温,入脾、肺二经。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之功效。用于脾胃气滞,消化不良引起的胃脘胀满,纳呆食少,反胃呕吐,及痰湿壅滞,胸膈满闷,咳嗽痰多等症。陈皮苦能泻能燥,辛能散,温能和,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与补药无缘。故《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曰:"补肝阴以养心血,是为虚则补母之正旨,当选酸甘滋液之品,如白芍、萸肉等类。洁古录乌梅、枣仁是其正例,何乃杂以细辛、生姜、陈皮,泄散有余,且耗正气,谓是补药,可谓奇语。" 原文:气,桂心、泽泻、白茯苓、茯神、远志、石菖蒲。 语释:气,指心气,与前文连读,即补心气也。 桂心,即肉桂。味辛甘,性大热。入肝、心、脾、肾四经。具有补火助阳,温经止痛的功用。临床用于命门火衰,下元虚冷,及脾肾阳虚,血寒经痛,寒湿痹痛等证。《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桂心辛温通阳,能治心阳之不振。"《本草述钩元》:"心为火主,气者火之灵也,心主血脉者,血之府也,桂补阳以和血。" 泽泻:味甘淡,性寒。入肾、膀胱二经。具有利水渗湿泄热之功效。适用于水湿内停,水肿泄泻,湿热淋浊,及阴虚火旺等证。泽泻为泄降之品,而无补益之功,洁古用以补心气实难理解。 白茯苓,味甘淡,性平。入心、肺、脾、胃、肾五经。具有养心安神,健脾益胃,利水渗湿之功效。临床用于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脾虚泄泻,消化不良,水肿胀满,小便不利等证。李东垣认为:"茯苓补虚劳,多在心脾"。临床茯苓补心气,常与人参、五味子等配合应用。 茯神,为茯苓抱松根生之部分。主入心经。功能养心安神,主治心悸怔忡、恍惚健忘,及失眠等证。《本草纲目》:"后人治心病必用茯神,故洁古张氏于风眩心虚,非茯神不能除。" 远志,味苦辛,性温。入心、肾二经。具有补心肾、安神,化痰之功。常用于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痰迷心窍,咳嗽痰多等证。《本草别录》记载,本品具有"定心气,止惊悸"的作用,但《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则认为"古以为补心益气者,以痰饮荡涤,血液通行,则风阳敷布,实非守而不走,补益之品。"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入心、胃二经。具有化湿开胃,开窍豁痰,醒神益智的功能。临床用于脘腹胀闷,饮食减少,痰蒙心窍,神志昏乱,癫痫等证。《重庆堂随笔》记载,"石菖蒲舒心气,畅心神,怡心情,益心志"。《本草备要》认为有"通窍、补心"的作用。 菖蒲芳香,能开泄痰浊,与远志、桂心,均具辛散之功,用以发越心阳则可,非补气之品。 原文:血,当归,乳香,熟地黄,没药。 语释:血,指心血,与前文连读,即补心血也。 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入肝、心、脾三经。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肠通便之功能。用于血虚面色萎黄,眩晕心悸,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肠燥便秘等症。《本草经百种录》:"当归为血家必用之药,……盖气无形可骤生,血有形难速长,凡通闭、顺气、和阴、清火、降逆、生津、去风、利窍,一切滋润通利之品,皆令阴气流通,不使亢阳致害,即所以生血也。当归辛芬温润,兼此数长,实为养血之要品。" 熟地黄,味甘,性微温。入心肝肾三经。具有滋阴补血,益肾填精的功能。适用于心血不足引起的面色苍白、头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下血;以及肝肾亏引起的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消渴等症。《珍珠囊》:"主补血气,滋肾水,益真阴。"《本草纲目》认为熟地黄"生精血",《医学正传》记载"熟地黄补血"。 补心血,洁古老人只收当归、熟地二味,当归补血又活血取其走,熟地补血又滋养取其守,举此二者以例其余。 乳香,味辛苦,性温,入心、肝、脾三经。具有活血祛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能。适用于跌打损伤,血瘀痛经,胃痛,腹痛,以及痈疽疮疡肿痛,或疮疡溃破,久不收口等症。 没药,味苦,性平。入肝经。具有活血散瘀止痛,消肿生肌之功能。适用于跌仆损伤,筋断骨折,疼痛难忍,妇人血气疼痛,疮疡红肿热痛,或破溃日久不敛等症。 乳香与没药功用基本相似。乳香辛温香润,能行血中之气;没药苦泄之力强,行血散瘀,对气滞血瘀疼痛,相须为用,共奏利气活血,散瘀止痛之功。故二药走窜有余,补益不足,非补心血之所宜。《本草求真》也谓:"诸书亦载能补心、胆与肝,盖谓瘀血不除则新血安生?乳香之味辛温,既能行气活血,又有没药之苦以破其瘀,则推陈致新,自有补益之妙。是以古方乳香必用没药兼施,谓其可止疼痛,义由此也。今人不明**气味,动以书载补益,岂不误甚?" 原文:本热寒之。 语释:"本热"即心热也,心火过盛。"寒之"即用寒凉之品以泻心火,凉心血也。此与"火实泻之"所列药物虽不尽相同,但内容重复。 原文:泻火,黄芩、竹叶、麦冬、芒硝、炒盐。 语释:泻火,泻心火也。心火有虚、实之分。故《医学指归》注曰:"虚用甘寒,实用苦寒,泻火之法,不外二端。" 黄芩,味苦,性寒。入心、肺、胆、脾、大肠、小肠诸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效。适用于湿热蕴结胃肠、肝胆引起的发热、腹痛、泄泻、痢疾、黄疸,以及外感热病、热邪犯肺,引起的壮热,咳嗽等症。《本草纲目》记载:"黄芩气寒味苦,色黄带绿,苦入心,寒胜热,泻心火。" 竹叶,甘淡,性寒。入心、胃、小肠三经。具有清热除烦,渗湿利尿之功能。适用于热病心烦,口渴,心、胃二经实火上炎所致的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以及心热下注,移于小肠所致的小便赤涩淋痛。《本草纲目》记载竹叶"去心烦,利小便,清心"。 麦冬,味甘,微苦,性微寒。入心、肺、胃三经。具有清心除烦,养阴润肺之功能。适用于热性病,热入心营,耗伤心液,身热夜甚,烦乱不安,心悸不眠,甚者神昏,谵语等症。也用于肺燥干咳,虚劳咳嗽,内热消渴,肠燥便秘等证。《本草拾遗》记载麦冬"去心热,止烦热"。《本草蒙筌》也认为麦冬可"兼行手少阴心,每每清心降火"。 芒硝,味苦、咸,性大寒。入胃、大肠两经。具有泻热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之功能。适用于实热便秘,腹满胀痛,外治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乳痈疮痛等症。芒硝荡涤府实最佳,不入心经,但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以水克火,达到泻心火的目的。 炒盐,味咸,性寒。入心、肾二经。具有凉血,明目之功能。适用于尿血,吐血,齿龈出血。溶液点眼治目赤肿痛,风眼烂弦。《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咸是水之正味,以治心火,借此制南之法,确是泻火"。 上述黄芩、竹叶、芒硝、炒盐为泻实火之品,而麦冬为清虚热而设。 原文:凉血,生地黄、栀子、天竺黄。 语释:凉血,凉心血也。亦属泻火范畴,泻血中之火。上文"火实泻之"中,亦有泻血中之火,即凉血的内容,前后重复。 生地黄,与"火实泻之"重出,从略。 栀子,味苦,性寒。入心、肺、肝、胃、三焦诸经。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清利湿热之功能。适用于热病心烦,黄疸尿赤,血淋涩痛,血热吐衄等证。洁古老人在其《医学启源》中记载:"栀子,性寒味苦,……其用有四:去心经客热一也;除烦躁二也;去上焦虚热三也;治风热四也。"临床凉血止血可用焦栀子。 天竺黄,味甘,性寒。入心、肝二经。具有清热豁痰,凉心定惊的功能。适用于热病神昏,惊风抽搐,痰热咳嗽,中风痰迷,小儿急惊等证,为清心化痰之品。《本草备要》记载:"凉心经,去风热,利窍豁痰、镇肝明目。" 原文:标热发之。 语释:手少阴心经络之病为标病,因心为君火,故本经之病多热。热郁经络的治疗原则当遵《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火郁发之"之旨,予以发散之。 原文:散火,甘草、独活、麻黄、柴胡、龙脑。 语释:散火,发散心经之火。 甘草,洁古老人用以清心经气分之火,又用以散心经之火。清心经之火当指生甘草而言,炙甘草气温,能补三焦之气,而散表寒。李东垣亦认为"生用泻火热,熟用散表寒"。从现代临床实际生发,无散心火之功,所以《张洁古藏府药式补正》也认为是一误会。 独活,味辛、苦,性温。入肾、膀胱二经。具有祛风除湿,蠲痹止痛之功。适用于风寒湿痹,腰膝酸痛,伤风头痛等证。独活虽有发散之功,但性温,能散风寒,心经热病,非独活所宜。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入肺、膀胱二经。具有发汗散寒,平喘利水之功能。适用于风寒感冒,咳嗽气喘,风水水肿等证。麻黄为辛温发汗之主药,配石膏可泄肺中之热。因其性温从未有用之以发越心经之热者。 柴胡,味微辛、苦,性微寒。入肝胆二经。具有疏散退热,和解少阳,疏肝解郁,升阳举陷之功能。适用于邪入少阳,寒热往来,疟疾,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子宫脱垂,脱肛等证。柴胡微辛,有发散之功;性微寒,有清热之能,但入肝胆而不入心,散心经之火非柴胡所宜。 龙脑,味辛苦,性温,善走窜。入心、肺、脾三经。具有通窍散火之功能。能"散心盛有热",治气闭生热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