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写一个让人欲罢不能的故事故事教


  在这个流行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你早早就明白了"讲故事"的能力有多重要。于是,你开始练习讲故事,但写了才发现,这不是件容易的事,你的故事看起来离"妙语如珠,引人入胜"总是差的很远。要么情节不吸引人,要么用词干巴巴,难道,写故事是某种小说家才有的天赋?
  不要沮丧,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一流小说家,但是人人都有能力编好一个故事。《故事》的作者罗伯特·麦基,以多年在好莱坞审读剧本的经验告诉你,虽然故事是用语言写出来的,但那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聪明的你,如果因为语言功力暂时未达到火候,就早早放弃,是很可惜的。就像做饭需要先准备食材一样,掌握了一个好故事的原材料,离编出好故事就很接近了。
  从主人公开始
  主人公是故事的中心人物和根本角色,你需要通过他的双眼看外面的世界,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主人公必须满足几个特质。
  1.他要有欲望,他能给清楚的说出"我想要什么"。这个欲望必须是有机会达成的。一个明显不切实际的白日梦,显然没人有兴趣读下去。
  2. 主人公他有意志和能力不断采取行动,一直追求这个欲望直到极限,观众无法想象出另一个更好的可能。你或许有过这样的经历,一个故事讲到一半戛然而止,听众会迫不及待的问,后来呢?后来怎么了?我们看看麦基怎么说。
  一部影片不能把观众送到街上后,还要他们在脑海中对故事进行重新改编:"倒是个大团圆的结局...不过她是不是应该跟父亲和解?她在搬到麦克那儿去之前是不是应该先跟埃德断了才好?她是不是应该..."
  "如果、所有观众们走出影院之后还在想他们认为本应在我们给予他们的结尾之前或者之后看到的场景,那么他们肯定是不太满意的。我们的写作水平应该在他们之上。观众希望我们把他们带到极限,带到所有问题都得到回答、所有情感都得到满足的地方----故事主线的终点。
  ---------------------罗伯特·麦基
  3.观众要能够认同这位主人公及其生活的欲望,这样才能将自己的情感投入进去。这里要注意,好人并不代表观众一定会认同。麦基举了麦克白的例子。他看起来似乎是那样的邪恶。他杀死了善良的国王及其仆人,杀死了自己最好的朋友,还派人暗杀了他敌人的妻子和幼儿。在莎士比亚笔下,他变成了一个具有移情作用的悲剧英雄。
  当他在独白中彷徨,痛苦地自责"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时,观众听着,想着,"什么样的?心怀负罪感......就像我一样。我一想到要干坏事,感觉就很不好。如果真干了,感觉就更坏了,随后便会有没有尽头的负罪感。麦克白是一个人,他就像我一样也有一颗良心。" 事实上,我们是如此地为麦克白痛苦挣扎的灵魂所牵扯,在高潮处,当麦克德夫将他斩首时,我们感受到的是一种悲剧性的失落。《麦克白》另人心颤地展示了,作者的神力在一个本应可鄙的人物内心找到了一个移情中心。
  ---------------------罗伯特·麦基
  主人公的行动:主观视点的最小保守行为
  主人公设定好后,我们可以通过他的视角来进行创作了。你会发现自己脑海里冒出来一个念头:"我的人物该做什么?"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最小保守行为和主观视点。
  最小保守行为,是大自然的规律,也是人性的规律。当一个任务可以用容易的方法来完成,人们不会冒不必要的风险或采取不必要的行动。
  主观视点,是说保守是相对的,要看每个人在每个特定时刻。罗伯特说,如果一个人进入一所房子,他会采取最小的保守动作。他会去敲门。然而一个武打英雄保守的第一步则可能是破门而入。
  鸿沟:故事的能量引擎
  如果一个人做了什么,轻轻松松就达到了自己的期望,这个故事就没有什么看头了。只有当主人公做出一个行为,引发一系列的结果,而这些结果都不符合他的预期,他才会调整,采取新的行动,结果又引发世界新的反应,如此往复,情节才能展开下去。在主人公的内心期望和外界的真实反应发生冲突时,鸿沟就产生了。
  鸿沟就是故事的矛盾所在,也是故事的能量引擎。现实生活中,如果发生了鸿沟,我们会采取新的行动。这个行动就已经不是最小保守行为了,至少它包含了风险。罗伯特在这里给出了一个源自生活的真理。
  生活教导我们,任何人类欲望的价值尺度与对它的追求所冒得风险都是成正比的。价值越高,风险便越大......有意义地生活也就是置身于永恒风险中。
  罗伯特给我们举了写电影剧本的例子。为了写出好的电影剧本,很多人愿意付出至少十多年的苦心孤诣,这里牺牲了时间。这些辛勤劳动如果用于一个正常的职业 ,早就赚的盆满钵满了,这里牺牲了金钱,还有无数本可以用来陪伴家人的时间,这是对亲人的牺牲。
  那么,怎么制造鸿沟呢?
  鸿沟产生的三个层面及方法论
  三个层面:
  第一层:自我及产生于其头脑、身体和情绪等自然要素的各种冲突
  第二层:个人关系,我们所扮演的各种外在角色
  第三层:个人外冲突,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机构,人与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冲突。
  方法论:从里写到外
  当我们想象一个场景时,我们先进入一个人物的意识中心,并提出这样的问题:"如果我是这个人物,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办?"。然后,为人物创造这样一个行为。但是仅仅这样还不够,你紧接着还需要切换视角,问自己"这一个反应的对立面是什么?"主人公预期的反应绝对不能发生,如此,一个鸿沟就建成了。难怪麦基感叹,"作家都是本能的辩证法思想家"。
  就这样,一个鸿沟又一个鸿沟创造出来,形成了一连串的故事节奏,观众就这样随着故事的展开,体验那种过山车的感觉。
  就像一个电荷从磁铁的一级跳向另一级,生活的火花也是在自我和现实之间这道鸿沟的两岸来回跳跃。我们正是利用这一能量的火花来发动故事的引擎,打动观众的心。
  ---------------------罗伯特·麦基
  如果说用一句话来总结,故事的材质就是鸿沟。我们让读者能够跟随主人公,追寻他的欲望,体验自己未曾经历过的生活,在期望与现实之间感受生活的火花,直到,读者看见你所梦想的东西,感受你所感受的东西,学到你所理解的东西,这才是写作的意义吧。
网站目录投稿:孤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