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形成及趋势研究


  摘 要:新自由主义的兴起,不仅结束了20世纪70年代西方深重的经济危机,而且在帮助发达国家走出困境的同时,推动了新科技革命的兴起。人类开始进入信息化,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资本流动的空前增长与国际垄断资本竞争的加剧,国际垄断资本主义有了巨大发展,揭示其形成原因及发展趋势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现代国际垄断资本的关系。
  关键词: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
  一、国际资本流动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
  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即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国际资本流动的双向性
  发达国家资本相互间的"流出和流入",即双向性,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典型特。但它也存在单向与双向之间的发展与变化过程。所谓双向的资本流动,并不是绝对平衡的。显然,这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决定的。只要有关国家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起了变化,就会出现资本流动的双向性。
  2.国际资本流动的限制与活动的两重性
  垄断统治与国家垄断统治使国际资本流动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各国国内的资本流动不一样,它的流动不是"自由"的。这不单是因为国际资本流动涉及两个国家间的经济关系,而最重要的是国际资本流动的各方都是垄断资本占统治地位的国家。因此,在垄断基础上的国际资本流动具有限制性的一面。
  但是,这种在垄断基础上产生的限制性并不是绝对的。垄断对另一个垄断固然具有排他性。但在垄断联合的自身范围内,资本流动却具有更大的活动性。
  二、国际垄断资本主义产生原因
  (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资本有了迅速发展,私人垄断资本与国有垄断资本也密切结合起来,在资本输出领域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得到了巨大发展,国际垄断资本主义随之产生。
  (二)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
  资本主义世界范围内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指生产国际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占有形式之间的矛盾。生产国际化的加强,意味着在国际范围内各个垄断组织之间,各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程度空前提高了,并且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国际经济关系的国际调节。
  (三)国际经济、政治形势中其他一些重大条件的影响
  1.帝国主义国家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有时会出现一个经济政治实力特别强大的帝国主义超级大国同其他一些较弱的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发生对立的情况。这时,那些较弱的帝国主义国家就会为了对付超级大国而联合起来,形成地区性的国际垄断同盟。
  2.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为发达国家的垄断资本向全球扩张、在全球优化资源配置创造了条件,跨国公司第一次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和意识形态上有能力把全世界作为一个一体化单位来管理。同时,发达国家政府为垄断公司的全球扩张鸣锣开道,用政治的、经济的、军事的手段推进垄断资本的全球化。
  三、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特征
  (一)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跨国公司依靠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垄断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其触角渗透到各个经济领域。它们对整个世界的投资,生产,贸易等方面都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充当着世界经济的主要角色和主导力量 。
  (二)生产和资本集中正在形成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竞争的加剧,西方国家爆发了历史上第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热潮,使生产和资本的集中突破了国家和地域疆界,正在形成全球寡头垄断市场。
  四、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一)联合与争斗
  国际垄断资本的联合,其性质具有很大的相对性,或者说联合的深度、广度与时间长度具有有限性。帝国主义联合的深度是有限的,存在着解体的因素。帝国主义联合的广度是有限的,它根本不可能实现包括所有国家,不会永久维持下去。与联合的相对性不同,国际垄断资本的争斗则具有绝对性。争斗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即使是在联合的时候,或在联合体内部,也存在着争斗。这是由现今帝国主义的性质及其基本矛盾决定的。
  (二)联合与争斗的结合方式
  联合与争斗的结合,首先表现在空间的交融。这是由争斗的决定性所决定的,争斗时时都有,处处都在,因此,并不是现代国际垄断资本进行联合的时候,或者说在帝国主义的联合体中,就不存在斗争了。联合与争斗在空间上的交融,表明了争斗的绝对性与普遍性,表明了联合与争斗两种趋势的并存。即使在最能反映联合的地方,最能体现联合的时期,争斗也不是不存在,而是相对于联合趋势,此地此时争斗不取激化形态而已。也正是由于这种时间上的交错,波浪式的运动,构成了现代国际垄断资本之间矛盾运动的曲折性。
  (三)全球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性
  知识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引起了资本主义的巨大变化,使世界社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但由于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已接近极限和临界点,资本主义自身的生命力也近耗尽。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已发展到国际化,全球化,然而由于资本主义私有制没有改变,因而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及其派生出来的其他矛盾仍然存在,虽然表现形式与过去完全不一样,但其对抗性质仍未改变。经济全球化意味着资本关系的社会化在全球已接近扩展到尽头,如同恩格斯所说:"资本关系"被推到了顶点。但在顶点是要发生变革的。
  实现全球社会主义的前提条件渐趋成熟。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为全球社会主义的产生奠定了物质基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促进了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全球社会主义的实现准备了阶级条件。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一阶段总伴有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 琮.当代国际垄断——巨型跨国公司综论[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307.
  [2] 刘昀献.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05.
  [3] 姜 凌.當代资本主义经济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58.
  [4] 司正家.当代资本主义经济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74.
网站目录投稿:妙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