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基于金融支持的农村土地流转及农户参与愿意研究


  摘 要:在现阶段的农村经济中,土地流转占据了很关键的位置。从当前现状来看,有关部门针对农村土地流转正在予以全面关注,同时也在健全与之有关的土地流转体系。因此从土地流转的视角来看,应当全面明晰土地流转涉及到的农户参与意愿,通过构建金融支持的途径与方式来保障土地流转的顺畅性。
  关键词:金融支持;农村土地流转;农户参与愿意
  从根本上来讲,农村土地流转是否体现为優良的实效性,其直接决定于农村当前现存的金融运行模式。由此可见,土地流转有必要依赖于金融支持。与此同时,农户是否表现为愿意参与当前的土地流转,通常来讲也关乎土地流转的成效性。在此前提下,有关部门在目前阶段就要全面着眼于优化土地流转机制,对当地农户表现出来的参与热情予以相应的激发与调动。
  一、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近些年以来,农村土地流转更多侧重于土地出租以及土地转让,从而表现为多样化的土地流转模式。与此同时,土地流转逐渐表现为迅速扩大的流转规模与多种多样的土地流转去向。然而不应忽视,农村土地流转在当前时期仍然欠缺应有的健全度与完善性,主要呈现如下的缺陷或者弊端:
  (一)欠缺健全度较高的金融体系保障
  在现状下,有关部门针对土地流转已经能提供多层次的金融支持。但从根本上来讲,各类金融机构仍然表现为突显的交叉性特征,同时也呈现相对低下的金融运行实效性。由于受到上述现状带来的影响,农村地区截至目前仍尚未达到最优化的金融支撑与保障,以至于土地流转的整体进程遭受了减缓。
  (二)忽视防控潜在的金融风险
  从现状来看,农村地区针对土地流转并没能侧重于防控各类的金融风险,因此凸显了保险金融产品的日益紧缺状态。通常情形下,农户个体并不具备优良的资金融通能力。此外,某些农户由于遭受突发性的外界灾害,从而表现为显著降低的个体收入。由此可见,有关部门如果没能致力于缓解综合性的农村金融风险,那么农户本身将会承受多种多样的隐患与威胁,甚至很难补偿自身现存的经济损失。
  (三)农户缺乏必要的参与意愿
  目前仍有较多农户无法真正参与现阶段的各项土地流转事宜,或者对此表现为观望的心态。探究其中根源,就在于上述农户本身体现为较弱的综合经济实力。农户由于惧怕承受土地流转给其带来的某种损失,那么通常将会选择不去进行参与,上述的农户心态显著阻碍了土地流转得以全方位的实现。
  二、增强农户参与意愿与提供金融支持的举措
  从整体角度讲,当前农村经济在客观上有必要全面依赖于土地流转,而与之有关的土地流转也呈现日益加快的进程。在此前提下,农户针对土地流转具备了更加明显的参与意识,当前已有较多农户都能自觉参与当前的土地流转。由此可见,农村土地流转整体上表现为迅速扩增的流转面积与扩大化的土地流转规模。有关部门针对上述现状如果要提供必需的金融扶持,则需关注如下基本举措:
  (一)对于农村保险体系予以逐步健全
  为了在根源上消除农户在面对土地流转时的抵触心态,各地在现阶段就要逐步健全农村现存的保险体系与金融体系,从而为当地农户增设多层次的土地流转保障。具体在实践中,当地部门针对政策性较强的保险机构应当予以更多鼓励,确保上述机构都能真正深入当地农户之中。与此同时,农村各地还需逐步创建多样化的土地流转优惠举措,其中包含减免税收以及财政补贴等。例如近些年以来,很多地区都在逐步引进协作性的全新农村保险方式,在这其中主要包含保险机构与当地的农村银行。通过运用双方协作的途径,应当能够创建新型的保险信贷融合机制,对于某些潜在性的信贷风险以及金融威胁也能予以全面减轻。除此以外,政府还需全面借助信贷手段以及税收手段来优化当前现存的土地流转环境,从而显著减少了综合性的土地流转风险,并且适度实现风险的转移。
  (二)增大资金扶持的力度
  农村土地流转通常都会涉及到多层次的土地流转事项,因此农村部门有必要实现针对资金扶持力度的全方位增强,从而健全了当前的土地流转体系。在此前提下,各地就要借助前期调研的途径与方式来全面明晰金融扶持的必要性,从而依照因地制宜的思路来提供金融支撑。在此过程中,农村部门针对各地现有的金融机构、农业机构以及行政机构应当将其紧密结合成为整体,确保上述部门能够真正致力于紧密配合,并且共同服务于农村土地流转。
  (三)创建多层次的金融支撑
  实质上,金融支持并非局限于单一层次,而是应当覆盖于较广的土地流转层面。从现状来看,关于农村土地流转有必要创建协同发展并且激励兼容的全新流转机制,同时还需辅之以必要的资金支撑。除此以外,农村各地还需紧密结合自身当前的真实状况来优化金融支持。作为金融机构来讲,应当秉持保本微利的基本思路,对土地流转应当着眼于综合性的资金供给。农村在逐步健全小额信贷的前提下,应当能够拥有完整度更高的金融支持体系。
  结束语: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农村土地流转在当前现有的经济体系中具备重要价值,因此各地都要着眼于运用多样化的举措来保证土地流转得以顺利实现。然而截至目前,仍有某些地区尚未配备全方位的金融支持,当地农户本身也欠缺应有的土地流转意识与参与度。因此在该领域的有关实践中,针对农村土地流转仍需从源头上提供金融支持,确保运用灵活性的方式与途径来增强农户的参与意愿。
  参考文献:
  [1] 王正宇.城镇化过程中我国农村土地流转障碍与金融支持[J].农业经济,2018,(08):86-88.
  [2] 廖子贞,蔡洋萍.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的金融支持问题探讨[J].南方农业,2018,12(22):31-34.
  [3] 王 暾.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与展望——以甘肃省A乡为例[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9(07):61-64.
  [4] 那 拉,门建芳,马 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运行机制基本经验与完善——基于宁夏同心与福建明溪试点的对比[J].江西农业学报,2018,30(07):134-140+145.
网站目录投稿:梦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