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究


  安玉环 张凤国
  关键词:工学结合  课题实训  教学模式  实训基地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职业教育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动手能力较差,缺乏职业素养,已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现代企业对员工的要求。教育改革的重心,要转变为"从市场经济体制需求的视角,注重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工学结合的关系"。
  为了适应新时期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技工院校的教学模式改革大幕已经拉开。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产教结合、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改革理念。并且在20世纪末开始的中国教育改革浪潮中,风靡全球的工学结合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了全世界范围内职业教育领域的广泛重视。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又一次提出"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战略。
  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对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的重视程度,也从侧面说明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是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的。因此,笔者所在学院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探索推行"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教学模式,主要研究了以下问题。一、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
  当前,机械设备维修行业在维修观念、维修制度、维修质量、作业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之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机电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产品、新设备不断涌现,多种技术相互渗透,机电产品的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更高。技术落后、技能老化成为制约机械设备维修专业教学效果提升的一大阻力。只有进入企业的生产现场学习,才能培养适合当代机械设备维修企业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合理地选择校外实训基地是实现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教学模式的前提。
  在选择校外实训基地时,学校要进行大量的前期考察,对有合作意向的企业进行多次筛选。学校要选择规模较大、管理正规、专业对口、重视人才培养的企业作为重点合作目标,并与企业接触,了解企业的生产情况和人才培养情况,之后对企业进行初步筛选。之后选择获得学校初步认可的企业进行试点。学校与企业共同签订《工学结合课题实训协议书》,结合企业提供的工作岗位制定课题,并选派实验班进入企业参加课题实训。
  在整个实训过程中如遇到问题,则需要带队教师及时向学校反映,校方应与企业沟通,共同协商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既可以检验课题的完成情况是否符合预期,又可以全方位考察企业是否符合学校对校外实训基地的要求。课题实训结束后,如果校企双方均满意,则可考虑长期合作。
  校外实训基地的选择是一个长期、持续、不断增加的过程。经过数年持续不断的建设历程,笔者所在学院机械设备维修专业目前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已经形成了独立的体系,构建成本地、外地企业并存,各行业均有涉及的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体系。二、企业的生产过程如何转换为实训课题
  企业的最终生产目的是盈利,学校的目标是培养高技能人才。从本质上说,学校和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学生到企业中工作,既要满足让企业盈利的前提,又要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学习先进的生产、操作技能。所以,如何克服企业和学校的最终目标不同产生的矛盾就成为必须要研究的问题。
  企业的工作岗位要与学生的专业学习密切相关,才能真正起到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效果。怎样结合企业生产制定学生的实训课题是完成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关键。要想学生从企业工作岗位上学习专业知识,学校必须将企业提供的岗位与专业知识进行融合,围绕操作技能、企业文化、生产过程等内容,编制不同的实训课题,让学生有目的的进入企业参加课题实训,才能够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机械设备维修专业是笔者所在学院率先实施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专业。实训课题库的建设也最先起步。考虑到各企业及企业各车间的生产过程不同,实训课题不能千篇一律,要针对不同的学习领域,制定相同或不同的实训课题。
  比如,对实训过程中企业规章制度部分的课题,可以做成相同的实训课题——学习企业员工管理规定、奖惩制度、企业文化等;对与生产过程相关的操作技能课题则要根据企业生产内容不同分别设置,以装配为主要工作内容的车间主要训练学生装配技能的相关课题,以零部件生产为主的车间主要针对零部件生产相关的技能训练设置课题。
  综合以上考虑,在设置实训课题时,要既设置共性课题,又设置差别化课题,达到更全面更切合企业实际生产过程的目的。三、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制度保障
  任何教学模式都离不开相应的制度保障。完善的制度是实施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坚强后盾。完善的制度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工学结合课题实训实施方案》《工学结合协议书》《实训基地管理办法》《课题实训安全管理规定》《实训学生考核辦法》《实训指导教师职责》《实训学生安全协议书》等。从最初的到企业实地调研到实训方案的制订,从确定合作意向到与企业签订实训协议书;从到实训基地建设及管理办法,到实训学生、指导教师管理办法;从课题实训的安全保障到课题实训的效果考核,都要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
  学校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时要充分考虑多方的利益关系,制定全面的规章制度体系。比如,学校和学生及家长最重视的就是安全。所以在进行课题实训之前要对学生进行安全责任教育,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说明实训的时间、地点,实训的重要性,宣传《课题实训安全管理规定》并与家长、学生签订《实训学生安全协议书》,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安全实训的重要性。
  又如,企业最重视盈利。因此企业需要学生在工作过程中保证出勤,保证生产质量。因此,学校要与企业签订《工学结合协议书》,约定企业和学校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保障企业生产工作能够正常、稳定运行。学校最重视的是学生在企业的学习过程。因此,学校要出台《工学结合课题实训实施方案》《实训基地管理办法》等制度,保障学生在企业中的学习权利。
  同时,为了保证课题实训的教学效果,选派的实训指导教师要严格遵守《实训指导教师职责》,协调学生和企业人员的关系,指导学生在企业中的技能学习。为了监督学生在企业的学习,制定《实训学生考核办法》,切实保障学生的实训效果。
  综上所述,只有形成了完整管理体系,并出台完善的规章制度,才能真正为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提供制度上的支持,处理问题时就能够做到有据可循,有章可依。四、实施效果和存在的不足
  1.实施效果
  笔者所在学院机械设备维修专业从2012年开始着手探究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教学模式,经过了六年反复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已基本成熟。
  四年制高技班学生在入学的第六个学期,在实习指导老师的带领下进入企业,进行为期六个月的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阶段性学习。在六个月的时间中,学生带着课题进入企业的不同工作岗位,让学生围绕课题进行学习和实训,达到了"学中做,做中学"的目的。
  学生在企业工作环境中学到了很多课堂上无法学习到的东西。如果学生不是亲身到企业工作,不会深刻领会到企业文化的真谛;在岗位上进行现场安全教育,要比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多;在企业工作岗位上学习操作技能,要比在学校学得更加印象深刻,上手快……因此,工学结合课题实训对强化学生职业技能有很大帮助。
  由于学生已经在企业岗位上经过了锻炼,就业前对企业岗位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课题实训还能够起到保障就业质量的目的。经过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学生,就业机会更多,上岗后的离职率也有了明顯降低。
  2.存在的不足
  在课题实训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需要改进的问题。比如目前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教学模式还缺乏法律约束,缺乏有关部门的统一监督管理,学生得到的报酬有可能偏低;没有毕业的学生与已经能够胜任工作岗位的员工相比,需要时间进行岗位培训,操作熟练度偏低,因此企业参与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积极性不高,所提供的岗位也非常有限;教学实施管理过程中的某些细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要制定更多的管理细则;学生对工学结合课题实训的重视程度不够,对课题实训的意义认识不充分,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生对课题实训的重视度和参与度,提高实训效果;企业工作环境和学校的学习环境差别较大,部分学生对企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不适应,还需要在工学结合课题实训前做好教育工作和适应性训练,提高学生对企业的适应能力等。
  总体来看,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操作技能、提高就业率、普及安全生产教育等方面效果显著。虽然仍存在个别问题,但都是总体可控,并且可以通过细化规章制度、加强教育、增强校企沟通、家校沟通等方式得到解决。五、小结
  总之,机械设备维修专业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教学模式已初见成效,学生的动手能力、学习能力和职业素养均得到了提升,基本达到了预期水平,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率。在今后的工作中,教师将结合中等职业教学学制改革,不断完善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教学模式,逐步丰富实训课题库,为社会培养出更多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让更多学生受益。
  参考文献:
  [1]杜庆军.新时期"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人民论坛, 2015(5).
  [2]徐明,张辉.工学结合课题实训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培训,2016(16).
网站目录投稿:怀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