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殿月 张猛 朱卉 关键词:技能大师 产业园 技艺传承 产教融合一、产业园建设的必要性 1.破解校企合作的僵局 现阶段,很多技工院校开展的校企合作仍停留在表面,合作层次较浅,主要是学校与企业签订学生实习协议,共建实训基地。这种校企合作的重点是学校对企业资源的再利用,企业也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缺乏深度合作,如企业未参与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设置开发、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等层面的合作,未能真正实现互利共赢。 2.教师技能水平亟待提升 技工院校教师理论知识水平丰富,但实践技能水平较为欠缺,导致"双师型"教师紧缺。因此,引进企业技能大师十分重要,这样可以发挥其在实践方面的优势和作用,提升教师的教学及综合能力,使学生的实习实训水平得以提高。目前,技能大师工作室呈现"各自为政"的特点,责任与义务界限不清,管理分散,资源配套不齐全,缺少集聚效应,导致管理困难,影响力有限,技能大师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3.弥补人才培养模式不足 目前,技工院校人才培养主要采取在校生中短期培养模式,教学方式是以大班上课为主。虽然为社会和企业输出了大批技能型人才,培养渠道却不够通畅,无法弥补经济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求。通过建设大师产业园,既可以最大化地利用大师的力量服务于地方产业,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人才,同时亦能帮助企业技能大师潜心科研,悉心传授技艺,带出高水平徒弟。因此,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摇篮的技能大师产业园建设势在必行。二、产业园建设的可行性 1.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出台了系列文件精神,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2010-2020》文件中指出"以建设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重点,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作用"。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国家高技能人才培养计划》,鼓励各级政府在有条件的行业、企业、职业院校选拔生产、教学一线的优秀高技能人才,依托其所在单位建设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2013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出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项目实施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明确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的细节。通过多项政策鼓励和指引,在全社会营造出"劳动光荣、崇尚技能"的社会风尚,为技工院校内涵式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2.镇江市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 根据镇江市"十三五"规划纲要,"十三五"期间重点培育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两大支柱产业,重点发展"海,陆,空"设备和高端装备制造业、智能电气、高性能金属材料、碳纤维和新材料产业,复合材料和先进的高分子功能材料组成支柱产业,还将电子信息、航空制造和海洋工程等作为产业定位,形成支撑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镇江技师学院作为镇江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摇篮,按照纲要需求,紧跟产业结构转型步伐,肩负起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责任。 3.学校内涵式发展的支撑 学校在高技能人才培养方面具有规模大、成本低、时间短等优点,一直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省人社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江苏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工作的通知》(苏人社发〔2012〕88号)和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镇政发〔2012〕12号)相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发挥大师在人才培养、技艺传承与革新等方面的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学校内涵式发展,学校大胆创新,成立"镇江市技能大师产业创新园",引进大师开展教育教学、技术创新等工作,搭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桥梁,为镇江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三、产业园建设概况 1.建设历程 2016年,學校对近3000平方米的基础用房进行改造建设,首批入驻8个技能大师工作室,并建设共用教室、计算机房、活动室、管理办公室、研讨室等设施设备,满足了大师的教学与工作需求。为了更好地完善产业园功能定位,优化专业布局,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2018年11月,产业园二期建成。首批大师涉及互联网技术、花卉园艺、竹编、茶艺、形象设计等领域。产业园二期主要是传统的技术和新兴技术,包括3D打印、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醋、建设、物联网、特殊材料加工、园林绿化等。 技能大师既作为企业的技能专家,又是承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校企合作中发挥着纽带桥梁的作用。在技能大师的选择上,学校多次调查走访,紧紧围绕镇江市本土产业发展规划、支柱产业、高新产业、非遗产业的发展,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示范"的原则,挑选行业知识水平过硬、技术能力一流的企业技术专家,他们自身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崇高的品德和优良的工匠精神,在地区行业企业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主要功能 (1)技能创业创新孵化。产业园在学生创业实训基地的基础上,二期拓展了更多的功能,并逐步引入企业成熟的众创空间和创业孵化基地模式,以进行升级改造。一方面,依托产业园中实训基地的功能属性升级为创业孵化基地,增加创客交流区、分享室等公共服务区等;另一方面,将校企合作中取得的创业人才培养成果转化为创业课程。此外,与学校创业实训基地联动,打造学生技能创业平台。鼓励更多学生在技能大师带领下,投入创业热潮,通过资金扶持和优惠政策鼓励更多的优秀技能项目和双创人才加入。举办校园技能创业大赛,邀请创业人才讲学,组织师生参加校外创业创新大赛。 (2)技能公共服务。作为学校对外公共服务窗口,产业园具有文化传播、专业展示、成果推广等功能,增强了公众对职业教育的认同感,提高了对外服务的质量。如耿月新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后,主要开展竹编工艺研发创作、竹艺编织技能培训、竹艺编织竞赛技术指导等工作。工作室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免费技能培训,累计培养竹艺编织技能人才1000余人次,为社会培训残疾人30余批次,并到扬中市特殊教育学校向聋哑人传授编织手艺。 (3)技能合作交流。产业园通过大师组织讲座、培训班、担任技能教练等多种形式,分享技术经验,传播先进技术,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目前,园区大师面向技术院校,开展了150多项技能培训,举办了30多场讲座,直接培训了2000多人次。培训了1名高级技师,9名技术人员和300多名高级工人。 (4)技能人才培养。在技艺技能传承方面,产业园大师结合学校人才培养体系,设计与开发课程作为教学内容,为在校学生开展技艺教学课程和兴趣体验,提高人员培训质量,实现与行业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此外,产业园大师攻关研究的方向主要来自教学一线中存在的问题,致力于解决专业辅导、教学改革、课程开发等问题,以出版书籍,开设讲座,扩大技能人才培养范围。四、建设特色与思路分析 1.完善制度,规范管理 产业园作为技能大师工作室的载体,采取企业化管理模式,不断进行创新,在服务上给予充分保障。与传统技能大师工作室相比,技能大师产业园在规模上形成了集聚效应,不再是"单一战斗",而是集教育平台,孵化平台和文化交流平台于一体。为促进统一管理,学校专门设立管理办公室,并制定《技能大师产业园管理办法》,提供专业服务。在硬件设施上,设备齐全,提供校车和其他保障,提供场所、设备、停车、餐饮和其他生活服务,并供应水、电、气和网络等。为满足教育教学需要,还配备了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工具。根据各大师的不同需求,进行按需配备,如在形象设计工作室需要化妆工作台和一些教学用具,学校安装了美容美发工作台,配备教学用具;园艺花卉工作室通过花卉、花架作品展示进行环境布置。 2.共建人才培养方案 产业园16位技能大师作为学校专业建设委员会的核心力量,对于学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一体化课程开发、实训室的建设有着重要作用。学校主要承担教学督导和管理等工作,派出专业教师与技能大师共同研究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既有"权威"又"接地气"的人才培养标准。教师与大师合作编写适应行业发展、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材,共同承担实践辅导任务。各大师根据自身丰富的技能经验,将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行业需求,主持教材编写工作。同时,技能大师参与学校专业建设活动,深入教学一线,并结合最新行业企业发展动态,对学校的教学场所建设与改造等提出建设性意见。 在此基础上,大师积极参与学校专业设置、一体化课程开发、大赛训练等活动,并灵活地推行开放式实践教学,把握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重要一环。如王娟大师工作室与学校新开设的美容美发专业进行战略性合作,全面参与教育教学全过程,王娟大师亲自教学授课,指导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创业20多人次。在她带领下,学生在各级比赛中获奖14次,技能水平实现突飞猛进。2018年11月,指导学生在2018年中国技能大赛——全国商业行业(美容美发)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中获得青少年组1金2铜的好成绩。 3.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 由于技能大师是其行业领域的引领者,具有强大的凝聚力,背后有专业的技能团队。技能大师教学理念和教学设计进一步引领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基于此,学校充分抓住技能大师入驻产业园的契机,将技能大师与教师形成结对,组织技师结对,成立技师研修中心,并制定考核和激励机制,促进教师与技能大师共同成长。 技能大师定期指导教师教学工作,并有针对性地开展技能培训活动,及时将行业企业的前沿技术和产品升级信息传递给教师,并将企业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等新技术应用于日常教学中,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升,教学理念得到及时更新。此外,教师还通过产业园承接科研项目。教师通过参与企业技术研究,以实际项目为载体,锻炼和提高个人技能水平。例如钣金大师宦继和及其团队一直参与学校钣金、焊接、数控加工、模具制造等专业教学的教学和指导,发现少数教师实践能力不足,他邀请团队的大师进行诊断,找出症结所在,开出"良方",将"能工巧匠"与青年教师结对帮扶,使教师能力在短时间内得到提升。互联网技术大师薛桥参与学校智慧校园建设中,与学校教师共同攻破信息技术方面的技术难题。 4.弘扬工匠精神 通过产业园孵化、运作,技能大师工作室聚合形成具有特色的企业文化、技能展示窗口,旨在孕育镇江工匠,弘扬工匠精神,传递职业精神。学校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借助产业园大师的作用,开展"弘扬工匠精神"第一课、新生入学"认知教育"等活动,结合各个专业学生特点,循序渐进地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业创业指导、弘扬工匠精神的活动。通过与大师面对面交流,学生直接学习大师做人学艺的经验,为人处世的智慧,生动地感受到大师身上的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职业品质。此外,园艺大师储晨松、竹编大师耿月新、茶艺大师马淳沂等大师积极参与学生的第二课堂,指导学生社团活动,并进行理论教学与技能传授,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5.培养高技能人才 产业园大师都是来自行业内顶尖技术力量,教学模式新颖,有利于学生深入掌握专业知识。学生师从名师,可以直接获取良好的实践经验,有利于提高就业能力。这主要体现在:一方面是兴趣与工作相结合,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另一方面則采取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原则,促进学生个人素养的提升。技能大师工作室属于较深层的工作实习,学生参与实习实训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从而开阔视野,提高学生个人素养。除此之外,采取学习与就业结合的原则,开拓职业发展的机遇与前景。发挥产业园实习实训基地作用,将学生实习与就业合二为一,有利于培养高技能人才。 6.承担社会培训任务 产业园以大师工作室为平台,不仅面向校内师生开放,还积极承担各种社会培训活动。根据师生和社会人员不同的需求,学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活动。以兴趣为导向,了解专业知识,掌握基础技艺的培训,如以专题讲座形式,开展短期培训班,如茶艺、形象设计、园艺花卉等;以掌握第二专业、学习多样专业技能为主,通过考核获取证书的形式,培养技能为主的中长期培训班,如互联网技术、工具钳工、形象设计等;以传承传统技艺,弘扬非遗文化为目标的"拜师学艺",如竹编制作大师耿月新所开展"一对一、师带徒"形式的培训等。产业园不仅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深化校企合作 建设技能大师产业园,拓展校企合作形式,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的内涵与举措,以就业能力为导向,实现"学校对接企业,课堂对接车间,技能对接岗位",以产业园为平台,为企业提供更专业、更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实现多方共赢的局面。对企业而言,校企共建产业园的主要作用在于拓宽用人渠道,减少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人才选拔效率,提升企业生产效益水平。同时,依托产业园平台,有利于开展技术研究,帮助企业可持续发展。通过技能大师在各领域的影响力,形成产业园的品牌效应,进一步促进校企合作的开展。学院先后与6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成立了校企合作委员会,与地方航空产业园、北汽集团镇江分公司等30多家央企、名企等开展冠名办班、订单培养。通过大师的指导,学校与企业的良性互动,将企业文化、专业要求、岗位需求等完全融入到教学中,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五、小结 本文提出的改革创新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功能不完善。技能大师产业园功能还尚未完全发挥,目前着重于人才培养而忽视技术革新。 二是外出交流有待进一步拓宽。产业园大师由于教学和指导大赛等多项任务,外出交流的时间不多,走出国门的机会更少。 三是机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产业园由于建设时间较短,高效的管理运作模式、公平的竞争激励机制及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李程,刘晓慧.技能大师工作室组织结构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7(3). [2]官伦.工匠精神在技能大师工作室中的效能发挥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3). [3]张郑亮,王建.关于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意义及任务的思考[J].职业,2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