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中国海洋大学孟岗老师在《那些美妙的声音哪里去了》一文。文中说:"中国当代社会在发生着快速的声景变迁,许多标志性的声音逐渐消亡。属于上个时代的声音随同一些老建筑和生活方式,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的确是这样,声音作为特殊的文化标志,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教育圈、学校里的声音也同样如此。 还记得孩提时代学校里的声音——同学的读书声,上下课的电铃声,女孩们边跳皮筋边唱着的歌谣声:"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噼啪,噼啪"鞭子抽打陀螺的声音,"加油,加油"体育课上伙伴们的呐喊声…… 现今,这些美妙的声音少了,消逝的不仅仅是记忆,更是一个时代的"声音景观"。很多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忽略了对校园文化尤其是"听觉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忽略了学校特有的"背景音"和"标志音"的传承。也许有人会说,那是那个时代的产物,如今时代进步了,还要那些就落后了。的确,"中国当代社会在发生着快速的声景变迁,许多标志性的声音逐渐消亡"有其必然性,符合历史规律,但从文化保护的角度来看,确实让人感到有些遗憾。应该说,这些"声景"能唤起人们对空间与地域的特有情感,我们需要把它留存、记录下来。比如,在修建校史室时,可以把这些特定的"声景"融入进去,让走进校史室的校友们身临其境,犹如回到在母校读书的那个年代;让在读的学生也能在这些"声景"中体验过去的时代。 当然,"声景文化"的传承不是孤立的,应该和学校文化的整体传承一并推进。比如,要说学校的"背景音"是什么?我想,那一定是晨读时的琅琅书声,或自由,或整齐,或杂散,或独吟……现如今,有的学校还专设了"书声廊",但那里听得见琅琅书声吗?学校的"标志音"是什么?我想,该是钟声、铃声。如今,学校的铃声变成了音乐、儿歌,是否可以在每个学期的某一周也听听特"俗"的钟声——下课"当——当——当——"的悠扬,上课"当当当当……"的急促,或许能给习惯了音乐铃声的学子们一种特殊的感官刺激。所以说,对"声景文化"的传承应是多方面、全方位的,需要突显学校特殊的历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