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一家著名的牙膏公司有一位小职员,每次他给客户开列收据、投寄信函乃至自己个人消费签发支票、签收邮件时,总是在自己的签名下方写上公司的名字以及"每支两美元"的字样。他因此而被同事们戏称为"每支两美元先生",他的真名反倒没有人叫了。 公司的董事长知道这件事后,感到很奇怪:"居然有职员能从这么小的事情人手努力宣扬公司的声誉,我可要见见他。"于是邀请小职员一起共进午餐。当然,午餐上他们谈的内容一定不少。 不久之后,董事长因为年老而卸任时,推荐小职员做了他的继任者。 小职员做的事情谁都可以做到,但只有他一个人去做了,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所以他成功了。也许有人认为这纯属偶然,可是,又有谁敢说偶然之中不包含着必然呢? 小职员的故事让人想起中国古代的一个名段。东汉有一少年名叫陈蕃,独居一室而龌龊不堪。他父亲的朋友薛勤批评他,问他为何不打扫干净来迎接宾客。他回答说:"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薛勤当即反驳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陈蕃之所以不扫屋,无非是不屑而致。胸怀大志,欲"扫除天下"固然可贵,然而却不一定要以不扫屋来作为"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以高翔"的表现。 其实,没有平日的积累,纵然有最好的命运降临到他头上,他也只能手足无措地眼望它擦肩而过,那将是多么遗憾的事啊!所以我们必须先会"扫屋",分清楚应先扫地还是先洒水,抑或是先拖地板;这样,在"扫天下"时,你才会知道哪些是应该马上解决的,哪些事可以暂缓,甚至放弃。 周总理堪称欲扫天下而先扫一屋的代表,他从小就立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宏伟目标。在他的青少年时代,学习成绩是一流的,社会活动是广泛的。他办过报纸,写过文章,做过洋洋万言的演讲,有过人的口才与机敏,这些对于他日后出任总理时的雄才大略不能不说有相当大的影响。假若他没有当年脚踏实地的"扫地"工作,那么,当他面对一个世界人口数量最多的泱泱大国,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局势,面对那些突如其来的天灾人祸,他能够当好日理万机的国家总理吗?这说明周总理"扫天下"的光辉业绩与他早年的"扫屋"工作是分不开的。 "做小事"与"做大事"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殊不知"小事"也是"大事"的一部分,"做大事"又怎么能排斥"做小事"呢? 因此,我们千万不能小看了手头那些日常不起眼的小工作,要知道它们正是大事业的开始。我们应该脚踏实地、兢兢业业地做好手头的工作,如此日积月累,就培养了做大事的素质和能力,便可以开始做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