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阅读方法浅见


  文章的构成是组词成句,排句成段,构段成篇。在解读文章的时候,我们要着重解析文章字词句段篇的构成情况。下面,我将鲁迅先生的作品《社戏》作为例子来说说如何解读文章。字,就是文字,包括音形义三个内容;词,就是组词,理解词语的含义,辨析同义词、近义词,懂得合理运用褒贬词等等;句,包含句子成分的分析,句子的修辞方法,写作方法等等;段,就是文章的内容线索结构;篇,就是文章的主旨和写作意图。
  在具体分析文章的字词句段篇之前,我们还要有一种大局观,从全局的高度来了解课文。那就是先懂得作者的写作特点、生活经历和写作背景。在把握全局的情况下,在对文章做具体分析时,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做到有的放矢。
  一、文章的整体观
  我们对鲁迅先生是比较了解的,七年级上册我们就学过他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去世。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里对鲁迅作了很高的评价: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社戏》这篇文章收录在鲁迅的《呐喊》文集,这表明了它的身份是一篇小说。也就是说,它是鲁迅先生精心虚构的一篇文章。也许有同学会说,这篇小说多接近生活啊,它和作者的亲身经历又那么像,外人又怎么可以断定它是否虚构呢?是的,在这点上,的确需要作者本人来阐明立场,表明态度。
  二、字
  在解析字这个环节时,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老师在上课时,往往会很注重文章的读,也就是字音的疏通,然而,在面对难字的时候我们已经习惯了忽视,所以现在的学生,对繁难的生字词已经很难掌握了。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字拆开,讲讲文字的构成,讲讲文字的发展变化过程。如果,我们做到了这点,我们的语文课不是更有语文味吗?
  三、词
  1、鲁迅先生的用词很有个性。比如:行辈和太公。在儿童的世界里,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皇室里的小公主和贫穷人家的小孩也能友好相处,快乐玩耍。然而,在大人的世界里却完全不一样。有钱人被叫做绅士,辈分高的叫太公。穷人和辈分低的人说的话,做的事稍有不对,便被周围的人叫做大不敬,是要被批评和指责的。又比如:白篷船和乌篷船。白篷船是普通人家所用的船只,乌篷船是有钱人所用的船只。鲁迅先生通过故事主人公的角度,表明了他的爱恨立场。乡下人为了明天的工作,是不会熬夜的,所以他们没有半夜看戏的可能,只是无聊的闲汉和土财主才半夜看戏打发无聊的时间。所以,小伙伴们停船看戏,也是远离那些无聊的人,从心里也就和那些无聊的人保持了一定的距离。
  2、鲁迅先生用词类型多样。(1)有动词。第10段的开船之词:"拨、点、磕、架。"这些动词写出了平桥村的孩子们娴熟的驾船技术。第26、27段孩子们偷豆吃豆的词:"摸、摘、抛、剥、撮。"这些动词写出孩子们新鲜、刺激、有趣的小小的冒险经历。(2)有形容词。第12段,"那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新野沉静。"用"宛转、悠扬"这两个形容词来修辞横笛,并且把它们的位置后移,突出了横笛声音的美。(3)有叠词。第14段,"红红绿绿"写出舞台演戏特有的夸张的服饰特点。
  四、句
  《社戏》的句子类型多种多样。有环境描写的句子,有侧面描写的句子,有人物描写的句子,有修词句。第23段,"这一次船头的激水声更其响亮了,那航船,就像一条大白鱼背着一群孩子在浪花里蹿,连夜渔的几个老渔父,也停了艇子看着喝彩起来。"这句除了采用比喻的修辞方法,也是对孩子们驾船的侧面描写。它通过老渔父停船喝彩,表现了孩子们高超的驾船技术。孩子们的聪明能干、勤劳质朴本质正是通过这样一处处的细节体现了出来。
  五、段
  文章的线索:以迅哥儿的在平桥村看社戏的经历为线索。文章的主体结构是看社戏。看社戏之前,写的是故事的背景;看社戏之后,写的是对社戏的怀念。
  六、篇
  《社戏》这篇文章的主旨很明确,就是赞美平桥村的美丽风光和淳朴民风。当然除了知道文章主旨之外,我们还要知道作者的写作意图。《社戏》这篇文章在入选我们教材之前,开头有这么两段是写"我"成年后在大城市的电影院里两次不愉快的看戏经历。然后,作者笔锋一转,才写到"我"最惬意的一次看戏经历是童年时期在平桥村和小伙伴们半夜划船到赵庄看社戏的那一次。
  成人世界的势力、虚假做作是鲁迅先生最不喜欢看到的东西,然而这些现象却普遍存在着,连电影院里也不例外。于是鲁迅先生设置了一个故事:一个小孩在平桥村度过了他最难忘的一个晚上——以看戏为名以偷豆吃豆为实,故事里的人物是那么的纯朴、真诚、善良、大方,这个故事里的人、情、事、景和现实生活中的人、情、事、景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巨大的反差正反映了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和写作特点。
网站目录投稿:怀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