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继权?赵俊光 摘要:金华山矿区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太古代胶东岩群和新生代第四纪地层。区内构造发育,依其产状主要有NE向、近SN向两组,其中NE向断裂组规模相对较大,倾向南东或北西。主要有金华山断裂、F1断裂、F2断裂、F3断裂,属焦家断裂带派生的次级构造,为本区主体控矿构造。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主要为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二长花岗岩,矿床围岩蚀变发育。矿石矿物成分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少量的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褐铁矿等。矿石结构以压碎结构和晶粒状结构为主。矿石构造主要为脉浸染状构造、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和角砾状构造。 关键词:地质特征;矿床围岩;矿石质量 招远市灵山金矿金华山矿区位于招远城西北23km处,行政区划属招远市蚕庄镇。矿区地处金华山北麓,属侵蚀、剥蚀低缓丘陵区,地势起伏较大,沟谷发育,海拔46~192m。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型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 一、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主要为新太古代胶东岩群和新生代第四纪地层。 新太古代胶东岩群苗家岩组(Ar4jM)分布在本区西北,岩石类型为黑云母变粒岩类,斜长角闪岩类,夹二云母片岩类等,受一定的混合岩化作用。该地层具有中深区域变质特点。 第四系地层简单,主要为沿曲城河、万深河谷、河床及两侧坡地分布的第四系松散沉积物,由临沂组(QL)组成,岩性主要为含砂砾亚粘土,不等粒砂砾,厚度4~13m,其古河床处砂金丰富。 二、构造 矿区位于焦家断裂下盘,灵(山沟)—北(截)断裂北侧,区内构造发育,依其产状主要有NE向、近SN向两组,其中NE向断裂组规模相对较大,倾向南东或北西。NE向断裂主要有金华山断裂、F1断裂、F2断裂、F3断裂,属焦家断裂带派生的次级构造,为本区主体控矿构造。 金华山断裂:位于焦家断裂与灵北断裂之间,系焦家断裂带派生次级断裂,走向北东,为压扭性断裂。该断裂长12km,矿区内长1100m,宽0.5~20m,走向北东40°,倾向南东,平均倾角72°。 断裂带由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断层泥(宽1~5cm)、角砾岩、绢英岩和含矿石英脉等组成。断裂带连续而稳定,主裂面呈舒缓波状弯曲,见有斜冲擦痕。沿走向及倾向有明显膨胀夹缩、分枝复合现象。分支断裂与主干断裂构成"入"字形,在平面上和剖面上表现明显。 该断裂多期次继承性活动比较明显,从其构造形迹分析,属压扭性断裂,含矿热液沿断裂上升,充填交代构造岩,形成含矿蚀变带,其中赋存着多个透镜状金矿体,是矿区的主要控矿断裂。 F1断裂:该断裂出露730m,走向北东35~45°,倾向南东,倾角68~76°,平均倾角72°。构造岩由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组成。蚀变以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为主。 F2断裂:该断裂北东端起于后孙家,南西至望儿山南侧尚有出露,区内出露950m,走向北东38~49°,倾向北西,倾角76~87°,平均倾角78°。构造岩由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组成。蚀变以绢英岩化、硅化、碳酸盐化为主。 F3断裂:该断裂北东端起于后孙家,南西至冯家。区内出露长度610m。走向北东50~65°,倾向北西,倾角67~73°,平均倾角70°。构造沿走向呈舒缓波状延伸,构造岩由绢英岩化花岗质碎裂岩等组成,局部断层泥0.5~1.2mm。蚀变以绢英岩化、硅化、黄铁矿化、绿泥石化为主。 三、岩浆岩 区内岩浆岩十分发育,主要为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二长花岗岩,其次为少量脉岩。 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二长花岗岩( lCηγ52 ) 区内岩浆岩为中生代燕山早期玲珑超单元崔召单元二长花岗岩( lCηγ52 ),矿区内大面积分布,呈岩基产出。 岩石呈灰白—浅肉红色,中粒花岗结构,块状、弱片麻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有: 斜长石:含量35~40%。多呈半自形板柱状,少数不规则粒状,粒径一般1~3mm,少数0.5~1mm。多具细密的钠式聚片双晶,略显不清晰的环带构造。颗粒中见有黑云母包裹体分布。裂纹发育。普遍被钾长石和钠长石交代。 钾长石:含量33~35%。多呈它形不规则粒状,粒径一般1.5~4mm,少数1~1.5mm。具格子双晶和显微条纹构造。颗粒中见有黑云母、更长石、石英包裹体分布。常见交代更长石而被钠长石所交代。裂纹比较发育。 石英:含量22~25%。他形粒状,粒径一般0.5~1mm。呈单体或不规则粒状集合体产出,其分布受斜长石控制。颗粒中见有少量斜长石、黑云母包裹体。裂纹发育。波状消光普遍。 黑云母:含量2~3%。片状、常被长石、石英熔蚀而呈不规则状,粒径一般0.1~0.5mm。常见褪色或被绿泥石交代,并伴有针状金红石、白钛石生成。 副矿物为磁铁矿、磷灰石、锆石、褐帘石等。 闪长玢岩(δμ) 区内发育少量闪长玢岩,主要分布于玲珑超单元内,呈北北东向展布,一般倾角较陡(75~85°)。 岩石呈灰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矿物成分:斑晶为斜长石和角闪石,基质为斜长石、角闪石和少量石英组成。岩石常见有绿泥石化、绢云母化和碳酸盐化蚀变,为成矿晚期产物,对北东向成矿构造局部具轻微错动和破坏作用。 煌斑岩( χ ) 區内出露长度约360m,宽0.5~3.97m,走向北东转北东东,倾向南东,倾角78°。 灰绿色,斑状结构,块状构造。岩石由斑晶和基质组成,斑晶大小1mm,由普通角闪石、石英组成,含量5~10%,基质大小0.1~0.4mm,由斜长石、普通角闪石、绿泥石、绿帘石、磷灰石组成,含量90~95%。斑晶中石英呈粒状,边部被基质熔蚀成港湾状。 四、围岩蚀变与矿化特征 矿床围岩蚀变发育,其规模、强度决定于断裂构造的规模、性质及岩石的碎裂程度,蚀变类型有钾长石化、红化、绢云母化、硅化、黄铁绢英岩化和碳酸盐化,此外还有绿泥石化、高岭土化等。 钾长石化:钾长石化是成矿早期的热液蚀变,分布于整个破碎蚀变带内,由于后来的黄铁绢英岩化等蚀变的改造,仅在黄铁绢英岩化较弱的破碎带边部清晰可见。钾长石化是高温热液钾质交代作用,斜长石经钾质交代形成钾长石。 红化:发育于蚀变带边部,在蚀变带中岩石呈鲜艳的肉红色,是由于钾交代和二价铁被氧化成三价铁过程中,将钾长石、斜长石染成红色,形成红化蚀变岩,它是继钾长石化作用后的一种蚀变,与钾长石化相伴出现,为热液成矿早期产物,具有重要的找矿标志意义。 绢云母化:是本区的重要热液蚀变。主要表现为绢云母对钾长石、斜长石、黑云母的交代。在热液作用下,对于钾长石仅是水化过程中的氢交代,对于斜长石则还有钾交代作用。黑云母的绢云母化,经历了褪色或绿泥石化过程,最终被绢云母取代,分解出Fe、Mg、Ti等。 硅化:与黄铁绢英岩化中的硅化不同,它是热液中的二氧化硅在外部条件改变情况下形成硅化石英的作用,它交代斜长石或钾长石,使之呈残留體。伴随绢云母化、黄铁矿化,多金属硫化物及碳酸盐化的产生而产生,该作用与金矿关系亦较密切。 黄铁绢英岩化:它是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的统称。其实质是含水铁镁硅酸盐在热液交代过程中,过饱和的二氧化硅析出形成硅化石英;长石被分解成绢云母和石英;暗色矿物蚀变时析出的铁与热液硫结合生成黄铁矿。它是绢云母化、硅化和黄铁矿化的统称,是区内的主要蚀变,与金矿有着密切的时空关系。 碳酸盐化:是破碎蚀变带内普遍存在的一种蚀变,是钾长石化、黄铁绢英岩化蚀变过程中一种派生的蚀变作用,是两种蚀变析出钙或镁、铁与热液中的二氧化碳相结合的产物。形成的碳酸盐矿物以方解石为主,伴生有少量石英出现,常呈脉状或网脉状穿插于岩石之中,它是成矿晚期的产物,也标志着金银矿化的尾声。 绿泥石化:主要是原岩中的暗色矿物的蚀变产物。 上述各类蚀变作用发生的时间有先后,但在空间上都是重叠的,同时经历了多次构造破碎作用。总之,矿床的蚀变作用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复杂—简单的交代过程,形成了蚀变岩石。 根据断裂破碎、热液蚀变、矿石结构构造、矿物组合特征等认为,含矿热液沿断裂带运移、活动,对围岩进行了交代蚀变和矿化。矿化以黄铁矿化为主,黄铜矿化、方铅矿化、闪锌矿化次之。 黄铁矿是本区的主要载金矿物。常见的有三期,其特征见表1。 五、矿石质量 (一)矿石矿物成份 矿石矿物成分由金属矿物和非金属矿物两大部分组成。在金属矿物组合中以硫化物类矿物为主,主要是黄铁矿;其次为少量的方铅矿、黄铜矿、闪锌矿、褐铁矿等;再次为微量的银金矿、自然金等。非金属矿物矿物主要有长石、石英、绢云母、铁白云石、方解石等。 (二)矿石化学成分 矿石组合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益组分为Au,伴生有益组分为Ag、Cu、Pb、S,含量低,未达综合利用指标,有害组分As微量。 矿石中有益组分银含量0.54~1.65×10-6,平均0.94×10-6;有益组分硫含量0.41~0.69%,平均0.55%;铜含量0.02~0.05%,平均0.04%;铅含量0.02~0.08%,平均0.05%;锌含量0.01~0.05%,平均0.03%,均达不到综合利用要求。有害组分As含量0.007~0.023%,平均0.014%,含量低,对选矿无害。 (三)矿石结构、构造 1.矿石结构 常见的矿石结构有压碎结构、晶粒状结构、包含结构、乳滴状结构、交代结构等。其中以压碎结构和晶粒状结构为主。 2.矿石构造 矿石构造分为下列四种: 细脉浸染状构造: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等矿物与石英一起构成含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脉,沿矿石裂隙呈星点状分布。 浸染状构造: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等金属矿物呈星散状分布于矿石矿物中。 斑点状构造: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自然金、银金矿等金属矿物聚集呈零点状分布于脉石矿物中。 角砾状构造:早期石英、黄铁矿碎成角砾,被晚期含金多金属硫化物穿切或胶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