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佳瑶 鲁凯芸 国有企业是我国的经济命脉,如何对国有企业领导干部进行考核,有效地监督、约束和激励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政府主管机关、实务界和学术界长期以来研究的重点。伴随着时代的变迁,经过改革的变化,国有企业开始逐渐强大起来,尤其是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所担负的权利和责任也越来越大。所以,为了提高对经济责任的审计,审计人员对经济责任审计的规定和要求越来越高。但是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开始的时间比较的短,审计单位对于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程序有待加强,导致审计人员在工作的时候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并影响着经济责任审计的进行。 一、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概述 (一)经济责任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一種审计形式,不单单是要对企业的财政收入分析,也要对领导人员进行审计评价。从定义上来说,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在规定范围内的企业或机关单位的领导人员在其任期内所进行的经济事项的审计,以此来监督并评价领导人员对其相关经济活动的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的行为。 (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经济责任审计审的是什么?就目前来说,在国家发表的相关文件中有说明,但是范围及其的广泛,而且要求也比较的高。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位财务收支的合理性、合法性和合规性。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是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之一,我们可以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是不是合理合法的,来看出该单位的经营成绩是不是真实的。从财务的收支方面也可以看出被审计单位是不是存在着违法乱纪的行为。 (2)单位经营成果的真实性。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核算是不是真实的,有没有存在错误的情况;被审计单位有没有采用正确的会计核算方法和标准,有没有出现随意的变更会计政策的现象;年度财务报表是否存在虚假问题,报表的范围、对象和内容等有没有按照相关的规定;被审计单位的收入和支出的核算是否准确,有没有符合国家的会计制度规定等。 (3)单位的重大经营活动、重大经济决策。被审计单位重大投资的资金的来源问题,企业在投资收益方面是怎样进行核算的,有没有对自身造成重大损失;被审计单位对外进行投资决策的行为时对自身产生影响的时候;有没有造成被审计单位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 (4)单位领导遵纪守法情况。要检查被审计单位是否违反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有出现贪污、转移国家资产、行贿受贿和弄虚作假等情况。作为一个企业的领导人员,绝对不能出现以上的情况,要遵守国家法纪,要多为企业的员工和未来着想。 (5)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被审计单位在向国家和审计单位提供相关资料信息时,要确保这些信息的真实、有效性。一旦出现错误、虚假的信息,被审计单位所制定的目标和决策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6)健全单位的相关制度,加强管理审计。单位的领导人员要建立健全相关的制度,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和自身的管理水平,各部门的分工要合理明确。在审计时也可通过这方面来客观的评价被审计单位的领导人员是否有资格进行管理,有没有达到先进的管理水平。 二、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评价体系不完善 在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之中,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评价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到现在为止,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还依旧存在着缺点,比如说,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评价具有单一性,表述的都是说被审计单位存在着违法违纪的行为,但是对于领导干部履行职责方面就没有重点突出。再者,经济责任审计的评价体系不能与其他的审计的评价体系混为一谈,其中的差异可不止一两点。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会根据当时情况的变化,或者是特殊要求等来调整审计的标准,再对被审计单位和被审计人员进行评价。或者是对不应该评价的部分采取了评价的方式,造成了评价的风险,丧失了准确性。 (二)经济责任界定不明确 第一,经济责任的范围不够明确。国家对于企业领导人员应该担责的经济内容还没有统一的标准,所以在审计的过程当中,审计人员需要自己依据以前所累积的经验来对企业领导人员所要承担的经济责任进行判断,但这就很容易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第二,如何分辨国有企业领导相干人员的直接责任和主管责任。直接责任指国有企业领导人员自己直接经手的经济事项所要承担的责任。比如说,领导干部直接处理的经济活动或者亲自签名的文件等。主管责任指的是没有通过领导人员的决定办理的经济事项所要承担的责任。例如企业规定某些重大的事项需要大家一起来决定,还是会有领导干部以集体的名义决定某项经济事项的时候。这样的结果就是企业的领导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时候会推卸掉原本属于自己的相关责任,逃脱有关部门的处罚。 (三)审计重点难以确定 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在于企业的财务收支情况、领导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等等。在开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之前,审计人员都会在策划中提出对企业所要进行审计的部分。但是在实际开始的时候,也许会因为行业、时间和企业环境等条件的影响而受到限制。所以,怎么才能确定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也是目前审计人员面临的一项重大问题。 (四)审计结果难以落实 怎样去更好地地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的结果很重要的。但是对于目前来说,往往都是企业的领导人员在离任一段时间后再开始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这段时间可能是半年、一年甚至更久。就是由于时间的推迟,给经济责任审计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审计人员不能清楚地了解当初的目的和重点内容,导致即使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发现了问题,但是由于该负责任的企业领导人员已经离职,承担不了当时的责任,也改变不了原先的决定。 三、完善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对策 (一)完善审计评价体系 1.完善审计评价指标 审计机关欠缺一套完整、有效的评价指标来对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界定企业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也对事项作出正确的分析。审计人员所评价的都是领导干部所执行的某些经济活动或事项。如果评价体系的指标不明确,就会加大审计评价的风险,给审计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大多数的审计人员会选择只对财务指标进行审计评价,这样的评价是很容易,但是却缺乏深度,也大大降低了审计的效率。 2.谨慎进行评价 审计人员在进行经济责任审计评价的时候应该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客观公正原则。审计人员要以审计证据为依据,不能有任何的主观因素,要严格按照事实作出评价。第二,实事求是原则。审计人员只能对审计范围内所涉及的事项作出评价,不能违背事实真相,防止不必要的审计风险产生。第三,法制性原则。审计人员要以法为基础来进行评价,不能以主观意识去对待审计的事项。第四,谨慎性原则。审计人员在经济责任审计时,应该作出评价的不可以缺少,不该作出评价的就不要有多余的一步,比如说未涉及的内容。在评价的时候要注意规范性,不能出现用语不当或者模糊的情况。 (二)加强审计机制 1.提高审计机关独立性 不管是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审计机关的独立性都是提高审计质量的基础。而在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内,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存在的问题最大。审计方和被审计单位一般都是一个单位的不同部门,这种部门间的审计很难存在高独立性。委托社会审计机构如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也是一个提高独立性的方法,不过前提是在审计小组进场以后,应该对审计过程具有决定的控制权,目前大部分的社会审计机构在经济责任审计中扮演的还是"审计助手"这样的一个角色,这种情况的话是很难有独立性可言的。 2.改进审计惩罚的力度 审计单位必须贯彻执行好国家建立的相关制度和政策,对存在经济责任的领导人员采取处罚的方式,对企业本身也要追究其责任;对于积极配合工作且审计后没有重大问题的企业单位可以采取公开表扬或者其他奖赏的方式。如果有出现责任人没有完成企业所规定的目标,就应该受到相对应的处罚,由此来提高领导干部的积极性。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小组要定期了解情况,对于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认真的研究,并监督相关部门实行惩处。 (三)降低经济责任审计的风险 1.提高领导对经济责任审计成果的重视 审计单位可以把审计结果当作对领导人员能否继续担任当前职位的一项考评内容,也可以当作重点的内容进行考评。为了更好地发展被审计单位的经营能力,需要及时的落实审计的结果,深入地分析报告的意见。被审计单位也可以建立或者完善有关落实审计结果的相关机制,不能只知道审计的结果,而是要学会怎样去解决检查出的问题。审计机关也可以适当地将一些能引起群众关心的审计报告公之于众,既加强了公开性和透明性,也突显了审计效果。 2.提高审计人员风险意识和综合素质 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工作时要遵循三大原则,第一,回避原则,如果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或者被审计人员存在着某种微妙的关系,则该审计人员应该选择放弃此次审计工作的资格。第二,保密原则,审计人员对从在进行审计工作时所了解到的一切内容都具有保密的义务,不能外传。第三,受法律保护原则,现在是法治社会,审计人员在工作时都应该收到保护,审计对象也没有说不的权利,事后也不能对审计人员采取打击报复的行为。 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审计本身难度就相对的高,要求就不只是丰富的理论知识,思想方面的素养,最强调的是在思想道德方面的素质。现在的审计人员都是公务员行列,招考的要求就比普通的要高出很多,还要了解有关审计的技术与方法,才能够胜任对国有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的审计人员。 (四)重视企业文化并营造良好环境 一个企业拥有良好的优秀文化对其自身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较底下的单位职工而言就更有意义了。虽然它不如那些法规制度一般的强硬,但是在企业日常营运的过程当中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一个具有优秀文化的企业,那在审计方面对其本身来说也是一种帮助。企业可以对有关经济责任审计的法规制度进行教育、培训,使得领导人员和职工能很好地获取到相關的知识,了解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程度。这样在企业进行经济责任审计时,职工就能积极的配合工作,不仅减少了压力,也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