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之星"苏老的故事——Psy525.cn 他是上海最后一位前清秀才,有名的书法家、画家。活了110岁,18岁考中秀才,一辈子做乡村教师,淡薄名利,坚持运动。眼睛失明后仍坚持每顿饭后散步。有一个寒冬,一天气温骤降十几度,苏老突发急性肺炎,当天过世。解剖时发现其血管的弹性、韧性相当于60多岁的人,让人大为惊叹,没有脑梗死、心肌梗死,更没有癌症。 一个轮机长的故事 他是94岁的退休轮机长,心态年轻,年轻时玩相机,84岁玩摄像机,90岁玩刻录机,生活规律,旱睡早起,饮食清淡,不沾烟酒,每天坚持锻炼3个小时,乐做善事。去年给希望小学捐款5000元,思维敏捷,声音洪亮,动作灵活,一点儿也不像94岁。只有高血压病,他依靠运动疗法,后来血压维持得很好。心态年轻是关键。 一个退休医生的故事 主人公相对是最年轻的。李逢铎是个退休的内科医生,今年80岁,15年前被确诊糖尿病、肥胖、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体重82千克,体重指数(BMI)29(体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腰围112厘米。还发生过2次心肌梗死,一次肺癌左下肺叶切除,报过多次病危,但他多次战胜疾病。他认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和为达标奋斗的决心是关键,因此心理健康是灵魂。他积极调整膳食结构。多吃红薯(每日200克)、大蒜(每日25克)。坚持减肥运动,、骑自行车满街跑,慢性病都得到了控制。 这三个故事说明,健康的四大基石中合理膳食、戒烟少酒、适量运动是健康长寿的基础,而心理健康却是健康长寿的灵魂。 什么是"全面"的健康 评价一个人的健康,要从四个范畴入手。 生理健康:身体结构完整,生理功能正常。 心理健康: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知足常乐。 道德健康:最高标准是无私奉献,底线是不损害他人利益。 社会适应健康:是最难做到的一点,无论在单位、家庭或外出,各种角色都能适应,缺乏角色意识或角色错位是不适应的表现。 世界卫生组织(WHO)指出,人类的健康长寿40%取决于遗传和客观条件(包括15%遗传、10%社会、8%医疗、7%气候条件),60%取决于生活方式与心理行为习惯。如运动锻炼、心理放松、饮食合理、戒烟少酒等。 前几年。清华的学生刘海洋用硫酸泼熊的事件众所周知。对动物都没有爱心、同情心,那肯定是心理不健康状态。亚健康表现不开心,闷闷不乐。什么事情都不想做,犹豫不决。亚健康的很多表现都会被诊断为神经衰弱,比如失眠、强迫思维。缺乏自控能力和自知能力。也常常会有忧郁、焦虑、恐怖、强迫、神经衰弱、猜疑、固执的表现。 勤于用脑寿命长 勤奋学习是情绪稳定和健康长寿的良方。有人对200年以来欧洲400名科学家作过调查,平均寿命67岁。而寿命比较长的恰恰是那些用脑最勤的科学家,爱因斯坦76岁,巴甫洛夫87岁。哲学家罗素98岁。日本曾对200名20~70岁的人作过调查。勤于用脑的人,超过60岁依然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寿命长;懒于动脑的人。即使年方40,已经思维迟钝。记忆减退。寿命短。勤奋学习,勤于想象,勇于创新的人,情商(EQ)高。情绪最稳定,心理最健康。越是勤奋的人越长寿,智商(IQ)与情商(EQ)的关系,情商完全是后天的,是创新的关键。 尝试自我心理减压 既然心理健康这么重要,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首先。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应有正确的定位。应该制订近期和远期的奋斗目标。但期望值要恰当,不宜过高。 其次,工作和生活压力不宜过大,不能经常加班。不要长期上夜班;工间必须有短暂休息,休息时不宜动脑和用眼(不宜看电脑、电视等)。而代之以工间操、爬楼等。晚上23:30至凌晨3:30"细胞交接班"。要早睡早起。 再次。交替使用人体的各个部位是消除疲劳的一个良方。如左撇子在休息时应多活动右侧的手和腿;伏案和电脑工作者。休息时应活动颈腰部和四肢。眺望远处和绿色的植物。松弛的渐进性康复运动对冠心病患者同样适用。运动可改善心肌血供。促进侧支循环的建立。 此外。愉快而松弛的运动可减少焦虑紧张情绪,是心脏病康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可步行、慢跑、登楼、打太极拳、骑自行车等。以一年为期。每天坚持骑自行车30分钟。一年后运动耐力提高20%,心脏增加氧摄入量1 6%,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率降低19%。 减少夜生活。早睡早起,保证睡眠时间6~8小时(各年龄需求不同)。 保持开朗乐观,知足常乐的心态。有自己的爱好。淡泊名利。忘记既往的怨恨和烦恼。 下班或双休日应选择一种与工作无关。既能放松又有兴趣的活动。如郊游、唱歌、跳舞、游泳、种花弄草、画画、练书法等。 定期找心理医师或信得过的人倾诉烦恼。释放心理压力。有些人向神父、牧师忏悔、请教。也是一种心理咨询。 为避免冲动或匆忙反应。在表态之前让舌头在嘴里转20个圈以后再发言,这样就会冷静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