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清代土司制的瓦解及改土归流的开端


  【摘 要】改土归流是贵州及西南历史上一次重大的历史改革事件,贯穿明清两代,影响非常深远。而雍正两代时期的改土归流是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意义也最为重大,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关键词】改土归流;土司制;清代;雍正帝
  一、雍正帝实施改土归流的原因及条件
  一项新制度的产生往往伴随着一项旧制度的衰亡,新制度能够代替旧制度必然有其先进性和合理性。作为取代土司制度而产生的流官制,必然存在其积极意义和作用。而雍正朝实施改土归流必然有其深层次的原因,一方面旧有的土司制度已经不符合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就是实行流官制的而条件已经成熟。在这里首先对"土司制度"李世愉在《土司制度基本概念辨析》中做了比较详尽论述,指的是有朝廷授予少数民族地方首领一世袭官职,让其管理地方一切事物的一种政治制度。所谓流官就是朝廷直接任命,派遣到地方的官员,其官位不世袭,有品级,有任期。"改土归流"指的是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的土司制度,而改任流官的一种政治措施。
  (一)原有土司制制度的弊病日益严重
  随着历史的进步,土司制度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发展,其威胁到中央的统治弊端也日益显现,既威胁到中央的统治,也阻碍了地方的发展。下面就对土司制度的小计影响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土司制度威胁中央统治
  由于土司所在西南地区地处边疆,与中央相距甚远,中央不好直接直辖,故任命当地少数民族酋长或首领为地方官,管理地方事物。这些土司受朝廷保护而朝廷对其却难以进行有效管理,而且朝廷也允许其按照当地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故容易发展成肆意妄为、危害一方的地方争取。土司一方面借着向朝廷缴纳贡赋的机会,多向当地百姓征收赋税以壮大自己的实力;另外,土司借着西南地区朝廷管理实力薄弱,与朝廷争夺此地的矿产、土地、森林等自然资源,严重影响了中央的财政收入。不仅如此,这些土司还凭借在当地的政治、经济特权,大肆发展其土军的实力,这些都容易使其发展成为一个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着朝廷的统治地位。如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二月反清的水西土司安坤,其能够拥有反清的实力与它多年的实力沉淀是分不开的,水西土司作为一个拥有1400多年历史的土司势力,并且也是贵州最大的土司之一,其势力可想而知。清朝廷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了一年时间才把水西军彻底镇压下去,可见对清廷事物影响之大。
  2.土司制制约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土司统治地区大多实行的是封建领主制经济,在这种制度下的一切耕地、山林均归于土司所有,土民只有零星、少量的土地或者直接就没有土地,"土民在经济上被迫依附于土司,形成土司对土民绝对的人身占有关系"。在这种状态下土民创造的一切劳动果实都归土司所有,严重阻碍了土民的生产积极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土司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严厉抵制外来移民和和中原地区先进生产方式和技术的传入,严重阻碍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也是导致西南地区经济长期落后于全国的另一个原因。另外,土司统治地区将人民牢牢的束缚在土地上,禁锢其思想文化的发展,如土民读书,不许应试,使西南地区在文化上长期落后与中原地区。
  3.土司统治导致地区不稳定
  一方面土司的极端统治导致土司与土民的矛盾日益激烈,土司在其统治区有一套自己的统制制度,除土司与土民的冲突外,土司与土司之间还经常因为对辖区以外的土地、人畜的争夺而经常引发战争,有的甚至经年不懈、历代为仇。这些土司与土民、土司与土司之间的种种矛盾,不仅对地区生产发展破坏极大,而且严重威胁着当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导致地区地区的混乱。
  (二)雍正时期实施改土归流的条件成熟
  1.雍正上台之前国家基本实现统一
  清初,满族势力刚刚入主中国,所以其首要任务就是"稳住局面,不宜勤兵黩武"。雍正帝继位之前,对清王朝统治威胁最大的几大势力已经相继被康熙帝所清除。如163年吴三桂反清到1681年被康熙帝所收复,康熙帝三次亲征平定的嘎尔丹部以及反击沙俄取得胜利等。正是因为有了康熙帝时期的一系列对内外军事行动的成功,才使得雍正时期有个和平安稳的局面,经济能够得以快速恢复和发展,军事势力得以迅速增强,所以,才有了雍正帝得以实施改土归流的经济和军事。
  2.明清以来的多次改流奠定了基础
  虽然,明至清初以来为了维护统治,大多数都是对土司实行安抚政策,默认土司的统治地位。但在期间,对于一些不服从朝廷统治,挑战中央权威的土司,朝廷也对其进行了改土归流。这期间主要有明初永乐时期的思州改流,万历时期播州改流将原属播州的地区分设为遵义、平越二府。受明平播州之乱影响而改流的有贵州定番司改为定番州。康熙时期吴三桂的水西改流消除了这一时期贵州最大土司势力。此外,康熙帝所采用的分割土地有诸子降职分袭的方法,也大大限制了土司势力的膨胀。这些措施和政策对雍正帝的改土归流做好了前期的铺垫工作并且也为雍正帝的改流提供了经验和方法。
  在改流中,清朝廷积极运用以抚为主。剿为辅的方针,对经过安抚还不服从朝廷的才以军事实力解决。所以,有许多土司就是在清政府的这种安抚和军事压力双重方针之下而主动要求献土归印,接受清廷的改流政策。如雍正六年,永顺宣慰使彭肇怀情愿改土归流,自己则请求回江西老家。清廷欣然接受了特的请求,于是改永顺司为永顺府,设流官。另外,授予彭肇怀为参将,并赏赐万两供其子孙后代在江西买房置地,安家立业。当然,情愿改土归流的还有黄世杰、禄鼎坤等,自知无力对抗清朝政府而甘愿改土归流的土司。对于这类的土司,清朝廷都愿意接受他们的改流要求,并且给予特别的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奖励。
  3.统治阶级内部以及地方土民改流呼声高涨
  雍正时期由于国家经济、军事实力大涨,国力强盛,朝廷内部许多有识之士认识到了土司制度的弊端,纷纷要求朝廷进行改土归流。这其中对改土归流呼声最高非鄂尔泰莫属,其在奏折中就明确提出"为翦除夷官,清查田土,以增赋税,以境地方事,非改土归流不可"。像刘彬、蓝鼎元之类,早就认识到土司制度的弊端,强力要求改土归流的有识之士还有许多。另外,土民要求改土归流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由于土司对土民苛刻、残暴的统治,使土民不堪忍受其苦,纷纷要求中央改土归流。四川全州土司残暴贪婪,导致民怨沸腾,人民一直盼望政府能够尽早改流;云南丽江土府的骚扰和迫害,所以在清政府改土归流后,欢欣鼓舞,都请求缴纳丁银,缴纳赋税。从这里就可以看出人民要求改流的呼声是多么的迫切,也从侧面反映出土司的统治是深深违背民心的。
  二、改土归流对贵州的意义
  雍正帝改土归流对整个西南乃至整个清朝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贵州省作为西南的一部分,并且也是雍正帝时期施行改土归流重点经营的地区,其改土归流所运用的各项政策对整个贵州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极大地影响。改土归流维护了贵州的社会稳定通过改土归流打破了贵州地区原有土司割据的局面,另建立了府县,并且设立了军事机构,将土地和人民转变为国家所有。这一方面解除了贵州地区内部土司与土司、土司与土民之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解除了由于土司割据给中央带来的威胁。
  改土归流消除了中央与地方之间的不稳定因素传统土司制度下,土酋一旦被政府选做土司,其官职就可以世代世表,由于土司掌管着地区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等一切权利,容易发展成一个割据势力,严重威胁着朝廷的统治。所以,中央一直视土司势力为一大隐患,一有机会就伺机取代,这加剧了地区的战乱和冲突,严重危害了地区的和平稳定。历史上土司叛乱的例子不胜枚举,从万历时期的播州之乱,天启年间的奢安之乱,康熙时期贵州水西叛乱到乾隆大小金川之乱等。
  综上,雍正能够大规模实施改土归流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人民的呼唤,国家已有足够的实力去进行改流。此外,土司制度残暴、腐朽的統治已经使其越来越走向末端。
网站目录投稿:尔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