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金山翠芽茶叶的历史文化


  1981年,镇江市的茶叶科技工作者开始研制名茶,1983年将试制的小样送安徽农学院,请陈缘审评起名,陈教授评样后说:"该茶很有特色,全芽制成,色泽翠绿,形似镇江金山的宝塔,就叫金山翠芽吧",因而得名。1984年镇江市科委下达了"研制名茶——金山翠芽"项目,由镇江市多管局陈武生主持,成立了由句容县下蜀茶场,镇江郊区(现润州区)五洲山茶场等单位参加的课题组,制订了详细的实施方案,组织有关技术力量,围绕品质特征,在镇江市林科所、下蜀茶场、五洲山茶场、高资茶场等7个单位反复试验,1985年4月形成了较完整的采制工艺,于5月通过了镇江市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金山翠芽品质特征是:扁平挺削,色翠显毫,香高持久,滋味浓醇,汤绿明亮,叶底肥匀嫩绿。原料主要是福丁大毫、福丁大白、福安大白、福云6号等良种茶树的芽叶,炒制主要工序分青锅(手法为抖、带、抓)和火军锅(整形、干燥)两部分。
  1985年被农牧渔业部评为全国名茶。1986年农牧渔业部下达了金山翠茶基地建设计划,次年即在句容下蜀、高庙两个茶场建立无性系良种繁育基地,引进、繁育、推广无性系良种福鼎大毫,逐步扩大金山翠芽生产基地。
  1988年以后,金山翠芽又先后获得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农业部全国名茶称号、首届和第二届中国农业博览会金质奖、首届中国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三届中国农业博览会认定品牌产品、第二届"中茶杯"名优茶评比特等奖和历届江苏省"陆羽杯"特等奖。
  1994年开始,镇江市又围绕保持金山翠芽风格、提高品质开展机械化生产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1995年由陈武生等人起草,几家主产茶场制订了金山翠芽企业标准,并经镇江市标准局发布实施。1996年在全市推广了金山翠芽机械加工技术,迅速扩大生产,到1997年,金山翠芽的产地已扩大到镇江市的句容市、润洲区、丹徒县、丹阳市的20多个茶场,生产基地1500多亩,年产量超过3吨。
  声明:本平台文章版权,图片版权,视频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如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第一时间处理, 尊重原创 立志弘扬传播茶文化茶文化精选优质自媒体文章,文中所述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茶文化立场。不承担任何责任
网站目录投稿:夏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