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今天日常使用来说,"坟"和"墓"没什么区别,坟就是墓,墓就是坟,合称"坟墓",都是过世的人安葬骨灰的地方。所以我们清明的时候说去"扫墓",其实也就是"上坟",二者之中只是有细微的雅俗区别,实际含义是一样的。 但是古时候并非如此。坟就是坟,墓就是墓。两者的形状完全不同。古代的丧葬习惯是傍晚日落时分下葬,故"墓"是"暮(本字是‘莫’)"加"土",就是指傍晚时刻下葬。 大概是古人生产条件落后,即使安葬也多就地掩埋,并没有多大讲究。而且因为可开垦的地少,随便掩埋,填平即可。这是最早的丧葬习俗。 而坟字繁体字是"墳",左边一个"土",右边是个"贲"。"贲"是指情绪亢奋,也有冲天而起的意思。凡是死后埋葬时候码上高出地面的土堆,就是"坟",另外也有内心不平的意思。如果是非正常死亡或者有冤屈,就起土堆叫"坟"。正常死亡则不起土堆,而叫"墓"。 "坟堆","墓穴",这两组词就不能通用。 随着后来丧葬习惯慢慢改变,为了标记出来方便祭祀,也不让别人随便动土,一般都是挖墓穴,再堆坟,还要在前面立个碑,写清楚谁是谁祖宗。我们称之为"墓碑",没有叫"坟碑"的,大概最开始都是在平的墓前立着防止认错或者动土,而坟堆一般比较显眼,不会被惊扰,加上更类似乱葬岗埋人,所以坟没有立碑一说。 只是到了后来,这些规格、形式慢慢地都混合起来了。 坟和墓,平时只有细微雅俗之分,但是在以规制体现身份高下的时候,就还是有一点区别的。而在身份高低对应的墓的规格称呼还有"冢"、"陵"、"林"。 就墓的大小来说,土堆小的就叫"坟",土堆大的就叫"冢"。"冢"的本意就是高大的土堆。再大一些,大得像一座小山,就是"陵"。"陵"是皇家专用,如"十三陵"、"秦始皇陵"之类的。而一般将相的就使用"墓",如"岳飞墓"、"王安石墓"。如果是那种没有级别,但是名声很高的类似于圣人,一般就会植树成林营造优雅环境,所以,这些人的就称为"林",如孔子的"孔林"、关羽的"关林"。当年袁世凯想效仿孙中山的"中山陵"来个"袁陵",但事不如意,死后只得了一个"袁林"的名字。 而"冢"一般是指身份特殊,坟堆又特别大的墓,如王昭君墓,被尊称为"青冢"。 至于小老百姓,那就是"坟"了。不过由于死者为大,所以我们一般也尊称"某某之墓",表示对过世者的尊敬。"坟"是口语中用法,墓碑上是绝对不会刻上"某某之坟"的。这是出于尊重和习惯,就好像我们普通人绝对不会称先人坟墓为"陵"或者"林"一样,相差太远,攀不上的僭越,那是自取其辱。 另有一点,我们现在各大城市都有革命先烈的墓地,一般称作"烈士陵园",这并不代表皇家身份,时代的进步让这些东西发生了变化。我们称之为"陵园"而不称作"烈士墓园",首先是表示崇高的敬意,另外也是一种避讳。毕竟这些所在一般都是城市中心地带,老百姓有谁愿意生活在墓园之中呢?用"陵园"相称就要好听得多。 其实老百姓连"陵园"都不爱听,我们一般都叫"烈士公园"。 世俗的力量就是这么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