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孩子在地上打滚奶奶说不行妈妈说行每


  我们都知道要给孩子设立边界、立规矩。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却会碰到很多困惑。
  比如说:这个边界的标准是什么?怎么样是立规矩,怎么样是限制了孩子的探索和自由?
  比如说:家里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怎么办?如果孩子想在地上打滚,妈妈说可以,奶奶说不行,这种家家都会碰到的"千古难题"怎么破?
  要回答这些问题,我想先从最近跟大家提到过好几次的英国纪录片《孩子的小宇宙》里的一个场景说起。带着心理学和育儿知识去看这部纪录片,会发现里面很多小细节都很有意思。
  有一集里,老师召集孩子们坐在一起,给大家讲解游戏任务,其中的一个孩子费班却不愿意乖乖坐下来,不停地跑来跑去。
  老师对费班说的话是:费班,你让其他人等候,这不公平。
  注意老师的说法。
  她没有说:上课必须坐好不能乱动。快回到位子上,我数3下。
  也没有说:你看别的小朋友都坐好了,怎么就你这么顽皮?
  她回避了我们在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两种常见的做法,而是给了费班一个判断标准:这件事为什么不能做?因为你影响到了别人,这对别人不公平。
  这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前者是让孩子"听话",后者是让孩子"守规则"。
  "听话"还是"规则"?
  有妈妈私信问我:立规矩的边界到底是什么?比如说,孩子想在院子的地上打滚,行不行?我是应该保护孩子的探索欲,还是应该让他"有教养"?
  我想,很多时候我们有这样的困惑,是混淆了"听话"和"规则"。
  "听话"和"规则"的区别是什么?
  "听话"的潜台词是"听我的",它的标准是根据说话的人的心情、想法,甚至是"面子"而改变的。像在地上打滚这件事,有时家长想要阻止,仅仅是因为很多人用奇怪的眼光看着,让家长觉得没有面子。
  而对于孩子来说,"听话"是由外向内的,孩子因为害怕、压力,被迫去做一件事。
  "规则"的标准却是一致的,是不可以改变的"底线"。对孩子来说,"规则"是由内向外的,孩子因为从内心认同了一件事,自觉地去遵守。
  判断给孩子的规矩合理不合理,家长只要看看:这个规矩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还是"听我的"。
  我和诞姐的个性不一样、家庭背景不同,对孩子也是不同的养法,但是在给孩子设立规则上,却出奇的一致。
  我们只给孩子两个规则:第一,不影响别人;第二,不伤害自己。
  除此之外,我们基本不干涉孩子想做的事,最大限度给他们自由。
  "死规矩"还是"活规矩"?
  立规矩的时候,难免会碰到"两难"的矛盾。
  像我们前面说到的,妈妈说可以在地上打滚,奶奶说不行,每个人的规矩不同,听谁的?
  这是因为我们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没有告诉他为什么,所以,这个规矩就变成了一个"死规矩",但环境却是活的、多变的。
  我和诞姐给孩子的这两个规则"不影响别人、不伤害自己",其实给的是"判断标准",把"死规矩"变成"活规矩"。这样,很多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举个栗子。
  我做全职妈妈陪妞妞的时候,她在小区里的地上打滚我是不管的,因为没影响别人,也不伤害自己。
  但奶奶的规则不一样。妞妞就曾经眼泪汪汪地来跟我告状:奶奶不让我在地上打滚,可是你都说可以!
  我要是粗暴地阻止妞妞,她接受不了;要是支持她,搞不好是一场婆媳矛盾。
  所以我跟她解释:妈妈陪你的时候,你把衣服滚脏了,妈妈觉得洗衣服对我不是问题。但是奶奶年纪大了,家务活也很多,如果每天都得给你洗滚脏的衣服,奶奶会很累,就影响到她了。
  这样,妞妞从小就在接受:同一件事,对不同的人,"影响"是不同的,能接受的边界也不同。
  同样的,如果有些地方我觉得不能打滚,也会把原因告诉妞妞:天气太冷、地上是湿的、泥巴太多粘在衣服上非常难洗、挡在门口妨碍了别人进出等等。
  再比如有段时间,妞妞和小区里的一个好朋友,特别喜欢"吐水"的游戏:把水杯里的水含一口在嘴里,然后吐在地上。估计很多孩子有过这种喜好吧?
  这是孩子的一种探索行为,我要阻止他们吗?
  当时我问这两个小鬼:"你们这么吐水影响到别人了吗?在路中间这么做,有可能会吐到路过的人身上。"
  妞妞马上问我:"那我到旁边的草地里吐水可以吗?"
  我又问:"你觉得可以吗?会不会影响到别人呢?"
  她笃定地说:"可以。不会!"
  孩子自己做出的判断,会更愿意去做,而不必为了显示独立,而故意跟大人作对。而这两条判断标准,会逐渐内化成他们的行为准则,将来,即使脱离了监督的视线,没有了惩罚的机制,这套内化的行为准则,也依然可以帮助他们进行正确的自我约束。
  "公平"、"不公平"
  回到文章一开始,老师对费班说的那句话:"你让其他人等候,这不公平。"
  妞妞是在德国出生的。在德国上早教课程的时候,我也注意到,老师会经常提起"公平"、"不公平"这两个词。
  这两个词,传递的就是"判断标准"。从小和孩子的对话中,我们就可以有意识地多运用这两个词。
  比如,孩子不愿意分享的时候,我们可以这么说:
  "你占用了所有的时间,而你的朋友怎么都轮不到,这样公平吗?"
  讲故事时间,也可以和孩子讨论"公平"与"不公平":
  "这个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不公平的事吗?为什么呢?怎样做才是公平的?"
  当"公平"与"不公平"的概念深入孩子内心之后,还可以运用这两个词,鼓励孩子判断,什么时候应该站起来争取自己的权利。
  比如在游乐场被人抢玩具的时候,可以这样说:
  "这些积木是属于游乐场的,一个孩子占有了所有的时间,其他孩子没有玩的机会,这是不公平的。怎样才是公平的呢?下一次他不和你分享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你拿一些、我拿一些,或者轮流玩,这样才公平。"
  我一直不觉得"听话"是一个很好的词,所以我几乎从来没有跟妞妞说过"你要听话"。有时我和妞爸聊天的时候会说起,要是妞妞是一个非常"听话"的小孩,其实我们会挺难过的,也会很心疼。这说明我们对她过度控制和打压了,让她失去了思想上的自由和自我。这是我们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我们更希望她有自己的主意、想法,敢于表达意愿,敢于对权威说不。
  我们的孩子,不应该是一个"听话的孩子",但应该是一个"讲道理"、"讲规则"的孩子。
  后记
网站目录投稿: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