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尔•诺丁斯博士在《批判性课程:学校应该教授哪些知识》一书中,从"学习与自我理解"、"战争心理学"、"房与家"、"为人父母"等11个方面探讨了批判性思维对于教育、生活的重要性,并指出,如果不对日常生活中的这些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教育"一词就变得没有意义。 人的一生总是在学习。而学习又与思维相伴,不涉及思维,不能称为学习,顶多算是信息浏览。用黑格尔的话说,就是"动物听音乐",只听见了音乐中的每一个音调,却没有明白音调间的"和谐性和一致性"。 学习需要批判性思维,要对所学东西的真实性、精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判断。有人曾说,如果要举表征个人成长的五个关键词,批判性思维位居其一。如果没有批判思维,学得再广,懂得再多,最终也是充当了别人的"传声筒",扮演了知识"掮客"的角色。 特级教师程红兵曾说,名师实际上就是一群自由的人。所谓的"自由的人",实际上就是指思想独立、有批判思维的人。照这个说法,现在的教师具有批判性思维吗? 如果具有批判性思维,面对各种教育理念满天飞的现状,教师是否应该追问:新课程理念背后的理论基础是什么?是建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吗?这两个理论能否支撑起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这两个理论指导的教育改革,在世界上其他国家有成功先例吗?这两个理论有没有局限性?是否需要条件?等等。倘若如此,当初我们何至于被搞得一头雾水,不知所措。 如果具有批判性思维,对宣讲新课程理论的专家,教师就应该追问:这些专家从哪儿来的?难道专家也可以"短训"、"速成"?这些专家的宣讲,为什么会有相互"打架"的现象,甚至出现有违"常识"、自相矛盾的言论?所谓"平等中的首席"到底想强调什么?"科学就是孩子心目中的童话"是什么逻辑?如此追问,我们就会发现,很多所谓的"专家",用新课程组专家们的话来,不过是"歪嘴和尚",把新课程好经给念歪了。 如果具有批判性思维,当某种模式被打上新课程的标签被强推或迎合时,教师是否该追问:这种模式真的符合新课程理念吗?即便是符合,大江南北都推行这种模式合适吗?全国都是一个模式,这与改革之前所批评的"流水线"、"工厂模式"有何区别?说好的学生的个性、教师的个性在哪儿?如此,还有个性的课堂和教学吗? 批判性思维为什么在教育领域内成了稀缺资源? 首先,对批判的认识存在问题。一般认为,被批判的就是坏的、错的、假的、丑的;批判就是批评、找茬子、找别人的不是。所以,谁都不愿意被批判,也不愿意批判别人。然而,被批判和批判是很正常的学术活动,批判能促进学术的繁荣与发展。就算以确定性为标志的自然科学也宣称:不能被证伪的,不能称之为科学。那么,被批判和批判不是理所当然的吗? 其次,缺乏批判的能力。学术批判不是谩骂,更不能进行人身攻击,它需要讲道理、讲逻辑。进行学术批判须要深厚的功底,否则没有能力批判,被批判了,也没有能力捍卫自己的观点。实际上,大多数教师的功底还远远不足,这可能是教师自身学习能力不足、学习环境不支持、学习意识淡薄等原因造成的。 再次,缺乏批判的环境。"教育系统对言论和批判性思维的压抑很普遍。"内尔•诺丁斯如此批评美国教育。在提倡精细化,标准化管理的今天,当前的学校教育就处于"没有争议性问题"、"没有批判性思维"的状态中。造成这种境况,说白了,还是我们臣服于权力之下,学术败给了权力。 要想办好教育,必须集中众人智慧,而批判性思维是点燃智慧的火种。要想让批判性思维在教育系统内成长起来,这就要求,教育系统的官员们能够改变旧观念,放下身段,与教师们平等讨论,听一听教师们的意见;教师们也应加强学习,夯实功底,让自己的话语更具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