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陕西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的高层次人才储备数量不足和引进方式简单、引进成效不佳的困境,深入分析了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特点以及陕西地方高校的精神性内动力优势资源,并提出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关键词: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精神性内动力优势资源 中图分类号:F27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高层次人才是增强高校师资力量、推进高校实现由外延式规模扩张向内涵式质量提升跨越的核心要素。当前,陕西地方高校高层次人才储备数量普遍有限,同时受办学条件、地域、经济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制约,引进效果长期不佳,已然成为地方高校深化发展的一大"短板"。为此,近年来陕西地方高校不断力推新举措加强引进力度,尽管成效不尽相同,但都做出了积极的尝试。纵观这些新的方法和举措可以发现,很多地方高校仍然对高层次人才需求特点认识不够深刻,引进方法仍然简单的停留在"重金招贤"的物质层面,而缺乏对地方特色资源和校内优势资源的发掘利用,导致对高层次人才的精神吸引力有限,从而大大降低了引进工作的有效性。 一、高层次人才需求特点分析 高层次人才通常是指在某一学科或专业领域有较深造诣和威望,能够承担重要科研任务,能对科技创新发挥较大作用的人才。这些人一般具备较高的学历资历、较高的教学科研能力和较高层次的价值观,位于人才层次结构的上部(图1),有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是一种稀缺资源。基于高层次人才所具备的这些基本特点不难看出,这些人无论选择在哪里工作,其物质利益基本都能够得到较好的满足,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以及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这时低层次需求(生理和安全等)或者保健因素(外激励)对这些人的内在驱动有限,而高层次需求(社交、尊重、自我实现等)或者说激励因素(内激励)才对他们才更具有内在驱动力。可见地方高校制定高层次人才引策略时,不能单从薪酬等物质激励出发,更重要的是为高层次人才工作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自我价值实现搭建坚实的平台,充分体现工作意义等精神利益的激励,深挖高层次人才精神性内动力资源。 二、高层次人才精神性内动力资源分析 高层次人才的精神性内动力是指高校所能提供的精神性软条件(如尊重、机会等)对高层次人才产生的吸引力,这取决于高校精神性优势资源的丰富水平、利用水平和挖掘水平。地方高校精神性优势资源按照来源可以划分为地方城市所提供的外源性精神优势资源和高校本身所具有的内源性精神优势资源两类,都具有较大的可开发利用空间。 1.陕西地方高校外源性精神优势资源分析 地方城市与省会城市相比,在地域、经济和环境等资源上固然存在着一定的客观差距,而且这种差距短期无法改变,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城市就没有自己的特色资源,没有地方高校可开发利用的外源性精神优势资源。就陕西地方城市而言,在工农业产业资源方面,虽然产业集群的宏观规模难以与省会城市相提并论,但是往往不乏自己的优势产业。例如宝鸡的稀有金属加工、石油装备、航天设备等产业,榆林的石油天然气、化工等产业,汉中和安康的茶叶、蚕桑生产加工等产业都属于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在文化产业资源方面,陕西本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各地方都有着各具特色的优势文化产业。例如关中西府的周秦文化、东府的秦汉文化,陕南的西蜀文化,陕北的红色文化等都有着巨大的研究价值并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产业的蓬勃发展;在政策优势资源方面,在国家"一带一路"和"关天经济带"建设战略的带动下,陕西各地方城市对高层次引进都出台了配套的政策和制度措施,进一步加强了对急需人才的引进力度。显然这些地方特色和优势产业资源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以及企业、团体的大力开发,势必能够为相关领域的高层次人才施展才能创造良好的机遇,搭建广阔的平台。而作为陕西地方高校只要能脚踏实地的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善于将自身发展融入地方建设发展之中,能够将高层次人才引进与地方经济产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采取高校与地方政府、高校与地方企业和社会团体等携手联动的人才引进模式,就能够使地方外源性精神优势资源充分得以开发和利用,势必会对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产生强大的精神性内动力,进而促使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收到更大实效。 2.陕西地方高校内源性精神优势资源分析 陕西高校办学基本形式大体相同,其包括的内源性精神资源种类区别不大。比如高校的研究平台资源、学科建设平台资源、学校品牌资源、子女受教育资源、学校人脉资源、校园人文环境资源等等,涉及到高层次人才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这类资源各类高校基本上都具备,只是大家对这些资源利用的广度和深度不同才导致了对高层次人才的精神性吸引力差异较大。相对而言地方高校对内源性精神性资源的挖掘更应本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态度从细、从广全面深入挖掘,力争小资源做出大"文章",形成充满人性化的福利体系以增强自身对高层次人才的精神吸引力。以子女受教育资源为例,陕西地方高校大多数都有附属中小学,对这一小的内源性精神资源各地高校在开发和利用的意识和能力上却不尽相同。有的高校缺乏利用意识而不为所动,有的高校则能够深刻的意识到解决好子女受教育问题是同等条件下高层次人才精神性选择重要的内动力源泉,因而努力挖掘附属中小学资源潜力,甚至不惜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将其打造成一种绝对的优势资源加以利用,进而"借力发力"不仅为高层次人才引进持续提供了精神性选择内动力,而且为学校赢得了社会资金。因此,在内源性精神资源种类大体趋同的情况下,地方高校要提高自身对高层次人才的精神性选择内动力,其核心问题还是如何在这些同类的资源中去更多发现、更多挖掘和更多创造出自己的特色资源,并不断提高对特色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力,形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优势资源体系,最终形成对高层次人才系统化的内源性精神内动力集合。 总之,高校在高层次人才引进中不能片面的注重物质激励因素,更应该重视精神激励因素。陕西地方高校普遍存在着丰富的内源性和外源性精神潜在优势资源,能否善于发现、开发和利用这些精神资源会对高层次人才的精神性内动力产生深刻地影响。要充分的开发和利用这些优势精神资源,陕西地方高校对外必须牢固树立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使命,将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与地方社会、地方企业等的"引智"工程密切结合起来;对内必须本着"勿以善小而不为"的态度,从细、从广扎实打造富有人性化的精神福利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高层次人才的精神性选择内动力。 参考文献 [1]刘贵芹.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重庆高教研究,2013,1(1):1-2 [2]张伟.浅议高校高层次人才引进[J].经济师,2002,9(9):106-107 [3]彭本红,李涛.基于心理契约的高校高层次人才的激励模型与对策[J].科技管理研究,2008,5(10):240 [4]朱伟,裴峻峰,胡爱萍.国立台湾大学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与启示[J].常州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4(5):106 [5]吴其阳,管春英.论高校高层次领军人才队伍建设[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7(4):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