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视角下,以邢台市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为研究对象,对当前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中存在的共性和个性问题进行探究,并提出合理化的意见和建议,以期为加快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代化 职业教育 职业技能培训 意见建议 课题:本文系2017年度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邢台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路径研究》(课题编号:1704214)阶段性研究成果。 近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发展的国字号文件,给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和红利,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工作也迎来了历史难得发展机遇。 改革开放以来,邢台在职业教育发展中将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不断提高职业教育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目前,邢台的职业教育是招商引资和转型发展的响亮名片,是实施精准扶贫和脱贫攻坚的重要途径,是促进农民增收和推动乡村振兴的有效载体。邢台职业教育发展取得过辉煌成就,但在近年来的发展中,也遇到一些普遍存在或区域特点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一、邢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发展现状 邢台市地处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毗邻山西省晋中市,东隔卫运河,与山东省聊城市、德州市相望,南邻邯郸、北接石家庄,辖20个县市区,总人口790万,是中原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多年以来,邢臺就是人力资源和职业教育发展重镇。 邢台职业教育发展有较好的基础,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2年,邢台市人民集资兴建了全国第一所城市职教中心一一邢台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开启了建设职教中心的先河,并把一县一所职教中心的经验推向了全国。 1997年,邢台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第一所规范更名的高职院校,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建设单位,成就了高职领域的"南深圳、北邢台"赞誉。 2016年,邢台技师学院成为全国技工院校高技能人才培养联盟理事长单位,成为引领全国技工教育发展的探路者和领头羊。 截止2019年,邢台市拥有57所中高职学校,在校生9.7万。其中技工院校数量达到13所,在编在岗教职工1200余名,在校生规模保持在2万人左右,高技能人才培养比例占在校生人数的80%;面向主导产业和二、三产业开设专业50余项,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规模达到5万人/年,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超过90%。 二、邢台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在法理和职能上,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两种教育在国民教育序列中是不可或缺的,两者地位同等重要。而技工教育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技工院校作为高技能人才和技能培训的主阵地,落实了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 随着邢台市"经济强市,美丽邢台"建设的不断深入,各行各业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紧迫,进而导致全市结构性就业矛盾尤为突出。目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体系建设不完善 职教贯通培养不顺畅,社会对技工教育的认知度不高,群众对技能培训主动性不够,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还不能互通衔接。 2.配套政策不完善 在落实生均经费方面,高职院校普遍都能按规定落实12000元/生的生均经费。但技工院校却不能享受规定的生均经费,导致技工院校发展举步维艰。 3.实训基地不充足 职业院校要求学生的理论教学和技能实践课时要基本持平,但由于职业院校普遍存在实训场地不足、设备功能落后等问题,致使大部分学生的技能操作训练普遍不足,在就业时与现实生产技术要求脱节严重,使得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结构性矛盾日趋突出。 4.企业参与不积极 由于缺少政府监督职能和主导作用,同时当地中小型企业为减少成本支出,因而参与培养人才的积极性不高。在校企合作方面存在校方热、企业方冷的"剃头挑子一头热"现象,致使职业院校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过程中不能与企业实际要求紧密结合,产与教对接不紧密,学员能力水平和职业素养达不到用人方的要求。 5.培训市场不规范 由于未对承担全市主要培训任务的优质培训院校或机构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培训项目审批、培训补贴资金等方面提供支持,出现公办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积极性不高、小型私营培训机构借机抢夺市场的问题,导致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良莠不齐,生源竞争激烈。 6.培训标准不统一 缺少末端监督执法、统一培训标准和第三方评价机构,导致培训质量普遍不高。各类各部门及特种行业在培训过程中,对职业资格证书核发严格性不一、培训合格证书核发灵活性太大、培训内容放权自由量太宽,没有统一标准和质量要求,不好把控,出现乱培训、滥发证现象。 三、完善邢台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意见和建议 1.及时出台市级层面相关配套政策 大力开展职业教育改革和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积极落实"1+X"职业技能证书试点制度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是解决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 国家和河北省已经印发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文件。市级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应配套政策,进一步明确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和培训总体要求和目标任务,完善和强化各级组织保障和补贴经费政策。尤其对承担全市主要培训任务的技工院校,在核定绩效工资总量、培训项目审批、培训补贴资金等方面进行倾斜,保障全市职业培训工作数量和效果。同时,建立与办学的品牌效应、规模质量、培养成本、引领带动、贡献程度等相适应的财政投入制度,按相关规定制定并落实职业院校,尤其是技工院校生均经费标准或公用经费标准。 2.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社会认识度 (1)加大对各类招生对象的宣传引导和组织力度。多方联动,集思广益,充分调动各类培训对象参与培训内在需求,提高主动性和积极性,争取改变"要我培训"的现状,达到"我要培训"的工作局面。 (2)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大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媒体和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图文等新兴媒体,广泛报道技能成才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深入宣传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政策。同时成立宣传服务队,深入乡镇村组、走巷串户进行面对面讲解宣传,使广大受众获取信息,转变观念,认识到职业教育尤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能培训的重要性。 (3)开展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鼓励职业院校联合中小学开展技能手工进校园、职业教育进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劳动和职业方面的启蒙教育,将实际动手操作课时和内容纳入中小学相关课程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 3.大力探索职业训练院试点建设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2016年开展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工作时,在全国确定了包括邢台技师学院在内的28所技工院校作为第一批试点开展探索建设。依托部分技师学院探索建设职业训练院,是打造国内领先、地区一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有益尝试,是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技工院校高端、多元、转型发展的有益探索。 我们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和支持创建职业训练院试点,构建面向社会开发、覆盖全体劳动者、强化技能训练、服务劳动者职业终身的公共培养平台,为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4.培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知名品牌 (1)帮助有资质的院校或机构积极申报第三方評价机构,制定相关培训的统一标准,负责实施职业技能考核、评价和证书发放。 (2)进一步放宽准入,严格末端监督执法,严格控制培训机构数量,防止出现乱培训、滥发证现象。 (3)在已成熟的品牌中遴选1-2个,给予重点支持,扶优、扶大、扶强,培育出知名品牌和行业标杆。 5.建设高水平公共实训基地 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PPP融资等模式,引入企业资本,建设一所区域职业教育资源共享的集技能训练、实践教学、职业竞赛、社会培训、技能鉴定、企业生产和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标准、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进而满足区域职业教育技能训练实训需求和社会企业技术研发服务需要。 6.加强联合办学,充分利用资源 探索建立由政府主导的校校联合、校企合作平台,发挥监督职能和主导作用。同时,根据相关规定出台支持和鼓励企业参与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税收、补贴等有利政策。通过校校联合、校企合作等形式,加强职业院校、培训机构在联合办学、联合培训、共建培训基地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为技能培训鉴定工作开辟新的增长点。 7.围绕市场加强供需对接,突出技能培训的实效性 (1)根据需求新增培训项目。坚持把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主动回应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和重点项目需求,调整开发增加培训新项目、新专业、新工种。 (2)按照实际核定补贴标准。进一步结合市场导向、培训需要及课时要求等诸多因素,科学合理核定补贴标准,以增强培训补贴的导向性和针对性。 (3)建立智库加强鉴定考核。针对未颁布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职业以及特种行业、特殊工种等情况,建立以市级区域为主导的职业技能专家智库。在技能培训鉴定时,按照相近原则从中抽取专家,组成专家组进行技能鉴定考核。对鉴定合格者核发专项职业技能证书,进行培训补贴。 参考文献: [1]褚宏启.教育现代化的路径——现代教育导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