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实质为实证教育。现如今我国高职院校的思政课教学效果很难达到教学目的。作为引导高职生创业核心和灵魂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工作,文中将主要分析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详细的介绍了面向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措施。希望可以为将来的高职生创业成功打好基础。 【关键词】创业教育;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高速进步发展,原有的就业制度被打破,大学生就业开始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怎样将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缓解,国家提出了创业带动就业的方针,对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创业教育功能有非常大的意义。 一、创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在教育目的当中,创业和思政教育是相同的,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的可用之才。创业教育作为应用型教育,将培养人才能力问题解决;思政教育是思想性教育,重点是解决培养人才品质问题,两者不能分割。创业教育过程中贯穿着思政教育,保证传播创业知识技能的前提上,包含人生、价值观教育工作,充分将二者融合起来,将培养新型人才的目标实现。 (二)统一的载体。从我国当今的创业教育现实情况来看,思政教育承担创业教育的最基础功能,大部分高校就业创业教育的教师,一般都是思政工作的辅导人员,两者相通结合。因而,高职思政教育和创业教育不管是内容、形式还是途径,都是紧紧联系的,忽略任意一方面都将带来严重的后果。根据思政教育在新时期的关键性,从面向创业的角度将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工作做好,获得良好的效果。相反,只关心技术忽视思政引导,培养的人才,也不是全方位的人才,非常有可能因为利益产生道德败坏的现象,甚至威胁社会安全稳定。 二、面向创业教育的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措施 (一)提升大学生主体性地位 我国原先的教育体制之下,思政教育过分重视政治教育功效,一旦放大教育政治功效,肯定直接对学生主体性有所影响,导致无法充分将个性发挥出来,无法将创造性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创业教育功能也谈来无意义。所以,思政教育要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提高,关注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征。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培养,提供给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机会。大力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打造民主平等的师生互动关系,不是对教师的绝对盲从。总之,思政教育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推动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创建创业教育服务平台 时代对高职生适应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那就是创业教育。面对我国经济社会转型的大形势下,综合高职生就业所面对的各种问题,需要高职生能够在掌握好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前提上,打造创业教育服务平台。为了实现就业创业平台教育,要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比如利用图文影像等方法将国家就业创业政策、创业成功或者失败案例等表现出来,保证就业创业平台教育更加生动形象,集中高职生的注意力,激发高职生的创业积极性,保证高职生对就业创业认识更加理性,能够更加科学的判断。其次,实现和人才市場、就业单位与社会需求市场的对接工作,保证高职生创业有极为清晰的方向。最后正确引导,能够利用解答问题、案例分析,同时聘请专业人员到校讲座,对高职生在创业过程中碰到的问题进行启发。 (三)优化完善思政课程体系 创业教育背景之下,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关键点就是优化思政课程体系。教学改革的过程中,高职院校要按照思政课程各个体系知识以及创业教育的内容,将思政课程体系优化完善,将创业教育灵活的融入进去,保证两者能够和谐统一网络系统结构当中。高职院校保证将思政课程体系作为着手点,对创业教育指导课进行科学设置,保证学生能够学会思政课知识的基础上,树立正确的创业和就业观念,对逐渐激烈的就业竞争正确认识,将职业生涯规划好。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将创业教育渗入进来,按照各个专业的就业方向趋势等,打造一个新的思政课程体系,对思政课体系知识进行科学调整,在介绍思政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掌握必须的职业能力,确定科学的创业目标。除此之外,高职院校要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根据思政课教学目标,打造将专业教学作为核心的思政课程体系,融入创业教育内容,依靠思政课程体系,有针对性的对高职生进行创业教育,将学生的创业素养培养起来,树立良好的就业择业观念,将自身就业创业所碰到的问题及时有效的解决,帮助素质教育下高职思政课教学的效率。 综上,为了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改革,不但要改变教育政策,还要多个方面一同努力,将学生发展作为根本目的,从观念到实践进行改变。这种课程改革才可以适应学生、社会的发展需求,思政教育才能够更具备科学性。 【参考文献】 [1]蔡芳.创业教育下高专院校思政课的教学改革研究[J].信息记录材料,2017,18(08):132-133. [2]王明安,刘旭芳.面向创业教育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J].临沂大学学报,2013,35(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