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忠++杨惠++孟颖 自2016年以来,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在国家安监总局指导下,对个体防护装备"十三五"期间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拟用五年时间,构建国家强制性标准为核心的全新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 在2017年1月12日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7〕3号)中,明确要求"健全责任体系,着力加强法治建设,着力强化基础保障",提出"到2020年,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体系更加健全",作为保护劳动者生命健康安全"最后一道防线"的个体防护装备,被列为安全生产标准制修订重点领域。 全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个体防护标委会")结合我国个体防护装备领域发展实际,在国家安监总局指导下,对个体防护装备"十三五"期间工作进行了系统规划。个体防护标委会将不断调整和改进工作,在机构建设、人员配置、制度健全、资金保障等方面,为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及领域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 以"需求导向 提升服务 协调发展"为原则 需求引领,系统布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现有个体防护装备标准进行系统清理,科学合理地进行个体防护装备标准顶层设计。 强化实施,提高服务。不以制修订标准为目的,以让广大劳动者能正确佩戴和使用合适的符合个体防护装备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为己任,强化标准的可实施性和可监督性,提高标准的服务能力。 注重衔接,协调发展。加强与《安全生产法》《职业病防治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国家安监总局安全生产规划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标准工作规划相衔接,实现与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等相关领域法律法规标准的协调发展。 以"构建全新个体防护标准体系"为目标 根据国家标准委要求,完成对现有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全面清理整顿。在个体防护装备流通领域,建立完整的追溯体系,提高个体防护装备标准的可实施性、可监督性,为我国个体防护装备产业的加速发展创造良好的标准环境。逐步制定分行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标准,构建以个体防护装备行业配备国家强制性标准为核心的全新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兜住"劳动防护的底线。 五项主要任务 形成以个体防护装备行业配备强制性国家标准为龙头的全新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 根据《强制性标准整合精简工作方案》(国办发〔2016〕3号)和《推荐性标准集中复审工作方案》(国标委综合〔2016〕28号)要求,集中对现行的个体防护装备标准进行全面清理,形成可实施、可监督、可量化评估的全新个体防护装备标准体系。 具体制定过程中,将个体防护装备的科研单位、生产单位、检测单位、流通环节、使用单位、监督管理部门有机地融入到整个体系之中:让科研单位有的放矢地研制标准,让生产单位按标准进行生产,让检验单位按标准检测,让流通环节按标准买卖;按标准实现追踪溯源,让使用单位按标准配置,用追踪溯源标准甄别货源,让监督管理部门能按标准监督使用单位,也能用追踪溯源标准监督管理流通环节和生产单位。 加快标准制修订周期,加强标准化基础研究 "十三五"期间将围绕个体防护装备关键测试技术标准、重点行业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等重点领域,开展基础标准和关键标准技术研究。 制定适合中国国情的个体防护装备材料安全通用标准,填补我国在该领域标准的空白。参考国际通用标准,如REACH(即《化学品的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Oeko-Tex标准认证(即Oeko-Tex Standard 100,是世界上最权威的、影响最广的纺织品生态标签之一)等检测项目规范和分级限制参数,开展基础理论研究,强化重特大事故中个体防护应用研究。 建立企业和科研单位相结合的基础研究机制,有计划地推进重要缺失标准的研制,特别是一些前瞻性、基础性研究,鼓励大企业、国际知名企业积极参与。通过国家科技计划、公益项目,推进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加快标准制修订进程。 完善标准制修订程序 通过个体防护标委会换届,引入使用单位尤其是中央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参加个体防护标委会工作,让生产单位、使用单位、科研单位共同参与标准制定,提升标准制定的科学性、针对性、时效性。按期出台个体防护标准五年发展规划,每年发布制修订目录,面向全社会征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自主申请,听取有关专家意见。 利用和开发现有的标准信息化管理平台,实现标准查询、制修订过程监控、执行信息反馈、国家及国际相关动态、个体防护装备企业信息等资源的全面信息化,形成个体防护装备大数据平台。 强化标准宣贯效果,引导市场健康发展 采取点面结合的方式,扩大标准宣贯的受众覆盖面,同时对重点领域进行针对性宣贯。广泛组织个体防护装备的生产、使用、管理、质量检测等有关单位参加标准宣贯会;重视加强相关行业协会的沟通交流,拓展标准的影响面。同时,根据实际情况,配合各省市安监局具体需要开展定向宣贯培训,对标准涉及的重点领域、重点企业进行针对性宣贯,加强标准的落地。 拓展宣贯渠道,采取多样化的标准解读形式,发挥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专题研讨交流会、论坛、年会、展会、杂志、网络媒体、微信公众平台等多种媒体形式和渠道进行标准的宣贯;可考虑采取多媒体动画、漫画等创新标准解读方式,提高标准宣贯的普及程度和接受度。 推动中国个体防护装备产品国际地位的提升和国际市场份额的扩大 建立与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欧盟标准化委员会个体防护装备专业委员会等组织的定期交流机制,跟踪分析国际标准的变化、培養国际化人才、引进国际标准化专家交流讲学等,不断提高中国标准的国际化水平,从而提高中国个体防护装备产品的国际地位,不断为中国个体防护装备产品扩大国际市场份额创造有利条件。 纵观国际,欧盟职业安全健康局、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制定的标准,往往能影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标准的制订,正是因为其有着强大的个体防护装备消费市场和质量可靠的产品做后盾。中国个体防护装备标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还会参考先进国际标准,争取在"十三五"期间,由我国承办一届国际个体防护标准化大会暨国际标准化组织个体防护委员会全球年会,实现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个体防护全球年会首次在中国举办的突破,推动中国个体防护标准与世界标准的融合发展。 编辑 秦运巧